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精品Word格式.docx
《最新中考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精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精品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
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答案:
16.
(1)选拔;
(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
(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共2分。
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
(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共4分,每句2分。
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
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晏子的标准则是:
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福建三明市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
”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
(1)泓:
泓水
(2)既:
尽,完了(3)济:
渡过(4)司马:
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
同“阵”,摆好阵势。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公将鼓之()
(2)宋人既成列()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6.用原文语句答题。
(3分)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1)
;
(2)。
14.(2分。
每小题1分)
(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
15.(5分)
(1)(2分。
每个分句1分)(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3分。
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16.(3分。
每处1分)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
(2)既济而未成列员
芜湖市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3)既而弥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答:
17.(3分)
(1)跟从,随从
(2)第二年
(3)下雨(各1分)
18.(4分)
(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19.(4分)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
答“喜雨”给1分)
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
(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
“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廪丘:
地名。
②养:
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
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
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
(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
请用文段
(一)中的语句回答。
16.
(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分)
17.
(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共4分)
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10分)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
8、B
9、A有时B地方区域等
C交往
D门
10、
(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11、共同之处:
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处:
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
乙文①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福建龙岩市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
"
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③;
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
宣公好射》)
【注释】①说(yuè
):
同“悦”高兴,喜欢。
②用强:
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
九石是虚名。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臣之妻私臣。
( )⑵期年之后。
(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左右皆引试之。
8.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答出2点)(3分)
6、(3分)
(1)偏爱
(2)满一年(3)谁
7、(4分)
(1)臣子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大臣们都拉弓试了试。
8、(3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满分)
答题要点:
①做人要真诚,要敢于说真话,并要讲究方法。
②做人要注重实际,不能爱慕虚荣。
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柳州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选自《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
门客:
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
年轻人。
③三旦:
三天。
④委身曲附:
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⑤务:
一心,一定。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分)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12.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3B
14
(1)当面指责
(2)满一年(“一年”也可)
15.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分.“谤讥”“闻”译对得1分)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翻译时大意得1分,“前”“顾”译对各1分)
16.
(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2)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黄石市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
“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晏子谏杀烛邹》)
9.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shǔ”义项有:
①作动词,计算。
②作动词,列举。
二读“shù
”,义项有:
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规律,气数。
三读“shuò
①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
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
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11.B
12.翻译:
(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13.广开言路(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盐城市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
(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王曰: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说说理由。
11.(D)12.①偏爱②实在、确实③担任④离开
13.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14.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辽宁十二市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
(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左右谏曰:
“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晏子曰:
“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①仕:
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
晏子。
③仄陋:
狭窄浅薄。
④维:
维系。
⑤弼:
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