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与行为发展空大嘉义中心.docx
《儿童成长与行为发展空大嘉义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成长与行为发展空大嘉义中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成长与行为发展空大嘉义中心
第一章兒童成長與行為發展
第一節兒童的行為發展
一、發展的意義:
發展是指個人一生中,因年齡與經驗的增加,造成個人在生理上發生規律及有系統的行為變化過程。
二、發展的一般原則:
人類行為發展的歷程受到遺傳、環境、成熟與學習四大因素交互影響下,發展出許多的特徵與原則。
發展的特徵與原則包括順序的規律性、共同模式、個別差異及連續性等。
(一)發展順序具有規律性,早期發展是後期發展的基礎
發展是順序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因人而不同,但是這個改變是持續性的從出生至生命的結束,不論生理或心理的發展,都是某一種特定的功能或能力發展完成後,下一層次的功能或能力才出現。
發展順序也許不是絕對的,但在先後的邏輯關係上是合乎自然律的,順序是規律的。
(二)發展遵循一定的預知模式
雖然每個人行為沒有完全相同的現象,但是人類行為發展卻有共同的模式;例如兒童的動作發展共同模式包括:
1.從頭到尾的發展:
例如兒童頭部發展在前,下肢發展在後。
2.從中心到邊緣的發展:
如兒童軀幹發展在先,四肢發展在後。
3.從整體到特定的發展:
兒童通常是從全身大肌肉活動先發展,然後才是局部、特定的、小肌肉的發展。
(三)發展有共同的模式,但是也有個別差異現象。
(四)發展的連續性原則:
發展程序是漸進的、階段的、連續的。
三、兒童行為發展本質的爭論:
(一)人類行為的發展主要是先天(生物性)或教養(環境)的結果?
(在此僅各舉四例研究)
◆先天生物遺傳:
1.迪卡爾(R.Descartes)、康德(Kant)認為人類許多知覺能力都是天生的;
2.知覺分化論觀點(E.Gibson)認為兒童先天具有偵測外界訊息的分辨能力;
3.智力與遺傳的基因研究,R.Wilson發現不論同卵或異卵雙生子在3~15歲的智力表現都有高度相關性。
4.N.Chomsky提出語言天賦論,支持兒童天生就有語言學習裝置,兒童透過語言學習裝置發展語言。
◆後天環境影響:
1.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Rock)與詹姆士(W.James)認為嬰兒一出生如同一張白紙,需靠經驗與學習去解讀感覺。
2.Hoffman及Levin等人的研究支持兒童的智力受家庭環境共享經驗的影響。
3.Weinberg及Waldamn的研究支持家庭家庭環境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4.行為學派學者大多認為兒童的動作發展是受後天教養的影響。
(二)兒童對外界的認識與接觸是主動的?
或是被外界文化與環境塑造?
◆認知學派觀點:
認為人類具有主動求知的動力,才能適者生存;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會主動的與外界接觸、認識世界;布魯納也認為兒童有好奇與主動求知探索的需求;訊息處理論亦認為兒童是主動和好奇的探索者。
◆行為學派觀點:
認為嬰兒出生後與環境互動,環境如同一個大染缸,兒童行為發展都是被動的,是經由刺激與反應的塑造形成的,而兒童的動作、智力、語言、情緒及人格等發展都是被動經由學習與文化薰陶形成的。
(三)兒童行為發展的過程是連續的或階段的?
◆連續論:
認為兒童各方面的行為發展是一個累加的過程,是持續前進的成長,是直線發展趨勢而非突然的改變,例如人類生長曲線。
◆階段論:
認為發展是不連續的、階段性的,成長與發展是一連串突然的改變,隨著年齡增加,兒童行為成長過程並非直線而是階段性的,各種行為發展期間都有關鍵期,如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
而皮亞傑也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隨著年齡可分四期,佛洛依德則將兒童人格發展分為五個時期。
(四)發展的改變是量的變化或是質的改變?
