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2215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高考语文Word格式.docx

不经之谈

2.B(A项“黄梁美梦”应为“黄粱美梦”;

C项“涂指抹粉”应为“涂脂抹粉”;

D项“颂读”应为“诵读”。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仪式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②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可能超过1万亿,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的一番言论,使得有关“银行暴利”的讨论进入公众 

③昨天,足协副主席韦迪介绍, 

管办分离离不开规则与政策的规定,在接下来的管办分离改革中,将邀请国际足联法务专家来华协助中国足协。

A.授奖 

视野 

鉴于 

B.受奖 

基于

C.受奖 

视线 

D.授奖 

3.A(授奖:

颁发奖金、奖品或奖状。

受奖:

得到奖励。

根据语境,应选“授奖”。

视野:

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线:

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也比喻注意力。

此处强调公众注意的范围,故选“视野”。

鉴于:

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

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

基于:

根据。

此处应是“考虑到”的意思。

故选“鉴于”。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他躺在病床上对《齐鲁晚报》的记者说:

“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

下一辈子还做环卫工人!

B.2010年11月10日,京沪高铁先导段率先完成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展开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工作。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

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

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

4.B(A第一个叹号错;

C项中的顿号连用导致并列关系层次不明,“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

D分号改为问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C.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D.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

5.选D(A项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前;

B项成分残缺,把“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放到“自”前;

C项成分残缺,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者“的建筑”。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

蒙恬列传》中写道: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

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秦、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金、明等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近代以来,“万里长城”的声名逐渐远播世界,长城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伟大建筑奇迹。

孙中山评价长城说:

“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

……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义勇军进行曲》,后者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1987年,只得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世界上体量、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

国人早已熟知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的长城段落,以及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明长城巍峨雄伟的景观深入人心。

长城又是中国人最陌生的文化遗产之一:

长城的修筑时间长、分布地域广、就地取材、形式多样、附属设施多、保存状况差别大,长期以来,不仅普通人难以分辨,就连学界也无法说清“什么是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不多,对于一些长城相关遗迹的性质、年代等长期存在较大争议。

2006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这是中国第一次针对单项文化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

同年12月,中国第一次系统、规范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人们第一次发现并确认,两千多年来,中国现存历代长城总长度达到了21196.18千米,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包括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共同组成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

2006年,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在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

尽管长城的“家底”已基本摸清,但长城保护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长城沿线的考古发掘、历史文化研究多存空白,长城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对长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建设、居民生活、旅游不当开发、不当维修等,都时刻威胁着长城的存续。

长逾2万公里的长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复杂多样的长城、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的长城,还有太多秘密等待人们发现。

(摘自2012.11《瞭望新闻周刊》韩冰《长城的“家底”》)

6.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是中国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B.长城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尚有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发现。

C.长城既是中国人早已熟知的景观,又是中国人最陌生的文化遗产之一。

D.复杂多样的长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长逾2万公里,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

6.A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长城的修建历史悠久,但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万里长城”的声名逐渐远播世界,长城才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伟大建筑奇迹。

B.国人早已熟知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的长城段落,以及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这说明明长城巍峨雄伟的景观深入人心。

C.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关于“什么是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这样的问题,不仅普通人难以分辨,就连学界也无法说清。

D.2006年,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文物古工作者通过系统、规范的调查工作,才第一次基本摸清长城的“家底”。

7.B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

蒙恬列传》中关于长城“延袤万余里”的记载,表明中国的长城早就具有了巨大的规模。

B.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长城成为中国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义勇军进行曲》,后者因此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C.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是中国第一次钍对单项文化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这足以说明长城的重要。

D.长城的保护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包括对长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建设、居民生活、旅游不当开发、不当维修等。

8.B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上梅直讲书

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

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

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

“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

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

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

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

轼不自意,获在第二。

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

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

“不怨天,不尤人。

”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

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

轼愿与闻焉。

(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宰:

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

出游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

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

带领,使……随从

9.B(游:

交际、交往、共事。

10.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1)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2)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3)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4)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A.

(1)和

(2)相同,(3)和(4)不同 

B.

(1)和

(2)相同,(3)和(4)也相同

C.

(1)和

(2)不同,(3)和(4)相同 

D.

(1)和

(2)不同,(3)和(4)也不同

10.D【

(1)转折;

(2)递进;

(3)介词,凭借;

(4)介词,因为。

11.下列不能表明苏轼快乐观的一项是()

A.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B.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C.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D.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11.C(作者通过假设对此进行否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B.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C.苏轼在这封信中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因为周公的心思连召公这样的贤人,管叔、蔡叔这样的亲属都不能够了解。

D.苏轼在这封信中认为人不能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空守着贫贱,而如果自己能和大贤人一样也成为贤人,那就十分快乐了。

12.D(“成为贤人”错。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4分)

(2)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2分)

(3)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13.(10分)

(1)先生的主张极为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接受;

虽然这样,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道”1分;

“容”1分;

“虽然”1分;

“病”1分。

(2)那么周公和谁一起享受富贵的快乐呢?

“谁与”1分;

“乐”1分。

(3)我当时正在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办法进见诸位先生。

“方”1分;

“为”1分;

“度”1分;

“无以”1分。

【参考译文】

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鸮》,读到《书经》的《君奭》,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

等到读了《史记》,看到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断绝过;

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

孔子说:

“不是兕,不是虎,却要在旷野上奔波,我的主张不对吗?

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呢?

