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文档格式.docx
《玉米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于紧实和过于疏松的土层均对来访生长发育不利。
检查土壤疏松度一要抓住土壤耕层中有无中层板结,二要注意播前耕层是否过于疏松。
播种前土壤耕层不宜太松,太松不仅使种子与土粒接触不紧,而且使播种深度不匀,幼苗不齐,甚至引起幼苗根系接触不到土壤而干旱。
播前或播后镇压可调节过松现象。
二、玉米播种技术
1、适时播种的增产意义
春玉米适时早播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一,适时早播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
第二,适时早播能够有效地关轻病虫害。
因为玉米早播,春季的低温条件下,不利于黑粉病孢子发芽,可以减轻发病或避开玉米发病期。
在苗期,地老虎、蝼蛄、蛴螬等为害幼苗;
中后期玉米螟为害茎叶和雌雄穗,将严重影响玉米增产。
适时早播可以使玉米庆地下害虫发生之前发芽出土,至于害虫严重时苗已长大,抵抗力有所增强,保证全苗;
同时也可以避开开减轻中后期玉米螟的为害。
第三,增强抗倒伏能力。
适时早播可使幼苗在低温和干旱条件下经过锻炼,根系发达且能向下深扎,为后期植株生长奠定基础,茎组织生长坚实,节间短粗,植株较矮,增强抗旱、抗涝和抗倒伏能力。
第四可以避免不良气候的影响。
在干旱地区适时早播既有利于趁墒出苗,又可避过伏旱,保证玉米的授粉授精,获得丰产。
2、播期
春播玉米的播期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决定。
春玉米一般在土壤表层5—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0度即可播种。
足墒播种是全苗的关键。
一般来说,播种深度处的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满足玉米种子发芽的出苗的需要。
必须按照品种特性来确定播种期。
我们北方种植的上熟、中熟和晚熟等玉米生育类型,晚熟品种一般适于春播,如果迟播则在生育后期遇到低温或早霜,不能正常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
生育其较短的中熟、早熟品种可适当晚播,一般以夏播为宜。
我国北方春玉米播期:
黑龙江、吉林省在5月上中旬,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北部及亲疆北部多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华北平原及西北其它地区多在4月中下旬播种。
3、播种技术
3.1播种方法
北方春玉米旅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
东北温度低,多采用垄作,可提高地温。
玉米播种方法分为条播、点播和穴播。
整地较的耕地多采用条播,使有机播或犁播的地块也用条播,条播工作效率高,进度快,也提高了播种质量。
没有机播条件的地区或者山地、丘陵旱地多采用点播和穴播,利用人式点种,有节省种子、用肥集中、播种质量高的优点,但比较费工。
3.2播种量
播种量因品种、种子大小、生活力、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栽培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条播2.5—4公斤/亩,点播和穴播的用量可以减少,一般为2.5—3.5公斤/亩,播种量过大,不但造成种子浪费,而且间苗定苗费工、幼苗争光、争水、争肥,造成苗荒而减产。
3.3播种深度
适宜的播种深度,要根据土壤质地、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
玉米适当深播可防止干旱,确保全苗,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倒伏的能力。
但播种过深易造成缺苗,一般播种深度在4—6厘米,要求深浅一致。
土壤黏重、墒情好时,适当浅些,4—5厘米为宜;
反之可深些,但不宜超过10厘米。
4、合理密植
玉米高产栽培必须做到合理密植。
就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品种特性,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种植适当的株数,使玉米与环境统一,群体与个体统一,及玉米产量三因素相协调,平衡在较高水平上,进而建立高产的玉米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4.1密度与产量的构成关系
玉米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来决定的。
试验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亩穗数增加(但增长的比数越来越小),而穗粒数和粒重降低。
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是增穗增加的产量大于由于粒数、粒重降低而减少的产量。
如果增穗增加的产量小于由于粒数、粒重降低而减少的产量,则说明群体过密;
如果减穗减少的产量大于增粒数、增粒重而增加的产量,则说明群体过稀。
密度与产量是抛物线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密度增加,产量增加,而随着密度的继续增加,产量增加量越来越少,直至停止增加,继而出现密度增加,产量不断下降。
一般情况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一的调节作用是穗粒数大于每667平方米穗数大于千粒重。
但针对不同条件,三因素的作用亦有变化;
在低产变中产(3000—6000公斤/公顷)条件下,亩穗数是关键因素,应通过增穗增产;
而在中产变高产条件下(6000—10500公斤/公顷),穗粒数起主导作用,应通过增粒增产;
更高条件下,主要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夺取高产。
总之,玉米要高产,穗足是基础,粒多是关键,粒重是保证。
在实际的高产栽培经验中,创造高产的途径有三种:
促穗多(紧凑型),促穗大(平展型),促穗大、粒重结合。
4.2群体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
在一定的范围内群体叶面积越大,产量越高,目前推广的平展型品种,最大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在4左右,紧凑型玉米品种为5—6,成熟期叶面积:
低产田不能小于1。
5,高产田不能小于2。
4.3合理密植的原则
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
4.3.1株型紧凑型和抗倒品种宜密,株型平展型和抗倒性差的品种宜稀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密度要求。
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叶片较平展、群体透光性差的品种一般耐密性差,种植密度不宜过高。
每亩种3000—3500万株为宜;
植株较矮,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群体透光性好的品种或芭秆坚韧、根系发达的品种耐密性强,如郑单958等。
每亩种植密度4500—6000株;
一些株型紧凑但抗倒能力稍差的品种,适宜密度4500——5000株/亩。
4.3.2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地力水平是决定种植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土壤肥力基础较低、施肥量较少,每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下的地块,由于肥力不足,密度过高,植株生长差,空秆多,种植密度不宜太高,应取品种适宜密度的下限值;
