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00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5届世客会志愿者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

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

或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

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

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康熙皇帝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

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第二节世客会的由来和往届回顾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目前世界上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华人盛会之一,已成为全球客家人恳亲联谊的桥梁、团结合作的纽带、互惠互助的平台,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

它缘起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举行以来,已在亚、美、非三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24届,规模逐渐扩大,已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活动载体。

举办世客会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

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第一届·

香港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其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特邀世界各地47个客属团体250位代表,于香港九龙弥敦道“国际大酒楼”及设在跑马地的“香港崇正总会”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

其中与会代表决议,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

第二届·

台北1973年10月5日至8日,第二届世客会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中山堂”举行。

大会由台北市“中原客家联谊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67个客属团体共2400位代表参加。

大会决议第三届恳亲大会由“泰国客属总会”筹办。

第三届·

台北第三届世客会改由中国台湾省台北“世界客属总会”主办,并推延至1976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61个客属团体共1352位代表参加。

第四届·

旧金山1978年9月29日至10月2日,第四届世客会在旧金山举行,大会由美国“三藩市崇正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25个客属团体共820位代表参加。

第五届·

东京1980年10月3日至7日,第五届世客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大会由“日本崇正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33个客属团体共1100位代表到会参加。

第六届·

曼谷1982年9月25日至26日,第六届世客会在泰国曼谷市举行,大会由“泰国客属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70个客属社团共1352位代表到会参加。

第七届·

台北1984年10月7日至9日,第七届世客会在中国台北市举行,大会由台北“客属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48个客属团体共974位代表到会参加。

第八届·

波累1986年5月19日至22日,第八届世客会在毛里求斯首都波累市举行,大会由毛里求斯和留尼旺的客属团体联合主办,来自世界各地15个客属团体共210位代表到会参加。

第九届·

旧金山1988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九届世客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大会由美国三藩市五大客属社团主办,来自世界各地31个客属团体共458位代表参加。

广东梅州也组团出席,这是中国大陆内地客属团体首次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十届·

亚庇1990年6月8日至10日,第十届世客会在马来西亚亚庇市举行,大会由“沙巴客属公会联合会”主办,世界各地70多个客属社团共1500位代表参加。

第十一届·

高雄1992年10月6日至8日,第十一届世客会于在高雄市文化中心举行,大会由“世界客属总会高雄分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56个客属团体共2500位代表出席会议。

第十二届·

梅州1994年12月6日至8日,第十二届世客会在中国广东省梅州市“百花洲”影剧院举行,大会由“梅州客家联谊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56个国家和地区客属团体共2500多位代表(其中海外1700多人)参加。

这是中国大陆内地首次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规模之大、代表之广、水准之高,为历届所罕有,深受海内外来宾赞许。

第十三届·

新加坡1996年11月9日至12日,第十三届世客会在新加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150个客属社团近2000位代表参加。

此次大会,中国大陆内地除广东梅州市组团参加外,福建、河南、陕西、广东深圳等地也组团出席,为中国大陆内地出席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组团和人数最多的一次。

第十四届·

台北1998年10月6日至8日,第十四届世客会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举行,大会由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33个客属团体578位代表和台湾30个客属团体共948位代表参加。

广东梅州和福建龙岩共同组团参加了这次大会。

第十五届·

吉隆坡1999年11月4日至7日,第十五届世客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大会由“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42个客属团体2000人参加。

大会就“如何加强世界客属乡贤在商业经济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展开了专题讨论。

第十六届·

龙岩2000年11月19日至21日,第十六届世客会在中国福建龙岩市举行,大会由“闽西客家联谊会”主办。

来自世界各地124个客属团体3500多人参加,大会开展了“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

第十七届·

雅加达2002年11月2日至5日,第十七届世客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和平开拓,迈向世界”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60多个客属社团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大会主席团决定:

在2002年与2004年之间增加一届,即2003年10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十八届、2004年在中国赣州召开第十九届。

第十八届·

郑州2003年10月26日至29日,第十八届世客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客属社团近30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大会以“联谊、寻根、合作、发展”为主题。

