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664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乐一中第五次测试定稿刘希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区分游民和流民说:

“流民可以说是游民的前身,其转化条件是流民没有寻到营生的门径。

”所以游民就不能简单归纳为天灾人祸的客观原因,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代表一种脱离当时社会秩序的状态,换言之,“游”是有目的的,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游于社会——不管这种理想是好是坏。

游民尽管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但并不意味着就沦落成了不法分子,即流氓。

关于流氓,完颜绍元在《流氓的变迁》一书中有很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氓”原指“流亡之民”,后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特征的不良分子,所以流氓是涵盖在游民中的一部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里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

B.杜亚泉是第一个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的近代学者,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C.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清代统治者都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清代更是把游民看作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

D.王家范的《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和陆德阳的《流民史》都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其共同之处有,至少都包含离开自己的土地这一基础要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游民”一词受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影响,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因此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B.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认为流民与游民有很大的关联,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没有寻到营生而转化为游民的。

C.封建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

直到近代,游民的概念才得以规范化。

D.建国初期,从“游民改造”的对象来看,这是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这是对“游民”的概念划分过窄的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代之前还没有“流民”的概念,而是将流民和游民统称为“游民”,到了清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

B.在中国,流民主要是指由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原因造成的,而游民的形成却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

C.流氓只是“游民”中的一部分,是指那些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沦落成为不法分子的“游民”。

D.“游民”指彻底脱离土地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目的而游于社会的人。

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他们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

1.【答案】B【解析】“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与原文不符,是许多学者进行区分才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2.【答案】B【解析】“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而转化成游民的。

”错。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

3.【答案】D【解析】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

于文无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匠刘亮程①

赵木匠家弟兄五个,以前都是木匠,现在剩下他一个干木匠活儿。

菜籽沟村的老木匠活儿只剩下一件:

做棺材。

这个活儿一个木匠就够做了,做多少都有数,只少不多。

村里七十岁以上的,一人一个,六十岁以上的也一人一个,算好的。

也有人一直活到八九十岁,木匠先走了,干不上他的活儿,这个不知道赵木匠想过没有。

也有人被儿女接到城里住,但人没了都会接回来。

赵木匠的工棚里,堆了够做几十个寿房的厚松木板,一个寿房五块板,所谓三长两短。

我在里面看了好一阵,想选几块做书院的板桌,又觉得不合适,那些板子在赵木匠心里早有了下家,哪五块给哪个人,都定了。

做一个寿房多少钱,也都定了,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村里的老人或许不知道赵木匠心里定的事。

