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979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docx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走进端午节教案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假日。

孩子们对其背后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认为端午节不就是吃几个粽子吗?

一点都不好玩,也值得放假?

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学们崇尚过洋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

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

激烈的讨论过后,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决定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来解开这些谜团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进行探源。

二、学情分析:

我们四年级孩子,懂事、好学,喜欢阅读,但家庭条件一般,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学习,家里有电脑的只在极少数,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学校网络、老师和课外书。

他们对于的端午的认识也仅仅是吃几个粽子和鸡蛋,带彩线辟邪之类,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对屈原的了解也甚少。

资源分析:

电脑网络的普及,学校图书馆的开设,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亮丽的舞台;为孩子们提供了的实践的空间和取之资源;走访经验丰富、不忘传统的家长,也是实践中重要的社会资源。

三、活动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来源及历史文化,用不同形式感受并展示。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中国传统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意义,进而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并通过分组合作,感受与他人合作交往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和与人交往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时间安排1.确立主题,成立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一课时)2.各小组实践活动(四课时3.成果展示(一课时)4.活动延伸(一课时)四、活动实施过程

(一)活动准备1.提出课题。

师引导:

家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有多少?

你们想通过什么方式得知?

生活动:

四人小组讨论后,少数服从多数,决定设计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调查表,对初一至初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问卷的制作与整理。

师进一步引导:

通过调查结果,你最想说什么?

最想知道什么?

生的兴趣被激发,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活动结果:

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进行探源,就以部分同学比较熟悉的端午习俗粽子艾叶命名粽艾香里话端午。

【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活动发现问题,从而有兴趣解决问题。

调查结果让一些同学感受有些传统节日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的悲哀!

】2.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师:

你们想从哪些方面探源呢?

生活动,同学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提醒引导,决定从五方面探源: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探源组端午节的习俗习俗组端午的诗词故事文化组采访本地的老人及搜集本地的习俗画面摄制组国外端午节习俗涉外组师:

子课题已经确立,根据兴趣自愿分成五组。

生自由组合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同学进行兴趣选择与合作交往的辅导和鼓励,使他们坚定信心,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

老师提议:

各组民主推选出有责任心的同学为小组长。

学生活动,各组或口头推选或投票选举。

3.制定活动方案。

在小组长带领下,各组同学集思广益,根据自己的任务内容确定活动方式。

师建议每个组长根据组员特长分配任务,合理安排,鼓励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

各组长上台交流活动方案,师生提出建议。

师巡回指导组长分工明细,根据兴趣负责到人。

各小组草拟活动计划,小组成员通过后制定完整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计划表活动主题指导教师组长成员课题提出的依据及内容课题探究的目的与意义计划采用的研究方法活动步骤时间安排需预先做好的准备条件准备:

知识准备:

物质准备:

可能面对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可能的困难:

应对策略:

任务分工成果形式【让学生自主决定探究内容,教师尊重学生意见】4.阶段性评价。

从参与的积极程度、选择的活动内容及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实践活动1.各小组预先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校内资源查找所需的资料,教师协调各组查资料的时间和地点,保证活动进度。

2.学生自愿报名当主持,在不影响小组进度的情况下准备台词。

3.探源组活动,交流整和所有材料后,决定编排小品以纪念屈原,教师适当指导动作、表情等。

4.习俗组三位同学整理搜集各地端午习俗的资料,两位搜集图片,两位美术爱好者画习俗画,并联系摄制组拍照片。

5.文化组分工搜集端午诗词与故事,三位同学一组,争取脱稿复述。

6.摄制组采访当地的老人,配合其他各组活动,教师首先对照像机的使用提出要求,由李娜同学专管,对与人交往的礼貌以及怎样设计采访问题等提出意见,然后与习俗组合作学习包粽子。

7.涉外组主要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外国端午风俗,交流感想,畅谈体会。

另外,教师经常询问小组长,了解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对遇到的困难及时指导帮助,来统一协调各组员意见。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同学有个性地表达,发扬创新精神。