此次大会给河南带去了高额的投资。

第十九届·

赣州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届世客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130多个客属社团近3000人参加了盛会,赣州市在此次活动上签订了75个合作项目,引进外资1.98亿美元,签约内资21.08亿人民币。

第二十届·

成都2005年10月12日至14日,第二十届世客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世客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

大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承办。

来自世界各地155个客属社团的3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活动中,成都市签下了近4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项目。

第二十一届·

台北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十一届世客会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举行,大会由世界客属总会举办,来自世界各地110多个客属代表团15000多名客家代表参会。

大会以“客属世界·

和平繁荣”为主题。

第二十二届·

西安2008年10月16日至18日,第二十二届世客会在西安举行,大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客家联谊会承办,来自世界各地159个客属社团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此次大会以“炎黄根、客家情、促和谐、谋发展”为主题。

大会主席团决定,第二十三届世客会在“客家古邑”——广东省河源市举行。

第二十三届·

河源 2010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来自海内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客属团体代表应邀赴会。

大会决定第25届世客会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第26届世客会在印度尼西亚举行。

汪洋、黄华华、曾宪梓、邱镜淳、肖扬、罗豪才、黄龙云、黄石华等出席。

第二十四届·

北海 2011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广西北海市举行,以“南珠故郡客家情缘”为主题。

在广西北海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世客会,会议期间共签订了34个合作项目,2个外资项目,投资总额2200万美元;

32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额176.83亿元人民币。

历届世客会汇总表

届次

时间

地点

主题

参会人数

第1届

1971年9月

中国香港

250

第2届

1973年10月

中国台北

2400

第3届

1976年10月

1352

第4届

1978年9月

美国旧金山

820

第5届

1980年10月

日本东京

1100

第6届

1982年9月

泰国曼谷

第7届

1984年10月

974

第8届

1986年5月

毛里求斯波累

210

第9届

1988年10月

458

第10届

1990年6月

马来西亚亚庇

1500

第11届

1992年10月

中国高雄

2500

第12届

1994年12月

中国梅州

2300

第13届

1996年11月

新加坡

2000

第14届

1998年10月

1526

第15届

1999年11月

马来西亚

吉隆坡

增进客属联谊,加强经济联系

第16届

2000年11月

中国龙岩

团结、发展

3500

第17届

2002年11月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和平开拓、迈向世界

800

第18届

2003年10月

中国郑州

联谊、寻根、合作、发展

2600

第19届

2004年11月

中国赣州

客家亲·

摇篮情

3000

第20届

2005年10月

中国成都

全球客家天府情缘

第21届

2006年10月

客属世界·

和平繁荣

10500

第22届

2008年10月

中国西安

炎黄根、客家情、

促和谐、谋发展

第23届

2010年11月

中国河源

古邑情,客家亲

5500

第24届

2011年11月

中国北海

南珠故郡客家情缘

6500

第25届

2012年11月

中国三明

根系祖地客聚三明

5000

第三节第25届世客会简介

一、主题——“根系祖地·

客聚三明”

“根系祖地客聚三明”全面反映了“三明”、“祖地”、“客家”三个元素,以简短、精辟的语言凝练、概括了第25届世客会的举办地及主旨、特色和意义,既突出了“客家祖地”这一三明最具有影响力、最富有感召力的“金字招牌”,又预演了世界客属欢聚三明、寻根谒祖的热烈景象,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二、会徽——“古石壁、新三明”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客家祖地为全球客家人所公认。

设计构思源于祖地牌楼印象,在LOGO中巧妙地将地球球体、祖地牌楼与腾龙花纹等元素有机结合,勾勒了一幅四海归心、客属后裔回家的团圆景象,表达了2012年第25届世客会“根系祖地、客聚三明”的办会主旨,凸显了“客家祖地”这一三明所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寓意石壁客家祖地乃全球客家子孙凝聚力的源泉。

三、 

吉祥物——葛藤娃·

阿明

“葛藤娃·

阿明”,整体上表现出一个客家娃形象。

“葛藤娃·

阿明”身着客家服饰,张开双臂、快步向前,跳跃的步伐既表达了三明客家人喜迎世界客属乡贤回家的欢快心情,又寓意了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