”颜渊说:

“先生的主张极为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接受;

并且没人接受,然后才显出你是君子。

”孔子温和地笑着说:

“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替你管账。

”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主张,但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

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像召公这样的贤人,管叔、蔡叔这样的亲属,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

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

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

又有一位梅公,跟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上下议论。

后来年纪大了,才能够读他们的文章词赋,想见他们的为人,料想他们潇洒地脱离世俗的所谓快乐,而自己爱好圣人引为快乐的事。

我当时正在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办法进见诸位先生。

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

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试我们。

我没有想到,竟得了第二名。

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够不受世俗文风的影响而录取了,因此我留在这里。

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疏通关节,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

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就可以依靠了。

如果侥幸获得一时的成功,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抵得上这种快乐。

《左传》上说:

“不怨天,不怪人”,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度过我的天年”。

先生的名声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

先生的面色温和,没有怒容;

先生的文章宽厚质朴,没有怨言。

这必定是对圣人之道有很深的爱好呢。

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导啊。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

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14.

(1)“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

春水方生,桃花夹岸;

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诗人描写这美妙迷人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2)“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

“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却不被人理解、赏识之苦,虽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分)

(1)子曰:

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2)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巩美人之迟暮。

(《离骚》)

(3)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

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

(4)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5.略。

五、(12分)

1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4分)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

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答:

16.②④①③

17.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语义丰富,前后贯通。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

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 

,如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士),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 

,失意的落叶,得意的春风),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

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 

,朦胧隐晦,悲壮苍凉,清健俊爽。

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17.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思念的圆月沉郁顿挫渲染烘托(其它合理的亦可,每空1分)

1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加标点不要超过18个字。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

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

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

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

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

、、。

18.自行愈合(软化“生长”)、可弯曲、维护成本低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18分)

灯下白头人

袁 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近年常常吟味司空曙这两句诗。

它曾被诗评家赞誉为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10个字烘托出飘零的感喟和老境的凄清,看似淡淡写来却经过精雕细刻凝成一幅画面:

窗外潇潇秋雨,吹打着黄叶纷纷脱落的枯树,窗内一灯如豆,静坐着一个或一双白发苍苍的老人,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

在欣赏者眼中,这里也许蕴含着几分宁静,几分寂寞,也许还有几分温馨。

但是从历史风雨中走过来的人,坐在灯下沉思,几十年岁月的步履,如此低迷而沉重。

世事沧桑,是非成败,都像江水缓缓流逝;

人情冷暖,酸甜苦辣,一次次涌上心头。

多少堪称英才俊彦的师友,多少曾经朝夕过从的故人,一个个远去了。

近些年来,每当收到一份讣告,听到一个噩耗,先是惊愕,接着就引起一番感慨,有时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

他们之中许多人是我同辈、同龄人,有的比我年轻,还是满头青丝黑发,满腔壮志豪情,突然竟成为折断了凌空羽翮的雄鹰。

如果他们不曾在一次次风暴中遭逢厄运,戴着一顶顶荆冠,流徙江湖,辗转沟壑,以致弄得心劳神瘁,百病缠身,他们不是完全可以干自己的事业,在书斋里潜心著述,直到从容安详地远行吗?

如果没有那应该诅咒的黑色的10年,许多人会抛却钟情的一切,抛却家庭儿女,毅然决然地匆忙离去吗?

恶风刚起时,我的师友中,就有儒雅温文、才华横溢的老报人、历史学家邓拓,风华正茂、下笔如神的文艺评论家、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因横遭诬陷凌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没有那10年,许多正直、善良的人绝不会在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中无可抗拒地被淹没的。

自然,历史绝不可能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每一个“如果”都是事实,那还成为历史吗?

人都有一种惰性或劣根性,不仅不愿意正视过去,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粉饰和回避,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总爱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而不敢去看一看那些苦涩的、难堪的、甚至血淋淋的情景。

其实,那是回避不了的,粉饰更是徒劳。

20年前,巴金老人就在我们前面做出表率,他凭着正义和良知,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冷峻地正视现实,也无情地剖析自己。

在150篇《随想录》里,他一次又一次拷问自己已经受到严重创伤的灵魂,大声疾呼要从那黑色的10年中吸取教训,千万不能让那旷世悲剧重演。

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情意殷殷,几乎是垂涕而道,痛切陈词。

我们报社的老上级李庄几年前曾经对我说过,退下来的这些年,他一直在“闭门思过”。

所谓“过”,一是过失的“过”,二是过去的“过”。

他说,很需要冷静想想自己几十年中有些什么过失和失误,说过些什么昧心之论,干过些什么违心之事,而这些“过”又是从何而来?

谁应该负主要责任?

古人说:

“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

”我也早过了“知非”之年。

“闭门思过”,回顾来时路,需要想、值得思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

严肃的、深刻的反思,必定伴随自责的痛楚。

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

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

青年女作家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她细致地写了一个满腔抱负而又不合时宜的青年如何从理想主义还原为务实而世俗的缓慢、沉重的过程。

作家写道:

“阻碍他成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他的成长就不可能是某时某刻的‘顿悟’,必定如动物蜕壳一般难受而迟缓。

”比起女作家笔下80年代的青年人,我们这些进入老年的人蜕壳过程更加难受,更加沉重,更加迟缓。

有的人蜕掉了一层层的壳,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

有的人正处于蜕壳的过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一直在努力蜕壳,努力革除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那些同历史过程不相适应的旧意识残余,绝不愿像有的人那样至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紧裹在壳内,不愿意丢掉那裹了几十年的硬壳,成为20世纪的套中人,或许还将带着它走入新的世纪。

雨中黄叶,腐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