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0012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Word下载.docx

择业;

心理倾向一、引一、引言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民是社会的主体。

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农民的心理与行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有关农民就业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问题,缺乏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去审视农民。

尽管不少研究对农民的生活、就业状况做过调查,但多数属于描述性质,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

因此,从择业心理倾向入手,剖析农民的就业心理,就十分有意义了。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是指农民对择业这个具体问题所处的立场,并根据自己的立场所采取的准备状态,是农民根据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衡量自身的条件后做出的判断。

在心理学界,不少学者对人们的职业选择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做了探讨,并总结出各种职业选择的理论和模型[1]。

按照这些理论的取向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个人取向理论、社会取向理论和综合取向理论。

这些理论所提出的影响择业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一类为个体因素,包括个性因素、价值取向、能力因素、性别等等;

另一类是社会因素,如社会结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等。

然而,这些研究的取样大部分集中在在校学生或高校毕业生群体[6]~~[12],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论的应用。

那么,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由此衍化出来的理论模型是否适用于农民群体?

影响农民择业的因素有哪些?

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拟从职业选择和就业地选择的角度,来探讨农民的择业心理倾向及其主要影响1郑全全,浙江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赵立,浙江大学理学院心理系研究生。

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农民的择业心理与就业行为打下基础。

二、方二、方法法

(一)专题访谈

(一)专题访谈研究者首先进行了专题访谈。

访谈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政府管理部门层面,通过采访地方农业局、劳动保障局以及劳动力市场,掌握当前农民就业的总体情况以及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动状况。

第二层面是企业业主、农场主层面,通过走访了六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两个规模较大的农庄,从市场需求和管理者的角度来考察农民的就业状况和心态。

第三个层面是农户层面,通过与91名村民、企业员工的座谈及交流,直接了解农民的就业心理和择业倾向。

(二)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在访谈的基础上,研究者设计了本次研究的问卷。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了填空式和选择式相结合的问卷形式。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经济情况等等;

第二部分是有关农民就业心理的调查,包括就业满意度、个体经验、以及相关的自我评价(主要涉及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此部分为利克特式量表,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为五级记分;

第三部分为择业倾向,包括理想就业地的选择和职业的选择等等。

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研究者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测,根据试测的结果反馈,对问卷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使问卷的问题和用词尽量简洁明了,以符合农民群体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提高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被试取样(三)被试取样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以浙江省作为调查区域,在劳动力市场、吸收农村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农庄以及村庄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农民样本。

在所调查的农民当中,有65.4%来自浙江省,其余的分别来自安徽、河南、四川、广西、贵州、湖北、江西、重庆、云南、广东、上海、福建、辽宁、山东等省或直辖市。

最后回收有效问卷503份,样本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表1本研究的样本情况分布表本研究的样本情况分布表因素因素项目和人数项目和人数男男女女性别330(65.6)173(34.4)1818~~3030岁岁3131~~4040岁岁4141~~50岁岁5151~~60岁岁6060岁以上岁以上年龄191(38.0)124(24.7)115(22.9)68(13.5)5(1.0)不识字不识字小学小学初中初中高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0.2)73(14.5)230(45.7)160(31.8)39(7.8)未婚未婚已婚已婚离婚离婚丧偶丧偶婚姻状况144(28.8)353(70.6)2(0.4)1(0.2)00~~1000元元10001000~~5000元元50005000~~10000元元1000010000~~20000元元2000020000元以上元以上家庭人均年收入16(4.0)165(40.7)158(39.0)51(12.6)15(3.7)00亩亩11亩以下亩以下11~~2亩亩22~~3亩亩33亩以上亩以上家庭耕地面积97(22.0)51(11.6)93(21.1)79(17.9)121(27.4)注:

本表括号中的数值是有效百分比,单位是%。

三、结三、结果果

(一)农民的择业心理倾向

(一)农民的择业心理倾向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69.4%的农民倾向于进城就业,而30.6%的农民则更愿意留在农村就业。

在职业选择上,农民的择业倾向趋于多元化,更多的农民倾向于从事非农性质的职业,比例达79.0%。

图1显示了农民对具体行业的选择情况。

总的来看,选择务工的比例最高,合计为38.3%;

经商的次之,为37.7%;