高举的大拇指既反映出三明客家人办好世客会的坚定信心,又象征着世界客属乡贤对三明及三明客家人的赞誉之情。

阿明”时尚地融合了“龙”和“葛藤”等传统元素,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客家人是龙的优秀传人之一,这与本届恳亲大会举办时间农历龙年恰好吻合。

葛藤则彰显了客家人求生存、盼安宁、祈幸福的美好愿望,也寓意着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圆满成功。

四、“办一届最好的世客会”

“办一届最好的世客会”这是三明市委、市政府在申办时作出的承诺,也展示了三明市的信心和决心。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把第25届世客会办成一届推进经济发展的盛会,展示客家文化的盛会,提升城市文明的盛会,加强客家乡亲交流的盛会。

为办好第25届世客会,三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世客会筹备委员会,紧接着又成立了世客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重大活动协调组、联络接待组、交通观光组、文艺组、宣传组、市容环境组、安全保卫组、学术研讨组、后勤保证组等10个组。

开通了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官方网站,建立了大会互动平台,通过互联网加强与世界客属的沟通联系,吸收社会各界对办好世客会的建议和意见。

世客会共安排3天时间,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开幕式“通仙缘·

翠碧情”焰火晚会、花车巡游、“明商之友”文艺晚会、“闽光之夜”文艺晚会、客家文化研讨会、客家情艺术系列展(美术、书法、摄影、奇石、忠信花灯等)、清流灵台山朝觐、客家风情观光游览等。

开幕式晚会、会旗交接仪式晚会邀请南方歌舞团、深圳交响乐团共同编演。

为更好地宣传世客会,让世界“听”到三明的声音,还组织摄制了反映客家风情风貌的《葛藤凹》大型专题电视片、编撰了《三明客家史略》、《三明客家大观》等。

作为第25届世客会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已完成竣工的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园将为三明文化建设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集园林艺术和客家文化于一体,内设客家祭祖朝圣区(祭祀主轴)、客家民俗文化村,规划占地面积580亩,建筑面积76500平方,总投资1.75亿元,其中祭祀主轴建设包括新建集散广场、游廊、仿古石碑坊、葛藤壁系列建筑、客家民居、客家风情街和客家迁徙路等,可全方位立体展示客家人文历史和风情风貌。

此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将于今年11月份开始运作,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配套酒店8000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

项目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主创,精心提炼宁化客家文化元素,主要建设学术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厅、文化交流展示厅、客属姓氏会所、市民活动中心等。

目前,三明市委市政府的累计投资1.6亿元,该中心是全球客家文化交流规模最大的单元建筑之一,借此打造出一个全世界客家人研究、交流、展示和传播客家文化的重要基地。

一系列的配套基建举措纷纷出台。

除了更换市区公交车外,三明市委市政府还投入8多亿元对市万绿大道、西环路一期、滨江大道、东江西路、三明迎客大道等5条市政道路进行扩建改造,创下了历年来三明市政道路建设投资规模之最。

与此同时,全面启动世客会接待景区景点和酒店宾馆的升级改造,客家文化园大山门、防洪堤等升级改造工程将于10月底全面完成。

烙上了三明印记的第25届世客会,将是增进世界客属情谊的一次盛会。

第25届世客会拟邀请的世界客属团体代表,客属商界、政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客家学术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客家地区代表等参加人员达5000多人,其中世界客属代表3000人,客属团体215个(其中海外社团106个;

东南亚16个社团;

台港澳37个社团、其它国家53个社团;

内地社团109个)。

第二章魅力三明

三明,一个42岁的年轻城市,一个1852岁、堪称客家文化中转站。

1852年,是建安郡(包括现在的三明市)的建埠史。

三国时期,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将乐县、绥安县(后改绥城县,即今建宁、泰宁等地域),东晋建沙村县(今沙县)。

