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596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声与光部分中考复习指要Word文件下载.docx

正立

虚像

放大镜

6.光的颜色(一般知识点):

(1)白光的组成(通过牛顿的色散实验学习)。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以及它们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7.波长、频率与波速(一般知识点)

(1)波速:

声波、光波等在1s内传播的距离。

(2)频率: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3)波长:

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中央间的距离。

三.光学部分中考重要知识点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b)(c)(d)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成倒立实像.故A错误;

B、近视眼成因之一是晶状体对光折射能力变强,成因之二是眼球前后径变长,以至于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用凹透镜对光发散来矫正,故B正确;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色散成七色光,故C正确;

D、所有的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故D正确.

[答案]BCD

[考查的知识点]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例题2]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多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

[解析]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短振动的快,频率大音调高,空气柱长振动的慢,频率小音调低.

[答案]振动;

音调

[考查的知识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例题3]根据要求,完成光路图。

(1)在甲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

(2)在图乙中做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3)在图丙中做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体现出角度的大小关系);

(4)在图丁中做出人眼在B点看到A点虚像的光路图;

(5)在图戊中做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甲乙丙丁戊

[解析]在甲图中,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所以反射角为90°

-40°

=50°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在乙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关于镜面轴对称,分别做出A、B、C三点的对称点A1、B1、C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用虚线连接A1、B1、C1即可;

在图丙中,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在图丁中,作出A点的像点A1,连接A1B,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AO,OB,画上箭头;

在戊图中,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L1折射后过焦点F,过光心O的光线L2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

甲乙丙丁戊

[考查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距离

次数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3

2

14

3

15

【例题4】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1)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的像是不存在的,所以是虚像;

(2)根据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根据实验现象,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

[答案]

(1)虚像;

(2)相等;

(3)相等;

(4)不变.

[考查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中考总复习声与光知识体系综合达标试题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2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水中倒影

B.

日食形成

C.

小孔成像

D.

铅笔“折断”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D.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B.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A.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右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6.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B.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

A.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

D.小华戴眼镜矫

正视力

C.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

7.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

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8.如下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下图乙中的()

9.如图所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彩色电视机面面上的色条,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红、绿、蓝

红、绿、紫

蓝、绿、紫

红、黄、蓝

9题图11题图12题图

10.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A.10cm<

f<

15cmB.15cm<

20cm

C.20cm<

30cmD.30cm<

40cm

11.如图所示的是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12.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_______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1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实验来研究光的传播:

由实验可知,光在水中沿传播.如图乙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沿;

16.如图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所成的是一个虚像;

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16题图17题图18题图

17.图为海市蜃楼的成因图,它是空气密度,导致光传播发生偏折所致.小明同学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奇景,是由于鱼通过水的所成的虚像与云经过光的所成的虚像同时出现形成的.

18.图示为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像.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照相机等.

19.如图甲所示,夏天,在森林里,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形成的太阳的像.放大镜是中央厚度比边缘的透镜,如图乙所示,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19题图20题图21题图22题图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透镜.

21.仔细观察照相机你会发现,所有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如图所示为照相机的原理图,则照相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22.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填“不变”或“变化”);

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

三.分析交流题(23题4分、24题6分,共10分)

23.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4.给你一个透镜,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写出三种辨别方法)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5题3分、26题4分、27题5分、28题4分、29题5分、30题7分,共28分)

25.

(1)如下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O为透镜的光心。

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给出的一根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2)如下图乙所示,OA为光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下图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6.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答:

是;

理由是:

27.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_.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8.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M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

、B'

、C'

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________ 不易确定的问题.

30.小华和小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f1

35

30

2.5

20

26.25

3.75

60

18

90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焦距f1为__________cm,表格中①处数据应为_________cm。

②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

他们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则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______cm。

③他们还发现像高与焦距有关,他们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下图甲、乙所示分别是小华和小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的时候,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图______中所示的模型照相机。

5.综合应用题(31题2分、32题6分、34题5分,共13分)

3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

(记者张宏明 

通讯员刘兆清)福山区一王姓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炔,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了解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先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克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l)绿色蔬菜喜爱什么颜色的光?

(2)文中提到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也说明了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请你指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32.阅读表格,解决问题

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介质

v/(m·

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m;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m/s.

33.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缩小的实像;

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

0~10cmB.10cm~25cmC.10cm一极远处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

中考总复习声与光学知识体系综合达标试题参考答案

A

A

D

C

B

13.不同响度14.音调空气声源处 15.直线传播直线传播

16.平面镜成像镜面17.不均匀折射反射18.凸透缩小实

19.直线传播厚折射20.发散凹21.缩小实像22.变化变长改变

23.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4.方法一:

把透镜放在物体前,能放大物体的是凸透镜,反之是凹透镜。

方法二:

看是否能聚光。

对着太阳,这面放一个光屏,光屏上能出现很小亮点的是凸透镜,反之是凹透镜。

方法三:

利用成像。

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坐上,调整高度,移动蜡烛和光屏,能成倒立实像的是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