◆連續論:
認為兒童發展的改變本質是量的變化,如身高體重。
◆階段論:
認為發展是一系列階段與結構的改變,是質的改變。
第二節兒童行為發展理論
一、行為取向理論:
華生、斯肯納、桑代克
1.兒童行為是外控或外塑的、被動的、積少成多及漸進的、相信所有行為都可以用操作制約來解釋。
2.兒童行為的發展是刺激-反應的聯結結果,經由後天環境學習來的。
3.行為是可以觀察的外顯反應,由後效強化而成為習慣,經組合後成為整體行為。
4.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古典制約是將制約刺激與非制約刺激配對呈現,使制約刺激引發非制約的反應。
操作制約是運用反應後結果增強物的出現與否以產生學習。
二、生物取向理論:
赫爾、蓋賽爾
其基本假定是生物基礎為導致兒童所有行為和心理變化的主要因素,認為個人的特質來自父母的遺傳,重視內在的、生理的、遺傳等因素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不強調社會王化環境對個人行為和心理變化的重要影響。
三、認知取向理論:
皮亞傑、布魯納、葉森及森洛克
(一)基本架設:
人是主動求知個體,因此人有思考及推理能力,可用以解決問題。
人藉著與環境互動而適應、成長,人可從錯誤中學習,以獲得回饋及修正概念,個體是先有概念、再有學習。
(二)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1.基模(schema):
表示思考的雛形,或是人們應用以處理環境事物的心智結構。
基模會隨經驗而漸趨複雜,變為心理性的行為模式,並成為個體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
<註:
最原始的基模多屬感覺動作式的,即憑感覺動作了解周圍世界。
如嬰兒憑口唇感覺的吸吮基模,憑手觸覺的抓取基模>
2.適應(adaptation):
對新訊息的容納與調適,進而增加個人的理解。
透過同化與調適兩方式進行。
3.同化(assimilation):
將環境中的一項特徵合併到既有模式或思維結構裡,亦即使用既有結構(基模)來回應新的環境刺激,進而獲得新訊息,例如兒童根據家中的狗學到狗的基模,而後遇到黑狗也會喊牠為狗。
4.調適(accommodation):
當既有結構(基模)不能直接同化新訊息時,而須對新訊息做出結構的調整,即創造新的結構取代舊的。
例如兒童已有「貓」的基模,當他看到「老虎」時也稱之為貓,必須有人糾正其錯誤,此刻他便對舊有基模做出改變,而此心理過程即為調適。
5.平衡(equilibrium):
在同化與調適之間達成均衡狀態。
皮亞傑認知歷程(黃國彥等(2004)。
教育心理學。
台北:
心理。
)
6.皮亞傑認知發展四階段:
(1)感覺動作期(0~2歲):
0~2歲的幼兒賴以吸收外界知識的基模,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與手的動作。
此感覺動作最初只是簡單的反射,而後逐漸變得複雜,由身體的動作發展到心理的活動。
◆感覺動作期的末期,嬰兒的基模會發展出「物體恆存性」,他開始知道一切物體雖然從眼前消失,但它依然存在,這是他已能對具體實物形成心像表徵的功能。
◆接近兩歲的幼兒,不僅能當場模仿人或動物的動作,也能在事後憑記憶去模仿這些動作,像此種憑事後記憶就能模仿出來能力,稱之為「延宕的模仿」。
(2)前運思期(2~7歲):
2~7歲的兒童遇到問題時固然會運用思維,但不合邏輯,主要受到下列三種心理上的限制所致:
◆知覺集中傾向:
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向度或層面,導致對問題的錯誤解釋。
◆不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思考問題時可以由正面或反面去想;可以從原因看結果,也可從結果去分析原因。
此時期的兒童之所以思想不夠周延,不具守恆(保留)概念,可能是由於思考時他的基模所表現之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主義:
面對問題時,只會從自己的觀點著眼,不會考慮別人的不同看法。
(3)具體運思期(7~11歲):
7~11歲的兒童能夠在面對問題時展現邏輯推理能力,但僅限於親身體驗到的部分,並能力解守恆原則。
此時期兒童的思維已能「去集中化」、面對問題時也不再以不可逆的思考方式去思維、具備抽象及複雜的分類能力。
(4)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
青少年能超越具體、實際的體驗而開始以較富邏輯且抽象的構念來思考,並有能力進行內省反思。
(三)布魯納認知表徵論:
布魯納將人類周遭事物,經知覺而將外在事物體或事件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
意指人類經由認知表徵的過程獲得知識。
布魯納將其分為三階段:
1.動作表徵:
指兒童靠動作來認識了解周遭世界,意即靠動作來獲得知識。
2.影像表徵:
指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影像,即可獲得知識。
