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793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

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1

(一)基本情况…………………………………………………1

(二)项目编制依据原则……………………………………1

(三)项目背景…………………………………………………3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5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

二、市场分析……………………………………………………9

(一)产品介绍………………………………………………9

(二)市场预测与分析………………………………………12

三、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4

(一)建设规模………………………………………………14

(二)产品方案………………………………………………14

四、选址及建厂条件…………………………………………15

(一)选址原则………………………………………………15

(二)厂址方案选择结论……………………………………15

(三)拟选厂址概况…………………………………………16

(四)建厂条件………………………………………………17

(五)气候条件………………………………………………18

(六)基础设施条件…………………………………………20

(七)政策环境优越…………………………………………21

(八)项目招标………………………………………………22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3

(一)技术方案选择…………………………………………23

(三)主要设备设施…………………………………………28

(四)工程方案………………………………………………32

六、主要原材料供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35

(一)原辅材料………………………………………………35

(二)动力供应………………………………………………35

(三)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35

七、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6

(一)总图运输………………………………………………36

(二)工厂运输………………………………………………38

(三)公用辅助工程…………………………………………39

八、节能、节水………………………………………………42

(一)节能……………………………………………………42

(二)节水……………………………………………………44

九、环境影响分析……………………………………………46

(一)环境评价依据……………………………………………46

(二)环境污染源的识别………………………………………47

(三)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48

(四)厂区绿化工程……………………………………………58

(五)清洁生产…………………………………………………59

(六)环境保护结论……………………………………………59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1

(一)安全措施………………………………………………61

(二)消防措施………………………………………………61

十一、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66

(一)组织机构设置…………………………………………66

(二)劳动定员………………………………………………66

十二、项目实施进度…………………………………………68

十三、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9

(一)投资估算依据…………………………………………69

(二)建设工程投资估算……………………………………69

(三)资金筹措………………………………………………71

十四、财务分析………………………………………………72

(一)财务评价基本数据与参数选取………………………72

(二)销售收入估算…………………………………………72

(三)成本费用………………………………………………72

(四)财务评价指标…………………………………………73

十五、结论与建议……………………………………………75

(一)结论……………………………………………………75

(二)建议……………………………………………………75

 

一、总论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食品加工项目

2、项目单位

单位名称:

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某镇工业园西侧

3、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3、项目占地面积:

本项目拟建设地点**某镇工业园西侧,占地面积4.5

亩。

该宗地四面环水,仅有7.9亩,为塌陷过的地块,经复垦后才能使用,除去路面,可用地为4.5亩。

4、项目投资:

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500万元,铺

底流动资金100万元。

5、生产规模:

年产3200吨面粉、面包糠面粉。

6、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3900㎡,其中:

①生产厂房1550㎡;

②原粮库500㎡;

③成品库500㎡;

⑤车间周边及厂区道路1000㎡;

⑥办公室及附属设施350㎡。

(2)设备购置安装

流化床3台及配套设施等。

7、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5个月。

(二)项目的编制依据与原则

1、编制依据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

(3)《##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省“861”行动计划》

(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

(7)《**县关于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创业的决定》

(8)《**经济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

(9)项目单位出具的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0)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依据资料

2、指导思想与原则

(1)充分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力求生产车间总平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顺畅、尽量减少生产环节、增加厂区绿化面积,建设一个文明、美丽、环保的现代化工厂。

(2)考虑各生产线在流程及工艺上的衔接,使各生产线形成统一的整体。

(3)采用国内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与装备,确保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在设计中处处体现执行国家节能政策,强化节能设计,为业主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5)在工艺先进的前提下采用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等措施,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

(6)贯彻执行国家对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计量、消防等方面的有关现行规定和标准,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环保技术装备,并做到“三同时”。

(7)主机设备的选型紧紧围绕投产后尽快达标达产这个中心,使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重视辅机设备的可靠性,为充分发挥主机生产能力,辅机设备规格和能力适当留有余地,以避免由于辅机设备故障及能力而影响系统产量和运转率。

(9)采用节能工艺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产品成本。

(10)采用先进、可靠的集散式控制系统,以达到高效、节能、稳定生产、优化控制的目的,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岗位定员。

(三)项目背景

1、国家的产业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农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到相当高的高度。

