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时分秒教案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时分秒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时分秒教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的左边是时针指的那个数,右边是“00”。
教材有意把1时、6时、9时、11时依次排列,学生顺次读写这些时间,随着钟面的变化,感受时间是按顺序变化的。
2.
了解钟面上的“格”,教学1时、1分的概念。
例2教学时间单位时和分,包括时与分的概念,时与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钟面上的“格”。
钟面上的“格”是为了准确表示时间,有“大格”和“小格”之分。
学生观察钟面,一般不会仔细辨认格。
为此,教材问学生“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引导他们去关注钟面上的格,去数钟面上的格。
首先要区分“大格”和“小格”。
钟面上两个相邻数之间都是1大格,每个大格里有若干个点,两个相邻点之间都是1小格。
然后要知道大格的个数和小格的个数:
12个数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整个钟面有60个小格。
十分重要的是,学生应该熟悉从12到某个数之间,有几个大格,有几个小格,这是辨认非整时时间所需要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沿着钟面的12个数,在钟面图的外面,依次写出小格的个数,并联系5的乘法口诀,记住从12到1有5小格、到2有10小格、到3有15小格……到9有45小格、到10有50小格……到12有60小格。
(2)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时、分是常用的时间单位。
教学时和分,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时、分的概念,形成1时、1分的时间观念。
例题指出: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这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时、分概念。
教材在钟面上用涂色的扇形表示出时针走的1大格和分针走的1小格,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1时和1分的概念。
学生建立时、分的概念,应该体验1时有多长,1分是多长。
教材让学生进行1分钟活动,如写字,踢毽、跳绳等,利用1分钟能写几个字、踢几下毽子、跳几下绳,来感受1分钟有多长。
同时,让学生联系一节课和课间休息时间,感受1小时有多长。
这些具体感受,使1时、1分的概念不只是枯燥的语言讲述,而是富有色彩的亲身体验的时间观念。
(3)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
1时是多少分?
例题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
在钟面上拨1小时,看时针和分针分别怎样转动,发现时与分的进率。
严格地说,应该让时针走过1大格(因为1时是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看到分针同时走了60小格,于是得出1时=60分。
但准确拨出时针走1大格不太容易,比较方便的拨法是让分针走1圈,看到时针同时走1大格,就能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3.
认、读、写钟面上的非整时时间。
非整时的认读比整时难得多,尤其是接近整时而未到整时,更容易认错。
所以,教材安排两道例题教学非整时的认、读、写。
先教学不接近整时的时间,再教学接近整时的时间。
(1)钟面上的不接近整时的时间。
钟面上,不接近整时的时间,时针总在两个数之间,分针总是指着某个小格。
一般来说,时针刚过了几,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这个时间就是几时几分。
教材没有把这个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看着钟面体会非整时的时针与分针所在的位置,感受非整时的读写方法。
例3图呈现一小孩早上起床、吃早饭,与妈妈道别、到达学校等四个时间的钟面。
第一个钟面上,是7时,小孩正起床。
第二个钟面上,时针指在7和8之间,分针指着3,教材告诉学生:
这个时间是7时15分,并写出7:
15。
教学这个时间,要引导学生体会时针在7和8之间,应该是7时刚过,8时还没有到,即7时多。
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分针指着3,表示它从12起走了15小格,即15分。
所以,钟面上的这个时间是7时过15分,也就是7时15分。
写出这个时间,应该在“:
”的左边写7,右边写15。
第三个钟面上,时钟仍然在7和8之间,仍然是7时多。
分针指着6,表示7时过了30分。
教材要求学生像这样观察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并尝试着自己读写这个时间。
第四个钟面上,还是7时多,但分针指着9。
教材要求学生读写这个时间,初步认识非整时,会读写这样的时间。
教学时,要让学生拨出这几个时间,在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中,感受这些时间分别是7时过15分、30分、45分,进一步体验7时15分、7时30分、7时45分的含义。
充分利用例题的内容,还可以把上述三个时间连起来,连续说出这小孩几时起床、几时几分在吃早饭、几时几分离开家,几时几分到达学校。
体验7时几分都是7时过了、8时不到。
由于分针走的小格数不同,三个时间就不同。
(2)较难辨认的时间。
接近整时的时间不是整时,由于时针似乎指着某个数,学生往往会读错写错这样的时间。
例4专门为解决这个难点而编排。
钟面上,时针几乎正指着8,分针指着11,这样的时间最难认读。
必须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个时间还没有到8时。
钟面上的涂色扇形表示分针走了55小格,是7时过55分。
钟面上的白色扇形,表示离8时还有5分。
所以,这个时间是7时55分。
钟面上,时针几乎正指着8,分针指着1,这个时间也接近8时。
钟面上那个涂色扇形表示分针走了5小格,应该是8时过5分,即8时5分。
要写出这个时间,“:
”的左边是8,右边一般写成05。
4.
