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9900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③在“渑池之会”前,廉颇和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荣誉,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赵国怯懦,这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为重,甚有大将军的风度;

在送别赵王之时,他又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若赵王三十日不归,就拥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的念头,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此外,他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也表现出了他的周全和细心;

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是很大的,又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勇武过人。

④“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位在自己之上感到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但他在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话之后,大为感动,也很是惭愧,立即负荆请罪,又表现出他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2.有人说司马迁在本文中固然颂扬了蔺相如的智勇和廉颇的勇于改过,但这并不是根本;

这两者是统一在一种根本精神之下的。

你认为这种根本精神是什么?

这种根本精神就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即忠于自己的祖国,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蔺相如挺身而出,毅然出使秦国,是在国家遭遇危难之时,士人对国家的忠诚;

“廷叱秦王”“请就汤镬”从而“完璧归赵”,是为了国家的使命;

渑池会上蔺相如针锋相对,迫使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

蔺相如在深得赵王信任的情况下,对廉颇的侮辱言辞,不做正面回击,却采取回避对策,再三退让,是因为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是赵国的名将,曾为赵国屡建战功。

在渑池会前,赵王不敢赴会,而廉颇、蔺相如考虑国家的尊严,主张赵王赴会,以不示弱,可见廉颇也是一个颇有见地的爱国将军;

送赵王赴会时,廉颇又提出“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建议,更显出他的深谋远虑,忠诚为国;

蔺相如外交上的胜利是和廉颇“盛设兵以待秦”有着直接关系的。

廉颇开始嫉妒相如,但当他认识到与相如的团结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时,就丢掉大将军的架子,“肉袒负荆”,悔过请罪,这表现了他坦率的性格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可以说司马迁在文中始终高扬着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生动形象地诠释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品读鉴赏

1.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

这篇课文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

写蔺相如,没有写他一生的事迹,只选择他一生中的三个片段来写,突出他的性格特征。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负荆请罪”写他对内的顾全大局,团结为重。

三个典型事件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取得了集中、凝练、鲜明的艺术效果。

写廉颇,主要从“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件中反映他的思想变化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在前两个事件中给读者以暗示。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

又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3.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对话占了很大的篇幅。

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如蔺相如劝缪贤不要逃亡,蔺相如建议赵王答应秦王以璧易城的对话,分析利害,提出对策,不由人不信服。

蔺相如在秦廷向秦王说的话,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

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

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

有时怒不可遏,以死抗争。

词锋犀利,刚柔相济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智、能言善辩的外交家。

廉颇的对话在课文中只有三处,他在渑池会前与赵王分别的一段话,表现出他很有政治头脑。

在“负荆请罪”事件中,他先前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

正是由于廉颇的这一性格,到后来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就更突出了他的坦率真诚。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多么坦诚可爱。

拓展阅读

梨花丛中吊廉颇

罗会祥

把梨花与廉颇撮合在一起,似乎有点儿不伦不类。

然而,当你漫步在八公山下的梨园,当你在梨花的拂拭下登上廉颇墓顶,再回望山洼里层层叠叠的梨花,你就会发现,梨花的冷艳与廉颇的凄凉,已融为震撼人心的沧桑。

如果说,梨花给足了我视角上的享受,那么,凭吊廉颇大将军,则让我的灵魂经受了一次洗礼。

早在九年前,我就到过这里,记得最清楚的是,暮秋时节,枯草飘零,将军墓前只有一块刚立不久的石碑,“赵大将军廉颇之墓”乃寿县人司徒越先生手书。

而今,碑还是那座碑,浓绿的字迹淡了,浅褐的碑体暗了;

好在春风初度,有桃花和梨花相映,倒也显现几分生机。

关于廉颇墓,当地有两种传说。

一说是,从河南到寿县,沿淮共有十八座廉颇墓,是他的十八位夫人堆的。

另一说是,廉颇出殡时共有二十副棺木下葬,只有这个是真墓,其他都是衣冠冢。

传说毕竟是传说,无据可考。

廉颇流落到楚国,并未得到重用,出殡时哪来那么大的排场?

