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2199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Word格式.docx

金融业对外投资是指以银行、保险、证券及基金为代表的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对外投资,其包括在境外设立分公司及股权投资等。

按照当前的中国监管体制,中国金融机构分为银行类、保险类、证券类及财务公司等,同时也是中国金融业对外投资的主体。

根据商务部对对外投资标准的定义,中国金融业对外投资可以分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

根据前文对金融业对外投资的界定,中国金融业对外投资可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以QDⅡ、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的其他投资形式。

中国金融业对外投资目前有几大特点:

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加快。

这从中国各个商业银行加快海外业务拓展、增设海外分支机构可以看得出来。

《2012-2013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中披露中资银行通过自设、并购和参股等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截止2012年底,1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设立了1050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

迅速发展与扩使得银行业规模扩大、业务增多,但同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在的潜在风险都可能累积增大,银行业需要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特别需要注意各项业务中出现的潜在法律风险,实现全球一体化的金融投资能力。

二是金融业对外投资主要以股权投资为主流形式。

三是QDⅡ规模持续扩大,成为金融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

四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管理于2007年9月29日成立后即开始海外投资的步伐。

2.1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

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指金融机构通过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或者通过股权投资、现金收购等方式拥有10%以上股权的投资行为。

中国金融机构泛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全球经济的融合使得中国企业面临扩大市场和规避国外贸易壁垒的压力和机遇。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中国金融行业提升其国际服务质量与竞争力。

中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扩是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境金融环境变化的必然。

同时,人民币近年来的持续升值使得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可以较小成本将人民币资金换成外币资金,从而为其提供了股权置换即股权并购的好机会。

而外币资金的增加也使得中国金融机构面临规避外币资本贬值的风险,迫使中国金融机构加快其国际化投资规模与进程。

而一般来看,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越多,在本国金融业的追加投资量就越多。

有相当多的研究已经证明银行规模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具有关联。

大的银行更倾向于对外投资扩。

在中国银行业对外投资中,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占主体,除了政府与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指导外,国有银行巨大的资本实力和积累多年的跨国经验也促成了其不断拓展海外投资。

另一方面,海外扩所带来的跨国商业经验又会促使其更倾向于海外扩。

金融业加大对外投资规模与资本的逐利性不可分割。

中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给予中国一个分享全球经济增长,并合理配置资源的机遇。

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中国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缩小境股市泡沫、规境证券市场。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

中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资呈现其独有的特征。

跨国并购成为中国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中国金融机构的并购始于银行业并购,上世纪80年代,实业银行收购了嘉华银行61.38%的股份,开始了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

近年来,不仅商业银行,其它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加大其海外扩的业务。

2014年12月的第一周,海通证券斥资3.79亿欧元收购了葡萄牙圣灵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

该笔交易是2014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第三十宗。

至此,2014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48亿美元。

同时在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斥资7.65亿美元,收购了标准银行伦敦交易业务的多数股份。

中国监管机构也批准了中国建设银行以7.3亿美元收购巴西工商银行72%股份的交易。

虽然2014年的全年并购金额比2013年的51亿美元的全年并购金额要低(2013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并购规模最大的一年),但交易宗数将近翻了一倍。

这进一步说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海外并购,并更加理智与冷静。

金融机构除了积极扩其自身业务外,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并购项目中。

仅就2013年上半年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合计98宗,涉及资金353亿美元,基本上全部由中国商业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合力完成并购案。

因为全球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跨国交易无法实现A股股票交付,股市募集资金时间过长,在当前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企业很难依靠资本市场,而只能依靠中资银行。

2013年11月30日,钼业澳洲矿产完成了8.2亿美元的澳大利亚铜金矿收购项目。

而该并购项目背后为项目提供资金的是中国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

具体操作中,中国银行分行发起授信,悉尼分行做现场调查,中国银行总行最终核定。

悉尼分行、东京分行筹措资金,纽约分行负责清算。

中国银行的全球服务体系为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的并购提供了所需资金与后续服务,达到了双赢。

