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88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4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docx

地铁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

地铁18号线机电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

一、工程概况

1.118号线工程概况

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南沙快线)起于南沙区万顷沙枢纽,经明珠湾区、番禺广场、琶洲电商区、珠江新城,止于东站枢纽,线路快速连接南沙新区及东站,沿线串联南沙区、番禺区、海珠区及天河区,连接万顷沙、东站等大型铁路枢纽,并与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七号线、八号线、十一号线、十三号线、十五号线、十七号线、十九号线、二十二号线换乘。

十八号线线路全长61.3km,均为地下线;设站9座,其中换乘站8座,平均站间距7.6km;最大站间距26.0km,为横沥至番禺广场站区间;最小站间距2.3km,为榴岗至琶洲西区区间。

全线设一座车辆段一座停车场,分别为万顷沙车辆段、陇枕停车场。

设置主变电站3座,分别位于万顷沙车辆段、陇枕停车场、十一号线赤沙车辆段。

十八号线采用8辆编组市域快线列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60km/h。

具体线路走向见“市城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地理位置示意图”。

(红色部分)

1.2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概况

(1)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

本系统包括车站及两端各半个区间的动力配电、照明配电(含动力与照明设备、低压电缆、管线、接地、以及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

动力照明负荷分为三级。

1)一级负荷

对站台门、所用电、应急照明、废水泵、紧急疏散用自动扶梯等设备,自变电所两段母线各引一路电源至设备(组)处,两路电源在线路末端自动切换,相邻的一级负荷可共用双电源切换箱。

对综合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门禁、信号系统设备、专用通信、公安通信、自动售检票(计算机网络设备)、办公自动化(包含票务室、站长室的视频监控)、旅客信息显示等设备,采用集中UPS统一供电,电源引自变电所两段母线。

自整合UPS引出双回路至末端设备系统,末端设STS切换。

事故风机、电动风阀统—由环控电控室配电,自变电所两段母线各引一路电源至环控电控室自动切换,环控电控室至用电设备采取单回路供电。

公共区照明按一级负荷进行配电,自变电所两段母线各引一路电源至两个照明总配电箱再釆用交叉配电式为灯具配电,每个总箱各负担一半的照明负荷。

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EPS集中供电式。

2)二级负荷:

从降压所或环控电控室的一、二级负荷母线馈出单回路电源线路至设备的电源箱。

3)三级负荷:

在降压所或环控电控室设三级负荷总开关,从三级负荷母线引出单回路电源线至设备,事故时允切除。

(2)给排水及消防系统

1)给水及水消防系统

系统以城市自来水为给水水源。

在车站两端接驳市政永久给水系统的水表井分别设置生产、生活给水用表及消防给水用表,其中生活、生产给水系统从引入管上接出DN50-DN100给水管后在车站成枝状布置。

消防给水引入管经新风井进入车站消防水池,消火栓系统增压设施的两根出水管与车站立体环状消防给水管网相接,水消防系统则从车站两端引入管上各接出一根DN150给水管后在站厅、站台层连通,使车站消防水管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在站台层两端各引两条消防水管进入隧道与相邻车站的水管相连且在进入区间的消防管道前并联安装电动及手动阀门,在消防水管上按要求设置室消火栓箱(其中区间只设消火栓头)。

2)车站市政永久给水接驳

从市政供水主管网将管线接驳至车站永久用水水表井。

3)车站及区间排水系统

地下站的排水分污水和废水系统,污水系统为生活污水和厕所冲洗水,废水系统包括地下站的结构渗漏水、结构排水、消防废水及车站沖洗水、局部排水(出入口的自动扶梯底部、局部低洼处),污水和废水分别汇集到设置在车站的污水泵房、废水泵房及出入口的集水池,用污水泵提升至地面经压力井(消能)排至市政污水管(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

一般每个集水池设污水泵两台,一用一备,依次轮换工作。

地下区间排水在线路坡度最低点设废水泵房,区间排水由废水泵提升至邻近车站或区间风井,排至市政排水系统。

每个区间废水泵房一般设置排水泵两台(位于水域下的区间排水泵房设置三台水泵),平时一用一备(三台水泵时互为备用),必要时同时使用,依次轮换工作。

4)车站及区间市政永久排水接驳

各工点压力井或检查井(含该井)接驳至市政管网的永久排水设施。

5)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

根据地铁不同地点的功能和重要性,按规配备不同种类的中小型手提灭火器。

(3)通风空调系统

地铁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由隧道通风和防排烟系统、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简称车站大系统)、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简称车站小系统)和空调水系统组成。

空调水系统包括分站供冷式下的大小系统的空调水系统。

1)隧道通风系统

根据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设置区间隧道风机,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时,向阻塞区间提供一定的通风量,保证列车空调等设备正常工作;火灾工况下提供―定的新风量,诱导乘客疏散,排出烟气。

根据车站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设置车站隧道排风机,及时将列车发热量排到外界。

2)车站大系统

根据地铁运营环境要求,在车站站厅和站台公共区设置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正常运行时为乘客提供过渡性舒适环境,事故状态时迅速组织排除烟气,系统设置新风机、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排烟风机。

3)车站小系统

根据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工艺要求和运营管理要求设置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正常运行时为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必需的运行环境和为运营管理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事故状态时迅速组织排除烟气。

车站小系统设置新风机、风机盘管、柜式空调器、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室/外机、排风机及排烟风机。

4)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负责向车站大小系统提供进行空气处理所需要的符合温度和流量要求的冷冻水,并能根据负荷变化进行流量调节,实现节能运行。

车站水系统设置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膨胀水箱及冷凝器自动在线清洗装置,并设置旁流排垢装置。