指出到2010年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要有显著提高,农产品应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在农业方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群众性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农业部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当前要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运行体制,促进四个根本性转变,即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的封闭式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竞争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产—加—销一体化转变。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经过努力,到2010年,力争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5%以上。

到201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入WTO后,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更加全面展开。

我国将进入建立并完善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全面对接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面临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的新形势。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深加工生产,使初级产品增值增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目前,农业市场技术较落后,一家一户分散的传统农业不能与国外集团化的现代农业相竞争。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低质低价农产品过剩,高效优质产品不足。

农业生产成本高,技术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普遍滞后,这些问题都制约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由“适应型”向“战略型”调整的转变。

这就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突破口来抓,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种产品以及农产品深加工。

2、##省的政策导向

##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则》中明确指出以扶持龙头项目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加大对龙头项目和农民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民的带动力。

引导更多的开发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通过签订购销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现金等形式入股,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十一五”期间计划扶持农产品加工及农业经营服务项目约80个,全省要将多种经营项目财政资金的30%以上,安排用于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

山东鲁王面粉有限公司几年来的实践,有力的证明了“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模式,是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有效方式。

该公司确实正在和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应对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做出贡献。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但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相对滞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多次转化增值达到1:

10以上,而国内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只有1:

6,中部地区低于1:

3,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民难以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引起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钟情于快餐食品,由于人们对当前市场流行的方便面食品存在营养和安全的疑虑,有既想食用,又害怕食用的矛盾心理,给人们生活造成一定的压力。

而新型营养挂面打破了制面以小麦为原料的历史,根据人体营养的不同需求,采用小麦、玉米、荞麦、燕麦、高梁、小米、杂豆、大米以及鸡蛋等全粮多面粉制作的新鲜营养挂面,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解决了方便面等快餐食品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防脑溢血、防癌、利尿利胆、健脑、抗衰老等药用保健。

新型营养挂面具有弹性好、耐浸泡、复水快、不断条、不混汤、口感筋道、有咬劲、细腻油爽等特点,符合现代生活对营养挂面食品的需求。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

21世纪是人类拥有营养权利的新时代,人们将健康放在了第一位,健康是饮食的第一原则,膳食合理是健康的前提。

在饮食上,人们再不是跟着感觉走了,而是理性地去对待饮食,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正在向营养健康方面发展。

21世纪食品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领域:

一是增强食物的营养保健性;二是提高食物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健康需求,使人们能够从面制食品中摄入多样、平衡、适量的各种营养元素,新型营养挂面生产线是一种可根据人体对营养的不同需求。

以小麦、玉米、荞麦、莜麦、高梁、小米、杂豆和大米以及鸡蛋等粮食为原料制作多面种的设备,实现了挤压技术从膨化到非膨化的创新,实现了制面行业由压延、油炸的传统制作到挤压、非油炸工艺制作的转变。

它不仅避免了制作程序的复杂性,也避免了油炸工艺有害物质的生成。

人类健康饮食的需求,是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制面企业的商机。

作为改进产品的首要考虑,想消费者健康之所想、做消费者健康之所需。

始终把消费者健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将传统的制面理念、产品的营养质量理念提高到满足消费者健康最大需求上来,达到消费者完全满意。

满意的、忠诚的消费群是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制面企业赖于生存的根源,是其产品发展的真正市场基础。

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新型营养挂面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合理膳食,提高健康水平,是广大消费者及食品市场急需的食品,是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制面企业亟待开发的产品,这是十分宝贵的商机。

面包糠对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原料和成品保质保鲜,对提高的营养价值,对于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型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面包糠已经成为现代食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说,没有面包糠就没有现代食品业。

然而近年来,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使添加剂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很多消费者对添加剂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很多人将安全事件的起因归咎于添加剂。

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迎和消者的心理,故意在产品标签中隐去添加剂,甚至写上“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添加剂”等字样,其实这样写是很不科学的,一是很难做到,二是这样写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的规定,添加剂是指“为改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工艺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添加剂”称为营养强化剂。

依据《卫生法》制定实施了《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等10部法规政策。

消费结构多元化、营养化、安全化、生态化是消费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发达国家都已实现了消费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国内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加工消费比重明显提高,尤其是的精深加工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不同消费层次之间的多层消费结构。

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加工业就没有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从国民经济层次来看,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大产业就是加工业,如果加工业不能成为主导产业,农业就失去了市场导向,农业的基础作用就不能体现。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

