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8125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修订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传动工作年限

5

单向连续平稳转动,常温空载启动。

三、设计任务:

1.低速轴系结构图1张(A2图纸);

2.设计说明书1份。

在1周内完成并通过答辩

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设计手册》

《工程力学》《机械制图》

指导教师签字:

2017年7月7日

(一)电机的选择1

(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2

(三)V带传动设计3

(四)减速器(齿轮)参数的确定5

(五)轴的结构设计及验算7

(六)轴承根据11

(七)联轴器的选择12

(八)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12

(九)心得体会14

(一)电机的选择

1.选择电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依工作条件的要求,选择三相异步电机

封闭式结构

u=380v

Y型

2.电机容量的选择

工作机的功率P工作机=F牵*V运输带/1000=3.36kW

V带效率:

0.96

滚动轴承效率:

0.99

齿轮传动效率(闭式):

0.97x1(对)

联轴器效率:

0.99传动滚筒效率:

0.96

传输总效率

=0.859

则,电机功率

=3.91kW

3.电机转速确定

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工作机=

=76.43r/min

V带传动比范围:

2~4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范围:

3~6

总传动比范围:

6~24

∴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458.58~1834.32r/min

在此范围的电机的同步转速有:

1500r/min,1000r/min,750r/min

依课程设计指导书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技术数据(JB3074-82)选择电机的型号为;

Y132M1-6性能如下表:

电机型号

功率

KW

满载时

额定转矩

质量

kg

转速n

r/min

电压V

电流A

功率因数

Y132M1-6

4

960

380

9.4

0.8

2.0

75

(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所选电机满载时转速nm=960r/min

总传动比:

i总=

=12.56

1.分配传动比及计算各轴转速

i总=iD×

i

带传动的传动比iD=3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4.19

则高速轴I轴转速n1=320r/min

则低速轴II轴的转速n2=76.37r/min

2.各轴输入功率,输出功率

P输出=

P输入,效率如前述。

则高速轴I轴的输入功率PI=3.75kW,

输出功率PI'=3.71kW,

则低速轴II轴的输入功率PII=3.60kW,

输出功率PII'=3.56kW。

3.各轴输入转矩:

小带轮输入转矩Td=38.9N?

m

I轴输入转矩TI=111.9N?

II轴输入转矩TII=450.2N?

m

(三)V带传动设计

1.确定计算功率Pc

已知电机输出功率,依教材《机械设计基础》表13-9,取KA=1.2,故Pc=4.7kW。

2.选择普通V带型号

已知Pc,nm,结合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由图13-15确定所使用的V带为A型。

3.确定大小带轮基准直径d1,d2。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3-10取d1=125mm,带传动比iD已知,则d2=iD·

d1=375mm,取d2=375mm

4.验算带速v

6.3m/s

5.求V带基准长度和中心距(L0,a)

初定中心距

=1.5(d1+d2)=750mm,选a0=800mm

带长

=2405mm

由表13-2,对A型带进行选用,Ld=2480mm

则实际中心距:

837.5mm

6.验算小带轮包角

163°

>

120°

合格。

7.求V带根数Z

已知n1,d1,查表13-4,得P0=1.37kW

已知传动比iD,查表13-6,得ΔP0=0.11kW

已知

1,查表13-8得K

=0.96,查表13.2得KL=1.09

则V带根数Z=

3.03,

取4根。

8.求作用在带轮上的压力FQ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3-1,可知A型带每米质量q=0.105kg/m

单根V带的拉力F0=

2=155N

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Q=2ZF0sin

=1226N

(四)减速器(齿轮)参数的确定

1.选择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1-1得:

小齿轮用:

40MnB,热处理方式:

调质,齿面硬度为241~286HBS

大齿轮用:

ZG35SiMn,热处理方式:

调质,齿面硬度为241~269HBS

由表11-5,取安全系数SH=1.0,SF=1.25。

则许用应力为:

