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数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数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数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可以是a=-0.2,不可以是a=2B.可以是a=2,不可以是a=-0.2
C.可以是a=-0.2,也可以是a=2D.既不可以是a=-0.2,也不可以是a=2
二、填空题
11.如图,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____
12.若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将其固定,主要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13.在如图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中找一点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为其中一腰.这样的C点有__________个.
14.△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BD:
BC=2:
3,△ABC的面积为1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
15.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40°
,则∠B=______.
16.如图,AB=AC=AD,∠BAD=80°
,则∠BCD的大小是.
三、解答题
17.如图,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AD=CB,AE=CF.求证:
BE=DF.
18.如图,l1,l2表示分别经过A,B两个加油站的两条公路,它们相交于点O,现准备在∠AOB内部点P处建一个油库,要求这个油库的位置点P满足到A,B两个加油站的距离相等,而且点P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相等,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点P.(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9.有一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边长均为整数,每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
(1)请写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
(2)设组中最多有n个三角形,求n的值;
20.
(1).如图,在△ABC中,AE是∠BAC的角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高,且∠B=44°
,∠C=68°
,求∠CAD、∠EAD的度数.
20
(2)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
,求∠A。
21.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6cm两部分.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20°
,求顶角的度数
22.如图,在△ABC中,AB=AC,∠BAC=90,BD是
的平分线,CE⊥BD,垂足是E,BA和CE的延长线交于点F.
(1)在图中找出与△ABD全等的三角形,并说出全等的理由;
(2)说明BD=2EC;
(3)如果AB=5,BC=5
求AD的长.
23.△ADE中,AE=AD,∠EAD=90°
.
(1)如图
(1),若EC、DB分别平分∠AED、∠ADE,交AD、AE于点C、B,连接BC.请你判断AB、AC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ADE的位置保持不变,将
(1)中的△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图
(2)的位置,CD、BE相交于O,请你判断线段BE与CD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
(2)的条件下,若CD=6,试求四边形CEDB的面积.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解析:
解:
A选项:
1+2<4,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
B选项:
4+5=9,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选项错误;
C选项:
4+6>8,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C选项正确;
D选项:
5+5<11,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
故应选C.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D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因此,A、B,C不是轴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3.D
试题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知MO=NO,CO=CO,MC=NC,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SSS,可证△OMC≌△ONC,即证∠AOC=∠BOC.
如图:
由作法知
在△COM和△CNO中,
,
∴△OMC≌△ONC(SSS),
∴∠AOC=∠BOC.
故选:
D.
作图—基本作图;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C
【解析】A.因为∠C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无法确定其他角的度数与边的长度;
B.因为∠A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无法确定其他角的度数与边的长度;
C.已知两角可得到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画一个三角形;
D.只有一个角和一个边无法根据此作出一个三角形。
故选C.
5.B
【解析】A、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所以A选项错误;
B、三角形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到这条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
C、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所以C选项错误;
D、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6.C
分别延长CE、BD交于
点,
∴∠2=∠E
A+∠EA
∠1=∠D
A+∠DA
而根据折叠可以得到∠E
A=∠EA
∠D
A=∠DA
∴∠2−∠1=2(∠EA
−∠DA
)=2∠EAD.
7.B
观察图形可知:
DE与AC是对应边,B点的对应点在DE上方两个,在DE下方两个共有4个满足要求的点,也就有四个全等三角形.
故选B.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C
依题意可得,当其中一个夹角为180°
即四条木条构成三角形时,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取到最大值,为夹角为180°
的两条木条的长度之和。
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若长度为2和6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
时,此时三边长为3,4,8,不符合;
若长度为2和3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
时,此时三边长为4,5,6,符合,此时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6;
若长度为3和4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
时,此时三边长为2,6,7,符合,此时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7;
若长度为4和6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
时,此时三边长为2,3,10,不符合。
综上可得,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7,故选C
9.B
∵∠EAF+∠BAG=90°
∠EAF+∠AEF=90°
,∴∠BAG=∠AEF,
∵在△AEF和△BAG中,
∴△AEF≌△BAG,(AAS)
同理△BCG≌△CDH,
∴AF=BG,AG=EF,GC=DH,BG=CH,
∵梯形DEFH的面积=
(EF+DH)⋅FH=80,
S△AEF=S△ABG=
AF⋅AE=9,
S△BCG=S△CDH=
CH⋅DH=6,
∴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80−2×
9−2×
6=50.
