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3153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文系专业论文8.docx

中文系专业论文8

 

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高嵩

指导教师:

丁莉

所在院系:

中文系

所在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长春

2005年5月

中文摘要

“基本普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强制适龄青少年必须接受,社会和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在当今世界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为全世界人民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在我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各地的义务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农村中学生流失的问题是目前我国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很大。

要想促进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农村中学生流失的问题就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这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辍学;对策

 

Thecontentssummary:

"basicmakewidelyavailablethecompulsoryeducationofnineyears,basicsweepawaythegreenprimeoflifeilliteracy,carrythroughtheeducationpolicycompletely,overallexaltationeducationquantity."Thisistheourcountryeducationreformandthegeneralindexmarkofthedevelopment.Thecompulsoryeducationofnineyearsisanationallawprovision,thecompulsiveproperteenagerofagemustaccept,thecitizenthatthesocietyandfamiliesmustguaranteefoundationeducation.Nowadaystheworlduniversalitycompulsoryeducationworkforwholeworldthepeopleexerciseofformandcontentswassubjectedtohighvalu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organization.Thepurposeofeducateisacharacterthatraisestheworker.Leadatme,throughtheeffortofmanyyears,ourcountryeveryplaceofcompulsoryeducationgotthebiggerdevelopment.But,villagetheproblemthathighschoolstudentrunoffistheourcountryeducationcurrentlyinmoreoutstandingproblem,itnotonlyenlargementschooleducatesthedifficultyofmanagement,butalsoaffectuniversalnineyears,theconsolidationofthecompulsoryeducationresult,thesocialismthatrelatetotheourcountrydirectlymodernizestheprogressoftheconstruction.

Positiveso-called"doahundredyearsaccountgreatly?

Educatefortheorigin"theourcountryisacountrywithbigagriculture,thecomparisonthatthevillagepopulationhaveisverybig.TowanttopromoteandpushthewholeeducationbusinessofChinesenationdevelophealthilyandboomingly,villagetheproblemthathighschoolstudentrunoffshouldcausehighvalueofthedepartmentconcernedandthismeetingpeopleofdifferentwalksoflife.

 

Keyword:

villageHighschoolstudent

StopschoolingCounterplan.

 

在我国,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在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宗滴恩,1990年3月)、马德里宣言(1993年12月)、达咯尔行动框架(2004年4月)和北京宣言(1993年8月)上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要满足每个人的基本学习要求需要。

我国虽然做得很好但仍存在中学生流失的现象,当然中学生流失不是一个新现象,中外都有,并不断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也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但我国中学生的流失却在不断加剧,特别是农村地区。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已达到5.47%。

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

而且,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在我国,从人口分布看,中国城市人口只占28%,农村人口占72%,约8.6亿。

在中国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73%,这是中国巨大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宝库,运用开发得好,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否则,将会成为中国社会潜藏着的巨大危机,将影响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际声誉,诸多社会矛盾也会由此产生。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的教育。

1.我国农村中学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

1.1.我国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升学的孩子仅为少数,能完成初中教育可以说是大部分农村孩子所能接受的最高学历教育。

70%以上的孩子将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决定着农村社会发展的兴衰。

因此,保证农村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成为工作的重点。

1.2.我国农村中学生流失的现状

在所有流失的学生中,中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教育部发展司司长韩进介绍:

中小学生的流失一再加剧,初中生的流失更为严重,特别是农村地区,在1988年流失的初中生达287万名,占到在校生的6.9%,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全国共有初中6.66万所,在校生6514.38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88.7%,其辍学率为3.12%,随着整体比例有所下降,但局部仍非常严峻;同时如此之多的青少年流向社会,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而影响到经济建设和发展,更增加了扫盲的难度,使脱盲的速度小于变盲的速度,严重影响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际声誉。

到2004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3.6%,比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

但是初中阶段辍学率仍然为2.49%,这意味着去年全国约有200万中学生辍学,可见中学生流失问题很严重。

我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流失的原因,并找出一整套相应的对象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中学生流失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