3.符號表徵:
指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
四、社會認知取向:
哈維葛斯特、黎溫、班都拉、柯博格
1.基本假定:
認為社會學習發展來自觀察、示範和自我覺知;成熟可增加兒童的知覺和體能,經由模仿可增加複雜的語文和動作行為。
2.個體不完全受制於環境的影響,強調人們會選擇自己未來的環境及所追求的目標,進而大幅改變自己的命運。
3.班都拉強調兒童藉由觀察他人行為與仿效該模樣而達成學習,此歷程即稱為模仿。
4.哈維葛斯特發展任務論指出個體成長的每一階段都有相對應需要去達成或發展的事項或任務,包括技能、知識功能和態度等。
五、社會文化取向:
米德、畢、維果斯基
1.從社會環境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的問題,特別強調文化、環境、社會對青少年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2.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理論認為兒童發展是經由個體潛能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的互動激發出來。
並提出鷹架理論,強調兒童智能近側發展區的發展(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又譯最佳發展區),是指介於兒童自己實力所能達到的水平(如學業成就),與經由別人給予協助後所能達到的水平,兩者間的一段差距。
而在此種情形下別人所給予兒童的協助,即稱為鷹架作用。
近側發展區概念(黃國彥等(2004)。
教育心理學。
台北:
心理。
)
六、心理動力取向:
佛洛伊德、艾瑞克遜、榮格,阿德勒
1.認為人類的行動是靠天生的本能、生物趨力和企圖解決個人需求和社會需要衝突。
2.人格的組織分成三個要素:
本我、自我、超我。
3.佛洛依德將人格分為五個時期:
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
並將心理活動劃分三部分:
意識、、前意識、潛意識
4.艾瑞克遜心理社會發展論提出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成長。
在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自我成長的需求與社會的要求彼此會有所衝突,使他在社會適應上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困難,此心理困難生為發展危機。
5.艾瑞克遜提到個體的自我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會遇到不同性質的社會適應要求,有賴個體自行學習,在經驗中調適自我,從而化解因困難而形成的危機。
前一階段危機得以化解後,始能順利發展至第二階段。
6.艾瑞克遜人格發展八階段:
信任對不信任、自主獨立對羞恥與懷疑、進取對內疚、勤勉對自卑、認同對角色混淆、親密與疏離、繁衍對停滯、自我統合與絕望。
7.榮格人格分析理論強調自我有其獨立性、連續性和統合性;此三種特性是個體自幼在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形成的。
8.阿德勒為「個別心理學」創始者。
其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
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根據不同的生活模式而形成不同的主觀生活目標。
第三節其他人格理論
(此節內容請同學自行參閱課本)
第二章兒童輔導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認識兒童的發展與問題
1.學齡前兒童的發展特徵:
生理特徵、社會化特質、情緒發展、心智特點
2.兒童發展的一般特徵:
低中高年級
3.學齡兒童期的發展任務:
具體運思、技能學習、自我評價、友誼團隊遊戲
4.學齡兒童期的輔導策略:
欣賞孩子的獨特性、多鼓勵少責備、提供成功經驗、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教導情緒表達、學習社會技巧、開放性發問、發掘孩子優勢、良好行為仿效、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提供分工合作機會
第二節兒童輔導的基本理論與技巧應用
一、兒童輔導與諮商的理論基礎
(一)精神分析學派:
佛洛伊德
1.認為行為受制於心理能量與幼年時性心理事件的影響。
2.潛意識是行為產生的驅力,會受到性衝動(生之本能)與攻擊衝動(死之本能)的驅使。
3.幼年時(6歲以前)的心理衝突會影響人格發展的健全。
(二)阿德勒個人心裡學:
兒童諮商的過程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