故选B.
10.A
当a=-0.2时,a²
=0.04>0.01;
a<0.1.
当a=2时,a²
=4>0.01;
a>0.1.
于是可以证明命题“若a²
>0.01,则a>0.1”是假命题的反例的可以是a=-0.2,不可以是a=2.
故选A.
11.50°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答.
【详解】
∵两个三角形全等,a与c的夹角是50°
∴∠α=50°
故答案是:
50°
【点睛】
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2.三角形的稳定性
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应填:
三角形的稳定性
13.9
如图,
∵AB=
∴①若AB=BC,则符合要求的有:
共4个点;
②若AB=AC,则符合要求的有:
共5个点;
若AC=BC,则不存在这样格点.
∴这样的C点有9个.
故答案为9.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勾股定理,本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14.8
∵BD:
BC=2:
3,△ABC的面积为12,
∴△ABD的面积=12×
=8.
故答案为:
8.
三角形的面积
15.65°
或25°
此题根据△ABC中∠A为锐角与钝角分为两种情况解答:
(1)当AB的中垂线MN与AC相交时,
∵∠AMD=90°
∴∠A=90°
-40°
=50°
∵AB=AC,
∴∠B=∠C=(180°
-50°
)÷
2=65°
;
(2)当AB的中垂线MN与CA的延长线相交时,
∴∠DAB=90°
∴∠B=∠C=50°
÷
2=25°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6.140°
在△ABC中可得∠BCA=(180°
﹣∠BAC),在△ACD中可得∠DCA=(180°
﹣∠CAD),结合条件,两式相加可求得∠BCD的大小.
∵AB=AC=AD,
∴∠BCA=∠B=(180°
﹣∠BAC),∠DCA=∠D=(180°
﹣∠CAD),
∴∠BCD=∠BCA+∠DCA=(180°
﹣∠BAC)+(180°
﹣∠CAD)=180°
﹣(∠BAC+∠CAD)=180°
﹣∠BAD=180°
﹣40°
=140°
14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7.证明见解析.
由AD∥BC可得∠A=∠C,由AE=CF可得AF=CE,然后证明△ADF≌△CBE即可.
试题解析:
证明:
∵AD∥BC∴∠A=∠C
∵AE=CF∴AE+EF=CF+EF即AF=CE
在△ADF和△CBE中
∴△ADF≌△CBE(SAS)
∴BE=DF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8.作图见解析.
试题分析:
到A、B两个加油站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两条公路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19.
(1)10;
(2)n=9.
【解析】分析:
(1)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再解不等式组即可;
(2)求出x的所有整数值,即可求出n的值.
本题解析:
(1)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
∵每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
∴7−5<
x<
5+7,
∴2<
12,
∴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以为10.
(2)∵2<
12,它们的边长均为整数,
∴x=3,4,5,6,7,8,9,10,11,
∴组中最多有9个三角形,
∴n=9;
20.
(1)∠CAD=22°
,∠EAD=12°
(2)∠A=21°
分析:
(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AE的度数,根据AD是BC边上的高得出∠ADC=90°
,故可得出∠CAD的度数,再由∠EAD=∠CAE-∠CAD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CA,∠CBD=∠BDC,∠ECD=∠CE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BCA=∠CBD,∠A+∠CDB=∠ECD,∠A+∠CED=∠EDM,然后用∠A表示出∠EDM,计算即可求解.
(1)∴∠BAC=180°
−44°
−68°
=68°
∵AE是∠BAC的角平分线,
∴∠CAE=12∠BAC=12×
68°
=34°
∵AD是BC边上的高,
∴∠ADC=90°
∴∠CAD=90°
−∠C=90°
=22°
∴∠EAD=∠CAE−∠CAD=34°
−22°
=12°
(2)∵AB=BC=CD=DE,
∴∠A=∠BCA,∠CBD=∠BDC,∠ECD=∠CED,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BCA=∠CBD,∠A+∠CDB=∠ECD,∠A+∠CED=∠EDM,
又∵∠EDM=84°
∴∠A+3∠A=84°
解得,∠A=21°
21.
