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655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docx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文档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与管理

  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和《节约能源法》把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提到了法律的高度,2011年国家环保部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收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十五”以来,国家不断出台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火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要求企业从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转变。

特别是在近年,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环境保护成为老百姓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并纷纷把矛头指向钢铁、化工、火力发电等污染物排放企业。

因此,节能减排不仅成为火电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也成为了外部清洁生产形象的要求,需要把节能减排提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节能减排对火电企业的主要影响

  我国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2%左右,火力发电机组主要以燃用煤炭为主,消耗化石一次能源,从而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随着我国装备技术水平和技术改造、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火电厂能耗水平得到不断下降,截至2013年9月,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为321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近53克/千瓦时。

我国火电企业的供电煤耗虽得到较大程度的下降,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1.节能环保对火电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受节能环保政策的制约和影响,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企业在上马项目时,除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外还需要进行节能评估,从而增加了企业新建项目核审的难度。

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节能环保指标有供电煤耗、厂用电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等,要求新建项目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高效设备以达到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指标。

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求也是限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以省为单位进行二次分配,取得总量指标成为了上马新项目的前提条件。

  2.节能环保对火电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对火电企业来说,还应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除应取得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以最小的生产经营成本和环境影响代价获得最高的利润目标。

  近年来电煤价格不断攀升,火电企业经历近10年的经营低谷,2013年随着煤炭价格的回落稍有起色,但国家发改委在9月对上网电价进行调整后,火电企业的小阳春嘎然而止。

燃料成本是火电企业最大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燃料成本和减少燃料消耗量是控制燃料成本的主要手段,而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降低单位发电煤耗量是可控手段的重要方法。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历了1991、1996、2003、2011等版本修订,不断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控制,新的2011版标准更对汞及其化合物提出了控制要求。

标准的不断提高要求火电企业要不断加大投入对现有环保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后期的运营成本也不断升高,管理难度不断提高。

  发电节能调度是利用电网调度职能优先调度单位发电能耗低的发电厂,以达到降低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有效控制手段。

在目前的调度原则下,供电煤耗越低的电厂得到的利用小时数越高。

同等条件下,100万千瓦等级机组的利用小时比30万千瓦等级机组的利用小时要高出300小时左右。

实施节能调度特别是竞价上网后,单位发电能耗和单位发电成本低的电厂,在电力市场营销上更有优势,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节能环保对火电企业生产形象的影响

  在我国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增长,发展造成的环境影响也不可避免,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追求良好生活环境的诉求不断增强。

在国家政策和排放标准的要求和限制下,发电企业虽合法合规进行清洁生产,不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但民众往往把矛头指向火力发电企业,甚至有不明事理的民众把冷水塔冒出的水汽认为也是在排放污染物。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火电企业需要对煤场进行封闭、对厂界噪音进行控制、对除尘设备、脱硫设备和脱硝设备不断进行升级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对污水进行重复利用达到废水零排放。

  二、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管理

  节能降耗有利于提高火电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污染物减排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节能减排利国、利企、利民。

但节能减排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形成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指导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要量力而行并有计划逐步提高,要考虑企业设备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资金安排情况,不可盲目,要和国家政策相适应,也要和企业的发展节奏相适应。

节能减排应有序开展并形成闭环管理,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有管控、有检查、有考核、有促进、有评价。

  1.领导重视,员工支持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经营效益,维护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要求。

在国家不断要求加大节能减排管理,控制各项环保指标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火电企业领导应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或配置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深入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先进节能减排方法和技术,加强日常管理。

  节能减排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作为火电企业的领导要真正意识到节能减排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要把节能减排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要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当中,把节能减排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建立健全机构

  火电企业要按照“三级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网络,管理网络的建立助于节能减排整体工作的研究、决策、部署和落实。

火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领导和执行机构,建立企业一把手负责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有效统筹领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协调节能减排相关工作。

建立以生产部门和监督部门联合统一的执行和管理机构,避免各部门的相互推诿扯皮,很好地做到权责分明、工作清晰。

  节能减排要形成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分析研究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和突出问题,决策重大技改项目的实施。

  3.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的安排。

为了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火电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管理单位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指导和规范节能减排工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纲领性制度。

