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1065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

(5分)

12、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规定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分为两类,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区分的基本依据是对农业的支持措施是否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是否扭曲贸易。

请分别列出一个上述政策的具体例子:

农业科研和价格支持。

13、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请列出它的至少3个主要规定:

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和削减出口补贴。

(4分)(还有:

合理的卫生检疫)

二、简答(30分)

1、从贡献论的角度,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10分)

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述两点)不以国家和地区为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

二、农业在发展经济学中有四大贡献: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农业的“新”贡献有:

生态贡献、安全贡献、政治贡献、文化贡献。

2、为什么说把农业结构调整归结为调减粮食作物是错误的,(10分)

答:

必须指出,从我国的经验教训看,每当农产品供给充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库存增多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轻率地认为农业已经过关,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由此而来导致丰收之后出现农业大幅度滑坡和徘徊。

1995年起,我国粮食连续5年大丰收,主要得益于3个方面/原因:

一是1993年出台的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

二是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

三是气候条件比较有利。

这三方面原因中有些因素是不可能经常存在的。

我国当前的粮食过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和低水平性质,表现为:

1、阶段性过剩:

主要指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向购买住房、购买养老保险、增加子女教育投入等方面转变,食品消费处于低迷时期,而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还落后于城镇;

2、结构性过剩:

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粮食品种和质量不适应,其产量达到1亿吨是粮食总产量的20%;

3、地区性过剩:

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年年都有粮食歉收地区;

4、低水平,指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还不高,还有几千万人尚未彻底解决温饱,农产品的供大于求,是低消费水平的过剩。

3、你对学习本门课程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有何建设性的意见,(10分)

通过对农业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农业经济学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超过了其他的一些理论型的经济学学科,着眼于实际是农业经济学的特色之一。

认识了中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供给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收入与农民负担,WTO与中国农业保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意见:

本学期学习的农业经济学内容具体,立足于中国农业的现实,但缺乏系统化、一般的理论知识,以及比较缺少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状况的介绍。

三、论述(20分)

比较至少两种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讨论它们对于当前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指导意义。

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

1、“公司+农户”指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营的部分利润。

2、“专业批发商+农户”:

农户根据农产品批发商提供的市场信息安排生产,并与批发商达成购销协议,“农产品批发商+农户”这种经营组织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批发市场的发育水平。

指导意义: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形式要“百花齐放”,切忌“一刀切”,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很容易找到它发展的空间和位置。

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组织制度和利益机制的优势。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

农业经济学评卷人:

傅晨

一、填空(30分)

1、目前我国农业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按照国家的现行政策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2、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创新之一是:

家庭承包制;

主要缺陷之一是:

产权安排并不十分完善。

3、在我国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你列出3种应当积极发展的市场主导的土地流转形式:

出租、转包、转让;

2种目前不提倡的政府主导的流转形式:

两田制,反租倒包。

4、世纪之交,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结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5、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一体化的经营。

6、列出3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公司+农户”,“社区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专业批发商+农户”)

7、在我国农村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请你列出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基本原则(“罗虚代尔原则”)的至少3点内容:

门户开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一人一票),按交易额分配盈余。

(3分)(四是股本利息应受限制;

五是政治和宗教中立;

六是现金交易;

七是促进社员教育)

8、改革初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

这个模式有历史合理性,但主要弊端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9、农业保护政策要达到多种目标。

请列出其中的2个:

供给目标,收入目标。

(2分)(还有:

环境目标)

10、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农业保护的政策可分为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

请分别列出两类政策的一个具体例子:

(黄箱政策)价格支持;

(绿箱政策)农业科研。

11、请列出世界贸易组织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3个主要规定:

二、简述(30分)

12、从农业结构内涵着手,分析把农业结构调整归结为调减粮食是错误的,(10分)

同前。

13、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特点。

(20分)

1、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农民就业渠道的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农业收入比重下降,但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农业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成为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