5)车站通风空调高效节能控制系统

车站通风空调高效节能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对地下车站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室外温湿度的采集,对机组设备耗电量、制冷量的计量,实现对机房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机、大系统回排风机、电动阀门、电动二通阀、压差旁通阀等进行集群控制,提供最佳的能源控制管理案、最节能的冷量输送,实现系统的最优节能运行。

(5)建筑及装修

本工程装修工程项目包括十八号线及二十二号线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公共区、设备区及其相关附属工程(风道、风亭等)围的房屋建筑、装修、土建、地面恢复、临时道路接驳等施工;车站结构上预留的设备进站口的建筑装修;主要有:

公共区(含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高架站过街天桥等)吊顶系统及铝合金平板系统;通道吊顶系统及铝合金平板系统的材料供应与安装施工;地面材、墙面,栏杆等不锈钢制品;挡烟垂帘(楼、扶梯口、防火分区分界处)铝合金平板系统的材料供应与安装施工;设备及管理用房区砌筑工程、结构钢筋、设备基础后埋膨胀螺栓,抹灰工程,乳胶漆工程(含轨行区侧墙、轨顶风道及公共区吊顶以上部分的喷黑乳胶漆),地面工程,吊顶工程,墙面装饰工程,设备区及公共区卫生间防水、洁具及隔断等装修材料采购及安装,设备区楼梯装修,车站及区间设备房、地面附属建筑(风亭、制动电阻柜室、紧急疏散口等)、相邻半个区间及折返线的钢制门及五金配件等材料的采购与安装,公共区不锈钢栏杆预埋件安装、栏杆连接固定及报监,车站挡水槛(含公共区、设备区及楼扶梯洞口挡水槛)及排水沟施工,站灯箱及导向系统(站导向)安装,站外500米导向采购、安装及报建,地面附属工程(出入口、风亭、制动电阻柜室、风道、紧急疏散口等及其地面恢复、附属设施)围的有关房屋建筑、装修及土建结构施工等。

通过上述概况,18号线工程体量大,工期紧,按目前土建单位提交的工程进度计划,留给机电安装工期不到6个月时间,给后期机电安全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目标及要求

由于18号线工期紧,任务中,要求在整个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期间应用BIM技术,提高深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现场施工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材料物资准备,质量等进行全程管理。

通过前期的信息模型建立,对整个工程的预配预制材料进行模拟施工,使整个工程预装预配程度提高。

三、应用容与围

3.1应用围

18号线供电、通信、信号、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

3.2应用容

提供本项目建设过程的BIM规划,根据业主需要分期提供协调管理及根据设计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建筑、结构、机电、各专业施工图及初始模型深化BIM模型并提供侦错服务、提交碰撞报告、指导协调施工单位进行后续模型的深化并进行优化审核、更新和维护、完成BIM竣工模型等工作容。

3.3基础工作

建立全过程BIM规划,制定BIM管理标准及流程,对项目BIM应用进行整体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图纸信息交互平台,与BIM平台搭建进行统一考虑,来管理各分部、工区等项目参与角色,包括管理BIM模型、文档及图纸。

通过该平台进行沟通、交付、审核及存储。

为相关人员提供基本培训课程。

使其掌握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用法,具有看模型、从模型中提取基本数据的能力。

a)三维BIM设计平台软件及文件格式

序号

专业(子系统)

使用软件

文件格式

1

2D设计平台软件

AutoCAD2014

.dwg

2

风水电

AutodeskRevit2014

.rvt

3

专业标准件库文件

上述专业软件

.rfa

4

模型浏览

AutodeskNavisworkManage2014

b)项目单位

常用项

单位

格式

常用项

单位

格式

长度

毫米(mm)

1234mm(零个小数点)

体积

立米(m3)

123.45m3(两个小数位)

面积

平米m2)

123.57m2(两个小数位)

角度

度(°)

12.34°(两个小数位)

坡度

百分比(%)

12.35%(两个小数位)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满足对项目BIM管理的相关要求的顺利实现,建立一个由总承包部BIM中心主任为责任人、副主任为负责人,由通信专业、信号专业、供电专业、给排水及消防专业、通风及空调、装饰装修等专业共同参与实施的BIM工作小组。

 

项目BIM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主任:

责任人

副主任:

负责人

副主任:

负责人

工区通信专业

工区信号专业

工区供电专业

工区给排水

工区通风空调

工区装饰装修

11局BIM代表

12局BIM代表

电气化局BIM代表

 

2.1BIM小组成员及分工(含相关参与,落实到具体的人)

项目BIM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定义项目各阶段BIM策划的协调过程和人员责任,尤其是在BIM策划制定和最初的启动阶段,确定制定策划和执行策划的合适人选,是BIM计划成功的关键。

2.2人员职责

1、主任

(1)积极推动BIM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工作。

(2)结合项目实际,提出BIM工作的目标与向。

(3)提供BIM工作需要的软、硬件配置和资金落实。

(4)领导项目BIM工作小组,通过全过程的监控,确保合同有关BIM条款的实现。

2、副主任

(1)贯彻落实BIM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工作。

(2)负责审核BIM技术的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工作案。

(3)结合项目实际,优化BIM工作开展的目标与向。

(4)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专业BIM管理工作。

(5)组织项目BIM工作小组,通过全过程的管控,确保合同有关BIM条款的实现。

3、分部BIM代表

(1)协调分部各工区BIM管理工作。

(2)下达总承包部BIM中心的指令。

(3)收集汇总分部的BIM工作情况,及时向上汇报。

4、工区专业BIM人员

(1)学习BIM技术,负责BIM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

(2)反馈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BIM技术应用的新思路。

五、应用流程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