在地肥、施肥量又多的高产田,要采用搞倒,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取其适宜范围的上限值;
中等肥力的地块取品种适宜范围的中间值。
4.3.3阳坡和沙壤土宜密,低洼地和黏重土地宜稀。
一般阳坡地由于通风、透光条件好,种植密度可高些;
土壤透气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上宜种得密些;
低洼地通风差黏土地透气性差,宜种得稀些,一般每亩种植株数可差300—500株。
4.3.4.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密
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光合时间比较长,呼吸消耗少,种植密度可大些,如沿海和高原地区;
在高温多湿,昼夜温差小的内陆地区种植密度宜偏稀一些,一般每亩相差500株。
4.4合理密植的种植形式
在密度增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
4.4.1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55—73厘米,株距按密度确定。
其特点是植株抽雄前,叶片、根系公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
便于播种、定苗、中耕、除草和施肥等作业,顺利开展。
但在肥水足密度大在生育后行间郁闭,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
4.4.2条带间作
以玉米为主(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玉米4—6行,大豆2—4行;
以大豆为主(中等以下肥力地块),大豆4—6行,玉米2—4行。
生产上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种植形式。
研究表明,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影响不大。
三、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
苗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这个阶段。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
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采用的管理措施包括:
查田补苗、间苗定苗、蹲苗促壮、中耕除草、适当追肥及防治虫害。
1.1查田补苗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这将严重影响玉米诉产量。
在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1.2适时间苗、定苗
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
间苗的原则是:
去弱苗,留壮苗;
支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
如果间苗过晚,会使植株过分拥挤,互相遮光,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
定苗一般在5—6片叶时根据品种和地力进行。
定苗时间也是宜早不宜迟。
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应增加间苗次数,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
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地茬苗。
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
而且要注意间苗要在晴天进行。
1.3蹲苗促壮
此方法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基础。
蹲苗时间一般以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
当玉米长出4—5片叶的,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厘米左右,使地下茎节外露,晒根7—15天,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摄氏度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
春玉米蹲苗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时间过短起不到蹲作用,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幼穗分化。
因此必须因地、因天、因苗情灵活掌握。
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
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
1.4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不仅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生长,而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
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另外,干旱时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作用;
大雨后中耕,能起到散墒除涝作用,对于盐碱地还有抑制盐分上升的作用。
农谚中“锄头底下有水”、“锄头底下有火”、“锄头上三件宝,发苗、防旱又防涝”就是这个道理。
苗其一般应进行三次中耕,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时进行,深度3—5厘米;
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30厘米高时进行,深度为7—8厘米;
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深度5—6厘米。
铲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
耥要要注意深度和培土量,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
为了耥深,又不压苗、伤苗,可用小犁,应遵循“头遍不培土,二遍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
1.5适量追肥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等要通过施肥来补充。
玉米施肥,既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性及需肥规律,也要考虑气候、土壤、肥力等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用肥。
施肥的原则是: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氮、磷、钾肥与微肥配合平衡施用;
基肥、种肥及追肥配合施用;
施足底肥,轻施苗肥,生施拔节肥和穗肥,巧施粒肥。
玉米播前要注意基肥与种肥的合理施用。
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包括畜禽粪便、杂草堆肥、秸秆沤肥和土杂肥等。
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2吨。
此外,缺磷土壤每亩施用过磷酸钾30—40公斤,缺钾土壤每亩施硫酸钾5—10公斤。
基肥一般迟效肥点总量的80%左右,速效肥占20%左右。