然而成熟市场国家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渠道,所以如果中国金融机构希望在未来获得更多机会,则中国金融机构需要搭建可以支持企业海外并购所需的强大开放金融市场体系与具有国家水平的操作机构。

单单通过并购增强资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竞争力的提高、盈利能力的增强才能使中国金融机构最大程度的获取利润,同时通过并购,迅速学到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海外金融机构的创新成果,提高自身经营水平,也为中国非金融机构“走出去”提高更好的资金与信息支持。

2.2QDⅡ海外投资

QDⅡ是指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市场没有开放情况下,有控制的允许境机构投资境外的一项制度安排。

QDⅡ制度于2006年4月18日正式出台,分为基金系QDⅡ、券商系QDⅡ、银行系QDⅡ和保险系QDⅡ。

QDⅡ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外汇储备压力促进资本双向流动、稳定资本市场。

同时QDⅡ也有利于中国投资机构拓宽其投资渠道,熟悉海外资本市场,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人才培养机制与部控制管理等金融管理水平,因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获得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2.3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

主权财富基金出现于1953年,并在近几十年来获得飞速发展。

这些政府掌控下的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持续增大:

加大对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的投资;

投资到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中;

促进国家间的战略联系;

在发达国家敏感行业持有更多战略性股份。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唯一一家由财政部通过发债方式成立的主权基金。

其主要业务是利用超出储备规模的外汇进行境外投资和金融产品组合投资,提高外汇经营收益,并对国有企业对外投融资提供资金支持。

但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其未来的发展也面临不同挑战,如:

政治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

中投应该提高其透明度,如公司治理结构与投资策略,坚持商业化运作原则,避免其他国家政府的干涉。

境外投资对金融机构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金融业的海外投资从蹒跚起步到不断攀升的整个过程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挑战。

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必离不开海外投资。

只有通过海外投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才能最大化保证中国的长期国家利益。

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解决办法,从广义上讲,将为更多中国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2.3金融机构的多极化趋势

在全球国际性金融机构中,亚投行无疑是个后起之秀。

从2014年10月国家主席发出倡议,成立新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整合在亚太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预计将在2015年正式开始运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

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在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21个成员国正式推出了亚投行,并计划于2015年底前投入运作。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

各意向创始成员同意将以国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

2015年试运营的一期实缴资本金为初始认缴目标的10%,即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25亿美元。

亚投行未来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方能展现出其发展空间。

毕竟治理结构、安全体系的完善,需要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首批21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随后印尼、新西兰等国家陆续加入。

3月3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申请将截止。

亚投行将采用股份制银行的治理模式,组织框架由理事会、董事会和银行总部组成。

其中,由所有成员国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是其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

董事会由理事会选举的总裁主持,负责对日常事务的管理决策;

银行总部下设银行各主要职能部门,包括综合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分别负责亚投行日常业务的开展。

运行后的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业务定位为准商业性,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

亚投行也会通过成立一些专门的基金进行投融资进而保证资金规模。

亚投行也将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通过亚投行和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4月5日,阿联酋正式成为亚投行第34个意向创始成员国。

尽管本文定稿时,亚投行开创成员国数量尚未最终确定,但其地域化、综合性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发展必将给亚洲的金融市场乃至世界金融格局带来惊人的创新。

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围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的各个行业投资。

截至2015年4月2日,中国倡议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已达53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含省)个国家和地区。

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有效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推进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这一切是世界对中国外交的认可。

亚投行不仅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助力经济发展,更加体现了一种大局思维,让新兴市场国家不再受制,也把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再次拉升了一个档次,带动中国产业升级,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和国际化接轨,这亦是中国金融机构参与世界金融的一个新的起点。

第三节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金融业对外投资多集中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面对海外成熟的投资市场,中国金融机构从整体上而言投资水平还不高,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然显得缺乏足够的经验也碰到了不同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中国金融机构对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加大了投资力度,然而发展中国家不完善的法律与投资环境对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拓展进程也是一大挑战。

