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630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6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docx

五里墩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案修改版概要

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第五标段

五里墩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土建第五标段五里墩站主体结构施工设计图纸;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8)《简明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汪正荣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0)《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11)我单位其他地下结构项目的施工经验。

1.2、质量目标

模板的设计、施工质量标准,按优质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

混凝土外观要求应力争达到:

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粉刷或仅需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土建第五标段五里墩站为4号线与远期10号线的换乘车站,4号线车站沿东西走向的汉阳大道设置,远期10号线车站沿江城大道偏路东侧布置,换乘方式为T形换乘。

汉阳大道和江城大道是汉阳区的主要干道,交通流量大。

周边主要为规划的城市综合体,综合体范围内的建筑物部分已拆除。

车站两侧建筑物主要为沿街的多层住宅楼。

五里墩站主体结构采用双层的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车站外包尺寸为481.87×21.7×12.9(长×宽×高),采用半盖挖法兼明挖法施工。

围护结构选用1000@1200mm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坑竖向共设三道内支撑(端头及与10号线换乘段四道),第一道支撑采用1000×1200的C30混凝土支撑,间距约6m;其余两(三)道支撑采用Φ609,t=16钢管支撑,间距约3m。

主体结构顶板、底板及其梁、侧墙及壁柱及保护层垫块:

C35防水混凝土,掺适量单一微膨胀剂;抗渗等级P8(换乘节点区地下三层侧墙和底板为P10)。

主体结构中内部楼梯板及其梁、柱:

C35普通混凝土。

主体结构框架柱:

C50普通混凝土。

素混凝土回填:

站台板下为C20普通混凝土、道床范围C35普通混凝土。

防水层保护层:

C20细石混凝土。

底板下素混凝土垫层:

C20普通混凝土。

压顶梁下填充素混凝土:

C35微膨胀混凝土。

结构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钢筋保护层顶板及顶梁、底板及底梁、侧墙迎土侧为50mm,背土侧为40mm;中楼板为30mm;中楼板梁、框架柱为40mm;楼梯、电梯井墙及站台板下混凝土墙:

30mm。

车站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车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人防要求为6级。

表2.1车站结构尺寸表

序号

部位

尺寸(mm)

1

顶板

900

2

中板

450

3

底板

1100

4

侧墙

800

图2.1主体结构剖面图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一般在27.71~32.80m之间,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三级阶地。

(2)场地岩土层的构成与特征

本车站的开挖土层1-1层杂填土Qml,1-2层素填土Qml,6-1层粉质粘土Q4al+pl,6-2层粘土Q4al+pl,10-1层粘土Q2al+pl,10-1A层粘土Q2al+pl。

本车站主要位于10-1层粘土Q2al+pl。

底板主要位于10-1层粘土Q2al+pl、10-1A层粘土Q2al+pl。

根据勘察地质报告,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四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Qml)层,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渗入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0~2.0m,稳定水位埋深为0.5~2.5m。

本场地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11-1)层中、(11-2)层中,水头标高为地面下9.2米,相当于绝对高程16.30米。

其上覆粘性土层为相对隔水顶板,含水层较薄,水量不大,渗透系数较小。

下伏基岩S2f泥质细砂岩地段,裂隙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志留系的泥质细砂岩强风化层中及沿途构造裂隙中,总体来说水量贫乏。

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对工程影响不明显。

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泥灰岩中,从各钻孔揭露来看,场地灰岩溶蚀现象较发育,但未见大型溶槽或溶洞,钻探过程中未见掉钻或漏浆现象。

岩溶裂隙水,对工程影响不明显。

地基土的渗透性

从室内渗透试验结合场地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分析,场地(6-1)层粉质粘土、(6-2)层粘土、(10-1)层粘土、(10-1A)层粘土、(10-2)层粘土、(10-2)层粘土属相对隔水层,综合考虑(11-1)层在垂直方向上属微透水~弱透水层,在水平方向属弱透水层,(11-2)层为中等透水层。

三、主体结构施工总体筹划

3.1、施工流程

根据围护结构内支撑及主体结构的设计图纸,针对五里墩车站,具体施工流程如下表:

表2.2主体结构施工流程表

序号

施工步骤

施工示意图

施工说明

1

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一个流水段,浇注一段,并用振动器捣固,人工抹平,并铺设自粘式防水卷材。

2

底板、底板梁施工

混凝土从短边开始浇注,分层浇注厚度30~50cm,浇筑速度不大于0.9m/h模板采用钢模,侧墙腋角采用钢/木模,腋角往上浇注300mm。

3

站台层立柱施工

立柱模板采用木模板,一次浇注完成。

等底板混凝土等强后,拆除第四道钢支撑。

4

站台层侧墙施工

安装脚手架支撑系统,侧墙模板用钢/木模板。

两侧对称浇注,分层浇注厚度30~50cm,浇筑速度不大于0.9m/h。

5

站厅层中板、立柱施工

待侧墙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安装换撑并拆除第三道钢支撑。

采侧墙用钢/木模板,两侧对称浇注,分层浇注厚度30~50cm,浇筑速度不大于0.9m/h。

架立站台层钢支撑以上部分侧墙及中板、中板梁、站厅层立柱模板,并架立站厅层侧墙转角处模板,浇注取300mm高。

6

站厅层施工

等中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安装负一层脚手架支撑系统。

侧墙模板用钢/木模板,顶板采用木模板。

分层浇注厚度30~50cm,浇筑速度不大于0.9m/h。

7

顶板回填

施工顶板防水层、站台板、电梯井、楼梯。

并等顶板等强后,拆除第一道砼支撑及换撑。

拆除负一层脚手架及负二层脚手架。

并进行顶板覆土回填。

3.2、施工缝划分

1、横向施工缝分段设置原则:

(1)依据武汉其他车站施工经验及设计要求,分段长度按18~22m左右考虑;

(2)分段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即为距柱1/3-1/4范围内;

(3)分段避免将横梁、暗梁、暗柱等构件断开;

(4)分段避开降水井;

(5)分段避开较大的预留孔洞,保证车站内部设施(如水池、电梯井、出入口门洞等)的完整性;

(6)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及材料的周转。

根据设计图纸,本车站主体结构内不设变形缝,在主体结构与出入口通道等附属结构相连处设置变形缝。

按照以上原则,车站共分23道横向施工缝,分24仓进行流水施工。

见图2.3。

图2.3底板施工分仓图

2、侧墙水平向施工缝设置原则:

(1)分段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侧墙即为距中(顶)板1/3-1/4范围内;

(2)顶底板处侧墙处施工缝需高出腋角以上200-300mm;

(3)考虑到防水需要,水平向施工缝尽量统一取齐;

(4)施工缝留置后考虑侧墙钢筋宜满足以下规定:

①侧墙内侧主筋连接处宜设在距支座1/4处,侧墙外侧主筋连接处宜设在跨中1/3范围内;②同一连接区段内主筋接头率应小于50%,主筋接头间距应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

(5)考虑钢支撑、换撑的位置及施工流程。

根据本工程施工流程,负二层侧墙底板处施工缝留置在底板腋角往上300mm;考虑到换撑的架设及侧墙主筋预留钢筋接头需满足规范要求,侧墙第二道施工缝留置在第二道钢支撑中心线往下1m处;负一层侧墙底板处施工缝留置在中板往上300mm。

详见附图2-五里墩站主体结构施工缝留置图。

图2.4侧墙施工缝留置示意图

3.3、工期计划

施工工期计划7个月,从2013年9月起至2014年3月封顶.

车站共分24仓,站台层配备6仓模板及支撑体系,自两端向中间进行流水施工;站厅层配备4仓模板及支撑体系,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流水施工。

四、结构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

根据本车站的施工情况,考虑到五里墩站为明挖、半盖挖结合车站,为加快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半盖挖端侧墙采用木模板施工,楼板、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明挖段侧墙采用钢模板,楼板立柱采用木模板。

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碗扣式脚手架。

4.1.1、底板施工(钢模)

1、底板模板:

底板模板体系主要包括墙腋模、梁腋模、梁模、集水坑模板。

板面采用(900+160)×(300+100)的腋角钢模板,对于局部钢模板尺寸不满足的用木模板做面板。

面板后采用Φ48钢管及可调顶托为加固支撑。

2、集水坑模板不设置底模,在集水坑正下方用铁纱绑扎成方盒子以防止混凝土上浮。

墙腋模及梁腋模、梁模采用同一加固体系。

其中水平杆两道纵向间距1500,两端用可挑顶在坑壁或墙(梁)模;立杆横向在每一跨内设置4道,纵向间距同不平杆设置斜撑加强架体整体性,纵向间距1500。

设置立管架托支撑立杆,架托采用Φ25的“土”型钢筋。

4.1.2、底板施工(木模)

1、底板模板:

底板模板体系主要包括墙腋模、梁腋模、梁模、集水坑模板。

板面采用1220×2440×15mm多层木模板。

面板后采用Φ48钢管及可调顶托为加固支撑。

2、集水坑模板不设置底模,在集水坑正下方用铁纱绑扎成方盒子以防止混凝土上浮。

墙腋模及梁腋模、梁模采用同一加固体系。

其中水平杆两道纵向间距1500,两端用可挑顶在坑壁或墙(梁)模;立杆横向在每一跨内设置4道,纵向间距同不平杆设置斜撑加强架体整体性,纵向间距1500。

设置立管架托支撑立杆,架托采用Φ25的“土”型钢筋。

图4.1底板及底纵梁支模图

4.2、立柱施工

1、立柱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弹出立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剔除接缝混凝土软弱层→安装柱模板→安装柱箍、方木楞加固→加设斜撑→调平、调直→模板预检

2、柱模板施工

(1)模板采用1220×2440×15mm木胶合板,后背木楞采用100×100方木@200,具体间距可根据柱截面尺寸作适当的调整。

(2)柱箍采用48mm×3mm双钢管,间距为600mm,并沿纵向在每层柱箍处设置三道Φ14对拉螺栓,间距300mm,在钢管端部设置纵横各两根Φ14mm的螺杆,将钢管柱箍拉结成一个整体,对拉螺栓两侧架设燕尾钩,以加强对拉螺栓的调节能力。

为保持柱模板的竖向稳定,必须加设斜撑将柱模撑牢。

该斜撑底脚撑在底板(或中板)预留钢筋上,以防止撑杆的滑移。

(3)每柱四片模板,四角相邻两块柱模宜采用企口连接,模板安装时,沿柱模板边线外2mm粘贴海绵条进行密封。

(4)面板与方木背楞通过3.4×70钢钉连接,间距30cm。

局部面板接宽部位用100×100方木压缝,在模板下口竖向背楞之间加钉横向短方木,以防止扉边。

(5)每片模板上设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