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991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精品.docx

最新地理高二郑口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品

郑口中学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

(1—30每个1分,31—50每个1.5分)

1.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面积广阔B.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秦岭、阴山

C.有大面积的红壤分布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关于南方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的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高,全年皆夏B.许多地方霜雪罕见春秋相连

C.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D.全国热量与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

3.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所以铁矿比北方

丰富

B.我国南方煤、石油虽不如北方,但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即可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C.南方有色金属丰富,因此黄金储量远大于北方

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尤其以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宝库,应注意开发

和保护并举,以促使可持续发展

4.“昔日蜀道难,今日大改观”,四川盆地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有()

A.成昆铁路和川黔铁路向北联系云贵高原

B.宝成铁路,成渝铁路穿越秦岭联系东西

C.长江向东穿过巫山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

D.川藏公路穿越云贵高原联系西藏

5.困扰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有()

A.水土流失,风沙侵害和早涝灾害

B.梅雨、台风、寒潮和春季风沙的严重侵袭等问题

C.冻土、沼泽地和海河夏季洪水的袭击

D.士壤盐碱化、酸性低产土壤和风沙对农田的吞食

6.上海无煤铁油,但却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什是()

A.人口众多B.气候条件优越C.位置优越D.海外投资多

7.下列旅游点从西向东依次排序的是()

A.九寨沟苏州园林张家界B.蛾眉山黄鹤楼杭州西湖

C.敦煌莫高窟泰山秦始兵马俑D.武夷山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8.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9.下列四组备选答案中,都属于将煤炭直接运出山西省的铁路干线()

A.大秦线、枣原线、石太线、太焦线、京包线

B.大秦线、陇海线、石太线、太焦线、同蒲线

C.大豢线、石太线、京广线、太焦线、同蒲线

D.火秦线、京原线、石太线、太焦线、焦柳线

10.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A.凌汛B.地上河C.水土流失D.干旱

11.下列关于黄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地的黄土是河流冲积而成B.黄土是由东南风从干旱地区刮来的

C.黄士高原的黄土是水土流失的结果D.华北平原上的黄土是流水冲积而成

12.我国以擅长种水稻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A.赫哲族B.哈萨克族C.朝鲜族D.达翰尔族

13.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早作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灌溉农业

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D.以瓜粟、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14.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主要的农产品有()

A.小麦、油桐、油菜、柑橘B.水稻、蚕茧、茶叶、淡水鱼

C.香蕉、柑橘、菠萝、大枣D.花生、甜菜、大豆、甘蔗,

15.关于南方地区的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①南方地区.的水热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利

②紫色土和红壤均为有利于农业的肥沃土壤

③本区是全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④区内各省均为甘蔗的重要产地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6.关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和工业中心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是()

A.武汉——钢铁基地和水力发电工业

B.重庆和宜昌——火箭发射和钢铁基地

C.攀枝花和六盘水——钢铁和煤炭工业

D.上海、南京和杭州——有色金属工业

17.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带

B.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区、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C.本区工业以轻纺、食品工业为主

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

18.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

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春旱、梅雨

19.塔里木盆地与准葛尔盆地比较,相同的地理特点是()

A.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B.河流、湖泊均为内流河、内流湖

C.农业均应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D.有丰富的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能源

20.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有()

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

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D.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

21.“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现象主要发生在()

A.黄河中下游地区B.西北干旱地区

C.东扎平原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

读图完成以下5题。

22.图中A处她形区的名称是,“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弧欧火陆桥均从此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

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B.宁夏平原气候适宜

C.河西走廊地形平坦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

23.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来源于新疆,该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原因()

A.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

B.该地区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C.该地区有良好的储气构造

D.地壳运动激烈,形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24.两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主要目的()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径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的发展

25.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区()

A.水资源都丰富B.光照资源都丰富

C.热量资源都丰富D.常规能源都丰富

2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白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

回答2题

27.该河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B.湖泊水

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28.关于该河径流量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比松花江大

C.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比塔里木河要小

D.A、B曲线分别反映该河修建水库前后的径流量变化,则A.为修建后的状况

2000年末2001年初,我国科考队进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试图揭开楼兰文明的世纪之谜。

回答以下2题

29.科考队选在这个时候进入塔里木河下游的主要原因是()

A.日照时间长,有利考察B.近地面气流稳定,少有沙尘暴

C.温度条件适宜,有利考察D.水源充足

30.楼兰古国早再2000年前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西部对外开放的繁华商城,却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毁灭得一干二净,其地理原因是()

A.战乱所至B.气候变迁

C.水源缺乏D.经济衰落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2题。

3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④③②①

32.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降水量最大的是甲地B.可能有河流流经的是乙地

C.年均温最高的是丙地D.最适合开挖窑洞的是丁地

33.图中①②⑧三根曲线代表年降水量等值线,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农耕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①②⑧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读“山尔半岛城市群示意图”,同答以下3题。

34.下列因素中,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①临渤海和黄海,交通便利②地形平坦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资源丰富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35.关于山东半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著名的招远金矿B.是我国花生和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C.是我国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D.是黄河入海口所在地区

36.下列因素中,为青岛可持续发展最主要限制性因素的是()

A.人才资源不足B.交通运输落后

C.水资源短缺D.火气污染严重

右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2题。

37.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士地利用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是()

A.丙>甲>乙B.乙>丙>甲

C.丙>乙>甲D.甲>乙>丙

38.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三地,则甲、乙、丙的正确排序是()

A.江南丘陵、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

D.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

据图判断以下3题。

39.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A.太行山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秦岭

40.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41.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A.盐碱地的治理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右图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3题。

42.图中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不断膨胀④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灌溉方式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43.我国耕地所占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B.山区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D.城市建筑、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44.我国增产粮食切实可行的主要途径()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大力开垦草原、沼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圈,据此回答以下3题。

45.图中所示河流的流向是()

A.由西向东再向南B.由西北向东南再向两南

C.由南向北再向两D.由两南向尔南再向曲北

46.图中所示范围内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是()

A.高原分布多,山地分布少B.公路和河流两岸分布多,丘陵分南少

C.山谷分布多。

沿海分布少D.河流两岸分布多,公路两岸分布少

47.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湿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