2.造成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

引起中学生流失的原因有许多,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家庭经济条件原因

根据分析,贫困生是流失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经济条件还相当落后,有的基本还未脱贫,仅能维持日常生活,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子女的学费。

而且随着物价的上涨,学生读书费用也在年年上升,学校由于升学或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增订参考书、辅导资料等加重了学生额外经济费用。

有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困难,主动放弃学业或外出打工。

据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成员对几个省市的调查记录,了解到贫困是农村孩子无法上学的根本原因。

如:

段小团,陕西省横山县双城乡,今年17岁,16岁从本乡初二辍学。

原因是哥哥考上了四川大学,学费每年近万元。

为了供哥哥上学,他离开了学校,外出打工。

吕和平,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赵村乡,今年13岁,因家庭贫困从本乡五年级辍学。

课题组在该县调查问卷填报辍学率是9%,从实际调查情况看,辍学率应在20%以上,多为经济困难所致。

宋国良等141名同学,黑龙江省满井乡中学,从初一到初三年级,全部因家境贫困辍学。

该中学共有学生827名,这样算下来辍学率应是17%左右。

还有一些是由于旧观念的影响,农村的女孩子流失的现象特别严重。

很多农村存在着多子女的情况,但是无力供全部子女上学,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也有很多家长存在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让女儿退学。

有的家庭交得起学费也只送儿子读书,不让女孩子上学,如果家庭困难,就更不让女孩子上学了。

据教育部颁发的《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农村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4%,其中女生就占2.43%。

另外,一些离开家庭的子女由于父母相互间推脱抚养和教育的责任,这样的子女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为了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也不得不辍学。

2.2.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商热潮也冲击着广大农村,有很多人受“读书不如挣钱,不读书照样挣钱”的片面思想和不良现象的影响,使学生中途辍学,过早地踏入社会。

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到十四、五岁的孩子站在某商场门口,熟练地点着钞票,你如果问他:

“你怎么不上学?

”他会回答:

“上学干嘛?

上学能当饭吃吗?

”有些家长也有“读书无用”的思想,因为他们看到一些个体户,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知识却能赚大钱。

而现在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却很难,找不到工作,他们便觉得上学没有什么用,而且上学要花费很多学费,得不偿失。

不如让孩子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也赚不少钱。

有的是因为家长做生意忙不过来,就让自己子女辍学当帮手,一来能赚钱,二来能在实际中长长见识。

统计表明,目前农村辍学孩子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升学无望。

更多的是因为看不到上学能带来什么好处,前景无望才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难以巩固的深层原因。

初中生处在发展时期,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社会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很多学校附近都开设了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很多学生都沉迷于这些,从此无心学习、经常逃课旷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精神萎靡不振。

有的还受到关于黑社会影片的不良影响,许多中学生盲目的模仿电影拉帮结伙,沉醉于“江湖义气”中,到处惹是生非,吸烟、喝酒、打架、赌博,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勾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最后辍学。

在某乡开设的网吧里,里面的主要顾客是初中生,还有一部分是小学生,基本上都未满18岁,一到周末放假时,狭小的屋子就挤满了人,空气污浊,光线昏暗,还有人抽烟。

在这个及其缺乏健康和安全的场所,使一些学生迷恋其中不能自拔,长期如此,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被迫辍学流入社会。

2.3.学校的原因

现在有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校长忙升学,教师保升学。

”为了有好的升学率、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学校和老师仍然把考试、测验当作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

大考小考连续不断,复习资料堆积如山,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重,有的甚至对那些所谓学习成绩上不来或纪律散漫的学生存在着歧视的态度。

这种只重视文化分数,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部分好学生,忽视别一部分“坏”学生的“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差的“坏”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地位,长期处在不被“肯定”的环境中,他们不堪重伤,只好落荒而逃。