想必也没有那么多的金银财宝陪葬,何劳十八位夫人兴师动众?

传说无非是后人对英雄的追慕而已。

梨园已在脚下,午后的斜阳射过来,天地之间一片明媚,梨花漫山遍野,像云,又像海。

大将军风流一世,负荆之举,天地动容,一出《将相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已经演变为一曲中华民族的“爱国歌”。

虽然抱憾而终,但在这折戟沉沙的古战场安眠,与淮南王、春申君为伴,并不孤独,也无愧于后人。

不搞窝里斗,则战无不胜,这是廉颇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令人遗憾的是,廉颇恰恰就受困于窝里斗,赵国最终也是惨败于窝里斗。

当年,秦强赵弱,廉颇率赵国将士屯兵长平,坚守三年之久,秦国徒唤奈何。

硬攻不下,秦使反间计,蛊惑赵王乱了心性,弃廉颇而用赵括。

结果,错用一将,丧师辱国。

面对强大的秦军,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致使45万赵俘尽被秦将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负载着深重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莫不感慨系之。

“世间怪事哪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明代王世贞《过长平》)“积雪如山夜唱筹,廉颇为赵破秦谋。

将军老去三军散,一夜青山尽白头。

”(明李雪山《咏米山》)胜者王侯败者寇,念天地之悠悠,独怜廉颇最可忧。

假如赵王不听信秦国的奸计,假如廉颇不被罢黜,秦国还能兵吞六国吗?

历史没有假如,总是在偶然中演变为必然。

赵的灭亡,秦的统一,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为,亦是天意。

千百年来,为什么世人总是认定唯有廉颇能抗秦呢?

廉颇不去,赵国真的就不会灭亡了吗?

历史从来没有假如,所以,历史也就不可能改写。

是人,无论君主与大臣,不管英雄与庶民,都逃不脱历史的宿命。

一年一度梨花开,梨花开了,还会谢,历史在花飞花谢中交替,英雄在历史的演进中升沉。

凝视廉颇墓顶的黄土,我默诵清人王佩兰的《廉颇墓》:

“气吞六国扫群雄,能使相如拜下风。

百战边关摧劲敌,千秋日月照孤忠。

老成持重兵容肃,权佞交谗计划空。

今日荒坟凭吊处,摩挲青史蔚丰功。

”梨花丛中,英雄安在?

披着斜阳的余晖,踩着飘落的梨花,我们下山了,耳边突然响起了一支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名篇借鉴

文章从廉颇墓这一角度入手,展示了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将相和”这一故事的内涵,并由此进行引申,对长平之战进行了假设,借以表明朝廷之中大臣们和睦的重要作用。

整篇文章语言优美,分析深刻,具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写作借鉴

角度一:

人生的魅力

蔺相如是幸运的,他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展示出一个外交家特有的魅力,也让我们欣赏到一种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

在秦国朝堂上,为了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相如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而且,在斗争中,蔺相如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角度二:

勇敢

蔺相如看到秦王只忙于将和氏璧“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知道其不会以城易璧,于是,当机立断,借给玉璧指瑕的机会夺回和氏璧,并以一种大义凛然之姿施缓兵之计。

活画出蔺相如英勇无畏、刚强坚毅的风采,同时也展现出他的随机应变、足智多谋的特点。

角度三:

审时度势,机智多变

蔺相如对事态发展的趋势、性质洞若观火,故对秦王出尔反尔、贪得无厌的狼子野心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警惕。

在瞬息万变的紧张局势中,他能够从容决断,足见其胆识与谋略。

角度四:

和则利,分则危

面对强敌,如果蔺相如因一己之私跟廉颇斤斤计较,就一定会使赵国处于被动之中。

他明大义,识大体,既保全了国家,也最终感动了廉颇。

苏武传

《苏武传》通过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后,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颂扬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1.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地要活下去。

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

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

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

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

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

匈奴意识到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逼、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

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人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

有人认为忠诚应该是对于明君而言而非昏君。

那些不分黑白,盲目服从,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只能称之为“愚忠”。

针对苏武的忠诚,我们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从整体上来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

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和人民。

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朝和匈奴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

