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571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氮气及其常见氧化物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

2.氮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a.与氧气反应:

①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b.与氢气反应:

②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c.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④    、⑤    、⑥    、⑦    、N2O3、N2O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⑧        。

 

  

(2)NO和NO2的比较

性质

NO

NO2

色、态、味

⑨ 

⑩ 

溶解性

毒性

    (跟血红蛋白结合) 

与水反应

不反应

3NO2+H2O2HNO3+NO

与氧气反应

不反应

对环境的

影响

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NO、NO2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及破坏臭氧层

 

1.氮气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为放电,而一氧化氮与氧气在常温下就可反应,且反应较快。

2.N2O42NO2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一定量的四氧化二氮。

  二、氨气和铵盐

1.氨气

(1)物理性质:

    色有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2)化学性质

a.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

 

b.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气体反应:

              ,现象:

      ; 

应用:

用于NH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c.与水反应:

           ,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3)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装置如图所示)

反应原理→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气体(与用KClO3或KMnO4制

     O2的装置相同)

净化装置→用    干燥 

收集装置→用      法。

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 

     团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

     到更纯净的NH3

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2)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 

3.铵盐

(1)物理性质:

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Ⅰ.不稳定性

a.NH4Cl受热分解:

           。

 

b.NH4HCO3受热分解:

           。

 

Ⅱ.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a.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

 

b.加热时或浓溶液:

           。

 

(3)NH4+的检验

1.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可在推断题中作为解题的突破口,确定NH3的存在。

2.氨水的成分是三分子:

NH3、NH3·H2O、H2O,三离子:

NH4+、OH-、H+,氨水呈弱碱性。

计算氨水浓度时,溶质视为NH3。

3.NH4Cl受热易分解:

NH4ClNH3↑+HCl↑,NH3和HCl不共存:

NH3+HClNH4Cl,但这两个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硝酸是    色易挥发的液体,有    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a.反应:

                

b.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

硝酸分解生成的    溶解在硝酸里。

 

c.硝酸保存在    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    塞。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常温时浓硝酸会使铁、铝钝化。

a.与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

稀硝酸与铜反应:

           ; 

浓硝酸与铜反应:

           。

 

b.与非金属C的反应:

           。

 

c.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

 

1.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

2.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褪色,该反应过程中浓硝酸表现出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3.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能发生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铁桶盛放。

4.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液体,但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常显黄色,消除黄色的方法是向浓硝酸中通入空气(或O2),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

①N2+O22NO ②N2+3H22NH3

③3Mg+N2Mg3N2 ④N2O ⑤NO ⑥NO2

⑦N2O4 ⑧N2O3、N2O5 ⑨无色无味气体 ⑩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有毒 有毒 2NO+O22NO2 无

刺激性 小 4NH3+5O24NO+6H2O

NH3+HClNH4Cl 产生白烟 NH3+H2ONH3·H2O NH3·H2ON+OH-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碱石灰 向下排空气 蓝 白烟 NH4ClNH3↑+HCl↑ NH4HCO3NH3↑+CO2↑+H2O NH4++OH-NH3·H2O N+OH-NH3↑+H2O 无 刺激性 4HNO32H2O+4NO2↑+O2↑ NO2 棕色 橡胶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3Fe2++4H++NO3-3Fe3++NO↑+2H2O

  1.牢记1条转化主线

N2NH3NONO2HNO3NH4NO3

2.特殊的颜色

NO2为红棕色气体。

3.特殊的检验

(1)NO:

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

(2)NH4+:

NH4+无色气体变蓝

4.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1)N2+O22NO

(2)3NO2+H2O2HNO3+NO

(3)2NO2N2O4

(4)NH3+HClNH4Cl(有白烟生成,用于检验氨气)

(5)4NH3+5O24NO+6H2O

(6)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7)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8)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9)C+4HNO3(浓)CO2↑+4NO2↑+2H2O

见《自学听讲》P78

氮气及氮的常见氧化物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其中NOx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  )

(2)标准状况下,22.4LNO2气体中含有NA个NO2分子。

(  )

(3)NO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  )

(4)制NO2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  )

(5)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6)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

(7)NO能够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  )

答案 

(1)√ 

(2)× (3)× (4)× (5)× (6)× (7)√

2.你是如何理解“‘活泼’的氮原子,‘孤僻’的N2分子”的?

答案 根据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氮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但N2很稳定,因为氮气分子存在键,键能很大,分子结构稳定。

3.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答案 ①N2+O2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4.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答案 NO2和Br2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例如:

①均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③均可与碱反应;④均为红棕色等。

因此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试纸、NaOH溶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用下列方法或试剂鉴别:

①AgNO3溶液;②CCl4溶液;③水洗法。

5.将盛有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mL气体分别是(  )。

A.1.2mL,NO       B.2.4mL,O2

C.3.5mL,O2 D.4mL,NO

解析 解题依据的化学方程式:

4NO2+O2+2H2O4HNO3;

3NO2+H2O2HNO3+NO。

设O2的体积为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

①若剩O2,则V剩=x-(12mL-x)=2mL,

解得x=4mL,B、C两项均不正确;

②若剩NO,则V剩=[(12mL-x)-4x]=2mL,

解得x=1.2mL,D项不正确,A项正确。

答案 A

  一、常见的氮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

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

2.验证某无色气体是NO的方法:

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即证明该气体为NO。

3.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

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4.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

(2)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二、NOx和O2混合型计算题的规律总结

1.关系式法

(1)N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得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

当体积比V(NO)∶V(O2)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

  当体积比V(NO2)∶V(O2)

(3)NO、NO2和O2三种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再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NO体积,再按

(1)计算。

2.电子守恒法

NOx转化为硝酸时失去电子,如果是NOx与O2的混合气体,则反应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磷活泼,故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磷元素

B.磷酸比硝酸稳定,所以磷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

C.“雷雨发庄稼”所包含的化学变化有:

N2→NO→NO2→HNO3→硝酸盐

D.NO与O2反应生成NO2属于氮的固定

解析 氮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比磷强,A项错误;不能依据含氧酸的稳定性大小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错误;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D项错误。

答案 C

2.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

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

A.NaNO2、N2       B.HNO2、N2

C.NO、H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