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852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docx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

“何陋之有?

”        孔子说:

“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

(是,宾语提前标志)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

“何为者?

”           楚王问道: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

(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

(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

1、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

(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7、屠惧,投以骨。

                      屠户很害怕,就把担中的骨头扔给狼。

8、贫者语于富者曰。

                    穷和尚向富和尚告诉了自己去南海的想法。

9、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0、易之以百金。

                       用百金来交换。

11、有时朝发(于)白帝。

               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急不可待。

13、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楚王?

14、受地于先王。

                       从先王那儿接受继承了土地。

15、醒能述(之)以文者。

               酒醒以后能够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

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岳阳楼的上面镌刻上唐代和当今名人的诗词歌赋。

四、定语后置。

定语本应放在名词中心语的前面,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临时置后。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马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餅。

        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

5、尝贻余核舟一(枚)。

             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桃核雕刻的小船。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啊。

7、有地隐然而高。

                  有一块隐隐约约比较高的地。

8、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有一方洼陷下去的长方形的水池。

9、听其言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听他宏辩的言论,看他秀伟的容貌。

文言文被动句。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都很关爱士卒,士卒也都愿意被他命令。

8、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

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队伍中。

10、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油从铜钱的方孔中流进去,可是铜钱的边缘一点也没被油沾湿。

1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洗净,美好得像擦过一样。

12、池水尽黑。

                   池水尽被洗笔的余墨染黑。

13、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

  小小的诚意不能被人信服,神灵不会保佑您的。

(三)文言文判断句。

1、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

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

      

努力学习永不倦怠,才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人。

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花。

5、此为何若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中轩敞着为舱。

           中间高起的部分是船舱。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

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继承王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9、我是李府君亲。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

  翻译:

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

“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

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

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译为:

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