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地质勘察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察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600KN
抗拔桩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地基,按《岩土工程
11020-1)
设防类别为丙类。
由南京河西新城科技园指挥部投资建设,我公司负责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根据现行规范有关规定,本次勘察目的、要求与任务为:
1.2.1查明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特征、各类岩土层的性质、空间分布;
对场地稳定性和地基均匀性作出评价。
1.2.2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含水层埋深,补给条件及排泄方式,提供地下水稳定水位和季节性变化幅度。
1.2.3查明场地内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
提出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整治方案的建议,并提供岩土参数。
1.2.4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1.2.5判定场地水与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6提供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抗震
1.2.7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的
建议,并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1.2.8采用桩基础时,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侧阻力、端阻力等设计计算参数;
对成桩的可行性、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2.9提供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的建议,提供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所需岩土参数;
提供抗浮设防水位;
提供基坑排水方法及设计参数;
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0266-99)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
1.4.1勘探工作量布置原则
勘探点是由我公司在设计布置的基础上,根据场地岩土层条件、结合本工程特点,拟采用的基础形式,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了调整。
勘探点主要布置在建筑物(包括地下室)的周边、角点和柱网布置。
勘探点间距满足嵌岩灌注桩设计要求,其中,高层建筑部分勘探点间距控
制在24m以内;
多层建筑和地下车库勘探点间距控制在30m以内。
勘探点深度按满足嵌岩灌注桩设计、基坑支护设计和地下水控制要求确定。
1.4.2勘探点数量
场地共布置了100个勘探点,其中控制性勘探点35个,一般性勘探点65个。
1.4.3勘探点深度
(1)>咼层建筑部分
控制性勘探点进入⑤~2层中风化岩约8m,一般性勘探点进入⑤~2层中风化岩约6~7m。
(2)、多层建筑部分
控制性勘探点进入⑤~2层中风化岩约6m,一般性勘探点进入⑤~2层中风化岩约4~5m。
(3)、纯地下车库
勘探点进入⑤~2层中风化岩约1~2m。
1.5勘探点定位与高程测量
1.5.1勘探点定位
依据业主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含勘探点位置),利用专业软件读出勘探点坐标,利用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导线点(N051439、N053005),
采用RTK测放出勘探点实地位置。
并在外业施工结束后,采用RTK实测出有位移的勘探点孔口坐标。
1.5.2勘探点高程测量
勘探点孔口高程是在外业施工结束后采用RTK实测。
高程引测点:
N051439
(H=7.184m,吴淞高程系)位于泰山路上。
1.6.1钻探方法
本次钻探采用北京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1A型百米岩芯钻机钻孔,开孔孔径150mm,终孔孔径110mm,护孔管管径146mm,全孔采用泥浆护壁钻进。
土层采用螺纹钻头钻进或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螺纹钻头控制在1.5~2.0m,
岩芯管钻进控制在2.0m以内,取土率不低于85%O
岩层采用单管回转钻进方法,岩芯采取率完整及较完整岩石不应低于80%,
强风化、较破碎及破碎岩石不应低于65%O
1.6.2取样方法
原状土样采取方法为:
软粘性土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采取;
砂性土采
用直径108mm薄壁对开式取土器重锤(锤重63.5kg)少击方式采取。
完全扰动样由标贯试验从贯入器中采取,及时密封保持天然湿度。
岩石试样利用钻探岩芯制作。
岩芯采用108mm岩芯管单管回转钻进方法取得。
岩石试样尺寸规格要求按规范规定的试样标准确定。
1.6.3原位测试方法
本次勘察原位测试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和波速测试。
(1)>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落锤方式,锤重、落距及贯入器规格均符合国家标
标准贯入每贯入30cm为一测点。