认识秒针,知道时间单位“秒”,体会1秒有多长。
在教学时、分之后继续教学秒,一方面增加有关时间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秒强化对分的体验。
例5把认识秒分成四步进行。
首先在跑100米的场景里引出“秒”,让学生感受秒是比较小的时间单位,计量不到1分的时间,可以用秒为单位。
接着介绍钟面上的秒针,用“最长”“最细”形象地描述秒针的特点,使学生一眼就能识别秒针,并区别于分针和时针。
然后利用钟面上1小格扇形色块,介绍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指出了秒的概念。
最后同时观察钟面上时针和秒针的转动,得到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
教材安排的这四步,与前面教学时、分的过程差不多,有利于学生把学习时、分的经验应用到学习秒的过程之中。
配合例5的“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体验秒的长短。
跟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每秒拍一下手,利用这种节奏,不但体验1秒是相当短的时间,而且体验时间就是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的。
从1数到60,比谁用的时间最接近60秒,要求学生不看钟面,默默地一秒一秒地体验时间,检验他们对1秒时间的把握,同时也在体验1分时间有多长。
了解自己做一次深呼吸、从1写到20、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的时间,也是在活动中感受秒,体会1秒虽然很短,但几秒就能完成一件事情,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些活动要合作进行,在自己做各项活动时,要请同伴帮助计时。
如果有钟表,当然更好。
如果没有钟表,可以按1秒1秒的节奏,通过数数计时。
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时,应教育他们尽量保持安静,困为体验时间很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平静的心态。
5.
“动手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
本单元编排的“动手做”,引导学生使用“立竿测日影”的方法进行一次计时实践。
“立竿测日影”是古人的一种计时方法。
其原理是:
晴天,把一根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会看到它的影子;
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如上午8时和11时),同一根竹竿的影长不同;
邻近几天的同一时间(如都是上午9时),同一根竹竿的影长基本相同;
如果间隔天数很多,即使同一时间,同一根竹竿的影长会有明显差距。
这次“动手做”需要的材料很简单,只要一块圆盘形硬纸板、一小块橡皮泥和一根稍长些的小棒。
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橡皮泥固定在圆盘中心,把小棒竖直插在橡皮泥上。
应该注意的是,橡皮泥和小棒所在的位置必须固定,不能移动。
否则,会使活动的结果发生错误。
活动可以安排在双休日进行,教材十分清楚地讲述了操作方法。
星期六上午,把制作好的圆盘与小棒,固定在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分别在8时、9时、10时、11时、12时,把小棒的影子记录在圆盘上。
学生会发现,时间越接近中午,小棒的影子越短。
星期日上午,把圆盘和小棒仍然放在昨天的地方,在8~12时之间,任意选择一个时间,看看这时小棒的影子。
与昨天的记录相比照,估计这时大约是什么时间。
如果小棒的影子几乎和昨天记录的某个影子相同,那么现在的时间就是昨天做这个记录的时间。
如果小棒影子处于昨天记录的两个影长之间,那么现在的时间应该在昨天做这两个记录的时间之间,大约是几时几分就能估计出来了。
6.
练习二里编排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练习二为整个单元的教学而配置,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习惯是练习设计的主要目的。
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是时、分、秒的概念。
第1题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选择适当的时间单位,描述做这些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
例如,刷一次牙大约用4(分),脉搏跳10次大约用8(秒),夏天午睡大约用1(时)等。
选择适当的时间单位,需要有正确的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这些观念在使用单位的活动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第2题比较每组的两个时间的大小,如5分○5秒,60秒○1分,1时○100分等。
这些大小比较涉及到1分、1秒各有多长的观念,以及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进率等基础知识。
第3题,想着钟面回答“分针从12走到7,要走多长时间?
”“时针从12走到5,要走多长时间?
”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要根据“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推想出来,是时、分概念的一次应用。
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是本单元的基本技能。
第4题,要求学生分别写出四个钟面上的时间。
第5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经给定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分针。
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学生正确辨认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还结合认读钟面上的时间,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
第6题要求学生在表格里填写自己每天的起床时间、上学时间、午餐时间、放学时间、睡觉时间,蕴含着按时作息的教育内容。
第7题对照着班级的作息时间表,说说钟面给出的四个时间,以及这些时间同学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体会按时作息才能保障日常生活有序进行。
第1课时
认识时、分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小朋友猜对了。
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
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
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
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
时针呢?
