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32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docx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第三早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和熟记参数、PAL及

NTSC制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

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原理、扫描制式、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难点】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光电转换与电子扫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一幅图像的组成、光电转换的原理及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2•能力目标:

理解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的原理、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教学难点】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怎样形成电信号呢,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又是怎样出现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理解其实质。

听课问题:

1、电视信号的形成和发送经过了那些过程?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是怎样的?

3、图像的分解于清晰度有什么关系?

4、扫描体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一、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送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像信号:

调幅调制<伴音信号:

调频调制<

、摄像机的光电转换

1、摄像机:

是一种将我们眼前景物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电子设备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如下图

聚茉裁謂枝正线関

光岂尋播像管结构更

电子束在光电靶上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扫描。

在摄像管前方玻璃内壁上,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膜,作为光的通路和信号的输出电极。

在金属膜后面再敷有一层很薄的光电导层,它由灵敏度极高的光敏材料组成。

光敏材料在光线强弱有微小变化时,它的电阻即随之变化。

光强时电阻减小,光弱时电阻增大。

当电子束扫到强光点时,由于电阻较小,整个回路的电流增大,在Rfz上的压降增大,输出电压小。

相反,当

、图像的分解与清晰度

电子束扫到暗点时,回路电流减小,在Rfz上的电压降小,输出电压较高。

从而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

1、观察电视图像我们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很小的点构成的,这些点越小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2、构成图像上的每一个点我们称之为象素。

四、扫描体制

1、扫描体制指形成图像的扫描制式。

2、电视图像的概念

行:

电子束自左向右扫描一次称之为一行;水平方向的扫描称为行扫描。

场:

电子束一行一行扫描完一幅图像称之为一场。

垂直方向称为场扫描。

一帧:

指一幅完整的静止画面。

电视机的行扫描和场扫描是同时进行的,电子束的扫描稍向右下倾斜。

3、在电视机上我们看到的是连续的画面,其实是由一幅一幅的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和屏幕荧光粉的余晖效应才感觉到连续的电视画面,

4、电视技术中要求1秒钟必须播放25帧图像,即帧频fv=25Hz、帧周期Tv=40ms

一帧图像625行,则行频fH=15625Hz,行周期TH=64Q。

5、常见的扫描体制有逐行扫描制和隔行扫描制。

(1)逐行扫描

电子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紧接一行扫描称逐行扫描。

电子束在显象管屏幕上的扫描轨迹称为光栅。

电子束从左到右扫描的轨迹称为行正程,从右回到左的轨迹称为行逆程。

消去行逆程,只有行正程光栅。

奇场

1(/

(2)隔行扫描

由于图像1妙播放25幅图像虽然解决了画面的连续问题,但在电视屏幕上播放出来任有闪烁现象,在隔行扫描中将一帧图像分成两场,即奇数场和偶数场;这时1妙就有50场,即场频fz=50Hz场周期Tz=20ms从而消除了画面的闪烁现象。

为了不使奇数场和偶数场的扫描重合,要求每场必须有个半行,所有总行数必须是奇数,使两场的图像正好相补,原理如下图所示,我国电视制式规定一帧行数为625行,帧正程575行、帧逆程50行;因为一帧分成两场,即每一场是312.5行,场正程287.5行,场逆程25行。

【小结】回答课前问题

【作业布置】

1、完成光电转换的电子设备是,构成图像的每一个点称为,在电

视技术中一幅图像指,场频是、行频是,常见的两种扫描

制式是和;为了消除图像的闪烁感一帧图像被分成

场和场。

2、摄像机是怎样实现光电转换的?

【本节反思与作业批阅情况记载】

第二节视频信号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全电视信号包括那些,各有什么作用,熟记它们的参数。

2•能力目标:

能熟练的画出全电视信号的波形,并能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全电视信号包括那些,各有什么作用,它们的参数。

【教学难点】熟练的画全电视信号的波形,并能进行说明。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一幅图像多少行,其中正程多少行,逆程多少行,在隔行扫描中,一场共扫描多少行,正程多少行,逆程多少行?

新课导入:

我们从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五彩缤纷的图像,但我们知道它的信号是怎样的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清楚这个问题。

听课问题:

1、视频信号包括那些部分,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能画出全电视信号的波形。

3、全电视信号各部分的参数有那些?

、视频信号的构成及波形

1、全电视信号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話;j?

场消隐I行=

1偶场结束丄奇场幵冷

621b22:

62*3624625M23

fl

4了》

S——*■1屯S

;64RS

722232425

打』fL.JIfl.

