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瑞风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
《江淮瑞风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淮瑞风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非农业人口274.28万人。
3.2XX经济
3.2.1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80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4.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5700元(4300美元)。
至2003年10月份,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次于XX、、XX。
从增速看,XX市仅次于XX位居第二。
3.2.2工业发展加速
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087亿元。
同比上一年度增长24.8%;
2003年1-10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585.9亿元,增长35.7%。
3.2.3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2003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149.9亿元,增长71.1%,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75.2亿元,增长91.0%;
私营个体投资较快增长,完成投资272.7亿元,增长50.0%;
外商投资增长迅猛,完成投资371.3亿元,增长100.6%。
3.2.4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2003年1-10月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1亿元,增长15.9%,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其中汽车类增长达到152%。
3.2.5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猛
2003年
1-10月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17645户,新增注册资本249.3亿元,分别增长13%和75%。
截止10月底,全市私营企业总数达71104户,注册资本总额827.6亿元。
新增个体工商户53704户,新增注册资金21
亿元。
分别增长13%和39%。
截止10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达198745户,注册资金总额达68.9亿元。
私营个体企业的主要特点:
一是个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新登记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达141万元,增长6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平均注册资金3.96万元,增长41%。
二是规模型企业所占比重较高。
截止10月底,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有8958户,500-1000万元的有2067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1280户,分别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13%、3%和2%。
三是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仍是个私企业投资热点。
同时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从事信息咨询、科技开发、仓储运输的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3.3区域汽车市场状况分析
3.3.1整体发展水平――机动车总量高速增长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
全市机动车辆激增,社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
2002年末拥有机动车101.4万辆,其中汽车21.0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35.2%。
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10.4万辆。
至2003年9月底,根据XX市车管所统计,全市机动车数量增至110万,其中汽车保有量已达25万辆。
2000年至2003年,XX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水平
单位:
万辆
类别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预测)
保有量
增长率
机动车
77.49
15.1%
88.89
14.71%
101.4
14.1%
115
14.%
汽车
12.6
23.0%
15.54
23.3%
21.0
35.2%
27
27%
*小型客车
6.72
30.1%
8.9
32.44%
12.5
40.5%
17
35%
*上表小型客车包含轿车、轻型客车和MPV等。
数据来源:
XX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3.3.2XX市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2002中国的人均GDP是1000多美元,XX达到了4300美元。