从上一节中可以了解,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主要途径有对外直接投资、QDⅡ海外投资、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

虽然各式各样境外投资方式的发展如火如荼,并且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停攀升。

但针对不同的投资方式与渠道,金融机构仍然面对大小不一、程度不同的困难与问题。

总体上而言,这些困难与问题都与海外投资的各种不确定风险相关:

汇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全球化风险、其他可控风险。

要更好解决这些风险所造成的困难和难题,就必须了解中国金融业对外投资的各种风险。

3.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

中国金融机构在境外投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而QDⅡ的汇率风险更加明显。

中国外贸顺差的扩大使得人民币面临升值通道,在此背景下,金融业的汇率风险也变大。

截止2014年8月26日,QDⅡ产品投资额度累计总计824.93亿美元。

QDⅡ产品的规模很大,但收益常常不经如意,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及后几年,大多数产品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银行2007年10月成立的第三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主要通过投资开放式基金投资新兴市场国家股票。

同时间成立的兴业银行产品在成立之初的第一个月就下跌11%,亏损严重。

这些亏损一方面受到全球股票市场回落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加速升值也是原因。

如何规避汇率风险避免损失是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选择合理的避险工具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包括与交易对手通过协议方式直接锁定汇率风险,或选用银行的衍生避险工具如远期结售汇及人民币掉期业务,使用贸易融资、衍生交易或定期存款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围降低汇率风险。

3.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证券市场和经济形式变化给投资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经济衰退,证券价格下跌会使得证券持有人资产缩水导致其受损失就是市场风险的例子。

市场风险很难预测,但是中国金融机构必须面对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境外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机构在境外资本市场投资对象的收益(如股票收益等)。

中国主权投资基金于2007年5月20日以30亿美元外汇投资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

中投迈出了其海外投资的第一步,之后2007年12月19日,中投与美国摩根士丹利达成一项交易协议。

中投购买约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可转换股权。

中投看中摩根士丹利的长期增长潜力,特别是其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全球化先进经验。

然后中投仍然面临全球金融市场的市场风险。

如果学会在全球围分散市场风险,取得投资成功是中国金融机构需要思考解决的难题。

3.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即借款者违约风险。

借款人未能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时,债权人或银行将会损失一部分预期收益。

比如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导致次级贷款公司向投资银行出售资产来抵押债券,为分散风险,投资银行又向一些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兜售这些担保债券换取流动资金。

然而一旦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危机就会波及整个金融链条。

中国银行业作为中国首批QDⅡ遭受巨大损失。

这种风险传递性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化中所暴露的问题。

3.4政治风险

这里的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的歧视性和非歧视性干预,事实上一些国家会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排斥战略投资者的进入。

当中投参股黑石时,德国政府曾表示要设立一个类似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机构,负责为政府提供阻止外国直接投资的建议。

这也提醒中国的金融机构,因为中国银行业、QDⅡ、中投,不可避免都有着中国政府的背景,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更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机制。

3.5全球化风险

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各国金融市场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大,但同时也提供了国家投机活动的效率,加大了危机程度,使得一国金融危机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都对东南亚及全球产生了长久的负面影响。

3.6其他可控风险

除上述不可控风险外,因为中国金融机构经验欠缺,从境层面看,监管机构的监管模式和力度还需加强。

另外,监管机构,甚至政府,如何从制度上保证金融机构的投资渠道安全也是一个难题。

金融机构面对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如何正确选择投资对象、强化风险意识、正确运用风险规避工具也是实现成功“走出去”的必经之路。

第四节金融机构境外投资所需要完善的条件

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风险规避,与建立有效的国际金融风险防机制分不开,它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需要知道如何从法律上规避投资风险,在境外投资流程上,不论前期的准备工作,整个投资及后续过程中,重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法律法规的差异,才能提升境外投资的整体成功率。

中国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应当深刻了解投资所在国、投资项目及其投资方式,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以确保投资的成功。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主,“要成为像科学家一样的经济学家”。