测试时,使贯入器抵达天然土层先预打
15cm再进行正式试验,用钢尺准确量定30cm长度,每10cm长度用粉笔标画,保持探杆垂直、锤击匀速,记录每10cm长度的锤击数并累计30cm长度的锤击数。
岩层测试时,贯入器抵达天然岩层再进行正式试验,用钢尺准确量定30cm
长度,每10cm长度用粉笔标画,保持探杆垂直、锤击匀速,记录每10cm长度锤击数并累计30cm长度锤击数;
当累计锤击数达50击后终止试验,测量贯入长度,并换算成30cm的锤击数。
(2)、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技术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10实施。
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测试仪器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
的工程动测仪RSM24FD及声波检测仪RSM-SYS,波速探头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产的JBT-1型。
波速测试时,要求测试钻孔垂直,孔壁光滑,激振板应紧贴地面,探测头
贴壁良好,测绳深度标记准确,测试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点的垂直间距采用1m,并自下而上测试。
测定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波速测试方法详见报告附件一一《波速测试报告》
1.6.4地下水位量测和水样采取
(1)>地下水位量测
场地地下水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为量测各含水层水位,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潜水含水层水位量测方法为:
干钻至含水层一定深度后停钻,首先测定初见水位,再根据含水层的渗透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求的地下水稳定时间,量测稳定水位。
承压水水头量测方法:
在场内均匀布置观察孔,钻穿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并钻入含水层一定深度后停钻,采取隔水措施(安置钢质护管)将其与潜水含水层隔开,根据含水层的渗透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求的地下水稳定时间,量测承压水水头。
(2)、水样采取场地无地表水体。
地下水样在钻孔中采取。
在量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后,采用专用取水器采取水样,加入添加试剂,并及时试验。
165室内试验方法
野外勘探工作于2011年3月31日~4月17日进行,共投入9台北京探矿
(1)、土工试验方法
土工试验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
物理性试验:
含水量采用烘干法、密度采用环刀法、液限采用76g瓦氏圆
锥仪法、塑限采用滚搓法,渗透试验采用变水头法,颗粒分析采用筛析法及比重计联合测定。
常规压缩试验采用快速法。
抗剪强度试验采用直剪快剪、直剪固快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2)、岩石试验方法
岩样试验按照《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0266-99))
岩石密度采用量积法。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采用天然湿度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采用饱和状态下和干燥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取得。
机械厂生产的X-1A型百米钻机。
为保证取土样以及原位测试质量,所有机钻孔采用全井泥浆护壁钻进。
完成工作量见1.7.1。
表1.7.1
勘探方法
孔数
(个)
孔深
(m)
总深
土样
岩样
(件)
标贯
(点次)
水样(组)
波速
原状
(筒)
扰动
取土孔
51
48.4~58.0
2720.0
318
60
129
545
3
120
标贯孔
49
49.0~58.0
2594.6
1.7.2室内试验工作量
室内岩土试验工作与野外勘探同期进行,由我公司检测中心负责完成,于
2011年4月21日提交了全部试验成果报告。
完成工作量见表1.7.2。
表1.7.2
项目
物理
直剪试验
压缩试验
快剪
固快
0.1-0.4
MPa
0.1-0.8MPa
样次
436
118
92
226
54
无侧限抗压强度
渗透试验
颗粒分析
原状土
重塑十
垂直
水平
比重计
筛分
370
27
75
66
146
1.7.1外业勘探工作量
拟建场地位于南京河西地区的西城路和规三路交会处西南角,白龙江东街北侧。
场地原地势较低洼,后堆土填积原有沟塘已填埋整平。
场地现为空地,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在4.70~8.92m(吴淞高程系)之
间。
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漫滩。
根据野外勘探鉴别、原位测试,结合室内岩土试验资料综合分析,场地岩
土层分布见报告附件一一《工程地质剖面图》,现综合叙述如下:
①“素填土:
灰~灰黄色,软~可塑,填料以粉质粘土为主,混碎砖、碎石,填龄不足5年,属新填土,密实度较差。
层厚0.4~4.5m。
©
~2素填土:
黄灰~灰色,可~软塑,由粉质粘土、粘土混少量碎砖石填积,含少量腐植物,填龄在10年以上。
层顶埋深0.4~2.5m,层厚0.8~3.0m。
~2a淤泥、淤泥质填土:
黑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分布于暗塘底部,填
龄不足10年。
层顶埋深1.2~2.2m,层厚0.3-1.8m.