明确企业节能减排需要管理的范围,解决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

  组织管理制度。

确定组织构成,明确组织职责和职能,解决谁来管和谁的责任的问题。

  监督管理制度。

明确节能减排监督管理的范围和要求,解决具体怎么管和奖惩考核的问题。

  指标管理制度。

明确具体指标的分析与管理,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指标的管理要求。

  对标管理制度。

明确对标管理方法,对标范围,解决如何对标,对什么和怎么对的问题。

  评价管理制度与标准。

明确节能减排效果评估方法,解决效果跟踪和后续努力方向的问题。

  可见,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考虑节能减排方方面面的事情,要使管理制度体系化并可操作,才能更好的指导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才能做到有据可依、流程清晰、奖惩明确。

  4.以结果为导向加强过程监控

  节能减排制度的建立只是构建了管理框架,为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要想真正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还需要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即要以结构为导向,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以达到预期目标。

  

(1)做好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总的工作规划,没有计划的工作相当于没有目标和方向,是盲目的。

好的计划可以提高效能,即做正确的事,对计划进行有效的跟踪控制和落实可以提高效率,即正确地做事。

  节能减排计划一般分为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和日常计划,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变化、相关管理单位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时期的工作计划。

长期计划也就是远期计划,描述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程度,为企业提供总的工作方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一般计划周期为3-5年。

短期计划为年度计划,即是对长期计划的年度分解,比长期计划更有工作指导性。

日常计划又可分为周计划、月计划(或季计划),是对年度计划的具体落实。

  计划一定要按照“方向明确、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指标先进、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不可过于保守也不能太过激进,要能看得见够得着。

  

(2)重在执行

  计划制定好后不执行,高高挂起等于废纸一张,要想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重在执行,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

执行不单单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要对过程进行监控对结果进行考核。

  最好的执行是按照“三级管理”的要求把计划逐级分解,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组甚至到各管理岗位,把压力传递下去,然后再级级监控。

  (3)及时调整

  调整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对计划的调整,所有的计划都不是完美或是最终的,随着政策和环境的变化,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满足节能减排要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要对计划特别是长期计划进行不断的修正,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另一个是对执行过程中方法和思路的调整,纠偏促效,要及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反馈信息,对偏离方向和进度落后的计划及时调整。

  (4)激励与考核

  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注入活力,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消除惰性。

一是需要加强宣传,让员工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二是需要组织活动让员工参与到节能减排管理当中,例如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工程、QC评选活动等;三是需要有激励,对节能减排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要及时进行奖励,激活动力;四是需要考核,要把节能减排纳入到绩效管理,对未完成工作计划的部门、班组或个人进行必要的鞭策。

  三、节能减排几种实践方法与管理

  节能减排虽说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作,但对工业企业来说,生产过程耗能占了企业耗能的绝大部分,因此主要的节能减排工作应由生产管理部门主要承担。

好的管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实践角度简单叙述几种常用的管理方法。

  1.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又称为标杆管理,是企业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管理标准、经营策略、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及成本费用等与同行业中优秀的、被公认为行业领先的各项指标和管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持续改进方法以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超越行业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企业找到一个或几个学习的榜样作为目标,分析这些榜样在管理方法、业务流程和各项指标中所取得的成就,作为企业学习和赶超的标杆。

对标管理因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能持续有效地改进企业的效能而风靡全球。

  往往一谈到对标,大部分企业认为就是生产指标的对标,就是简单对对指标,对实践和持续改进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其实,对标是一种科学工具和管理方法,要想做好对标工作,需要建立一套管理体系。

指标对标只是对标管理的一部分,除了指标对标还有流程对标、管理方法对标等,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且不能为了对标而对标,一定要有持续改进的措施。

  2.技术改造管理

  以技术改造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是企业比较常用的方法,技术改造就是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技术对效率低、技术落后或达不到新要求的设备进行技术革新。

有些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停留在为了改造而改造的阶段,存在技术方案不严谨、施工组织不到位、效果达不到预期、技改完成后不及时进行效果评估,不注重总结和提高等问题。

  有效的或者好的技术改造要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开展,首先是问题的提出,要充分考虑改造的必要性;第二是对改造技术进行充分的调研,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