当然,也有21.0%的农民选择了传统的农业。

此外,还有极少数农民(3.0%)表示想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或人民教师。

12.1%4.5%3.8%0.6%15.2%14.2%6.7%2.2%37.7%3.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制造业运输业建筑业经商其它比例图图1农民的职业选择及其百分比农民的职业选择及其百分比

(二)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逻辑回归模型

(二)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逻辑回归模型根据访谈结果,本研究将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分解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家庭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打工经历、职业培训、社会关系、价值观念、风险的规避性、政治态度和对土地的态度等13个预测变量,通过这些变量对农民的择业心理进行解释。

同时,以就业地的选择(在农村就业意愿/进城就业意愿)和职业的选择(从农/务工/经商/其它)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农民的择业心理倾向进行量化分析。

1、就业地选择模型、就业地选择模型表表33农民就业地选择意愿的模型结果农民就业地选择意愿的模型结果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标准差标准差沃尔德沃尔德自由度自由度pp值值BB指数指数((BB))((S.E.S.E.))((WaldWald))((dfdf))((Sig.Sig.))Exp(B)Exp(B)性别(X1)-0.600.640.8810.350.55年龄(X2)-1.590.3718.1510.00****0.20受教育程度(X3)0.410.1310.7610.00****1.51身体状况(X4)0.390.341.3110.251.48家庭耕地面积(X5)0.010.040.0910.761.01家庭人均年收入(X6)-2.450.4135.7310.00****0.09打工经历(X7)-0.710.631.2610.260.49职业培训(X8)-0.040.280.0210.900.97社会关系(X9)0.060.280.0410.841.06价值观念(X10)0.110.310.1210.731.11风险规避性(X11)-2.390.4330.9010.00****0.09政治态度(X12)-0.510.302.8610.090.60土地态度(X13)0.570.274.5410.03**1.77常数16.113.6519.4710.00****注: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表3给出了农民就业地选择的逻辑回归模型结果。

根据模型,沃尔德值越大或其Sig值(沃尔德检验系数为零的显著性概率)越小,该变量的影响程度就越显著。

由表可见,在个体的人力资本特征方面,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就业地的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

在社会资本特征方面,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的农民比收入较高更愿意进城就业(p0.05)。

对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回归方程解释的变异率(Cox&

SnellR2)为0.655,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χ2=469.90,p=0.001。

22、职业、职业选选择择模型模型表4列出了对农民职业的选择进行多元逻辑回归的结果。

根据模型,各变量在最终模型中各自效应的似然比值越小或其Sig值(对“该变量被剔除后系数没有发生变化的零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概率)越小,该变量的影响程度就越显著。

由表可见,对于农民的职业选择而言,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风险的规避性以及对土地的态度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性别、打工经历、社会关系等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表表44职业选择模型的似然比测试结果职业选择模型的似然比测试结果因素因素最终模型的似然比值最终模型的似然比值卡方卡方自由度自由度PP值值截距745.250.000.性别(X1)752.497.2530.06年龄(X2)754.379.1230.03**受教育程度(X3)753.988.7430.03**身体状况(X4)759.6414.3930.00****家庭耕地面积(X5)745.460.2130.98家庭人均年收入(X6)766.5821.3330.00****打工经历(X7)753.688.4430.04**职业培训(X8)745.580.3330.95社会关系(X9)746.241.0030.80价值观念(X10)746.621.3730.71风险规避性(X11)778.8733.6230.00****政治态度(X12)751.716.4630.09土地态度(X13)760.3815.1430.00****注:

以从农为参照,进一步分析农民对于从农、务工、经商三种职业选择的差异,结果见表5。

可以发现,与选择从农相比,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高、身体素质较好、家庭收入水平较低、风险的规避性较低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务工作为自己的职业(p0.05)。

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正确预测的概率为74.5%,回归方程解释的变异率(NagelkerkeR2)为0.47,模型的有效性经χ2检验,χ2=235.77,p=0.001。

表表55职业选择模型估计结果职业选择模型估计结果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标准差标准差沃尔德沃尔德自由度自由度pp值值BB指数指数参照参照种类:

种类:

从农从农((BB))((S.E.S.E.))((WaldWald))((dfdf))((Sig.Sig.))Exp(B)Exp(B)截距3.591.634.8610.03**性别(X1)-0.590.392.2910.130.56年龄(X2)-0.040.024.7910.03**0.96受教育程度(X3)0.190.085.9510.02**1.21身体状况(X4)0.390.194.2210.04**1.47家庭耕地面积(X5)0.000.020.0010.961.00家庭人均年收入(X6)-0.720.1619.6210.00****0.49打工经历(X7)-0.070.360.0310.860.94职业培训(X8)-0.040.160.0510.830.97社会关系(X9)0.080.150.2610.611.08价值观念(X10)0.040.180.0410.841.04风险规避性(X11)-0.850.2115.9010.00****0.43政治态度(X12)-0.330.164.3110.04**0.72打打工工土地态度(X13)0.530.1513.1110.00****1.70截距1.931.581.5010.22性别(X1)-0.680.373.2710.070.51经经商商年龄(X2)-0.010.020.2710.600.99受教育程度(X3)0.160.084.3510.04**1.17身体状况(X4)0.350.144.0210.0511.62家庭耕地面积(X5)0.000.020.0510.831.00家庭人均年收入(X6)-0.510.1610.1310.00****0.60打工经历(X7)0.470.351.8210.181.60职业培训(X8)-0.020.160.0210.890.98社会关系(X9)0.110.140.6110.441.12价值观念(X10)-0.100.180.3210.570.91风险规避性(X11)-1.040.2125.4810.00****0.35政治态度(X12)-0.110.160.4910.480.90土地态度(X13)0.420.149.0110.00****1.53注:

参照种类:

从农。

四、讨四、讨论论

(一)人力资本特征对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特征对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影响农民的就业心理和择业行为。

由本研究结果可见,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职业和就业地的选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相对较年轻农民往往更愿意在城市从事非农性质的职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需求的反映。

目前90%以上的企业在招收农民时提出了明确的文化程度要求。

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可能的就业空间。

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一技之长的农民往往只能留在农村从事一些简单、低收入的农事劳动。

即使是进城的农民,也大多只能选择较低技能型的职业和工种。

这类工作往往又对劳动力的体能有较高的要求,年龄偏大、体力不好的农民,往往难以胜任,于是也较少选择进城就业。

性别对农民的择业心理倾向有着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果似乎与以往的研究不太一致。

根据以往的研究,女性农民往往受到更多的封建传统约束和家庭舆论压力,在生存上会更多地依赖于家庭,因而外出就业的意愿也较弱[13]。

然而,我们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农民的思想和价值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女性的自尊、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不少农村妇女纷纷走出家庭、走出农村,寻求独立的经济地位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另一方面,就社会需求来看,目前大部分进入城市的农民都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等第三产业,这些行业往往对女性有着更多的需求,女性农民较男性农民常常更容易在城市中找到一份工作。

因此,在是否从农和进城意愿方面,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就并不显著了。

此外,身体状况对于农民具体的职业选择影响较大。

不少研究曾指出,身体素质较好的农民进城打工的可能性也越大[14],但是有关身体状况对就业意愿的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

本研究认为,由于受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如教育和人力资本水平、社会资本水平等的限制,农民可选择的务工范围是相对狭隘的,他们往往集中在体力型、劳动密集型这样的行业。

因此,与从农相比,身体状况对于务工意愿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了。

(二)社会资本特征对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影响

(二)社会资本特征对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的影响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等要素[15]。

本研究表明,家庭收入状况对于农民的择业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农民是以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决策的单位,寻求家庭收入的最大化,是农民选择进城就业的主要动因。

虽然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在城市中的收入是偏低的,但与农村相比,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即使工作条件再艰苦,那些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依然会选择进城务工赚钱。

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往往更具有经商倾向。

这一方面说明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的交换观发生了嬗变,市场意识增强,不少农民确实想通过做生意获得一些超越农业收入的经济利益;

在另一方面,农民对于这种商业行为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他们往往过于讲求实际、带有狭隘的功利主义倾向,“无商不富”在不少人心中已根深蒂固,这就导致那些低收入的农民产生了盲从心理,表现出较高的“经商”热情。

在本研究中,社会关系对于农民的择业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大量研究已表明,整个农民群体的社会资本是很贫乏的[16]。

生活在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