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归纳Word格式.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归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归纳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km/h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
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
地方时相同。
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西经反之。
经度每相差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和区时:
为了便于使用。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一条大体沿180°
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
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向北
B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A
秋分
9月23日
D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C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
与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降低,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夏至日:
由23°
26’N向南北降低
冬至日:
26’S向南北降低
23°
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3)四季的更替
中纬度地区明显。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
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
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
,时间相差1小时,每1°
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
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
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
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震波
纵波(P波):
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S波):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界面莫霍界面:
距离地表平均约17km,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距离地表约2900km,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
圈层地壳位置:
莫霍界面以上
厚度:
平均17km,大陆较厚,海洋较薄,
地幔位置: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下地幔
地核位置:
古登堡面以下
外核、内核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
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
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b)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原理: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影响因素
风向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2.气压带和风带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形成因素:
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相反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亚欧大陆
北太平洋
被切断的气压带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压带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图2.18)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
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
东亚——西北季风
亚洲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
南亚——东北季风
季风夏季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
东亚——东南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
南亚—西南季风
季风类型
成因
性质
东亚季风
夏季风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温多雨
冬季风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东北风
温暖干燥
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a)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
赤道及其南北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
纬度40°
~60°
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纬度30°
~40°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
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
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海洋性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b)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c)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最低)气温月份
6,7,8月份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月份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热)月气温
最冷月均温>
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15℃
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
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
2000mm
温带
700~1000mm
夏雨型
750~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
1500~2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3.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a)气团概念:
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类:
暖气团:
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冷气团:
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b)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举例
冬季春大风、寒潮、沙尘暴
春、夏南方降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
4.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原因:
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状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又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多种地表形态。
过程:
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下渗
⑦地下径流⑨植物蒸腾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按成因分
风海流:
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密度流: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补偿流:
秘鲁寒流
按性质分
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
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25°
~30°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大洋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西风漂流,就性质来讲属于寒流。
b
a、b、c、d形成是由于盛行风的吹拂
a、d由于中纬西风吹拂,b、c由于低纬信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a)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向平坦
b)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两者的关系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
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
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
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作用。
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断层:
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岩体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体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通性。
分异规律
定义
成因
纬度地带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
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
干湿度地带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
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
垂直分异
规律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脚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地方性
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