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73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docx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原因与现状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导致高校管理模式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以及学工队伍本身都呈现出阻碍高校发展的不利趋势。

文章通过对学生参与管理书院制的原因和现状进行梳理,提出解决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弊端的最好途径在于大胆革新,采用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书院制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杜丽娟(1978-),女,湖北襄樊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广东广州51099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032-02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很多年,而在我国大陆,书院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期待着被理解和认可。

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院不同的是:

书院制意义上的学院不承担教学的责任,只是教师和学生居住、生活的场所。

我国最早实行书院制的是香港中文大学。

当前,极少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其全名为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继承了我国古代书院的某些特点,同时又参照国外书院制,在两者的结合点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本文提到的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把学生宿舍当做管理的空间和平台,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宿舍开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种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

-、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原因分析

1.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外来各种思想不断地影响和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网络已经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资源的共享更是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和同学、教师的交流更多地依赖网络,很多时候已经成为网络人了,甚至连交作业这样的基本工作也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大学生轻视传统教学手段,渴望有一种和网络时代配套的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出现。

大学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始出现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拐角。

随着扩招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大学的身份也发生了称呼上的变化,大学生已经由以往的求学者变成了如今的“消费者”和“顾客”。

尤其在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学生称呼教师为老板已经成为部分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

家长出钱,学生消费,花钱才能受到教育,这种心理促使如今的特殊“消费者"对作为"工厂"的教育机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们关心自己做"股东"的工厂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也正是有了这类经济关系的变化,大学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仅由管理者说了算,教育的提供者(高校)与消费者(大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冲突越来越多,二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然而,社会不可能取消正规教育,因为“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

因为书籍和知识的符号已被掌握,正规教育为年轻人获得一种经验开辟道路,如果让年轻人在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①。

所以,在新情况下谋求新的出路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2.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本身存在弊端。

目前,我国各高校大都采取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即便是实行了学分制或者说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采取的也是这种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生需求的变化和增多,使原有的这种学生管理体制的弊端不断呈现。

比如学生管理理念、学工队伍以及延续了多年的科层管理模式等这些原本的骄傲在如今的形势下都成了弊端。

首先是学生管理理念。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

"②长期以来,高校已经习惯了只要不出事就好,过分追求服从甚至是盲从,忽视学生的具体需要以及情感体验,这种管理的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以往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理念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高校实施扩招后,大学生的来源已经变了,不再是单一的了,来源的多样化,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要求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呼声也越来越大。

一项调查表明,73.67%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过程,30.63%的学生表示希望参与讨论,23.95%的学生表示希望知道详情,23.31%的人表示希望有权监督学校的管理,17.90%的人希望对学校管理能够有权决定,只有4.22%的学生表示不希望参与。

其次是学工队伍。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流动性强,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人数少,待遇低,社会地位也比一般教师低,很多人不愿意干这份工作,等等,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瓶颈。

在传统高校,尽管学工队伍相对稳定,但学工队伍里的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并不是真正认同,而在想方设法转岗,没有受过正规思想工作教育的从业者比比皆是,这使学工队伍本身显示出一种劣势。

同时,辅导员工作任务量大、烦琐,也是这个岗位本身的一大特点,教育部规定每150—200名学生配备一位专职辅导员,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一个辅导员带500-600名学生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每个学生一张课表的情况下,辅导员工作量之大、任务量之重,非亲历者难以体会,这导致他们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这使得学生更是怨声载道,不满情绪日益增加,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就更突出了。

最后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科层制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少民主参与和监督。

当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以科层制为主,学生管理也是如此,形成了一套上至学校党委下至各院系党委、辅导员的科层制管理体系。

教学班也是从班长到最后的寝室长都实行科层制,这种管理体制,在原有的体制下没有太大的问题,它能够适应以往高校的需要。

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或者说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发言权,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座谈会徒有虚名,谏言纳策更是一个形式,学生对管理失去兴趣,不再愿意参与其中。

这种缺乏监督机制的管理体制,已经与目前的社会发展以及高校特点格格不入,显得举步维艰了。

二、我国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概况

1.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一所采用书院制度的高等学府,书院制是香港中文大学创校至今的悠久传统。