】(三)成果展示主持人杨焕、王群带领同学慷慨激昂的高歌《中国人》引入成果展示。

1.探源组汇报。

(1)讲端午节的六种起源:

①源于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②源于伍子胥的忌辰。

③源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④源于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⑤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⑥源于田文。

(2)几个同学表演了小品屈原颂。

(3)讲端午节名字的来源及别称。

(4)通过对端午起源的探究,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后自主回答。

【通过集思广益,用思想风暴的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2.习俗组汇报。

学生各代表发言:

(1)介绍各地端午习俗,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等都有相同和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的核心内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是真正的卫生防疫节。

(2)展示搜集的端午香包、粽子和赛龙舟图片以及自画农村端午风俗画。

(3)讲端午节戴五彩线的讲究。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不过,我们这儿的大人为了祈求孩子平安、幸福,小孩子的双手双脚上都带五彩线。

(4)搜集了许多关于四川地震灾区的新闻和灾区小朋友快乐过端午的照片。

(5)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本环节关注灾区,激发同学的爱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3.文化组汇报。

学生代表交流:

(1)关于端午节诗词。

(2)门楣上挂菖蒲和艾叶的传说。

(3)黄巢与艾叶的故事。

【通过传说、故事,让学生明白:

信任与爱心也是端午节的另一来源。

】(4)组员互评活动表现。

4.涉外组汇报。

(1)外国也有端午节。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3)还搜集到2005年11月24日,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全班同学纷纷发表自己意见,形成一场小型辩论赛:

甲方:

端午节仍是中国人的节日。

乙方:

端午节是汉文区的共同节日。

【通过辩论,引起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增强爱国情感,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摄制组汇报。

学生展示成果:

(1)采访本地老人的记录,老辈过端午的习俗和端午故事。

(2)王奶奶教同学包粽子。

(3)孩子带五彩线的照片。

(4)农家门窗上插上艾叶。

(5)组长对组员表现评价。

主持人:

泱泱华夏,四面八方;端午习俗,斑斓煌煌。

同学们,咱们应该如何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明呢?

大家各抒己见、高潮迭起。

【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社会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拓展延伸1.学生活动。

(1)同学们以村为单位,以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回到家耐心地向父母宣传、讲解!

(3)主动办起了黑板报,向全校师生宣传!

(4)在学校宣传栏里进行手抄报、照片及绘画展示。

(5)同学们号召全校同学举行了弘扬传统节日签名活动。

【多样的活动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操,这是学生又一次思想的飞跃!

】2.评价总结。

(1)谈活动中收获与不足,学生自己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2)填写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总结评价表。

(3)师生共同投票选出优秀资料奖1个,积极参与奖1个,虚心请教奖1个,创新摄影奖1个,个性表达奖1个。

教学课题《走进端午节》科目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其习俗;2.学会整理和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培养生的探究精神;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生的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体现1.通过了解屈原、伍子胥、曹娥的故事,培养学生对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通过分析资料中韩端午之争,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点1.对资料的整理与使用;2.由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分析端午节的意义;学生情况分析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法学法回顾开学以来已开展的放映课件。

问: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问:

这个课题我们分成小问题?

分别是什么?

这是我们前一阶段各组照片,今天开始我们进版块中华传统节日美食,中国的传统节日样,内容丰富,是我们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传统节日,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彩画面。

目前,国家法的节日有春节、清明、中秋四个。

今天我们要研观看课件,回答老师问题。

答:

中华美食文化答:

三个,《健康饮食》《地方俗及小吃》《传统节日及传统食》师生互动第一个节日是端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个端午节是哪一天?

为什么这个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呢?

上节课我们布置的任务求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午节的资料都完成了吧给大家5分钟时间整理答:

阴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可以称为端五。

教学过程教讨论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法学法整理资料的要求:

1.扫清障碍,标注出生字的读音;2.将资料按来源和表现形式进行分类;3.找出资料的重点,对内容进行分析巡视指导好,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组查到了多少资料?

分别是什么类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