学校巧列名目的乱收费。

农村的一些家庭负担不起。

农民的收入非常微薄。

这种乱收费的行为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一些孩子不得不辍学回家。

农村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非常差。

据报告,如广西蒙山县总体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无校门、无围墙,校园环境差;教师的办公桌椅大部分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高低不一,长短不齐,陈旧破烂;教学仪器、图书及电教设备严重不足。

有几所学校,有的墙体已经开裂,有的地基严重下陷。

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他们接受知识时,需要丰富多彩、灵活过样的教学设施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而在农村,从教育环境到教学设施都非常的陈旧,教室缺乏足够的设施来保证学习氛围的活跃性及灵活性。

他们的思维得不到教师鼓励和启发,同时,他们学到的东西是枯燥乏味的,他们便不会主动学习知识,对学习内容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因此,他们的成绩低于他们的潜力所能达到的水平,许多学生出现了“学不进去”的现象,没有了自信心便辍学了。

再则,有的学校为了给赞助人“歌功颂德”公开点名,给贫困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本来只是一小部分人知道,无形中生活到了大家“瞩目”当中,他们的言行、吃穿都被大家议论,由资助变成伤害,他们无法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只好选择辍学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农村地区学校布局不合理,致使一批农村学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很难再有高一级学校可上,上一级学校对下一级学校的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总体上低于大中城市,特别是一部分孩子更难以赴无宿舍条件的较远的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再加上农村学校内部设备不健全,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等都不能达标,体育设施也残缺不全,影响了教学质量,由此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知识面、可持续发展不如城市孩子,所以能进一步升学的学生也较少,这种农村孩子升学难的问题也造成了农村中学生的流失。

2.4.教师的原因

教师队伍的情况无疑影响着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

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学校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我们都有免费的书本,有好的老师吗?

确实,有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致使农村地区师资整体偏低,同时,农村教师的待遇低下,甚至拖欠工资,在社会消费增加的同时,自己却无力获取额外经济补偿,付出的劳动代价与得到的物质差距过大也是农村教师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失学学生的家长反映:

“学校教学质量差,而且学校常常只上半天课,这样上学得不偿失,于是就不上学了。

另外,教师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教学艺术,学生上课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当“苦行僧”。

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使他们弃学而得以“解脱”。

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差生,对后进生经常是侮辱人格、变相体罚、粗暴批评,这样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辍学。

2.5.学生的因素

有很多学生都是自身的思想认识模糊,表现不好,不求上进,有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目的不明确。

当然,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没有强烈的纪律意识、想学则留,不学则走,他们大都怕吃苦,没有坚强的意志,适应性和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爱好。

这样,学生自身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导致了中学生的流失。

2.6.国家政策的原因

由于国家整体投资少,我国资助学生的项目相对偏少,助学金和信用贷款虽有明显上升,但相对那些较大的农村贫困基础教育而言,加之各级政府的挪用,更是杯水车薪了。

200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说,在许多地方,初中生入学率只有84%,在校生辍学率达到5%以上,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3%的水平线。

调查指出,贫困失学是导致辍学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此次调查中,流失的初中生就有40%—60%是因贫失学。

尽管省级财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扶贫粒度很大,但这些补助按人头一分推,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困难。

而且,多数地方没有资助贫困生的专项经费,只靠临时向干部、教师和社会募集捐助。

另外,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广泛。

因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不够了解,认识不够充分,造成法律意识淡薄。

而且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指定的法规在执行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尚不能实现依法巩固、依法入学、依法普及的规定。

一些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这些法规仍只停留在文件上,不能完全落实,严重影响了普及程度的提高。

3.减少中学生流失的措施

3.1.加强农村的科技意识,提高生活水平

要想减少农村学生的流失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目前,农业发展已由过去的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靠增加“大路货”农产品和提价来增收几乎不可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受到制约。

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势必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让广大农民看到“科技兴农”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让农民自发地认识到,学习文化、掌握知识能致富,使人人懂得,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掌握科技的重要性。

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必须改革现行农业科技体制,逐步建立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消除那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让农民踊跃地把子女送到学校。

各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坚决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

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严格保护耕地,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搞好“沃土工程”建设。