②“粉质粘土、粘土:
灰色,软~可塑,夹薄层粉土,切面较光滑,韧性、
干强度中等偏高。
层顶埋深0.4~4.5m,层厚0.3~3.2m
②〜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粉质粘土软~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夹薄层粉土,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
层顶埋深2.1-6.4m,层厚7.3~12.7m。
②〜彳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
灰色,粉质粘土软~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夹薄层稍~中密粉土、粉砂,局部为互层状,水平层理发育。
光泽反应弱,摇震反应中等,韧性、干强度较低。
层顶埋深11.0-15.8m,层厚6.5-13.7mo
②〜厶粉细砂:
青灰~灰色,中密,砂颗粒成分以石英质为主,含少量腐植
物及云母碎片。
层顶埋深20.8~27.4m,层厚2.7~10.2m。
②〜厶细砂:
青灰色,密实,部分为粉砂,颗粒成分以石英质为主,含云母
碎片。
层底局部夹中粗砂含少量卵砾石。
层顶埋深27.5-31.9m,层厚13.3-17.9mo
⑤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
棕红~棕褐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已破坏,已风化呈土状,属极软岩,岩体基质本量等级分类属V级,遇水极易软化。
层面埋深44.1~47.8m,层厚0.7~7.4m。
⑤〜鸟中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泥质胶结,局部为粉砂质泥岩,
属极软岩、软岩,岩体较为完整,有少量裂隙发育,充填有石膏,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V级,遇水易软化。
层面埋深45.4~52.8m,未钻穿。
3.1.1各土层物理试验指标平均值
①-2
0.370
5.077
22.5
9.88
25.1
11.5
①-2a
0.967
2.251
12.8
14.6
②-1
0.514
3.956
20.3
7.84
17.0
13.7
②-2
0.645
3.342
13.1
18.3
31.3
3.57
②-3
0.416
5.001
12.0
19.9
11.8
22.7
31.6
3.00
②-4
0.148
12.064
8.48
31.7
8.57
31.9
②-5
0.120
4.747
8.47
32.4
8.62
3.1.3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表3.1.3
表3.1.1
层号
含水量
W(%)
重度
(KN/m3)
孔隙比
e
塑性
指数
Ip
液性
Il
渗透指标
kV106
(cm/s)
kh106
①-1
32.1
18.5
0.985
16.4
0.67
30.4
19.3
0.848
18.8
0.43
39.8
17.8
1.174
16.7
1.05
34.1
18.7
0.968
18.0
0.70
0.03
39.0
1.099
15.6
1.11
0.63
6.16
33.1
18.4
0.956
11.9
1.22
21.8
69.4
24.2
19.2
0.734
138
158
22.4
0.710
134
149
直剪快剪
直剪固快
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c
(kPa)
(度)
21.2
9.5
17.4
6.6
16.0
12.7
12.5
17.9
29.2
11.1
18.6
11.0
21.6
8.2
31.5
8.4
8.3
32.3
8.5
注:
(1)、统计修正系数:
S1(丄T044.6]8);
V~nn2
(2)、土层样本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见报告附件一土工试验成果统计总表。
3.1.2各土层力学试验指标平均值
表3.1.2
压缩
直剪(快剪)
直剪(固快)
a1-2
1(MPa)
ES12
(MPa)
qu
灵敏度
St
0.566
3.719
23.3
9.25
15.0
16.9
3.1.4岩石试验指标平均值
表3.1.4
质量密度
(g/cm3)
单轴抗压强度(天然)
fr(MPa)
单轴抗压强度(饱和)
fr(MPa)
软化系数
⑤-2
2.45
6.17
5.42
'
0.28
(1)、统计修正系数统计修正系数s1(1704逬8);
S肩n2
(2)、⑤-1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为未经杆长修正的折算30cm的击数,其余土层为标准贯入试
验击数N经杆长修正后击数;
(3)、各岩土层样本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见报告附件一《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表》。
根据勘察揭示的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场地地下水分为潜水和弱承压水。
性。
人工填土结构松散、有利于地下水的渗透及汇集,含水较为丰富,尤其雨季时出水量较大,属弱透水地层;