目前来说,有新亚、崇基、联合及逸夫四个书院,这四所书院各有特色。

为迎接本科四年制改革,2007年后,香港中文大学又陆续成立了晨兴、善衡、敬文、伍宜孙及和声五所书院,预计这五所书院将于2010年开始面向学生招生。

在香港中文大学,任何一位全日制本科生都可以在开学初申请进驻一个书院,因为每到学期末,学校就会腾空所有的书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选择,书院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

书院内有宿舍、食堂、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及其他各类设施。

学生通过不同书院提供的各类活动和设施,获得不同于专业素养的训练,而专业学院对学术和科研负责。

也就是说,每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书院的身份,一个是学院的身份,往往学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喜欢将书院的身份说在前面,而将学院的身份说在后面,这反映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已经接受和认可了书院制,并且以此为荣。

进入大学后,学生先选择专业,后选择书院,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书院和不同的宿舍,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大的宿舍区。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全人教育,学术活动和育人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

2.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

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从2005年试行,该校的做法是:

新生入学报到后,在学籍上归学院管,同时也加入一个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不同的是,这里加入书院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而是由学校统一分配和安排,为了管理的方便,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

为了配合这种模式,经过酝酿和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发展出一种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书院员责学生事务的管理,在西安交大,辅导员一律叫常任导师,学院的学生工作都归属书院管理,学院也仅在教学和科研上负责。

西安交通大学在书院内设置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党团以及社团,以书院为单位开展党团活动以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交流和沟通的方便,常任导师吃住均与学生在一起,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的交流上,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所有本科生住进书院,实施以年级为单位的书院制。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书院最重要的一线工作,书院建立党总支,常任导师与学生生活在一起。

书院实施大学生生活导航、学业规划、习惯养成、公民素质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成为本科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大职责。

笔者经过调研发现,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成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宿舍管理以及活动开展方面还倾向于沿用传统的模式,缺乏一定的改革力度,然而,作为一所具有多年历史的传统高校,迈出这一步实属不易。

3.上海复旦大学的书院制。

也是在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复旦学院。

相比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复旦大学的书院制更胜一筹,更加具体和详细。

在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里,学校把80个人编成一个班,这个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班,文理在一个班,不同专业的人也在一个班,一个总辅导员和3个助理共同管理一个班,他们都对这个班员责。

新书院作为学生的住宿点,不仅仅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人交流思想、施展才华、开展各类活动和进行通识教育的地方。

复旦大学的4所书院都是清一色的老建筑,正门有匾,室内挂有字画,目的是制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奋力拼搏。

复旦大学的书院也开设了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党建工作室、大学生导航中心以及意义深刻的学样拓展中心。

每个书院都设立学生工作小组,大概每个书院只管理十个左右的班级。

复旦大学的书院制也采取辅导员住宿制,每个班的辅导员以及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进入到书院住宿,这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做法类似,不同的是复旦大学的导师也要入住书院,而西安交通大学只有常任导师(也就是辅导员)入住书院,其他人则无需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彰显个性,复旦大学专门设计了别具特色的院服,学生穿上院服后对自己所属书院的认同感更强,归属感也更强。

除了上述高校之外,华东师范大学于2007年也专门组建"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实施书院式管理,为这些学生建立相对集中的学习和生活圈子,促成其共同的教师职业信念与价值观。

⑤还有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拟施行书院制,后因种种原因而搁浅。

三、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社会的发展,科层制管理模式的弊端,以及学工队伍本身的种种问题,使得■传统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改革,香港中文大学的成功,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的尝试,都说明书院制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高校能接受并且可执行的选择。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全参照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管理模式目前还行不通,仅就宿舍管理这一项来看,在我国内地还做不到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书院,因为我们的学生管理体系是科层制。

再看导师,内地高校的教授几乎不可能实现完全驻扎在书院内,以书院为家。

还有很多与传统高校格格不入的问题都会接踵出现。

签于此,笔者提出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书院制管理模式和借鉴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

首先,转变理念,准确把握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