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其治理下的国家。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苏武的忠诚里不可避免地会存有一些愚忠的成分。

比如:

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

当然也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因素。

1.精于剪裁,善于布局

作者始终围绕着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落笔。

苏武的一生经历共有八十余年,但班固只截取他出使、羁留匈奴的十九年生活。

在这十九年中,又只选取了几个典型场面做浓墨重彩的描绘,如两次自戮、幽禁断食、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

在这几个场景中,随着人物一次次地得到考验,其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2.巧妙地运用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在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仕敌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等。

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

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

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

举剑欲击。

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

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

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

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3.对人物语言的逼真叙写

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能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

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警告,使得匈奴不敢轻举妄动。

苏武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其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辞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

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

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

他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遥想苏武在匈奴

卓昊洋

凌厉的风,从遥远的后方吹向遥远的前方,从未停歇。

随风飘摇的草叶,青了又绿,绿了又黄,在一遍遍的轮回中承受着沉浮。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倚着一块饱经风雨的石头,凝视一望无垠的草原,在心里轻轻地问。

苍苍茫茫,在这荒无人烟的塞外,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能回答。

只有他手中紧握着的旄节似在轻声应和着:

很多年了,已经很多年了啊……

这个名叫苏武的孤独者,从前拥有锦缎织就的坐席,也拥有舒适温暖的家。

出发的那天,送行的场面真是盛况空前。

长安城内,十里长街鼓乐喧天,大汉天子执手相送——这是多么大的恩宠!

百官把酒相贺,亲朋吟诗唱和——这是多么高的荣誉!

百姓自发相送,妇孺含泪祈祷和平——这是多么神圣的使命!

认识的、不认识的送行者,溢于言表的期盼、艳羡或嫉妒,犹如长安街官道上新铺的黄土,一一掠过他的眼帘。

车里,他静静地坐着,任凭马车疾驰向前,任凭思绪随风飞扬,却依稀看到了阳关之外,前路丛生的荆棘和险隘。

旄节被牢牢抱在怀中,那是皇帝交给他的代表国家使命与责任的象征。

一簇簇蓬松轻柔的牦牛尾仿佛重若千斤,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从出使到被扣留,劝降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威逼利诱了一次又一次。

降,也许仅需一种态度,就意味着自由;

而守,需要舍身求义的凛然,结局则将是客死他乡。

一进一退之间,天壤之别啊!

然而,身为大丈夫,贵为和平正使,苏武岂能舍义求降?

死又何足惧?

对于常人来说,也许选择生容易,选择死难;

而对苏武而言,慷慨赴死易,不辱使命难啊!

“人生如朝露,你又何必如此啊!

”李陵的眼眶湿润了,“你还在坚持什么?

你被选出来,又被遗弃,你还要选择毫无希望的忠诚吗”?

原来李陵也是来劝降的。

“那是他们的选择,我无法改变。

我所能做的就是坚守一个游子对故国的信念,坚守人臣对使命的承诺。

宁可玉碎,也决不瓦全!

”牧羊人的心或许已经破碎,但依然坚如磐石。

李陵羞愧啊,仰天长叹:

“嗟呼,义士!

风停下匆匆的脚步,草歇息了飘浮的摇摆,黎明的曙光虽然迟缓,却终于来临。

苏武远望渐渐模糊的故友的背影,掉头凝视南方,依稀看见了前方逶迤而来的故国疆边。

名篇借鉴

持节出使,让他告别了温暖的生活;

北海牧羊,让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苦。

然而,一个忠诚的信念始终在他的脑海里回荡,国家神圣的使命在他的心田里扎根,带着这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他默默地坚持着,最终收获了民族的气节

将忠诚进行到底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听着那铿锵有力的歌声,一字一句都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那个名字,那段历史,千百年来一直回响在整个民族的耳边,撞击着每一颗忠诚而正直的心。

自从到了匈奴,苏武的人生便注入了一种悲壮的血液。

北海,那一片看不到边际的荒野,成了他塑造灵魂的场所。

这是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类难以生存的空间。

但苏武并没有因环境的恶劣而放弃生的希望,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于是,手持汉朝的符节,开始了艰苦的牧羊生活。