②~1、②~2层粘性土透水性弱,且给水性较差,属微~弱透水地层;
②~3层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粉砂)水平向渗透性好于垂直向,属弱透水地层,但透水性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异
年3月份。
野外勘探时间为2011年3月底~4月中旬,勘探期间在钻孔中量测的潜水稳定水位在地面下0.91~1.70m,高程为6.24~4.84m(吴淞高程系)。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以垂直蒸发和径流方式排泄。
水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年变化幅度在0.5~1.0m左右。
4.1.2弱承压水
弱承压含水层组由中下部的②~4层、②~5层砂土层构成。
层顶的②~3层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由于透水性相对较弱,与下部的
砂土层渗透性差异性大,可以作为隔水顶板,隔水底板则为下伏基岩。
该含水层富水性好,透水性强,厚度大,埋藏深度不大,水量丰富,属弱透水~透水地层。
根据本次勘察布置的承压水水头观测孔观测结果看,该承压含水层水头埋
深在地面下1.03~2.80m,高程为4.06~4.35m(吴淞高程系),其补给来源为地下径流以及潜水的越流补给,以地下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水头较稳定,但会随
据室内渗透性试验成果,结合场地附近抽水试验资料,按《工程地质手册》,对基坑有影响的各土层的渗透性评价见表4.1.3。
表4.1.3
孔号
土层名称、状态和密度
室内试验渗透系数最大值
10-6(cm/s)
渗透系数建议值
10-6(cm/s)
渗透性
垂直Kv
水平Kh
素填土(新填土)
500
软塑~可塑素填土
20
淤泥、淤泥质填土
50
软~可塑粉质粘土、粘土
0.5
1.0
微透水层
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
2.68
34.8
微~弱透水层
114
199
弱透水层
中密粉细砂
311
353
1200
弱透水~透水层
密实细砂
299
221
4.2.1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场地范围共采取地下水样3组。
根据《水质分析报告》,以离子
含量〉25%作为水的化学类型定名界限值,场地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3-SO42-—Ca2+型水。
场地地下水的主要离子、分子含量见表421,详见报告附件——《水质分析报告》。
取水
位置
PH
值
侵蚀性
CO2
(mg/L)
SO42-
Mg2+
HCO3-
(mmol/L)
Cl-
NH4+
OH-
总矿化度
J15孔
6.90
3.62
61.71
38.13
12.52
98.27
0.36
0.00
923.68
J38孔
6.92
83.70
45.76
13.26
99.50
0.55
992.38
J66孔
6.96
57.43
38.75
13.25
99.12
0.66
965.15
场地环境类型为H类,经调查场地及周边无环境污染源。
根据《水质分析报告》结合地区经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第12.2条综合判定: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
腐蚀性;
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4.2.2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主要为含水层。
场地属湿润区,含水层中的可溶性盐一般已溶于水中,地下水的腐蚀性能反映含水层的腐蚀性。
本次勘察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填土层中采取土试样3组进行土质分析试验,
根据《土质分析报告》,各离子含量见表422。
表4.2.2
Ca2+
Mg2+
CO32-
PH值
(mg/kg)
J8
270.80
20.88
278.16
72.78
512.64
8.24
J54
344.40
22.32
265.96
68.16
859.20
8.31
J73
294.80
39.12
241.56
123.54
848.64
根据《土质分析报告》,综合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结果和地区经验,按《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第12.2条综合判定:
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详见报告附件——《土质分析报告》。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南京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南京地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