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33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

作者:

邱慧霞

来源:

《教育界·中旬》2014年第07期

【摘要】新课程要求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让体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体育;灵活组织教学,运用竞赛、游戏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体育学习活动设计

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使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和健康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等等。

在体育教学中,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

这是实施快乐体育的真谛,也是对传统的、刻板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

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小学体育活动以玩乐为主,教师要善于创设多种学玩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练中提高体育兴趣。

1.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将教学活动设计成各类体育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例如在投掷练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投掷小器具,设计一个“飞赴前线(掷纸飞机)→天降伞兵(掷降落伞)→炮轰高地(掷橡皮管)”的体育游戏,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提高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体育游戏的心理需求。

2.故事化。

利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再现或延续,营造“置身于境”的教学效果。

如在“穿过小树林”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编一个树林里“抓野兔”的故事,激发学生想象,然后模拟故事情节展开体育活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练习感受,提高学练兴趣。

3.探究化。

通过课堂提问、定练习目标、提学习要求等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体育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垒球掷远教学中教师设疑:

什么样的角度垒球掷得最远?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尝试、去练习实践,用探究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练,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二、整合体育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

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运用了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过程中,思维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不仅要看表面现象,还需

留意和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意识。

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诸多教学情景、方式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能力。

1.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特性。

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2.运用游戏和竞赛手段。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练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投沙包练习中,我们先让学生练习投自己折的“纸飞机”游戏,学

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以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体验蹬腿、收腹、挥臂,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

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障碍跑”等。

3.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

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尤其要重视动作要领的教授。

体育教学中的动作要领是在体育运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体育研究者总结出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非常强。

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动作要领准确表达给学生。

学生在充分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就会更熟练、更准确地完成各项体育动作。

比如教师在教授立定跳远时可以这样讲解:

落地之前膝盖一定要前顶,尽量把脚向前伸,千万不能先用脚尖着地。

落地时双脚不要并拢,这样做重心不稳,容易摔倒。

正确的动作是双脚距离与肩膀的宽度大致相当。

教师还要注意纠正学生技术失误和不规范动作,尽量让学生摆脱原地小跳以及双脚踩踏起跳线两个技术性失误。

4.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田径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练习能培养学生的控球能力,排球的扣球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练习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5.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当然学生的创造性活动需要教师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启发引导。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有差异,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技术技能、知识水平等不同,那么,学生上课表现的情况也不同。

为了满足每个同学的学习欲望,要具体分层对待。

操作上首先是学生分层,接着是目标分层、教学分层,最后是评价分层。

学生分层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强、中、弱三个层次。

体育成绩好、身体素质好的放在一组开展教学,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培养动脑、想象和自学的能力,提出较高的教学目标,通过其自身的努力练习,能较快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体育成绩及身体素质属中等的同学分为一组,先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就可以进入

上一层,先给其信心,培养他们观察、理解和动手动脑能力,既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太差,又不能觉得够不到上一层。

体育成绩及身体素质较弱的同学分在一组,通过简单的模仿性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找出规律,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肯定,让他们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绩。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确保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我们要不断追求体育教学的和谐艺术,让体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自己能力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