1、面粉生产线项目实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营机制,鼓励体制和技术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有效地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降低了小农经营的市场风险,使农民能够放心地进行调整;二是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就地增值增效;三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该公司依据多年来建立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3万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2、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本项目的使命。

过去的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确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受到了几乎是无以复加的高度重视。

现在进行结构调整,不是潮起潮落转换热点,而是必须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来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应当超出初级生产范围,拓展纵向和横向与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把商业界与农民群体联系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这种调整方向有两大优势:

一是产销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消除了过多的中间环节,使农民与龙头组织直接实现产加销衔接,减少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二是联结紧密,龙头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减少了农户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动性和获利机会。

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公司继续更好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所以必须尽快落实本项目的建设。

3、农产品深加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农产品的产地加工有利于实现就地增值,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发挥龙头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4、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营机制,鼓励体制和技术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农产品多次增值增效;二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该公司依据多年来建立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分额。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建设总投资600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100万元。

①产品年均销售收入4860万元;

②年均经营成本4316万元;

③年均利润总额189万元;税金145万元;

④年均投资利润率28.3%;

⑤投资回收期4.5年;

⑥财务内部收益率23.3%。

二、市场分析

(一)中国农业生产概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其中农业人口占70%。

目前人均耕地仅0.08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2%,为美国的10%。

经过全国人民不懈的努力,以占全球可耕地面积8%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谓创造了奇迹。

然而,近期内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00万,而1978—1999年耕地面积净减少了458.7万公顷,年均减少28.7万公顷,今后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将是不可逆转的。

显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危机,并将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必须引起农产品总量需求水平的相应增加。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以工业为主体的转换基本完成,工业内部结构转换升级已经开始,工业发展形成了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

大家都知道,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差别,国内市场有限的资金配置通常向有利于工业而不是农业的方向变化,资金投向高效益非农产品的趋势必将逐步加剧。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国际化也取得很大进步。

198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4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进口总额62.2亿美元,约占31%。

1997年,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了1.56倍,达到14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8.1%;进口总额123.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65%。

农产品贸易顺差占我国全部贸易顺差403.4亿美元的6.4%。

农产品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规律,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已由出口创汇型转向国内余缺型。

产品结构的变化也较明显。

粮食出口增长,进口大幅减少,棉花少量出口;肉类呈双减局面;植物油出口增长快,为净出口态势;水果为净进口;羊毛也是净进口;水产品发展态势良好。

由上可见,各类农产品进出口额起伏不定,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状况是同期国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变化相对应的,是国内供需状况的“晴雨表”。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是机遇和挑战迎面而来,同时并存。

除了按照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外,还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

工业化需要有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作为支撑。

增加农民收入可极大地提高农民对工业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从客观上保证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能力,可有效地解决农业投入不足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

二是推行农业产业化。

要尽快推行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我国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出口数量不足,而大宗农产品出口率又不够高的矛盾,需要大力推行产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应选择生产有优势、产业关联度较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及特色产品,在科技、资金、设备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和规模化,使农业结构朝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和提高农业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农产品不仅能与进口农产品抗衡,而且更具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因此,要加大农业规模经营的力度,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解决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本项目就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千百万个体农户与本公司所开拓的稳固大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产、供、销一体化的优势,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

(二)国内粮食市场需求预测

据权威资料统计预测,2002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为50249万吨,其中小麦10886万吨,人均年消费粮食393kg,其中小麦85kg/人。

至2008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达到53000万吨,其中小麦消费要达到12318万吨,人均年消费粮食400kg/人,其中小麦达到91kg/人。

今后我国粮食消费的需求增长结构调整是未来粮食需求变化的主要特征。

据此预测,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膳食结构也必将随着发生变化,对小麦和面粉的需求会持续上升,到2008年小麦的总需求12318万吨,将占粮食需求量的23.2%;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4051万吨,占粮食需求总量的比重提高到24.1%。

可见在可预见的将来,小麦加工业的发展必将随着小麦需求量的上升而迅速发展。

(三)本市和周边地区小麦加工业的市场预测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深州市地处华北平原,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所产小麦质地优良,尤其是近几年广泛推广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皮薄、含杂少,面筋含量高,粉色好,出粉率较高。

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140万亩,占粮食播种总面积为35.95%,小麦产量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