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853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文档格式.docx

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差、历史包袱沉重、经营困难,潜在风险很大,严重危及农村信用社的生存。

据统计,2002年年末,按照贷款四级分类口径,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比例高达37%、资本充足率为-9%,资不抵债额高达3400多亿元,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已处于破产的边沿,基本生存都难以维持,更无法良好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2、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改革前,农村信用社是合作制金融机构,股金全部是资格股,可以随时入股和退股,股东(农民)可以凭借随时退股权,规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因而股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金,农民也不是真正的股东,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不清晰,“为谁所有”并不明确。

同时,农民的经济实力弱、入股金额小,导致农村信用社股权高度分散,一个县(市)农村信用社的股东人数多达十几万之众,加之农民股东的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知识匮乏,导致广大农民股东既缺乏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也缺乏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能力,“由谁管理”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当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权实质上更多掌握在作为农村信用社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的内部职工股东手中,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下简称“三会”)徒有形式,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严重,农村信用社成为内部人实现其利益目标的工具,从而偏离“为农服务”的发展目标。

  3、三种职能集于同一主体,导致履职目标与职能的冲突,履职效率低下。

  自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受中央政府委托,同时履行对农村信用社的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

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相关职能转交银监会负责。

一般而言,依法管理职能的任务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是企业法人,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政企分开原则,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机制,实施宏观、间接的管理,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金融监管职能的作用表现为,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存款类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加强对其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监管,促进稳健经营,以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行业管理职能的目标是,有关部门应通过指导农村信用社建章立制,加强网络建设,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促进自律合规经营,推动农村信用社良好发展。

  由于上述三种职能的履职目标、手段、方式、要求存在差异,由同一履职主体同时履行上述三种职能,必然导致履职目标与职能冲突,履职效率低下。

例如,金融监管职能强调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而行业管理职能着重于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业务的发展,由于合规性要求和业务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往往导致同时履行这两种职能的主体难以及时采取行动,错失良机造成金融风险。

同时履职主体自我相互监督、制衡机制,容易导致履职低效。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将农村信用社改革为现代金融企业。

  

(1)在清产核资、明晰现有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

一是对于资能抵债的农村信用社,首先将其历年积累按照规定提足股金分红、应付未付利息和各类保险基金;

其次按照资产风险程度提足风险准备金;

再次将剩余部分用于对原有股金予以增值。

二是对于资不抵债但难以撤销的农村信用社,首先用其历年积累冲抵历年亏损挂账,其余不足部分要落实经营责任,通过加强管理、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逐步予以化解。

三是对于资不抵债严重且支农服务需求较少的城区或城郊地区农村信用社,可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相关债权债务按照企业破产政策予以处理。

  

(2)增资扩股和规范老股金,构建新型产权关系,自主选择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

农村信用社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管理水平,自主选择以资格股和投资股方式进行增资扩股、规范老股金,以明晰产权关系、增强资本实力,构建新型产权关系。

增资扩股要真实合规,不得以贷款资金、财政性资金入股,不得吸收存款化股金,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折价入股,必须以货币资金入股。

以投资股方式吸收的股金,不得退股只可转让;

以资格股方式吸收的股金,可以有条件退股。

扩大入股范围,广泛吸收辖内农民、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入股,适当提高入股额度,优化股权结构。

农村信用社可自主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也可自主选择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市)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和县、乡两级法人体制农村信用社等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选择实行股份制产权制度的农村信用社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选择实行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其资产规模、不良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性经营管理指标的水平,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县(市)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

选择实行合作制产权制度的农村信用社可以继续保持县、乡两级法人体制农村信用社。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股东代表大会、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以下简称“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明确其各自运行规则和职责,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真正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贷款审批、财务收支、风险控制等内控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切实增强经营风险防控能力。

  2、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建立新型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

  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分别确定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责任。

  

(1)省级政府全面履行对农村信用社的依法管理责任,承担其金融风险处置责任。

一是省级政府督促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引导农村信用社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省级政府组织辖内有关部门防范和处置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全面承担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维护当地金融稳定。