-前均衡I奇场场同歩:

后均衡I

—一LL—2.5行「一2£行一4—25行一jU―—

I■I

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35336337333fl

qn4n专rinnmn*nwn专!

fi

前均衡丨偶场场同歩•—^亠」'

*—2帝讣「2.5行

后均衡行-

ILsS-flfl

fl

曽冃r_奇场結束;偶场开始:

2、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和辅助信号。

(1)图像信号:

包含我们看到的电视机屏幕上的所有内容。

(2)消隐信号:

使电子束在行场扫描逆程期间截止。

(3)同步信号:

使电视机的播放与发射完全同步。

(4)辅助信号:

保证扫描的准确稳定。

3、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电视信号有以下特点:

(1)脉冲性:

全电视信号含复合同步和复合消隐脉冲。

(2)周期性:

行场脉冲是周期重复的,而且两行间,两场间的信号有相似性。

(3)单极性:

正极性,白电平高,黑电平低。

负极性,白电平低,黑电平高。

、图像信号

1、图像信号(负极性)的位置及特点(负极性)

6411S

从图中可以看出

■I卜肘二

瞬平)

52kS

|「”s严時

(1)行周期64卩s,其中正程52卩s逆程12卩s。

(2)图像信号的幅度相对值只能在10%—75%之间变化。

2、图像信号的频率范围(带宽):

0――6MHz

(1)最小频率:

图像全黑或全白时,即一幅图像内无变化,贝U频率为0。

(2)最高频率:

图像垂直方向有575各象素,电视机的宽高比为4:

3,则水平方

向的象素为766个;那么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MHz

3、在图像信号中低频代表轮廓,咼频代表细节

三、消隐信号(如右图)

1、行消隐信号:

保证行消隐期间电子束截止,脉宽为12卩s,频率是15625Hz.

2、场消隐信号:

保证行消隐期间电子束截止,脉宽为1.6ms,一般以25个行周期。

四、同步信号(如下图)

行同步

pinni

|■ii!

_ii

64nSI一4!

64pS■^160l-is->

H!

1:

20ms

1、行同步信号:

保证电子扫描在水平方向与摄像是严格同步,其脉冲宽度为4.7卩s,必须在行扫描正程结束后的1.3ys发出。

2、场同步信号:

保证电子扫描在垂直方向与摄像是严格同步,其脉冲宽度为160卩s,距前肩2.5个行周期,其前后肩均有5个均衡脉冲,用以保证隔行扫描的准确性;且场同步头上还开有5个槽,槽宽度为4.7卩s,用以防止图像顶部的扭曲现象。

【小结】回答课前问题

【作业布置】

1、全电视信号包括信号、信号、信号和辅助信号,其中

图像信号的幅度相对范围是;行周期,正程、逆程;

场周期,正程、逆程;行同步脉宽是,距前肩;场同

步脉宽是,距前肩。

2、画出全电视信号的波形,说出均衡脉冲和场同步信号头上所开5个槽有什么作用?

【本节反思与作业批阅情况记载】

第三节高频电视信号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视频、音频信号的调制原理及各种传输方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

理解图像信号的残留边带发射和音频的全频带发射。

【教学重点】视频、音频信号的调制原理及各种传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图像信号的残留边带发射及电视频道带宽的计算,频道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复习】全电视信号包括那些部分,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新课导入:

经过摄像机光电转换的信号和音频电信号能直接进行发送吗?

那么还要进行怎样的处理,学了这一节的内容我们就能掌握这个问题。

听课问题:

1、全电视信号中的视频信号是怎样处理和发送的?

2、全电视信号中的音频信号是怎样处理和发送的?

3、电视信号有几种传输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视频信号的调制与残留边带发射

调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如下图)

调幅:

指载波信号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幅度变化的调制方式,视频信号的调制采用调幅调制。

我国图像信号的调制采用负极性调制,负极性调制具有以下特点

(1)平均功率小(一般图像亮的部分多);

(2)脉冲干扰为暗点(不明显);(3)便于自动增益控制。

2、视频调幅波的频谱(如右图)

0――6MHZ的视频信号对高频载波fp调制后,调幅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

调制信号的频率为0

――6MHz载波频率为fp,调幅信号既含有载波,又含有上边频(fp+6)和下边频(fp-6),称为双边带。

上、下边频都包含了原来被传送信号的信息。

视频信号带宽6MHz双边带宽为12MHz

3、由于双边带中,上边带或下边带已包含了所有调制信号的信息,因此可以只传送上边带或下边带,压缩电视信号的带宽。

但是目前所做的滤波器很难把上、下边带分开,因此只传送上边带,下边带只保留一部分,称为残留边带调幅。

至于高低频频率成分的不一致,利用电视接收机采用滤波电路解决。

二、伴音信号的调制

图像信号

A(tj

下边芾上边带-MH

fpfp+6

1、音频信号采用调频,因为调频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调频原理如右图)

2、音频调频波的频谱:

调频波的频谱除了上下边频(fc+F)和(fc-F)以外,还有(fc+2F)和(fc-2F)、(fc+3F)和(fc-3F)等,一般情况下按下式计算B=2

(△f+FmaX,△f为频偏,我国规定最大为50KHzFmax为音频最高频率,电视伴音中可取15KHz因此可计算出声音调频波的带宽为B=130KHz

3、高频伴音信号

(1)伴音载波比图像载波高6.5MHz,高频伴音载波的频谱带宽为每边0.25MHz即250KHz与130KHZ相比留有充分的余量,使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互不干扰,可以很好的分开。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8MHz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