种肥是在玉米播种是,施在种子附近或者随种子同时施和的肥料。
化肥作种肥时,用量不宜太大,一般每亩施尿素2—3公斤,可以促进玉米早出苗,出壮苗。
农家肥和化肥可以混合作种肥,但应以化肥为主。
种肥无论沟施或穴施的方法。
都应与种子间隔4—5厘米,以防止烧种伤苗。
2、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
2.1追肥
玉米在拔节到孕穗期吸收养分的速度加快,数量多,达到需肥的高峰期;
开花后,速度减慢,数量减少。
氮、磷、钾元素总吸收量的趋势是拔节期1%—4%,小喇叭口期5%—8%,大喇叭口期30%—35%,抽雄期50%—60%,灌浆期62%—65%,蜡熟期100%。
玉米有两个吸收高峰:
第一个为灌浆期—蜡熟期—,以乳熟期为中心。
从吸收强度上看,氮磷都是大喇叭口期大于抽雄期大于蜡熟期,钾的吸收强度是抽雄期大于大喇叭口期大于灌浆期。
穗肥是小口至抽雄前所追的肥(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是促进穗大粒多的关键肥。
一般是每亩施用尿素30—50公斤,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施用,尿素施用后用土覆盖,也可采用打洞深施。
孕穗期是吸收养分和水分最快、最多的时期,必须适时追施攻秆肥。
拔节前施用尿素10—12公斤/亩,可以促进秆壮和穗的分化。
玉米孕穗期,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植株需肥的高峰期。
孕穗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底肥数量和植株生育状况等因素灵活掌握。
一般土壤肥力低、基肥少、植株叶片淡绿、生长势较弱的地块要重施,以占总追肥量的60—65%为宜;
土壤肥力中等、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的地块,占总追肥量的50—55%即可;
土壤肥力高、底肥足,植株根系发达、叶片深绿、生长繁茂的地块,以占总追肥量的45—50%为宜。
要防止施用氮肥过多,引起贪青晚熟或者青枯早衰而减产。
对于一些缺锌、铁、硼等微量元素的耕地,在拔节孕穗期喷施0.3%的硫酸锌、硫酸亚铁或0.2%硼砂溶液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2.2去蘖除弱
玉米的分蘖一般不形成果穗,所以应将分蘖及早除去以减少养分的无益损耗。
去蘖要及时、认真,以防损伤主茎和根系。
在去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中培土。
大喇叭口期前后应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小弱株。
3、四防田间管理
四防是指防早衰,防空秆,防倒伏,防缺粒。
1、防早衰
玉米早衰是指玉米在灌浆乳熟阶段植株叶片枯萎黄化、果穗苞叶松散下垂、茎秆基部变软易折、百粒重降低造成的关产现象。
农民称之为“返秆”,一般多发生在壤土、沙壤土和种植密度较大的田块。
玉米发生早衰后,果穗下部叶片黄萎,上部叶片呈黄绿色,有时呈水渍状,全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
茎秆变软易折,根系枯萎,根毛量少,有时可年到全蚀病黑色子囊壳或休眠菌丝。
1.1发生早衰的主要原因
第一,土壤条件:
土壤通透性不良,施用农家肥数量少使土壤有机质缺乏、碳氮比失调,降低生物的因氮能力,从而造成玉米后期营养不足。
第二,栽培条件:
玉米种植密度或种植形式不合理使单株营养面积相对减小;
多年连作使土壤中积累大量的镰刀菌、腐霉菌和全蚀病菌,影响玉米生长;
播种过早会引起早衰。
第三,气候和病害因素:
不良的气候条件会引起病害加重早衰。
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持续高温干旱,光合产物不足,造成茎叶可溶性物质向生长中心籽粒输送,使茎叶养分缺乏而早衰。
8月中旬以后的大量降水会促进病原菌的萌发侵染,加重早衰。
1.2早衰的防治技术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秋翻地以减少初次侵染菌源;
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
采用合理的种植形式,保证单株足够的营养面积;
培肥地力,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钾,可以防早衰;
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影响根系呼吸,造成植株早衰或倒伏,乳熟期保持适宜水分,增产效果显著。
可改善玉米良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及时防治病虫害。
2、防空秆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者有雌穗而未结籽粒。
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一般在2%以上,严重的达20%—30%/。
2.1空秆的主要原因:
每一,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
雌穗是由腋芽发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不适合的时候,雄穗就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会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致使雌穗因营养不足导致发育不良而形成空秆。
第二,营养分配,玉米在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供应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少,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秆率增高。
在玉米旺长阶段若矿物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使向雌穗上分配的有机物少,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对养分的要求,也易形成空秆。
第三,施肥,在同一密度肥力不足的条件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空秆高;
肥力越低,种植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
施单一肥比施配方肥的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比施用三元肥料的空秆率高。
第四,气象因素,大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若此时期干旱缺墒,就会影响雄穗的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和吐丝延迟,花粉的生命力弱,花丝容易枯萎,因此造成不能授粉授精而出现空秆。
在玉米抽雄开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和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黏结成团,丧失了授粉能力,使花丝因此不能及时受精,造成雌穗有穗而无籽的后果。
2.2空秆的防治技术
第一,削弱顶端优势,生产上采用去雄技术能有效地削弱其顶端优势,以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作用。
去雄方法是:
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损坏功能叶。
授粉结束后再将剩余的雄穗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第二,合理密植,一般品种每亩留苗2800—4000株;
紧凑型品种每亩留苗5000株左右。