4.1关于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趋势分析

截至2010年底,5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设有89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或)参股10家境外机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5家分行、5家代表处,2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2家代表处。

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1929年起就在伦敦设立经理处,迈出了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金融市场的第一步,到2011年底,海外机构网点已覆盖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86家海外分支机构,在阿曼、阿联酋、加纳和秘鲁还设有中国业务柜台,与18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

截至2011年底,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为476.3亿美元,占整个金融类的84%,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共有106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就业人数达11.3万人,其中雇佣外方员工9.2万人;

共收购(或参股)五家境外机构,涉及收购的金额约为87.2亿美元。

外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信托行业只有信托、信托、中诚信托、平安信托等8家公司有QDII业务资格,获批总额度为56亿美元。

根据作者了解,目前QDII业务主要还是专户理财,为高净值客户或者机构提供定制级的投资服务,投向特定的海外金融市场的产品较少。

信托公司海外投资比国业务面临更大的挑战。

信托公司海外投资对专业性和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不同的文化、政策、法律、税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投资收益和安全;

另外,我国实行外汇管制,资金出入境渠道受限。

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个渠道包括:

第一,投资二级市场的QDII和QDLP,QDII较为成熟,而QDLP模式“事先结汇、事后备案”的便捷结汇模式,在资金回流环节的结汇审批风险较小,但需要通过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等境金融机构合作,实现境资金募集。

由于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信托公司为QDLP产品募资尚存障碍,因此基金子公司成为了QDLP基金合作的首选机构。

第二,保外贷,境基金无需向外管局申请境外投资换汇审批,而是直接占用银行的外债额度,但银行每年可用额度、投资收益结汇需经外管局审批。

第三,本外币平行基金,即在中国境外分别募集资金规模相等的基金,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多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正在筹备设立专业项目子公司的方案,并会向银监会申报,计划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方法,扩宽国企业境外融资的渠道。

金融租赁子公司开展的业务大都以单船、单机和大型设备的租赁业务为主,其中涉及进出口环节的租赁业务,金融租赁公司需要获得一定的外债指标进行境外融资。

根据市场公开数据,工银租赁获得了中长期外债指标,在2011年就已首次成功发行7.5亿美元的境外美元债券,目前针对航空领域,正在尝试推动飞机融资中的境外人民币发债、境外人民币借款、资产证券化等项目,拓展飞机融资新模式和新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国企业外汇融资的窘境。

2013年央行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明确取消了金融类租赁公司境外租赁等境外债权业务的逐笔审批,实行登记管理。

同时,放开了非银行的境外融资,相关部门在自贸区的金融租赁境外融资方面将不设障碍。

这意味着,在自贸区将尝试大幅放开金融租赁公司外债管理。

2014年银监会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放行金融租赁公司在飞机、船舶等特定业务领域设立专业化租赁子公司,并允许专业子公司在境外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放宽保险公司投资海外市场,允许其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

该办法允许保险机构运用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的资金投资境外,并将境外投资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支持保险机构自主配置、提高收益,抵御人民币升值风险。

2013年7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购得伦敦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楼。

2014年6月23日,位于金丝雀码头附近的30层UpperBankStreet大楼完成交易,中国人寿和卡塔尔控股联合获得这栋大楼的股权,交易金额高达7.95亿英镑(约合84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寿获得70%股权。

随著中国人寿保险保险公司(ChinaLifeInsuranceCo.,LF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ChinaPeople'

sInsuranceCo.)以及平安保险公司(PingAnInsuranceCo)纷纷将其主要资产拿到海外市场上市,中国的保险业的硬通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这份通知称,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的保险公司所持有的外汇资金总额达97.75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4,706亿美元。

目前保险公司可以购买中国及外国政府发行的主权债券以及公司债券。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该机构今后将进一步放宽投资围。

4.2关于金融机构境外融资的案例分析

作者仅就中国金融机构到老挝投资来举例,如何从不同角度完善海外投资的条件。

对于到老挝投资的中国金融机构(以注册在的企业为例),中国金融机构到老挝进行投资在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