虽然他知道公羊不可能会生出小羊,但他毅然决然地坚持守候在那个没有希望的荒野上,用一种做臣子的节操树立起强者的形象。

任何打击都不会使他的信念动摇,大哥苏嘉因不意惊驾而伏剑自刎,弟弟孺卿因池鱼之祸而服毒自尽,母亲去世,妻子改嫁,这一切,都使他内心悲痛异常。

然而,那一个忠诚的灵魂在耳畔提醒他:

生为汉朝人,死为汉朝鬼。

他忍住了悲痛,没有丝毫的动摇,岿然屹立在朔风之中。

然而,当他听到汉皇驾崩的消息时,他内心的悲痛却再也忍不住了。

面向朝廷,他大哭吐血,几个月都沉浸在哀伤之中。

苏武,用他的忠诚演绎了一出流放中的精彩话剧,用自己的信念浇灌出一朵忠君爱国的百合花。

忠诚,千百年来一直是仁人志士追求的人生方向,对于忠诚的理解,也越来越完善。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这是苏武对忠诚的理解,也是大多忠臣们共同的心声。

商代的比干,为了尽忠,甘愿剖腹掏心,望大王醒悟;

宋代的岳飞,明知必死,只身赶赴京城,死于风波亭。

这样的事例不可胜数。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忠是一种愚忠,因为他们在尽忠的过程中不明白什么叫变通。

而真正的忠应该还有更加深刻的内容,应该叫精忠。

尽忠于君,这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但真正的明智的忠臣更能审时度势,在奉献自己忠诚的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一条宽敞的后路。

所谓“功成身退”或者“急流勇退”,说的就是这种忠臣。

越国范蠡,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却在举国的一片呜呼声中带着美女西施悄然离去,这应该是一种达观的选择;

汉代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王大业,却在天下稳定后“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之举。

有人认为他们是明哲保身,有人认为他们尽忠没有到底,但反观历代君王对待忠臣的态度,这应该是忠臣们最好的选择了。

愚忠也好,精忠也罢,只是忠臣们尽忠的观念不同,对君主的情感是别无二致的。

可是,面对这些把毕生的心血都心甘情愿付出的臣子们,那些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王是如何表现的呢?

“文死谏,武死战”,应该是对古代忠臣命运的一种基本概括,也是君王们给予他的臣子们最好的赏赐。

这些君王只有在需要忠臣的时候才会听取他们的逆耳忠言,而一旦到了太平时期,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忠臣的意见是大逆不道的。

无奈,忠臣总是无奈,但他们也在这种无奈之中完善了自己的人格。

名师点评

文章从“忠诚”这一角度对苏武的品格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出使经历的叙述,充分表现了苏武面对逼迫与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的忠诚。

整篇文章有一种成熟的大气。

高贵的灵魂

一个人能够不以身贵而贱人,不以独见而违众,不恃功而失信,只因为拥有一颗一尘不染的心,这颗心让他变得高贵。

苏武的灵魂是高贵的,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品格。

爱国

一个爱国者,他的内心始终充满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大爱。

苏武的心中,正是装着祖国,才能够在北海度过艰难的岁月,成就一生的爱国梦。

坚持的品质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不难,而要坚持把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却是难上加难。

苏武坚持在北海牧羊十九载,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最丰富的心灵。

张衡传

《张衡传》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略得当地记叙了张衡的一生,开头先按照传记体例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接着介绍张衡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以及渊博的知识,然后介绍张衡的为人,再介绍他在科学方面的贡献和政治方面的才干,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反映了他不尚虚浮、谦逊朴实的品德,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

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相互联系。

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慕当世”,第一部分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与第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

又如第一部分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

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

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

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

在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注重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

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乞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

可谓是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3.语言质朴,准确简洁。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四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

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千古孤独张衡墓

谭现锁

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

主人道:

“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

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主人的孙女——一个叫丹丹的十三岁女孩儿带领,骑车直奔张衡墓。

院内空寂,抛却了浮世的喧嚣,十分幽静。

拜殿前的石像,把我带回了东汉。

一个静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