在省级政府承诺由中央财政从对其的转移支付中扣划的前提下,中央银行可以对处置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资金提供临时支持。

三是省级政府可结合辖内实际情况,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实施依法管理,不得干预农村信用社的具体经营活动,不得将农村信用社管理权下放地(市)、县(市)、乡(镇)政府。

五是省级政府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查处各类案件,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2)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

一是中国银监会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负责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准入、日常监管、市场退出等监管工作,提供金融监管信息,提出金融风险预警,并协助省级政府处置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

二是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对农村信用社金融市场活动行为的监督管理,跟踪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变化情况,及时了解金融风险处置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在必要时向省级政府提供处置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临时资金支持。

  3、促进改善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地位。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农村信用社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不断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

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地缘、人缘、血缘和网点优势,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地位。

  4、国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调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积极性。

  为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开展,国家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调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积极性。

一是中央财政对亏损法人农村信用社1994—1997年开办保值储蓄多支付的保值贴补息给予补贴。

经核实确认,补贴额度共计为89亿元。

二是改革试点期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减按3%征收,免征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所得税,对其他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所得税按其纳税额减半征收。

三是对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实施金融支持政策,主要是采取专项中央银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和专项借款方式,建立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促进建立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经核实确认,安排的资金支持额度共计为1718亿元。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一)产权关系有所明晰,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

  1、清产核资,厘清原有产权关系。

改革初期,通过清产核资,农村信用社对原有产权关系进行了清理整顿,明晰了原有产权关系。

具体表现为:

厘清了农村信用社和原有股东间的关系,明确了股东的出资额;

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年积累进行了处置,就资能抵债农村信用社而言,在用历年积累充实各项拨备的基础上,对原有股金进行了增值;

就资不抵债农村信用社而言,利用历年积累冲抵历年亏损挂账,其余部分留待后续进一步化解。

在对原有股金进行规范整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老股东意愿,在征询原有股东同意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将规范的股金等额转为新股金,否则予以清退。

  2、增资扩股,构建民营性质的产权关系。

开展了广泛的增资扩股,严格增资扩股行为,并借助专项票据的发行兑付考核,有效提高了增资扩股的真实合规,确保了增资扩股后的股金主要来源于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杜绝了财政性资金入股、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保证了入股资金全部为货币资金,全部股金为民有性质的资金,产权关系有所明晰,构建了农村信用社是民有性质的地方金融机构的产权基础。

对此,有人质疑,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包括省级政府及其以下各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巨额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的资本构成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拥有一定比例,不能认为农村信用社是纯粹的民有性质的金融机构,应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

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存在误区:

一是中央政府给予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是对农村信用社长期经营政策性业务造成的政策性亏损的补偿,是中央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清偿,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将以专项票据方式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用于冲抵农村信用社的历年亏损挂账和置换不良贷款,并未作为中央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的资金。

二是省级政府及其以下各级政府给予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在实践中更多地表现为将优质资产捐赠农村信用社,并置换其不良贷款和历年亏损挂账,或用于设立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基金,帮助经营财务状况较差的农村信用社加大深化改革力度(穆争社2012)。

  3、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实现多样化。

从改革实践看,截至2012年6月月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有247个县(市)、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有173个县(市)、组建县(市)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的有1858个,这些多样化的产权组织形式对应着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大多数选择的是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合作银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大多数选择的是股份合作制的县(市)统一法人和农村合作银行,经济特别不发达的少数地区农村信用社选择的是合作制的县乡两级法人体制农村信用社。

  

(二)“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基本建立,并初步运行

  目前,在专项票据发行兑付考核的推动下,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按照有关要求已基本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并初步运行,制定了“三会一层”的运行程序、规则和激励约束制度,健全了信息披露制度和对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的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

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完善法人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股东投票权的确定最为典型,表现为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要求股东在持有资格股的基础上,可以持有投资股;