有时哪家儿子看着老父亲气儿不够可能活不过冬天,就早早地给赵木匠搁下些定金,让把寿房的料备好,到时候很快能装出来。

更多时候是赵木匠自己做主,把他想到的那些老人的寿房都定制了。

早晚都是他的活儿,人家不急他急,他得趁自己有气力时把活儿先做了,万一几个人凑一起走了,他又没个打下手的,那就麻烦了。

赵木匠心里定了的事,旁人不知道,鬼会知道。

鬼半夜里忙活着抬板子,三长两短盖房子,给每人盖一间,盖到天亮前拆了板子抬回原处。

我不能买老木匠和鬼都动过心思的板子,看几眼,倒退着出来,临出门弯个腰,算请罪了。

我们的大书架和板桌、木桥,原打算请赵木匠做的,问了下工钱,也不贵,但最后请了英格堡乡打工的外地木匠。

也是想着赵木匠二十年来只做寿房,他把菜籽沟的门窗、立柜、橱柜、八仙桌还有木车都做完了,一个老木匠时代的活儿,都叫他干完,我不忍再往他手里递活儿。

另一个我就是考虑他脑子里下料、掏卯、刨可能都想的是打寿房的事,我不能让他把这个活儿干成那个活儿。

赵木匠到我们书院串过几次门,他跟我们说着话,眼睛盯着院子里成堆的木头木板,他一定看出这摊木活儿的工程量。

他没问我们要干啥。

我也没给他说我们要干啥。

赵木匠耳朵背,我怕跟他说不清,我说这个,他听成那个,所以啥都不说。

赵木匠是个明白人,他心里一定也清楚,一个木匠一旦干了那个活儿,也就不合适干别的活儿了。

对木匠来说,干到可以干那个活儿,就简单了,所有以前学的花样都不用了,心里只有三长两短的尺寸和选板的厚道。

赵木匠是厚道人,我看他备的松木板,一大拃厚,看了踏实。

我们来菜籽沟的头一年,村里走了三个人,外面来的小车一下子摆满村道,仿佛走掉的人都回来了。

冬天的时候我不在村里,方如泉说菜籽沟办了两个葬礼和十几家婚礼,礼钱送了好几千。

我交代过,只要村里有宴席,不管婚丧嫁娶,知道了就去随个份子。

村委会姚书记说他一年下来随礼要上万,哪家有事情都请他,他都得去。

姚书记一点不心疼随了这么多礼。

他的儿子这两年就结婚,送出去再多,一把子全捞回来。

村里出去的孩子,在城里安了家,结婚也都回村里操办,老人在村里,养肥的羊、喂胖的猪在村里,会做流水席的大厨子在村里。

再有,家人大半辈子里给人家随的礼账也在村里,要不回村里操办酒席,送出去的礼就永远收不回来了。

也是我们到菜籽沟的这一年,英格堡乡出生了两个孩子。

我听到这个数字心里一片荒凉,几千人的乡,一年才生了两个孩子,明年也许是一个,后年也许一个孩子都不出生,到那时候,整个英格堡、菜籽沟,只有去的,没有来的。

相关链接:

①刘亮程:

作家,新疆沙湾县人。

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

他说“不管朝哪儿走,这里的村庄景象都能够唤醒我的记忆,那些破土墙、烂猪圈,睡到半夜忽然醒来听到一声狗吠,感觉这个世界还是你的。

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书院的大书架和板桌不让老乡赵木匠做,一是担心赵木匠耳朵背,怕跟他说不清,说这个,他听成那个,一是担心赵木匠的身体。

B.我只要村里有宴席,不管婚丧嫁娶,知道了就去随个份子,因为我知道送出去的礼早晚会收回来,还可以加深与乡人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

C.一年中英格堡乡只出生了两个孩子,我听到这个数字心里一片荒凉,“荒凉”一词传达出我对乡村没落的担忧与恐惧。

D.村委会姚书记的儿子这两年就结婚,送出去再多也不心疼,到时一把子全捞回来。

一个“捞”字反映出我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

4.【答案】C【解析】A“担心赵木匠耳朵背,怕跟他说不清,说这个,他听成那个”是指没告诉他“我们”要干啥,这不符合原文,B“我知道送出去的礼早晚会收回来”理解错误,而是我很珍视这种对亲人和家园的情感。

D“一个“捞”字反映出我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理解错误,这里的“捞”字只是写出了乡人的淳朴。

5.归纳文中描写的菜籽沟的生活状况。

(5分)

5.【答案】

(1)人口正在急剧减少,只有去的,没有来的。

(2)地处乡村,民风淳朴,乡情浓厚。

(3)相对闭塞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物资缺乏。

6.文中反复提到寿房这一物象,有何用意?

(6分)

6.【答】①“寿房”是人死后备用的东西,这里为全文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分)②人死的多,出生的少,只有去的,没有来的,暗示着乡村的没落。

③(2分)通过“寿房”这一物象,表达内心的荒凉,传达出对故乡没落的一种焦虑情绪。

(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相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

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

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

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

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

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

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

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OO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

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

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56本、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的良好趋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

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

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

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

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

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

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B.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7.【答案】A【解析】B.“数字化阅读将取代纸质化阅读”文中没有根据;

C.“取决于”的说法绝对。

D.“最直接原因”错误。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8.【答案】选B给3分,选C给2分【解析】A.纸质书图2015年的阅读量高于2014年;

D.“抵触”一句分析不恰当;

E.“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它国家进行比较同时,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9.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4分)

9.【答案】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

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法,这值得我们借鉴。

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

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

(答出一点2分;

建议1分,结合材料阐述1分。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且能与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

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

都中生七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

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

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

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

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王都中字元俞,福建福宁州人。

父名王积翁,任国信使,到日本去宣谕,在海上遇害。

都中七岁时,随其母到朝廷陈述其父往日本在海上遇害之事,世祖非常同情,给旅费让他们回南方,并赐平江田八千亩、住宅一所。

不久世祖又感念其父功绩,特授王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此时都中年仅十七岁。

同僚中因他年轻,很轻视他。

都中遇到事情都进行分析,动辄抓住要害,因此,僚属感到惊愕,不敢欺骗他。

昆山有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事情暴露,然而八年没有裁断。

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档案,查清楚事情真相,那些人才服罪。

】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

“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

”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

秩满,改郴州路总管。

【吴江学校房屋破败很久未修理,而郡守缺任,都中说:

“圣人之道,大家遵守,为何只有一个郡守能做?