因此,从前汽车的潜在购买力已经转化成为比较强的现实购买力。
机动车市场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小轿车的增长率更高,达到50%以上。
根据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原则,我们应用回归分析法,对2004年至2007年XX(机动车)汽车的增长情况作出如下预测:
2004年至2007年,XX机动车市场增长预测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增长量
16
15%
29
22
24
8.8
33%
11.3
30%
14.7
31%
18.8
6.6
40%
8.7
37%
12.3
38%
16.8
*上表小型客车包含轿车、轻微型客车和MPV等。
第四篇区域MPV细分市场分析
4.1背景分析---国内MPV汽车市场
4.1.12002年产量及销售量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消息,2002年1月-12月我国MPV累计产量为52208辆,累计销量为51501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2.95%和219.56%,产销率达到98.65%。
目前国内MPV市场容量为6万多辆,而以后每年的增长速度还将保持在30%左右,2005年将超过10万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MPV这块市场的巨大空间。
MPV作为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细分,虽然引进国内的时间不长,但其多功能和轿车化设计正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所以2002年MPV的市场表现相当不错。
2001年以前主要是进口MPV,每年的量都不大,当年销售16116辆,到2002年底,国内MPV市场的保有量约为7.4万辆左右,未来几年保有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到2005年,国内MPV市场的保有量将达到35万辆左右,是乘用车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市场。
(上图2002年中国乘用车细分市场销量及其增长率)
4.1.2MPV与市场总量分析
2002年,我国销售汽车总量为325万辆。
其中轿车118万辆,轻型客车34.4万辆,MPV5.15万辆。
MPV所占比例为1.58%。
MPV,作为一种多功能汽车,集轿车、轻型客车及小型客货车功能于一体,它具有两个最基本特征:
即豪华轿车般的性能、宽敞的内部空间。
近年来,MPV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挤占了轿车与轻型客车的部分市场。
4.1.3XXMPV汽车市场需求预测
根据近年来MPV在汽车整体市场上的表现,结合XX特点,我们认为2004年至2007年XXMPV需求水平占汽车市场需求的4.5-7.5%之间。
辆
汽车市场需求
88000
113000
147000
188000
MPV市场需求
3960
6780
11025
14100
市场比率
4.5%
6%
7.5%
4.2XXMPV汽车市场增长分析
4.2.1MPV按品牌构成分析
2002年,MPV市场中别克GL8销售量为17656辆,占据市场第一位置;
瑞风全年实现销售4547辆,市场占有率为8.83%。
2003年1-10月,全国MPV销量为68637辆,前10个月总销量排在前列的为别克GL8(19464辆),奥德赛(16363辆),瑞风(10956辆),普利马(9865辆),风行(8115辆)等5家,占据整个国内MPV市场的94%,其XX风的市场占有率为16%。
4.2.2江淮瑞风的市场地位
“江淮的下一个目标是销售3万辆。
”――江淮汽车公司董事长左XX。
从销售数量看,2001年,瑞风销售量是246辆;
2002年,销售量是4547辆;
2003年1月至10月18日销售量突破1万辆。
这3个数字可以概括出瑞风3年的发展历程。
江淮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4.2.3XX瑞风汽车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一、产品力分析
品牌型号
核心技术
产品特点
目标市场
价格
市场
占有率
江淮瑞风
韩国现代
7-12座,2.4排量,汽/柴油,大空间,全配置,高性价比
中小企业
16-29万
16%
别克GL8
美国通用
7-8座,3.0排量,高档豪华,舒适安全
大型企业
27-37万
28%
广本奥德赛
日本本田
7座,2.3排量,舒适安全,操控性强,
个人/大型企业
27.66万
24%
海马普利马
日本马自达
5座+2座,1.8排量,实用经济
个人/中小企业
17万
14%
雪铁龙毕加索
法国雪铁龙
5座,家庭休闲,概念超前,智能化配置
个人
17-24万
东风风行
日本三菱
7-11座,六天窗,舒适,高性价比
11-24万
12%
结论:
瑞风与上术品牌产品相比,核心技术均来自国际著名生产商;
瑞风大空间,全配置及有竞争的性价比,使其占尽优势。
同价位的普利马与毕加索已被定义为S-MPV(小MPV),不能威胁到瑞风;
瑞风以16-20万之间的产品为主,开了与高端MPV通用GL8和奥德赛之间的价格距离,避免了在市场推广期与它们的正面冲突,变被动为主动。
附、产品外观
4.2.4XXMPV经销商分析
各品牌在XX销售服务网点现状
品牌
销售商
服务商
瑞风
XX海昌,网点一个
XX华成、XX华生,网点两个
XX华成、XX华生、XX和诚修理,网点三个
广本XX特约,网点两个
普利马
XX万事达,网点一个
毕加索
XX新裕,网点一个
XX市富康轿车维修、XX新裕,网点两个
风行
XX乘龙、XX世纪物资
与瑞风有着激烈竞争的“别克GL8”、“广本奥德赛”、“东风风行”均已发展两个销售服务网点,而一个销售服务网点对于市场排名第三的瑞风显然已不符合其发展的需要。
4.2.5XX瑞风汽车市场份额预测
单位:
MPVXX市场需求
瑞风XX市场份额
1188
2135