无论股东持有多大数量的资格股,均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则,确定股东的投票权,但对于股东持有的投资股,按照一定数量标准折算为一个投票权的方法,确定股东因为持有投资股而获得的投票权,将两者加总,即为股东所获得的总投票权。

建立健全并实施了不良贷款责任追究、成本费用控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分配、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等制度,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得到增强。

  (三)新型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省级联社开始履行行业管理职能

  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表明全国所有省级政府已经全面承担了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责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

省级政府组建了履行管理职责的具体机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组建了以直辖市为法人单位的农村商业银行;

宁夏、海南将省会城市农村信用社和省级联社合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其他省份组建了省级联社。

在省级政府领导下,省级联社开始发挥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可概括为“三个一”:

一方利益代表,代表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并通过加强与各有关部门、银行同业的沟通协调,促进改善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营环境;

一个平台,主要是技术平台和网络平台,通过集中全省力量开发综合业务、信息与结算系统等,解决了单个农村信用社技术开发力量和资金实力不足,也不符合规模经济的问题;

一级组织,作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省级联社通过建章立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清收不良贷款,对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全内控机制、防范业务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地位有效提升

  1、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

截至2011年年末,中央政府采取财政、税收、专项票据和专项借款等扶持政策,共计对农村信用社安排化解历史包袱的资金支持额度约为2660亿元,所占全国农村信用社2002年年末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比例超过80%。

随着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2011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10.7%,与2007年年末相比,提高10.8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49亿元、5.5%,与2007年末相比,分别下降2946亿元、15.5个百分点。

全国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实现首次轧差盈利后,截至2011年年末累计实现盈利5136亿元。

累计消化历年亏损挂账970亿元,与2002年年末相比,降幅达到74%,共有2031个县(市)已全额消化了历年亏损挂账。

当年亏损的农村信用社县(市)个数由2002年年末的1088个下降到2011年年末的18个。

  2、涉农金融服务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地位显著提升。

2011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2万亿元、6.7万亿元。

贷款市场份额为12.2%,与2002年年末相比,提高1.6个百分点。

涉农贷款余额4.6万亿元,占其同期各项贷款的69%,与2007年年末相比,分别提高2.5万亿元、2.4个百分点。

涉农贷款占同期各项贷款比例高于70%的农村信用社县(市)个数占比为91.9%。

农户贷款余额2.3万亿元,与2002年年末相比,增长4.6倍(张晓慧2012)。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股东主体是农民,法人治理仍呈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特征

  1、股东主体是农民,股金的真实性差。

按照有关规定,农村信用社是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因而改革初期的政策设计,要求增资扩股只能在其所开展经营活动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由于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导致其增资扩股的地域范围更多地局限于县域和农村地区。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主体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是县域和农村地区的主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然是增资扩股的主体。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决定了单个农民的入股金额小,为了完成增资扩股任务,往往以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方式吸收股金,导致股金的真实合规性差,农村信用社“为谁所有”的问题并未得到较好解决。

  2、法人治理有形无神,内部人控制仍然十分严重。

农村信用社股东主体是农民,股权高度分散的现状,一方面造成作为股东的农民缺乏行使股东权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作为股东的农民文化程度低、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能力弱,广大农民股东也缺乏行使股东权力的能力。

另外,股金的真实合规性差,部分股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又导致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弱化。

因此,虽然农村信用社基本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并明确了各自运行规则和激励约束机制,但因为作为股东主体的农民缺乏行使股东权力的积极性和能力,导致“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的运行徒有形式。

法人治理结构呈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特征,与改革前相比,程度并未有所减弱(张荔2011)。

  3、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改革呈现“一刀切”倾向。

虽然改革前期,通过赋予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自主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权制度的多元化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但目前,银监会提出,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明确在3-5年内逐步将资格股转为投资股,与之相适应提出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是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上述政策指导在实践中更多表现为行政推动,制定明确的改制时间表和机构数量规划,而且层层加码,愈演愈烈,严重违背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自身规律。

  