农民家庭纯收入由家庭经营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和转移性及财产性收入构成。

2、农民实物收入比重下降,货币收入大幅度上升。

实物性收入主要是农民自产自食的农产品,货币收入是商品性农产品。

3、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农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扩大,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扩大,省际差异扩大,东、西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都有扩大。

4、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后又趋于扩大。

5、物价上涨速度较快,农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仍然比较缓慢。

三、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调查报告(40分)

略。

华南农业大学期终考试试卷

2004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

农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2*6=12分)

1、按照国家现行法律的规定,土地承包期(D)年不变。

A.5年B.10年C.20年D.30年

2、实际之交,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C)。

A.3亿吨B.4亿吨C.5亿吨D.6亿吨

3、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比率(B)。

A.大约30%B.大约40%C.大约50%D.大约60%

4、改革以来,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目前,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D)。

A.大约占20%B.大约占30%C.大约占40%D.大约占50%

5、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大约达到(C)。

A.1倍B.2倍C.3倍D.4倍

6、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以亿计。

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B)。

A.大约占40%B.大约占50%C.大约占60%D.大约占70%

二、多项选择(3*5=15分)

1、人民公社制度是改革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基本制度,这个制度失败是因为(ABC)的弊病。

A.产权制度B.工分制度C.激励机制D.入社制度

2、在土地承包制度再创新的过程中,一些实践后来走入误区,被国家明令禁止,如:

(AC)

A.两田制B.股份制C.反租倒包D.合作制

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农业保护的政策可分为:

(ABD)

A.黄箱政策B.绿箱政策C.黑箱政策D.蓝箱政策

4、农业是合作社制度流行的领域,下面哪些实例属于合作社,(BC)

A.公司+农户B.农民专业技术协会C.日本农协D.温氏集团

5、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指(ABC)

A.“零值劳动力”B.边际生产力小于“最低生存费用”的劳动力

C.伪装失业的劳动力D.边际生产力大于“最低生存费用”的劳动力

三、填空(25分)

1、目前我国农业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你列出3种应当积极发展的土地流转形式:

出租,转包,转让。

3、世纪之交,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农产品供给结构矛盾。

(1分)

4、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一体化的经营。

5、列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3种主要组织形式:

6、改革初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

7、从生产与非生产角度划分,我国农民的生产性收入是指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8、农业保护政策要达到多种目标。

9、请分别列出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两类政策的一个具体例子:

10、请列出世界贸易组织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2个主要规定:

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

削减出口补贴;

11、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四、解释(3*5=15分)

1、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

“绿箱政策”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具有扭曲作用的补贴,主要包括一般性的政府服务;

食物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

国内食品援助计划;

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

自然灾害救济制度;

结构性调整计划;

援助计划;

环境规划计划等。

“黄箱政策”是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扭曲作用的补贴,属于这类方式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价格支持、投入补贴、出口补贴等。

2、合作社原则(至少谈到4点)。

1、入社自愿,任何人只要以得到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为目的,都可以加入;

2、无论社员的入社股金多少,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决策与管理;

3、对股份资金支付红利应严格加以限制;

6、积极开展合作社在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合作。

(还有:

4、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即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在扣除了股金红利以后,一部分用于合作社的积累和公共福利,剩余部分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业务量返还给社员,合作社亏损时,也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业务交往量比例共同承担;

5、重视和开展对合作社社员的教育)

3、三提五统。

即村提留和乡统筹。

村提留是本村成员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一部分收入,这部分收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掌握,主要用于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三项。

乡统筹是乡(镇)政府向所管辖范围内的农民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乡村道路建设费等五项。

五、简述(2*10=20分)

1、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创新。

1、重塑了农业微观组织结构,使农业生产又回复到家庭经营。

2、农户具有独立的产权。

农户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在保证国家合同定购和完成集体提留、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农户可以自己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

农户拥有收益权和剩余索取权,在完成国家合同定购和集体提留之后,剩余的农产品全归农户自己所有;

农户拥有对土地有限的处

置权,政府允许农户在不损害土地集体权益、保证土地非农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土地转包。