”于是首先向豪富之家募捐,筹钱新修了典礼殿堂。

任期满后,改任郴州路总管。

】郴居楚上流,溪洞

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

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

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

迁饶州路总管。

年饥,米价翔踊。

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

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服阕,除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

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

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

都中曰:

“为臣子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

”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

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

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循吏无以尚之。

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

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

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

【郴州位于楚之上流,奚谷洞徭獠往来于民间,郴州百姓惧其强悍、狡猾,不敢与他们进行贸易,王都中爱护他们,施以恩泽,用威严震慑他们,于是徭獠都心悦诚服。

郴州百姓受蛮人风俗影响,喜争斗,都中于是大建学舍,陈列笾豆簠簋,演奏笙磬琴瑟,教民学习古代先王的礼乐,并请宿儒进行教育,用义理开导他们,终于使他们的风俗有了改变。

调任饶州路总管。

遇饥荒,米价飞涨,官仓之米,分三等价,都中以下等米价减十分之二,让老百姓前去购买。

父老们有人把两穗的麦子、六穗的稻子献给他,都中说“:

这是圣主的福兆,我不敢当。

”就将此事奏于朝廷。

因母丧离职,百姓为他立生祠纪念。

服丧期满,官拜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上奏国民生计莫重于盐。

于是按照旧制设盐亭灶户,三年比一次,排定名次,这是世祖时的旧制。

担任此事的人怕遭怨,很久都未进行。

都中说:

“当臣子的,假如都怕被指责,怎能做成一件事情?

”于是走遍了三十四个盐场,检查其生产能力之高低,来决定减税或是增税,既完成了任务,课税也丰富了,公私对此感到有利。

因身体有疾辞官回家,至正元年逝世。

追赠昭文馆大学士,谥号清献。

都中任官职四十余年,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而治理郡县的业绩,即使是古代遵守理法的官吏也没有比他更好的。

而他清白的情操,则是得自家传,除皇帝所赐予的田产和住宅外,朝廷分给的粮食和俸禄全都分给同族和亲戚中贫困的人,人们因此更加称赞他。

幼年留于京师,待到拜许衡为师,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中年时期,更致力于根本之学,著三卷诗集。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B.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C.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D.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徭獠,古代民族,在湖南多有分布。

“徭”,指瑶族,因历经征伐,部分成劳役,故有“徭”之称谓;

“獠”是当今壮族先民。

B.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

竹制为笾,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果品等;

木制为豆,形状像高脚盘,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C.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但不考虑民情,理政、治民一概遵循上级指令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D.廉访使,宋、元时期职官名。

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廉访”,意为考察、察访。

11.【答】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C项,“不考虑民情”“一概”错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都中才能卓越,善于断案。

初入仕途时,他分析事情就能切中要害;

在处理昆山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案件时,他能查得实情。

B.王都中一心为公,淡泊名利。

他冒着被朝廷罢官危险,设置盐亭灶户,并亲自走访落实;

用俸禄周济贫穷亲族,人们认为他付出的多。

C.王都中注重教化,边民悦服。

他注重学舍建设,改善了教育条件;

他聘请著名儒士教授义理,开导百姓,使当地风俗为之一变。

D.王都中政绩卓著,成就多样。

他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即使是古代的循吏也没有超过他的;

他还擅长文学,有诗集三卷。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项,“冒着被朝廷罢官的危险”错,应该是冒着被怨恨、指责的危险,“付出的多”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每小题5分)

(1)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1)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档案,查清楚事情真相,那些人才服罪。

(披、故、洞见、伏辜)

(2)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2)检查其生产条件之高低而予以增减赋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