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5726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之网络安全健康1文档格式.docx

在于利用便利的同时,加强对它的引导和规范。

需要在对网站、网民和网络行为应用现实法律进行约束的同时,应加快制定网络法律。

  第三题、“给定资料10”提到了英国主要通过行业自律解决网络管理问题。

请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怎样提高网络媒体行业的自律水平。

 参考答案:

  1、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2、各部门和行业组织要齐抓共管,加强思想教育,制度规范、机制约束,强化道德自律。

  3、网络媒体要加强自律教育和形象建设,培育网络媒体的行业信誉。

  4、各网站和行业组织要从自我做起,制定有效措施,保证文明办网

  5、网络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道德意识,加强自律意识。

  6、网络媒体也要加强对网民的管理、引导和规范,使其文明上网。

  7、借鉴经验,成立行业自律协会,与网站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共同签署自律协议,鼓励公众监督。

  8、各网站之间的相互监督,以此形成全行业的集体自律。

及时将不良网站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清理出网络媒体队伍。

  第四题、根据给定资料反映出的问题,以某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名义,围绕“网络文明建设”,给广大网民写一封公开信(40分)

(略)参照公文格式,将申论与公文写作结合起来,可以认为这是今后申论考试可能会采取的一个趋势。

 

2010年国考申论热点解读:

食品安全

推荐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PVC保鲜膜致癌事件等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已迫在眉睫。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吸收了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理念,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等基本准则,并明确了生产经营中索证、索票制度,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实现了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食品检验、信息发布、事故处理相统一、相协调的机制,明确了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新闻链接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这部法律从2009年的6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部重要法律。

按照法律的规定,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都分别承担食品安全的相关监管责任。

动员和部署系统内认真地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履行法定职责,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制度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是当前政府各部门的重要任务。

□权威解读

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就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介绍了贯彻执行情况,并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与我国以前颁布的《食品卫生法》相比,有哪些变化?

新法律实施后,各监管部门能否做到无缝衔接?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介绍说,1995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卫生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是对原来法律的完备。

“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新的《食品安全法》中得以明确。

”他说,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的监管,也是《食品安全法》的一大特点,新的法律还吸收了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理念,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等基本准则,并明确了生产经营中索证、索票制度,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实现了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食品检验、信息发布、事故处理相统一、相协调的机制,明确了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陈啸宏指出,多部门分段监管可以发挥各部门优势,但也容易出现部门职能重叠或空白的问题,为此,《食品安全法》专门对综合协调和部门分工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并兼顾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衔接,还要求进一步统一标准,明确检测方法。

为避免监管重复和空白,执法监督过程要求公开透明,并建立了问责制。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介绍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也是安全放心的。

从农业部2008年的例行监测情况来看,蔬菜检测合格率达到96.3%,畜产品的检测合格率达到98.6%,水产品的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4.7%,均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

马爱国说,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农业部门将以贯彻《食品安全法》为重要契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检测力度,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品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引导生产者实施农业过程中的生产记录,从基地入手,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骨干,带动农户合理施肥用药,从源头上保障质量安全。

四是加强体系建设,特别是抓住当前的大背景和有利时机,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的工作,夯实工作基础。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做好《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衔接,加快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

六是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推动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行业自律,不断地提升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也分别表示,将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工业行业管理、生产加工和食品进出口环节监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历史沿革

经过四审、横跨三年、历时一年多,千呼万唤的“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期间是怎样的历程?

经过哪些修改?

此处不妨一一梳理,管窥一部法律诞生过程。

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

2004年曝出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成为“修法”的直接动因——只不过当时目标是“食品卫生法”。

随后,“苏丹红”事件、PVC保鲜膜致癌事件、含孔雀石绿水产品、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食品包装袋苯超标、福寿螺事件、猪肉瘦肉精超标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2007年底,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并根据修订内容,将“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名称改为“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这一概念首次正式浮出水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处长黄薇在回忆这一历程时表示,“国务院法制办在修订过程中,发现这部法要增加规定的内容已经超出了食品卫生法的范畴”,“食品卫生法更加关注食品外在的东西,即是否卫生干净,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食品吃了以后产生的潜在危害”。

初审:

惩罚性赔偿成最大亮点

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初审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特别是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即除了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还可以要求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成为亮点之一。

