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16508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54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Word格式.docx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A、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汽油洗衣物上的油迹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是利用合金钢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1.5分)(2015•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步行,骑自行车是低碳出行方式

发现室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生活.

A、根据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分析;

B、根据灭火原理: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

D、根据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进行分析.

A、大量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水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符合题意;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1.5分)(2015•广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过滤

测溶液的pH

加固体药品

稀释浓硫酸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引流;

B、依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C、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

A、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B、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但使用时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测定溶液,而应该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涂在pH试纸上,而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错误;

C、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试管,故图示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本实验操作的要领和实验要求.

5.(1.5分)(2015•广安)下列关于

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核外有18个电子

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高于次外层

该粒子是氯原子

最外层达稳定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外有2+8+8=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离核越近,电子具有的能量越低,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高于次外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粒子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1.5分)(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有质子、电子、离子等进行分析判断;

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产生爆炸.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常见的带电的粒子、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1.5分)(2015•广安)下列物质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而不变质的是(  )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铁粉

氧化钙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发生变质,即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

且没有发生变质,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选项错误.

C、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而变质,故选项错误.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变质,故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1.5分)(2015•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煤、石油、天然气、氢气都是化石燃料

胃酸过多引起胃病,可服用氢氧化钠治疗

10mL水与10mL乙醇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20mL

将铁钉分别浸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通过现象可判断铁铜锌的活动顺序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化学与能源;

金属与金属材料;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A、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解答;

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可服用,故错误;

C、分子之间有间隔,10mL水与10mL乙醇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20ml,故错误;

D、铁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是锌>铁>铜.故该方案能达到预期目

的,故正确.

本题考查内容较广,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9.(1.5分)(2015•广安)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C2H6O)与食醋中的乙醇(C2H4O2)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

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化合反应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反应类型的判定.

A、根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由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它们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

(1×

8)=6:

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5分)(2015•广安)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甲>乙>丙

随温度的升高,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增大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0%;

甲=乙>丙,不是甲>乙>丙;

随温度的升高,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增大是错误的,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增大是错误的.

A、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0%,故选项正确;

B、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故选项错误;

C、随温度的升高,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增大是错误的,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增大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1.5分)(2015•广安)下列各组物质在pH=2的溶液中能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

KNO3、HCl、CuSO4

Na2SO4、Zn(NO3)2、H2SO4

MgCl2、NaOH、FeSO4

Na2CO3、Ba(OH)2、K2SO4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三种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两两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但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B、三种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两两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和氢离子、氯化镁、硫酸亚铁都能反应,不能共存,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D、氢离子和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氢氧化钡和碳酸钠、硫酸钾都能产生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2.(1.5分)(2015•广安)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铁和镁的质量相同

甲是铁、乙是镁

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金属材料.

A、根据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进行分析;

B、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快进行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D、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进行分析.

A、通过图象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所以参加反应的铁和镁质量不同,故A错误;

B、镁比铁活泼,所以镁与酸反应的速率快,故B错误;

C、通过图象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所以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故C正确;

D、24份质量的镁和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56份质量的铁和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故D错误.

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7分)

13.(3分)(2015•广安)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符号“Al3+”的名称是 铝离子 

(2)硝酸铵中的铵根离子的符号为 NH4+ 

(3)若“

”表示一个氢原子,则“

”表示 H2 (填化学符号)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可表示铝离子;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因此铵根离子表示为:

NH4+;

(3)若用“

”表示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是氢分子;

其符号为:

H2;

(1)铝离子;

(2)NH4+;

(3)H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6分)(2015•广安)5.1假期,小明和父母到华蓥山革命老区参观游览,感受大自然的美,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他们在游览中遇到的问题.

(1)他们进入景区大门,场地上各种鲜花盛开,香气扑鼻,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他们看到员工正在给花草施用化肥硝酸钾,小明给父母解释施用的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是 N、K (填元素符号)

(2)他们在山顶进行了简单的午餐,下面的食品主要补充维生素的是 C 

A.面包B.香肠C.苹果D.高钙牛奶

(3)返回下山途中,小明拾取了一些不文明游客乱扔的物品,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B 

A.矿泉水瓶B.易拉罐C.塑料袋D.门票及导游图

(4)小明用空瓶装了一瓶山泉水带回实验室,与同学们分享.检验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择的物质是 C 

A.氧化钠B.盐酸C.肥皂水D.明矾

对该山泉水进行净化提纯,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B 

A.过滤B.蒸馏C.沉淀D.吸附.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硝酸钾中含有的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分析回答

(2)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回答;

(3)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分析判断;

(4)根据用水软水的鉴别方法、净化水的原理分析判断.

(1)闻到花香的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硝酸钾中含有农作需要的氮元素和钾元素,符号分别为:

N、K;

(2)在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

(4)检验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择的物质是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

对该山泉水进行净化提纯,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故答为: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N、K;

(2)C;

(3)B;

(4)C,B.

本题通过参观游览考查了一些化学知识,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由于于促进化学的学习.

15.(4分)(2015•广安)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由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酸,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2点) 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或比空气重的气体) 

(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l2+H2O═HCl+HClO 

(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ClO

2HCl+O2 .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书写出方程式即可;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1)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

(2)HClO中H为+1价,O为﹣2价,Cl为+1价,故答案为:

+1;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

Cl2+H2O═HCl+HClO;

(4)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方程式是:

2HClO

2HCl+O2.

(1)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或比空气重的气体);

(2)+1;

(3)Cl2+H2O═HCl+HClO;

(4)2HClO

2HCl+O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书写方程式的基本步骤是:

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

16.(4分)(2015•广安)A、B、C、D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的俗名叫 纯碱 

(2)写出C的化学式 CaCl2 

(3)写出B的一种作用 改良酸性土壤 

(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物质的鉴别、推断;

框图型推断题.

根据A、B、C、D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A是有碳、氧、钠三种元素组成,A是碳酸钠,B是一种微溶性碱,A会与B生成的D,所以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D是一种可溶性碱,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