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6.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
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
“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
”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7.周恩来说: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8.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
“法国万岁!
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9.“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11.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以轻工业为主,作用积极
B.不应强调发展重工业
C.应该完全直接面向民生
D.以提高就业率为第一要务
12.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
诺兰说:
“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
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13.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A.电影院里正在上映国产影片B.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C.苏小姐正在欣赏当地电视节目D.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14.《华尔街日报》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国有25万人要等待18个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疗,而过去十年全国医疗系统的支出翻了一倍;
2002年到2008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别上升了近15%和38%;
截至2011年6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
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在工作年龄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评论与材料意思一致的是
A.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给政政府
B.欧洲非常富有,可以让公民用不着工作
C.必须改革老式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D.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15.“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16.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分布》图时得出了若干判断。
这些判断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些经济区域组织都诞生于20世纪下半期
②这些组织都是以经济合作为前提
③这些组织都把南美洲与大洋洲国家排除在外
④这些组织的诞生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
18.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
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
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
“绝缘体”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元末明初,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乃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其关键因素是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棉布成为大众的主要衣料
C.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D.植棉、纺棉的经济效益高
20.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顾历史,“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孙中山
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主义
②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决定“以美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④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1.“历史学家指出:
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日益腐败
22.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
“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
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
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曰益规范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23.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
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史载:
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5.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选做题12分。
共50分)
26.(12分)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
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三(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
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
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
(2分)
(2)材料二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27.(14分)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
《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是针对理学的什么观点提出来的?
它主要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
(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的认识(6分)。
28.(12分)国家之存在,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
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
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便可重新创造自己。
这并不是说西方民主制度有什么不好,但西方有西方的传统来历。
即如英国和美国,他们的民主制度即已各有不同。
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国家、民族与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国情民风,有些处迥异于他邦。
若中国人不能自己创制立法,中国今天将永远无望。
我们若只知向外抄袭,不论是民主抑是极权,终究是一种行不通的一面倒主义!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钱穆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请考生在第29、30、31、32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9.(12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因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6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
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0.(12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民主体制和随之而来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
根据近代早期的英国法律,表达对政府的批评言论,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会受到惩罚。
英国殖民者将上述法律带到了大西洋彼岸。
1735年,纽约报纸发行人彼得·
曾格,因发表批评纽约总督威廉·
科斯比的言论,而受到指控,罪名是煽动诽谤。
但是,曾格的律师成功地说服陪审团判曾格无罪,理由是曾格所发表的情况属实。
科斯比诉曾格案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案例。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
“言论和出版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
由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引申出一个新的权利诉求:
“人民知情的权利”,即禁止政府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加以限制。
人民知情的权利与新闻自由密切相关。
“如果把民主体制理解为亚伯拉罕·
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么,政府的事务实际就是人民的事务,而这也是自由的新闻机构的角色与公民的民主关注的汇合点”。
——摘编自梅尔文·
乌罗夫斯基《人民的权利——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权利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言论和出版自由”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基石的原因。
31.(12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
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
……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
(3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3分)
(3)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
(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32.(12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二(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
“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
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
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
此安边之策也。
”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
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
孔子曰有教无类。
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上戒之曰:
“……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材料三唐太宗说: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
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四太宗对大臣们说: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贞观政要论贪鄙》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
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三、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5:
DAABB6——10:
DDBCA11——15:
ABCCB
16——20:
CCADA21——25:
CDAAD
26.
(1)变局:
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
(2)特点:
直接民主;
少数服从多数。
(3)含义:
“新种类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2分)
“控制自己”:
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27.
(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大一统。
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分)
(2)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
阶层:
市民。
(3)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
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
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28.作者观点:
创建新文化对传统文化要继承发展,吸收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
我同意此观点。
(3分)
论证:
传统文化有连续性,保留许多宝贵遗产,要继承发展。
如汉承秦制促成西汉强盛;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吸收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
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找到了井冈山道路;
近代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而导致革命失败;
中共坚持俄国城市中心论是革命遭到失败;
建国后照搬苏联模式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
29.
(1)失误:
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
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6分)
(2)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
变法的理论体系。
(4分)(3)含义:
思想启蒙。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0.【答案】
(1)条件:
有追求自由、民主的传统;
受启蒙思想影响;
通过典型案例打破“因言获罪”的法律;
言论和出版自由载入宪法。
(8分)
(2)原因:
实施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
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促使政府公开和透明。
31.
(1)寓意:
合作。
(2)共同理想:
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3)军事行动: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
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
32.
(1)主张:
不歧视;
不猜忌;
妥善安置。
(2)唐太宗采取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
告诫他们守唐法;
这样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
(3)说明了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原因:
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维护地主阶级统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