此外,还规定了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立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以及确立监管体制也在草案中提到,但表述尚过于笼统和模糊。

二审:

明确删除监管码制度

2008年初,日本“毒饺子”事件进一步引发国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该事件虽在确认人为作案后平息,但中国食品安全形象在世界收到一定程度影响。

同年3月草案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一月里收到意见超过一万件。

北京奥运会后,于8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食品安全法草案。

二审草案除了强调食品安全监管“权责一致”原则、强化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明确食品小作坊监管方式之外,审议中还有常委委员提出,监管码技术并不复杂,容易仿冒,实践中查询率低,对产品防伪作用有限;

而且目前企业已广泛采用条形码,再实施监管码,企业除需要支付入网有关费用外,还涉及增加员工、设备等问题,会增加生产成本;

多数小型食品企业不具备入网能力,建议法律不作规定。

因此二审草案删除了“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监管码制度”的条款。

三审:

废除免检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震惊国人的三鹿奶粉事件,进一步加速了食品安全立法步伐。

离二审仅仅2个月,“草案”即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事实上,三审稿重点对八个方面做了修改,许多都是针对这一事件而进行的。

三审稿强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突出“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能留有空白。

为防止食品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和滥用,保证食品的源头安全,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目录范围、使用以及添加剂的标签等都做了相应规定。

针对“三鹿事件”暴露的问题,最高立法机关此次修改食品安全法草案时,还增加了责令召回制度、强化了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原则。

在三审稿中,还明确指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现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举报应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按规定逐级上报。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三鹿奶粉曾是质检总局公布的放心产品之一,享受“免检待遇”。

但最后的事实证明,免检制度是监管部门放弃监管责任,这无疑给食品安全监管留下隐患。

为此,三审稿中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对食品实施免检,以立法形式废除了免检制度。

四审:

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名人代言承担连带责任

“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首次出现,正是为了应对目前体制所形成的管理真空。

现有体制实行各主管部门分段实施监管,造成不好管、管不好、不管好。

国务院将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明确增加的这样一条规定,则是针对不少社会名人为虚假广告代言从而欺骗、误导消费者,此前他们仅受到舆论谴责,今后将承担明确法律责任。

此外,四审中还明确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

该原则以确保权益受损失的消费者优先得到赔偿。

因为企业有时候承担赔偿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先交了罚款、罚金剩下的财产赔偿不了消费者的话,法律规定先赔偿消费者,然后再接受其他处罚,从而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2010年公考申论热点解读:

教育问题

推荐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因此教育问题历来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直接或间接考查的主题之一。

在本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重点阐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五大主要任务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2009年1月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办公室文件组组长、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介绍,中央对《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纲要。

为此,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当中,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通过充分认识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突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目标,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据孙霄兵介绍,《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有五项:

第一,制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

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

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

制定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

同时研究制定城乡、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以及主要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

提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第二,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

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制定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

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把依*教育家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措施。

第三,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措施。

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专题性规划。

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比例和地区布局。

研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和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重点项目及重大政策措施。

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校舍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促进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

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对汶川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确定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

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制度创新。

研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等总体思路和重大措施。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体制和机制。

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研究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措施。

第五,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

研究提出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

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制定推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和实现措施;

研究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强化依法治教的重大措施;

研究加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政策措施;

制定和完善吸纳社会资金办学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

孙霄兵强调,作为一个中长期规划,此次制定的《规划纲要》既要着眼长远,明确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基本政策取向;

又要立足现实,提出到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项目等,着力解决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制定《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特点。

□延伸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温家宝

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一、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制定规划需要把握的指导方针和总体布局

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

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

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

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

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

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

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

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就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安排。

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

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

教育要发展,根本*改革。

教育规划要成为一个改革创新的规划,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第三,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必须在教育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把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

第五,要坚持立足基本国情。

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壮大,又要正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贫富差距大,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既要看到现代经济和城市人口对教育的较高需求,又要重视农村教育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

教育规划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分类规划。

总体规划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

分类规划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要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

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

三、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关于义务教育问题。

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

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

我们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

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

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

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

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

自“两免一补”以后,2007年又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经费。

从高中阶段教育到大学教育,过去全国奖助学金加在一起仅有18亿,2008年将达到200亿元左右,今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