3.2.改变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农村教育结构

学校不再把升学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应当把学生的巩固率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应把学生的巩固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学籍管理。

建立科学的学籍管理政策、建立学生流失情况表,并签订学籍管理责任书,做到奖惩分明;把学生的流失率与教师的考核挂钩。

深化农村初中教学改革,树立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思想,改革单一的“升学教育”、“文化教育”的办学模式。

转变学生为“跳出农门”而读书的观念,树立“科教兴农”的思想。

以培养大量的新型农村人才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李鹏同志曾提到:

“农村教育要巩固和发展,必须和农村的生活,劳动紧密结合。

这就是说除了文化教育外,还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李铁映同志也曾提到:

“农村教育只有为农民的切身利益服务,农民才能有送子女上学的热情和重教、友教的积极性。

”因此,中学生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增加劳动。

比如:

果树栽培、水稻培育、大棚种植、生态养猪、养鱼、稻田养蟹;成立新闻报道、摄影、体育、艺术等活动小组,学生边实践能真正培养出用得了、留得住的新式农民。

另外,还要大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实践证明,造好了校长,该校的各项事业一般就会顺利展开。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科任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

各级教育部门要多渠道培训教师,使教师掌握更多足够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业务知识,能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还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不因自己的好恶或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差异而存在有自己的主观偏见,要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心热爱后进生,以真诚的感悟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他们不歧视、不辱骂。

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后进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辅导训练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尽早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后进生由于缺乏毅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合乎教育的正常现象,老师应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急噪和灰心丧气。

3.4.国家和社会应重视农村教育,加大教育投资

农村地区的底子薄,后劲不足,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地区要慢得多,因此,在发展教育上还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农村基本教育的投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资金调拨、设备配置、师资调派等方面对贫困学校实行倾斜,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减免学习费用的照顾。

建设助学金制度、帮助完成义务教育,政府应设立专门基金、各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助学金的设立额度根据各地的财力外,还应充分考虑本地区贫困情况,困难学生的多少和困难程度的不同来决定,防止由于助学金额不足,大量的贫困学生特别是初中学还不能享受到一定的资助就不得不放弃学习的现象发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越是贫困越应注重教育扶贫,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来源,要保证老师工资不打白条,不拖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各界的关怀和支持,要切实为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办些实事,决不能鼠目寸光,只把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停留在口头上,要逐步消除“脑体倒挂”的现象,要使教师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要按《教师法》的规定,真正做到能和同级公务员相比,把地方性政策中的补贴一起由财政统一支付,并建立和完善中小教师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当然,要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还要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活动。

对资助特困学生维持学习的项目要予以支持。

我们要用一颗炽热的心资助贫困,树立“贫困要扶智,治贫先治愚”的观念,在农村贫困地区建立“希望小学”在中学、大学设立希望之星奖学金,实施“远程教育计划”和“农村教师培训计划”,有些地区、政策官员、机关职工等应对口扶贫,承包学校、承包地区,社会要为一部分流失或即将流失的学生提供继续就业的好机会。

实施“春蕾工程”,动员全社会与一切封建陋习做斗争,积极组织女童入学,努力杜绝农村女生辍学的情况。

3.5.认真贯彻教育法规

要大力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地宣传教育,让农村的家长知道不送孩子上学是违法行为,供子女上学是必须尽的义务,从而使家长自觉送其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不送适龄子女入学的家长或监护人,通过做耐心的工作却坚持不改者,要有一定额度的罚款或诉诸法律解决。

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严格禁止在学生中招工、招干、征兵、严禁工厂单位招收童工,杜绝中小学生早婚的行为,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有关部门应经常组织人力清查农村的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严格执法。

还要加强周边地区的治安整理,保证在校学习的环境净化,加强门卫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或小商贩进校,从环境因素保证控流措施的落实。

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亡,只有振兴教育,经济才能繁荣,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治疗贫困最好的药方是治疗愚昧。

教育与经济建设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来看待农村中学生流失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