3、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既有集体统一经营,又有农户分散经营。

所谓“双层经营”是指有农户家庭和集体经营两个层次,所谓“统分结合”是指农户家庭的分散经营和集体的统一服务相结合、相得益彰。

2、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说明把农业结构调整归结为调减粮食是错误的,(10分)

六、论述(13分)

减轻农民负担是近些年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

中国农民有哪些负担,农民负担沉重的表现,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中国农民的负担:

村提留(本村成员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一部分收入)和乡统筹(乡镇政府向所管辖范围内的农民收取的费用);

劳动积累工(农民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一种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农民无偿承担的一种劳务);

其他收费,如各级政府部门和乡村下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摊派、罚款等各种名目的收费;

剪刀差(农民由于低价出售农产品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2、农民负担沉重的表现:

费重于税;

收费不断攀升;

农民负担不均;

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3、根本原因是制度原因:

财政体制上,国家宏观分配政策不合理,重城市,轻农村,农民承受着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相符的负担;

行政体制上,农村基层组织机构林立、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编内编外人员猛增,乱收费、滥收费现象严重。

2005学年第1学期考试科目:

农业经济学考试类型:

闭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概念题(4*4=16)

1、农业:

农业是人类培育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第一产业。

2、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3、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PSE):

假定取消所有现存的政策支持,由此减少的农民收入额与原来的收入额之比的百分数。

PSE>

0,表明一国的农业政策为保护;

PSE<

0,表明一国的农业政策为负保护。

4、农业现代化:

狭义:

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

广义:

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现代化,还包括支撑、制约农业部门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如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城市化水平、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农民的生活素质和水平提高等。

二、填空题(6*4=24)

1、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相互交织。

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在:

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3、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现行农地政策的基本点。

1984年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应在15年以上。

1993年11号文件规定原定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4、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粮食流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1985年实行了双轨制,1993年实行价格随行就市,1994年实行保量放价,1998年启动了新一轮粮改。

5、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公司+农户”、“社区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批发商+农户”。

6、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的合作目标的双重性是指服务性和盈利性的结合;

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是指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的结合。

三、简答题(6*6=36)

1、简述我国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制度特征。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被称为“双层经营,统分结合”。

所谓“双层经营”,是指有农户家庭和集体经营两个层次;

所谓“统分结合”,是指农户家庭的分散经营和集体的统一服务相结合、相得益彰。

2、试解释农业结构的含义。

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

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各类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如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园艺作物);

某一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如粮食生产要分为大米、小麦、玉米、大豆);

区域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地区分工)。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1、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波浪式。

2、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呈现明显的封闭性。

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行业上高度集中于第二产业。

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浓厚的兼业色彩。

5、国际合作社联盟1995年通过的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第一,自愿与开放的社员制。

第二,民主的社员控制。

第三,社员经济参与。

第四,自治与独立。

第五,教育、培训与信息。

第六,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第七,关心社区。

6、简单解释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及战略目标。

概念:

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战略目标:

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和使贫困者获得粮食机会,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

四、论述题(2*12=24)

1、试分析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各种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减少。

2、农业结构不合理。

产品质量不高,专用品种少,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

农业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3、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4、不合理负担过重。

仍存在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

5、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

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总量严重不足,欠账较多。

6、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过于集中,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

7、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阻碍发展。

如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仍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如何与国内外市场衔接仍然亟待解决等。

2、论述WTO框架下我国完善农业支持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基本框架:

1、扭转农业负保护,降低工业的增长速度,提高农业的增长速度,调整工农业的发展速度比例。

2、以国内产业保护为主、边境保护为辅,大力运用WTO贸易规则中的“绿箱政策”。

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从我国的财政实力出发,根据不同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资源约束程度和比较优势等因素,来决定该种产品是否需要受到保护及其保护程度。

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对外贸易政策。

2、宏观支农政策。

3、市场调控政策。

4、农民收入政策。

5、农业科技政策。

6、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