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52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改革开放】.doc

成绩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2018年秋季学期)

论文标题:

改革开放--新中国发展的大门

教师评语:

2019年8月20日

改革开放--新中国发展的大门

摘要: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和个人的心得体会,浅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自己家乡的变化和整个中国巨变,以及改革开放对全世界的影响。

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改革开放都从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因此,本篇还讲述了邓小平先生卓越的贡献,并且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巨变、世界影响;邓小平;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含义及历史背景

什么是改革开放?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

“改革开放”正式提出来是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

它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40年前,我们的国家面临的是非常困难的局面,一是十年内乱给我们的党和国家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二是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说过几句振聋发聩的话: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么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思路一条松动”[2]。

小平同志的这三句话充分说明了,我当时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面临着怎样严峻复杂的考验,甚至是亡党亡国的生死考验。

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从一阶级斗争为纲,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残酷现实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积极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及全中国带来的变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

作为一名00后,我虽未能见证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但却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爬山过坎,披荆斩棘,在改革开放的助推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新月异、走向美好。

而我家的幸福生活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

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村里一条泥泞、崎岖的乡间小路是这个小山沟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路。

乡亲们拉运玉米、稻谷,来来往往,这条道路承载了许多幸福时光。

之后的10多年间,就像我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一样,小路逐渐变宽、变平,几年后还被修建了水泥路。

泥土房拆了,崭新的小区修起来了,家家户户装修的光鲜亮丽的,小汽车取代了那些年的摩托车,大家也都用上了智能手机,过年过节都在微信上抢红包,一路奔小康。

“蒲山何青青,蒲水何粼粼;山青鸣野鹤,水碧望江亭。

”这是家乡县城蒲江的真实写照。

在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能观赏风景秀丽的石象湖,美不胜收的樱桃山,漫山遍野的猕猴桃,古朴幽雅的明月村……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蒲江人民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坚持做大做强有机农业,目前,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蒲江雀舌三大区域品牌价值达287亿元[3]。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岁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改革开放采取了世界通行的市场经济制度,焕发了人的积极性,焕发了企业的积极性,重塑了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释放[4]。

第二,中国城市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4]。

中国的城市化从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现在城市化率到了56%。

第三,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现在的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人均收入水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0多倍,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了3亿人[4]。

第四,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从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是一个自主的、渐进式的、从试点开始的开放,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开始了制度性、全方位的全面开放[4]。

第六,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水平也不断提高[4]。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周恩来总理就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又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也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拥护。

三、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这扇大门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更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美好希望。

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的国家,中国与其他的发展中、转型中国家,条件是比较相似的,而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

我们提出的理论将能比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理论更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这也为他国提供借鉴的可能性[5]。

印度德里大学教授库马尔说,中国改革开放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思路,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压舱石”和“动力源”。

最后,改革开放打造了文明交流新图景,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沟通搭建桥梁[5]。

四、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打开“改革开放”这扇大门的人就是邓小平同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6]。

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他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制订规划[6]。

根据他的思想,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他指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

全党要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他设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并且提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不断开拓新局面。

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同志,真的令我敬佩,不仅仅是因为改革开放和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他的那份机智。

文化大革命时期,多少人卷入其中,连我们的开国元勋刘少奇也在这场所谓的“革命”中遇难,而邓小平同志,虽经历“三起三落”,但也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党、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

其次,是他提出的“一国两制”,其目的就是想让港澳回归,大陆和港澳本来适应的制度就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而不同。

片面来讲,“一国两制”相当于“换汤不换药”,是给即成的事实一个代名词。

最后,他知进退。

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将人民党国家顺利过渡给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五、结语

回顾走过的历程,我坚信我们都有共同深刻地感受:

改革开放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幸福,成就了一座座城市的幸福,成就了一个个家庭的幸福,也更加成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

我很庆幸成长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分享着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带来的红利。

四十年间,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这个普通农村家庭也有了追求幸福、享受生活的权利,让我这个山沟里的孩子有了追梦、逐梦、铸梦,参与到祖国富强伟大事业的机会。

更让我认识到了这样一位令我敬佩的邓小平同志,他的睿智将刻留在我的心中。

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身处复杂经济浪潮里的新时代企业人,我也深知肩上的责任之重,随时要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珍惜好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深入钻研好学习、传承好改革开放的时代接力棒,为祖国全面建设保驾护航,回报党中央习主席对我们的深切厚望。

用自己所学习的物理专业知识做好“一颗螺丝钉”,在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中,不负时代、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2]江东木.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的几点认识

[3]李紫晗.砥砺奋进的蒲江人  

[4]陈文玲.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

[5]新华网.世界发展进程中的耀眼篇章——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全球意义

[6]百度百科.邓小平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