[σH1]=σHlim1/SH=720MPa.[σH2]=σHlim2/SH=615Mpa

[σF1]=σFE1/SF=476MPa.[σF2[=σFE2/SF=408MPa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设齿轮按9级精度制造,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表11-3得载荷系数K=1.5,由表11-6得齿宽系数Φd=0.8。

小齿轮输入功率P=3.75kW,

转矩T1=9.55×

×

=1.12×

105N?

mm,

由表11-4可得弹性系数ZE=188.9

则小齿轮直径d1≥

齿数取Z1=24,Z2=iZ1=101模数m=d1/z1=2.81

按表4-1,标准模数m=3,实际传动比i=Z2/Z1=4.21

传动比误差0.02,是符合要求。

d2=mZ2=303mm,

齿根顶圆直径d2a=d2+2ha=309mm,齿根圆直径d2f=d2-2hf=295.5mm。

实际标准中心距离a=187.5mm

齿宽

56mm(圆整)

为补偿安装误差,取小齿轮齿宽b1=b+5=60mm

3.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由图11-8,取齿形系数YFa1=2.76,YFa2=2.24.

由图11-9,取外齿轮齿根修正系数YSa1=1.59,YSa2=1.82

判断:

122MPa≦[σF1]

113MPa≦[σF2]

满足条件合适

4.齿轮的圆周速度

1.2m/s

对照表11-2可知,选着9级精度是合适的。

(五)轴的结构设计及验算

1.高速轴及低速轴的材料选择

根据表14-1得,高速轴材料为:

45钢,热处理方式:

调质

低速轴材料为:

45钢,热处理方式:

调质

高速轴极限强度[σB1]=650MPa,低速轴极限强度[σB2]=650MPa

根据表14-3得,高速轴的许用弯曲应力[σ-1b]=60MPa

低速轴的许用弯曲应力[σ-1b]=60MPa

2.轴颈初估

初选小轮轴颈,根据扭转强度计算初估轴颈。

由表14-2得常数C110

=24.9mm,结合大带轮轮毂内径,圆整后暂取d1=25mm

大轮轴颈

=39.7mm,结合联轴器内径,圆整后暂取d2=40mm

3.轴的径向尺寸设计

根据轴及轴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装要求,初步确定轴的径向尺寸。

高速轴:

(带尺寸的草图)

各尺寸确定的依据:

(有键槽加大3%),取d1=28mm。

d2=d1+2h,轴肩高h=2C1=4mm,则d2=36mm。

d3=d2+2mm=38mm,取标准值d3=40mm。

d4=d3+2mm=42mm。

d5=d4+2h,轴肩高h=2C1=4mm,则d5=50mm。

取d6=32mm,比轴承内圈外径小,砂轮越程槽。

d7=d3=40mm.

低速轴:

(有键槽加大3%),取d1=42mm

d2=d1+2h,轴肩高h=2C1=4mm,则d2=50mm。

d3=d2+2mm=52mm,取标准值d3=55mm。

d4=d3+2mm=57mm。

d5=d4+2h,轴肩高h=2C1=4mm,则d5=65mm。

取d6=47mm,比轴承内圈外径小,砂轮越程槽。

d7=d3=55mm。

5.轴的轴向尺寸设计

根据轴及轴上零部件的固定,定位,安装要求,初步确定轴的轴向尺寸。

l1=2f+3e-3mm,其中A型带f=9mm,e=15mm,则l1=60mm。

l4=b-2mm=58mm,轴段长度应比齿轮轮毂短2-3mm。

l5=1.4h,轴肩高h=2C1=4mm,则l5=5.6mm,取l5=6mm。

l7=B+挡油环宽度-4mm=18+19-4=33mm。

C,e,K:

取H=10mm,

=15mm,轴承座宽度C=C1+C2+δ+10mm,取C1=22mm,C2=20mm,δ=0.025a+1=5.7mm,取δ=8mm,则C=60mm。

轴承盖厚度e=1.2d3,螺钉直径取d3=8mm,则e=9.6mm,取e=10mm,联轴器到轴承盖的距离取K=20mm。

l2=K+e+(C-

-B)=57mm,l3=B+

+H+2mm=45mm。

取l6=4mm。

l1=112-2=110mm,轴段长度应比联轴器轴孔长度短1-2mm。

l4=b-2mm=54mm,轴段长度应比齿轮轮毂短2-3mm。

l7=B+挡油环宽度-4mm=21+19-4=36mm。

=15mm,轴承座宽度C=C1+C2+δ+5mm,取C1=22mm,C2=20mm,δ=0.025a+1=5.7mm,取δ=8mm,则C=60mm。

轴承盖厚度e=1.2d3,螺钉直径取d3=8mm,则e=9.6mm,取e=10mm,联轴器到道轴承盖的距离取K=20mm。

-B)=54mm,l3=B+

+H+2mm=48mm。

取l6=4mm。

(六)轴承的选择

高速轴承的主要参数

轴承代号

轴承内径mm

轴承外径mm

轴承宽度mm

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Cr

6208

40

80

18

29.5

低速轴承的主要参数

6211

55

100

21

43.2

(七)联轴器的选择

根据轴孔直径d2=42mm输出转矩T=445N?

m依据《课程设计指导书》,选定联轴器型号:

TL7

联轴器选择表

公称扭矩

/N?

m

许用转数

/(r/min)

D

/mm

D1

D2

转动惯量

/kg?

m2

/kg

500

3600

190

42

0.06

15.6

(八)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轴名

安装直径d/mm

类型

h/mm

b/mm

轮毂长度

键长L/mm

高速轴

28

A

7

8

63

55

42

12

60

50

低速轴

112

90

57

10

16

56

45

附表1机体各部分尺寸(mm)

名称

符号

尺寸

机座壁厚

δ

机盖壁厚

δ1

机座凸缘厚度

b

12.5

机盖凸缘厚度

b1

机座底凸缘厚度

b2

20

地脚螺钉直径

df

地脚螺钉数目

n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d1

盖与座联接螺栓直径

d2

连接螺栓d2的间距

l

180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d3

窥视孔盖螺钉直径

d4

定位销直径

d

df,d1,d2至外机壁距离

c1

26,22,18

df,d2至土元边缘距离

c2

24,16

轴承旁凸台半径

R1

凸台高度

h

35

外机壁与轴承座端面距离

l1

47

大齿轮端面圆与内机壁距离

△1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

9

机盖,机座筋厚

m1,m

8,8

轴承端盖外径

120,140

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

s

附表2减速器整体最大几何尺寸及特性尺寸(mm)

长度方向最大尺寸

宽度方向最大尺寸

高度方向最大尺寸

特性尺寸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2009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基础工程系编制;

2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胡家秀主编

(9)心得体会

为时一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脑力与精力消耗很多,身心俱疲,但看到在自己手中完成的说明书与图纸,一切付出都不算什么了。

第一天老师对相关知识讲解完成后,课程设计便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零件参数的确定与选择,第一遍时我很快完成有关计算,但它远远不是我想象中那样简单。

在之后与同组同学的核对中,我与同伴发现了很多错误,前面任何一个数据的差误,都会导致之后计算的连环错误。

我们一点修正,多次核对,前后数据算了很多遍。

之后在画图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有些范围性数据取的并不合理,又再次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换。

最终的结果来之不易,也许仍有不足之处,但不留遗憾。

这次课程设计应该是我第一次进行如此完整的设计过程,我收获很多。

头一次那么大规模的计算极大锻炼了我的耐心与毅力,许多学过的知识得到了运用。

此次课程设计对我以后的学习来说有很大参考借鉴价值,开拓了我的眼界。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更严格的约束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总成绩: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