(二)省级联社履职行政化色彩浓厚,农村信用社基本成为其分支机构

  1、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行政管理。

一是行政任命农村信用社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实践中表现为,省级联社按照处级、科级干部的选拔标准和组织程序,对拟任农村信用社主要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推荐给农村信用社的“三会”,由其以等额投票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高级管理人员。

这说明农村信用社“三会”的选举选聘仅仅成为主要高级管理人员产生的法律工具,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实质上由省级联社行政任命产生。

二是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的日常经营活动。

省级联社名义上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费用支出等经营活动进行咨询指导,实质上借着咨询指导干预农村信用社的具体经营活动,对省级联社的咨询建议不予通过,省级联社会勒令停止办理相关经营业务。

  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省级政府谋求借助农村信用社拥有的金融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与依法管理相比,行政管理调动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的作用更显著,导致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平台的省级联社为实现省级政府的经济目标,更易于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行政管理,从而背离了有关政策所规定的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实施依法管理的方向。

二是省级联社延续了省级政府对其采取的管理方法。

按照有关规定,省级联社是辖内农村信用社自愿入股组建的合作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主要职能是向辖内农村信用社提供公共服务,省级联社的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理应由辖内农村信用社选举产生。

但是其选举仅仅成为法律程序,因为省级政府按照厅级干部的选拔标准和组织程序确定省级联社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后,推荐给农村信用社以等额投票方式选举选聘,因而实质上省级政府对省级联社实施的是行政管理。

省级政府在缺乏产权基础条件下对省级联社行政管理的方式,必然延续到省级联社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

因为省级联社与农村信用社之间也缺乏产权联结纽带,省级联社并不是辖内农村信用社的股东。

相反,农村信用社是省级联社的股东,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形成了“仆人”选聘“主人”的逆向法人治理。

三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依法管理是引导式管理,要求管理对象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因而是建立在农村信用社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

行政管理是强制式管理,通过外在干预促使管理对象逐步改善经营管理,因而适用于管理水平较低的农村信用社。

改革初期,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经营粗放、管理薄弱,省级联社实施对其行政管理,符合当时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状况,有利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近10年的改革发展,农村信用社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省级联社就应该适应形势的变化,逐渐淡出行政管理,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

  2、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实施隐性金融监管并由此强化了行政管理。

从前文所述的改革主要内容分析,省级政府要全面承担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就应拥有金融监管职能,以动态掌握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变化情况,便于及时处置金融风险,降低处置成本。

但按照政策规定,中央政府授权中国银监会履行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

这样的职能配置造成省级政府有责无权,难以及时、动态、真实、准确地获得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信息。

具体原因:

一是中国银监会履行对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职能时,存在有权无责的问题,导致履职动力不足,金融监管效率不高,难以准确掌握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信息。

二是金融风险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实践中,具体负责实施金融监管的是中国银监会省级局,与其沟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信息的是省级联社,省级联社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也是中国银监会省级局的金融监管对象,与中国银监会省级局的地位不平等,直接影响省级联社及时准确获得中国银监会省级局通过金融监管所掌握的金融风险信息。

省级联社是省级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平台,协助省级政府处置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为了降低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和成本,省级政府通过考核督促省级联社发挥好管理平台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省级联社也对农村信用社实施全面的金融监管,相对于中国银监会省级局正规合法的金融监管而言,省级联社的金融监管是隐性金融监管。

省级联社的金融监管不仅保证及时准确地获得了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信息,而且还掌握了农村信用社具体的经营活动,发现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提供了依据和理由,从而强化了省级联社行政管理农村信用社的能力。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省级联社的隐性金融监管与中国银监会省级局的金融监管存在着诸多雷同,不仅导致金融监管资源浪费,而且造成重复监管,增加农村信用社接受金融监管的成本,增大其经营成本。

  3、三种职能集中于省级联社,导致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

按照前文分析,新型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的框架是,省级政府履行依法管理职能,承担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并委托省级联社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同时中国银监会履行金融监管职能。

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行政管理和隐性金融监管,同时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因而,实际上形成了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级联社全面履行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监督管理格局,省级联社成为了农村信用社实际的管理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