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先,从头部防护说起,据测定,宽边塑料,麦秸杆遮阻帽的热阻率可达60%以上,宽边白布料遮阳帽为45%,而头巾对辐射热的遮阳率很差,最好不用。
据中国消费者协 会试验说明,阳光反射性强的银胶伞或黑、藏青、深绿色的具有防紫外线系数(UPE)达15以上的阳伞或遮阳帽是最佳选择。
但对于市面上标榜防紫外伞而又无任何科学监定资料佐证的所谓“环保伞”,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不可轻信
其次,防暑降温讲究的是衣服穿戴,夏装讲究轻便、凉爽、简便实用和美观大方,避免遮盖封闭与适度裸露、通风散热是需要互相兼顾的,对于一般人来说,短时间适当暴露肢体接受一定阳光照射,也不是一无好处,它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甚至能增强肌肤的营养健壮。
对于年老体弱或幼小婴儿则不轻易曝晒,尤其少接触直射和热辐射,以免灼伤和中暑发生。
大家喜欢在曝晒时用特殊袖套、裤套遮阳,平时穿短袖、衣裙和短裤或款式美观轻便的休闲装。
最近,有人发明了可溶解吸收的含人体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高科技保健T恤衫。
据说,在阳光照射下,能逐渐溶解被肌肤吸收为机体所利用,具有营养保健和防护的作用,很值一试。
此外,夏天凉鞋、轻便鞋以及有气孔的空调鞋和透气袜、保健袜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调节体温防暑的穿戴用品。
某些特殊作业人群长期从事高温劳动,应选用轻便、坚固、防热辐射和便于通风透气、排汗的鞋袜,袖套或防护面具。
对于不能接触某些过敏化纤物的人还应注意经常搽抹防晒抗过敏的药霜,避免因衣着不当引起心身不适或中暑的发生。
防暑降温从33℃开始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
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衣着保温。
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
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
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
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
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
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
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
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
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丝毫松懈。
39℃——汗腺濒临衰竭,三级警报温度。
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40℃——大脑顾此失彼,四级警报温度。
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以上摘自电视气象导读》
以上介绍了人体对高温的反映情况,希望能引起您对高温天气的重视。
如果出现高温,您需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预防措施,避免高温引起的不适。
炎炎夏日如何防暑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中暑原因: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
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生活环境恶劣,房间闷热不通风,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症状:
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合并症,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
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
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
④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豆浆解暑又降火
中医认为:
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
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
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
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家中应备些中药: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
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
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
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
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
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
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
孕妇忌用。
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二、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
(1)先兆中暑:
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
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三、夏季饮食如何防暑热
炎夏即将来临,天气炎热,室内外温度都明显升高,且人体的阳气在这个季节特别旺盛。
如果机体内过盛的热量不及时发散,超过了人体的耐受能力,就会出现伤暑、中暑等现象。
首先不能长时间处在室外或高温环境,平时多喝凉开水,以多出汗,多排尿,带走人体内一部分热量。
其次多吃偏寒偏凉的水果,如西瓜、梨子、香蕉等。
另外,饮食上多吃偏凉的新鲜菜、凉拌菜。
同时,家庭可以自做一些清热解暑的饮食,现介绍几个简单实用的食疗方法,对防暑降温、祛病延年、强身壮体、保健益寿大有裨益。
常用的有:
绿豆粥:
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尿消肿之功效。
2..莲子粥:
此粥有祛热解烦、安神养心、益肾固精、健脾敛肠之功效。
荷叶粥:
此粥有防暑利尿、降压之功效。
绿豆汤清热解渴
新鲜白开水最正宗
喝水是最有效最便捷的降温解暑方法,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
此外,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因为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可以补充体内丢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夏天防暑降温小常识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
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
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防暑降温小常识
防暑宝典之一:
喝什么?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①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②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
前人主张:
“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④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矿泉水
果蔬汁
碳酸饮料
运动饮料
功能饮料
牛奶及含乳饮料
防暑宝典之二:
吃什么?
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
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限制了营养的吸收。
专家建议:
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要补充维生素:
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
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
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
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
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
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
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
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
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
黄芪粥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
防暑宝典之三:
防两邪、防贪凉
一防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
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防范措施——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个方面:
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
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二要防湿邪:
“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
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
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
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
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范措施——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
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
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
养生家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三要防“贪凉”:
防暑、防湿是夏天每个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凉更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取舒适生活的方法之一。
但如果过度贪凉则容易感冒;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病;
重者会患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
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现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防范措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
室内温度不低于25℃。
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
入睡后,最好关上空调。
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
防暑宝典:
不是天气越热才更容易中暑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诱发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
中暑了怎么办
高温中暑常发人群为:
高温作业工人、夏天露天作业工人、夏季旅游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的人、产妇和婴儿。
若有人员中暑,其救护办法为
: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
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
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
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四、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五、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六、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七、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八、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九、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十、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十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十二、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酷暑高温下,人容易疲劳,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中暑,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发热、有呕吐感等,个别重症中暑患者甚至出现高体温及昏迷症状。
医生提醒:
中暑重在预防。
1.饮用水要注意卫生,要饮用干净、清洁的饮用水,另外,不要吃腌制的水产品,另外,不要吃过夜的剩菜、剩饭,即便剩菜、剩饭是不过夜的,也要及时冷藏,重新吃的时候要拿出来重新加温。
2.炎热酷暑的天气下,要尽量避免在高温下活动和作业。
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应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以防中暑。
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到阴凉处休息。
避免长时间曝晒,以防紫外线灼伤。
宜穿松身衣服、打太阳伞、戴帽子、太阳眼镜等。
室外游泳或在户外游玩时,宜涂抹合适的防晒油。
3.天气炎热,不少单位和家庭都开空调,医生认为,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室内外温度差最好不要超过7度,呆在空调房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4.医生建议:
对轻度中暑患者,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凉爽处,宽解衣带,安静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对重症中暑病人,应迅速采取冷敷降温措施,并立即送医院急救,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也要穿宽松一些的。
(一)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暑季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喝上一杯冷饮,顿觉凉彻心底,暑气全消。
但医学研究表明:
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
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
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
可将住宅内前后门窗洞开,徐徐而来的穿堂风可有效地降低室温,有益空气新鲜。
炎夏,容易疲倦和烦躁是安然入睡之大敌。
夏天应处事冷静,不宜激动,使神经处于安静状态,做到“心静自然凉”,因而会收到降温、尽快入睡的效果。
保持充足睡眠很重要。
因为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