这三个县均属三国时期建安郡。

三明现属的大部分地区,为建安郡的一部分。

三明是福建开发较早处女地之一,是战乱时期避难的佳处,北有武夷山山脉,南有戴云山脉,故而形成客家迁徙,安居乐业,滋生客家文化的沃土,是中原文化南下最早的发酵之地,是客家文化中转站地之一。

第一节三明概况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赣州。

东西宽230多千米,南北长180多千米。

是福建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

三明1970年建市,现辖1个县级市(永安市)、2个市辖区(梅列区,三元区)、9个县(大田县、建宁县、将乐县、明溪县、宁化县、清流县、泰宁县尤溪县、沙县)。

市区距福州约2.5小时,距厦门约6小时车程。

全市面积2.29万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约270万人。

三明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约占80%,谷地和平原约占20%。

西北依武夷山脉、东南傍戴云山脉两大山脉,沙溪、金溪、尤溪两条河流纵贯全境。

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全市年平均温度20.5℃,年均降水量1809.1毫米,无霜期324.8天。

第二节三明历史文化资源

三明是客家文化中转站和聚居地之一。

三明境内最早的县建制是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属建安郡。

自三国建安郡至2012年已有1852年历史,世界第一个客家人赵遗担任绥城县首任县令,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安县为绥城县。

隋属邵武县(隶江西抚州)。

是客家人开发福建较早的地区。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理学”流派创始人朱熹生于南剑州尤溪县郑安道馆舍。

七岁随父迁居建州,长大出仕后奔走各地,其间曾多次回三明客家地区,并留下许多胜迹、遗墨和传说。

三明是红色文化资源大市。

全市12个县(市、区)有11个老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中央苏区县有5个在三明,即宁化、清流、泰宁、建宁、明溪。

其中宁化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众多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遗迹。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有7位元帅在三明泰宁指挥红军作战,现留存有红军街、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等大批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红军街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三明是闽西北“资源宝库”。

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拥有量均居全省前列。

全市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大宗的有:

煤、铁、钨、铝、锡、锰、重晶石、蓝宝石等;

境内主要河流沙溪、金溪、尤溪,均系闽江水系,总长875公里,年径流量达215.8亿立方米,全市水力资源可供开发发电装机容量达170万千瓦。

全市森林面积达1800万亩,森林覆盖率76.8%,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三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明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常年保持优级水平。

拥有“双冠”世界级旅游景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寨下大峡谷、十八寨(忠山民俗村)、泰宁金湖、上清溪、七仙洞、永安石林及众多温泉等旅游景点。

拥有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

第三节今日三明

2000年以来,三明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建设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明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境内有向莆和京九两条铁路,国道205线、省道102线、212线以及正在三泉、永武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将形成“武汉南昌与湄洲湾”的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成为闽西北陆路交通枢纽和沟通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大陆桥”。

三明承接产业转移势头迅猛。

目前全市有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太阳能光伏、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

三明市也是福建省的重点林区,是“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以林、竹为龙头企业的区域品牌逐步形成。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72.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2.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4.89亿元,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64亿元,外贸出口总值11.27亿美元。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31.17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8元。

经过42年的发展,三明已经从落后偏僻的山区小县城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特别是近年来,三明践行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先试先行”政策,大力发展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四新”产业,争创“生态发展和低碳经济示范区”,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中国绿都”、“全国双拥模范城”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三章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第一节大爱无疆——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一、志愿者——新时代雷锋

志愿者一词的英文拼写为volunteer,来源于拉丁文voluntās,意为“意愿”。

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志愿者又被称作“义工”和“志工”。

由于各国或各地区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志愿者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但归纳起来,志愿者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涵义:

自愿。

即主观自觉选择,没有强制性。

不图物质报酬。

即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不否定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

即服务的内容应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困难群体的利益,不是社会非困难群体的小团体利益,也不是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奉献个人可支配资源。

与以物质捐助为主的慈善活动不一样,志愿服务主要奉献个人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等个人可支配资源。

非本职职责范围内。

即在本职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自愿且不取报酬地为他人提供服务。

二、志愿服务的特点

志愿服务(VolunteerService)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