适当增大行距,缩小株距,有利于群体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降低空秆率。
第三,按叶龄施肥,玉米孕穗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养分供应充足,能减少空秆率。
其施肥的具体原则是:
当叶龄指数达30%前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追肥氮钾肥;
叶龄指数达30%—35%即5—6片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
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施作下的40%的氮肥。
3、防倒伏
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
在玉米生长季节多暴雨的地区,较易发生倒伏。
3.1玉米倒伏的原因
第一,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闭,植株之间的相互遮阳使茎秆徒长、纤细,根系减少,遭遇大风极度易发生倒伏。
第二,根系发育差,田间肥水条件好且苗期长势旺的地块,如果拔节期偏施氮肥且数量大,造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迅速,节间拉长,而根系得不到很好的发育,根量少,气生根条数和层数减少,遭遇大风降雨很容易造成倒伏。
3.2倒伏的防治技术
第一,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
耐密型口种如郑单958,留苗密度掌握在每亩4500—5000株;
大穗型品种,每亩3000—4500株,最多不超过4000株。
第二,适当蹲苗,苗期适当蹲苗能使地上部分节间缩短,促进根系下扎,构建庞大根系以提高抗倒伏能力。
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
此方法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装、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且蹲苗时间不易太长,在拔节之前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第三、深耕培土,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入土加深,可明显减轻后期倒伏程度;
玉米拔节期后培土,可产生大量支持根,使根系发达,减轻倒伏。
第四,合理施肥,要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
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分期追施;
最好以优质复合肥或氮钾肥来替代单质氮肥,保证玉米均衡生长,防止偏施氮肥引起的徒长,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
4、防缺粒
玉米缺粒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其表现形式多样:
全穗一侧缺粒,穗间缺粒,果穗上零散分布几粒,顶端缺粒即秃尖。
4.1玉米缺粒的原因
第一,品种的遗传特性造成秃尖缺粒。
第二,花粉来源不足,授粉不好或授粉没有受精,小花未孕。
第三,雌穗分化后期营养积累不足,干物质和同化物不能有效地向籽粒和贮藏器官分配,造成玉米穗的籽粒秕小,并形成秃尖现象。
第四,由于害虫将部分小花或籽粒被吃掉造成缺粒。
4.2防治技术
第一,选用不缺粒,不秃尖的优良品种如郑单958。
第二,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生理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使玉米个体得到良好的发育,减少秃尖的发生。
第三,及时防治虫害。
四、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真菌性病害
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
我国以东北、华北西部、西北北部、西北和南方山区的冷凉地玉米说区发病较重。
症状:
玉米大斑病往往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
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重。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时和籽粒。
发病部位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然后沿叶脉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
病斑一般长5—20厘米,宽1—3厘米,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连片,植株枯死。
枯死株根部腐烂,雌穗倒挂,籽粒干瘪。
发病规律:
玉米大斑病属于弱寄生菌,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
大斑病的发生与玉米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和耕作措施有关。
目前尚未发现对玉米大斑病具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对大斑病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25度,超过28度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易发病的条件是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
玉米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单作发病重,套种发病轻。
标准化防治:
第一,种植抗病品种中防治玉米大斑病的主要措施。
第二,当植株人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时最易受到病菌的侵染,因此加强田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可抵抗病菌的侵染。
由于该病发生于生育期的中后期,适当早播可避免病害的流行。
第三,可用10%世高、70%代森锰锌、70%可杀得、50%菌核净兑水喷雾防治。
但效果不显著。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区的重要病害。
只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
受害前期表现为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条型症状。
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雌穗变成一个大黑包。
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孢子。
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形式越冬,以土壤传播为主。
在玉米3叶期以前,土壤温度在21度—28度,湿度在中度偏旱时最利于病菌侵入。
4—5叶以后再无侵染。
当种子发芽时,病菌也萌发,侵染幼苗,随植株的生长,最后破坏穗部,成为黑粉。
连作地、耕地粗放、覆土过厚、土壤干燥都有利于侵染发病。
(1)种植抗病品种。
(2)及时摘除病穗或病株。
(3)与豆科作物轮作。
(4)适期播种,促使种子早发芽,出土快,减少发病。
(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公斤拌种2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