(1)1cm;
(2)44°
或80°
或140°
(1)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底边长分别为xcm,ycm,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没有指明具休是哪部分的长为15,故应该列两个方程组求解.
(2)设另一个角是x,表示出一个角是2x-20°
,然后分①x是顶角,2x-20°
是底角,②x是底角,2x-20°
是顶角,③x与2x-20°
都是底角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5cm+6cm=21cm,
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底边长分别为xcm,ycm,
由题意得
或
,
解得
(不符舍去),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cm..
(2)设另一个角是x,表示出一个角是2x−20°
①x是顶角,2x−20∘是底角时,x+2(2x−20°
)=180°
解得x=44°
所以,顶角是44°
②x是底角,2x−20°
是顶角时,2x+(2x−20°
解得x=50°
所以,顶角是2×
−20°
=80°
③x与2x−20∘都是底角时,x=2x−20°
解得x=20°
所以,顶角是180°
×
2=140°
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是44°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基本知识是关键.
22.
(1)理由见解析;
(2)理由见解析;
(3)5
−5.
分析
(1)可利用ASA判断△ABD≌△ACF;
(2)根据
(1)可得BD=CF,证明△BFE≌△BCE,可得出EF=CE=
CF,继而可得出结论;
(3)过D作DM⊥BC,设AD=DM=MC=x,则可得DC=
x,根据AD+DC=AC=AB=5,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
(1)△ABD≌△ACF.
∵AB=AC,∠BAC=90∘,
∴∠FAC=∠BAC=90∘,
∵BD⊥CE,∠BAC=90∘,
∴∠ADB=∠EDC,
∴∠ABD=∠ACF,
∵在△ABD和△ACF中,
∴△ABD≌△ACF(ASA),
(2)∵△ABD≌△ACF,
∴BD=CF,
∵BD⊥CE,
∴∠BEF=∠BEC,
∵BD是∠ABC的平分线,
∴∠FBE=∠CBE,
∵在△FBE和△CBE中,
∴△FBE≌△CBE(ASA),
∴EF=EC,
∴CF=2CE,
∴BD=2CE.
(3)过D作DM⊥BC,
∵AB=BM,设AD=DM=MC=x,
则BC=MB+MC即5
=5+x
解得:
x=5
−5,
则AD的长为5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等量代换的应用,第三问还可先求出DC=
x,再利用B=AC=AD+DC,得出x+
x=5,得出结果.
23.
(1)理由见解析;
(3)18.
(1)由已知得∠AEC=∠ADB,AE=AD,∠A=∠A,利用“ASA”证明△AEC≌△ADB即可;
(2)BE=CD且BE⊥CD.由旋转的性质可证△AEB≌△ADC,从而可得BE=CD,再利用角的相等关系,互余关系证明BE⊥CD;
(3)由于BE⊥CD,BE=CD=6,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
(1)AB=AC.
理由如下:
∵EC、DB分别平分∠AED、∠ADE
∴∠AEC=
∠AED,∠ADB=
∠ADE
∵∠AED=∠ADE
∴∠AEC=∠ADB
在△AEC和△ADB中,
∠AEC=∠ADB,AE=AD,∠A=∠A
∴△AEC≌△ADB
∴AB=AC;
(2)BE=CD且BE⊥CD.
∵∠EAD=∠BAC
∴∠EAB=∠DAC
在△AEB和△ADC中,
∴△AEB≌△ADC(SAS)
∴EB=CD
∴∠AEB=∠ADC
∵∠AEB+∠DEB+∠ADE=90°
∴∠ADC+∠DEB+∠ADE=90°
∵∠ADC+∠DEB+∠ADE+∠DOE=180°
∴∠DOE=90°
∴BE⊥CD;
(3)四边形CEDB的面积=
BE×
CD=
=18.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学会运用角的相等关系,线段的相等关系将问题进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