(2)总结: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
(挂图出示:
钟面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
)
提问:
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
讲述:
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
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引导学生从1开始依次数出12个大格。
学生数好后板书:
12个)
4.认识小格。
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
(板书:
小格)
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
学生交流。
5个)
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
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
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
(1小时)从1走到2呢?
(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
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
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
走到7呢?
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
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
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
要知道钟面走了几小时,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6、认识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分针是怎样走1小格的。
这个绿色部分表示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
走这样的2小格是几分?
走3小格呢?
7小格呢?
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教师用实物钟演示并提问: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多少分?
再走3小格呢,一共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10分,25分)
要知道走了几分钟,要看分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几小格就是几分。
7、认识时、分的进率。
在钟面上分针走了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格?
(60个小格。
)因此,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
经过了多长时间?
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1时=60分
8、感受1分钟。
过渡:
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
大家做眼保健操,1分钟大约做几节眼保健操。
请两名跳得比较快的同学出来跳绳,同学们分别数个数。
做“想想做做”第5题,了解有多少同学能在1分钟内完成。
指名背古诗,看1分钟内能背几首古诗。
追问:
你觉得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总结:
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7、感受1小时。
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做“想想做做”第7题。
一节课时几分钟?
课间休息几分钟?
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
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
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
提醒学生注意:
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第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具准备:
教具钟、学具钟等。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孙悟空又来了?
上节课,我们和孙悟空学习了什么内容?
(认识时、分)现在,我们复习一下。
填一填: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
)小时。
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
)分。
1时=(
)分
(4)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小时。
看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用两种表示方法)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像这样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孙悟空说,他已经认识了时、分和整时,今天,他想和你们一起认识几时几分,真
正学会看时间,这样,他就不会再迟到了。
你们欢迎不欢迎他?
(出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
1.认识7时15分。
课件出示情境图第二幅。
学生观察,先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钟面上的时刻。
教师告诉学生:
7时15分可以写作7时15分,还可以写作7:
2.继续让学生认识7时30分、7时45分。
师:
时针都在7和8之间,都是7时多。
分针从12起走过30小格,是7时30分。
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2.教学7时55分。
(1)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那我们说快到几时了?
是8时少几分?
(3)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这个时刻是几时多?
多几分?
(分针指着11,表示走了55分。
)是几时几分?
怎样简写?
怎么读?
齐读一下。
(4)你能学着钟面上的样子动手拨一拨7时55分吗?
拨拨看。
(5)7时55分接下来马上就是几时了,怎样拨到8时呢?
学生动手拨一拨并进行反馈。
(分针再走5分钟才到8时。
(6)还想拨吗?
和老师一起继续拨,分针走呀走,走到数字10,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9时对吗?
为什么?
(分针还没到12。
)怎样才到9时呢?
(结合回答,老师再一遍演示。
3.认识8时零5分。
(1)(出示8时零5分的钟面)观察一下,这个钟面和8时的钟面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针不再指着12,时针超过8。
(2)说说看,这时大约几时?
(3)指出:
看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时针,因为时针刚过8时,所以是8时;
是8时过几分呢?
我们再看什么针?
(分针)分针从12起走到1,走了几分,因为没有满10分,中间要用0表示。
(在“8时”的后面出示“零5分”)
简写怎么写?
一起来读一读。
4.练习。
(1)(出示5时零5分、12时30分的钟面)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2)集体交流。
(3)说说你是怎么看钟面上的时刻?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检测完善。
1.刚才,孙悟空和大家学得真认真!
有没有把本领都学会了呢?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钟面)谁愿意做聪明的孙悟空,说出每个钟面的时刻,再写下来。
认读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问:
时针有没有走到4?
说明这时是几时多?
是几时几分?
认读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问:
时针有没有到8时?
是几时多?
写6:
05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不要忘了中间的零。
2.想想做做第2题。
(1)请小朋友看第2题,读读题目的要求。
先把时间读一读,再去连连线,生独立完成。
(2)出示题目,进行反馈。
(3)一起把这四个时间读一读,在这四个不同的时间里,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呢?
你能选一个时间来说一说吗?
同时进行拓展:
如分别说说是什么时候的12:
05,分别在做什么。
如中午的12:
05在做作业;
夜里的12:
05在睡觉。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教后反思:
第3课时
认识秒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秒针走6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间的进率:
1分=60秒
实物钟、钟面模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发现了什么?
(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发现秒针走一小格发出滴答)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长时间?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秒的认识)
二、思索探究:
1
(1)认识秒针
每一个嘀嗒,你发现秒针走了多少路?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会1秒
①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
拍一下手。
(做动作)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