3859
4935
市场占有率
32%
增长比率
300%
180%
181%
128%
*说明:
我们的目标:
瑞风汽车是“中国MPV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35%;
以上预测没考虑生产与供应因素。
第五篇 瑞风4S专营店营销规划
5.1营销策略定位
5.1.1目标客户群体定位
近两年,国内MPV市场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一些发达国家,MPV以家庭购买为主,而在我国,由于价格昂贵,90%的MPV购买者是规模不同的大、中、小企业,商务成为MPV的主要用途。
购买瑞风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
A.讲究形象
B.自信与时尚群体
C.具有一定的规模或实力,但仍处理发展期,经济实用观点较强
D.注重驾驶操控性与乘座的舒适性
*据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10%的人喜欢开轿车,13%的人喜欢开面包车,22%的人喜欢开越野车,55%的人喜欢开多功能车。
恐怕这样的数字让“唯轿车至尊”的人们吃惊,透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多功能车在国内正日益受到欢迎。
5.1.2品牌形象定位
舒适安全、经济实用、值得信赖,是国产MPV中的最佳品牌。
5.1.3产品优势定位
韩国现代技术、超大空间、舒适安全、动力强劲、较高性价比。
5.1.4竞争对手定位
5.1.54S专营店价值定位
作为4S专营店,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价值与客户价值、产品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亦即我们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忠诚于品牌、忠实于客户、弘扬江淮瑞风品牌价值:
经销商价值=客户享受到的价值+产品本身的价值
因此,从产品角度上看,经销商价值就是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
经销商价值定位可体现在:
Ø
四位一体的销售服务中心(4S),提供品牌形象支持和客户利益保障。
高素质的营销服务团队及细致的分工使客户感受到更周到、舒适、温馨和个性化的服务。
为每一位客户提供长期不间断的主动访问、维护等服务,让客户真正放心无忧。
5.2整车销售计划
5.2.12004年至2007年销售规划
根据XX的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按瑞风汽车在XX直接竞争品牌同级车中目标市场占有率35%进行测算,从2004-2007年,我公司瑞风汽车的销量预计如下表所示:
瑞风汽车XX销售量
我公司销售预测
销售量
680
1100
1950
2500
*
162%
177%
预测考虑2004年至2007年,瑞风在XX的销售商为两家。
另外,以上预测没考虑生产与供应因素。
5.2.22004年瑞风汽车销售目标月度分解
辆、万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销售目标
30
20
40
50
60
70
80
销售收入
510
340
850
1020
1190
1360
11560
销售利润
25.5
34
42.5
51
59.5
68
578
说明:
整车销售按均价17万,销售利润按5%计算。
5.2.32004年至2007备件销售和维修计划
瑞风汽车XX保有量预测(辆)
1688
3823
7682
12617
我公司售后服务所占数量(辆)
1780
3730
6230
按使用年限计算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单台瑞风汽车备件收入(元)
800
920
1058
1217
单台瑞风汽车维修收入(元)
1200
1380
1587
1825
按年度加权平均计算
846
882
1070
1269
1323
1605
4S专营店备件收入(万元)
54
164
395
758
4S专营店维修收入(万元)
82
246
592
1137
总收入(万元)
136
410
987
1895
单台瑞风汽车的备件和维修收入以15%的年均增长率计算,单台瑞风汽车的维修收入按单台BMW的备件收入的1.5倍计算。
5.3品牌推广策略
5.3.1品牌推广投入费用及其项目分配
费用按4S专营店年度整车销售收入的1.0%左右进行预算,即:
2004年度品牌推广费用约为115万。
品牌推广预算项目分配:
(具体用途分配需根据江淮瑞风汽车品牌推广总体策略而定)
5.3.22004年度品牌推广策略
建立区域主流媒体宣传网络(电视、报纸等),以软、硬广告相结合方式,强化品牌导入宣传。
针对政府、团体及目标客户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公关、赞助等推介活动。
成立瑞风汽车客户俱乐部,针对新、老客户开展联谊、咨询及个性化服务宣传活动。
在辖区重要区位(机场、商业中心等)设立瑞风汽车展示厅及路牌广告。
利用重要事件(4S专营店开业、新产品投放仪式、车展等),开展试乘试架及演示宣传活动。
针对潜在特定客户群体,开展以品牌个性化为主题的促销活动。
5.44S专营店运营
5.4.1合理库存
项目
要求准则
展示厅内的样品车
最少各种型号各1辆
试乘试驾用演示车
常年保证3辆专用于试乘试驾车辆
商品车库存
库存2—4周的销售量
备件库存
库存30-50万元常用备件
5.4.2信息反馈
定期向瑞风汽车报告销售信息和财务状况。
具体X围包括:
主要信息或报告
报告周期
1、车辆的销售信息
每日一次
2、维修服务的信息
每月一次
3、库存量(整车和配件)
4、客户档案数据库
5、客户满意调查
每季一次
6、客户投诉总结
*具体内容按瑞风汽车的要求执行。
5.4.3工作标准
5.4.5人力资源计划
5.4.6员工培训计划
第六篇投资计划
6.1投资计划
6.2资金来源
第七篇经济分析
7.1投资估算依据
7.2盈亏平衡分析
7.3盈亏平衡分析
7.4投资收益分析
7.5结论
未来五年经营规划
未来五年财务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