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8722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地貌学考试Word格式.docx

主要是指由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

(2)外(营)力作用

主要是指起源于太阳能、重力能和潮汐力影响而产生的冰川、水流、海浪、风和生物等的作用。

(3)内、外(营)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在地貌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只是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地区,可能某种动力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种动力作用占据次要地位。

从地貌的长期发展来看,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

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作用在特定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共同产生的结果。

这种内、外力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地球形成以来的整个地史演化过程中。

11、地质地貌学实际意义

(1)在农业方面:

合理利用土地,农业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防止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调查与土壤改良,防风固沙,找寻地下水源等。

(2)在工程建设方面:

水库及坝址、开凿运河,河道、河口、三角洲的整治和开发利用,道路、港口工程中选线和确定建港位置,以及城市、工业与大型建筑位置的评价和选择等。

(3)在矿产资源寻找和勘察方面:

风化矿床中的镍、铂、铝土矿等多产于剥蚀夷平的准平原上,沉积砂矿如砂金、铂、砂锡矿、钨、金刚石以及其它重砂矿床等,常见于古、今河床和滨岸特定部位。

此外,地貌学在环境、灾害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地球内部压力是随深度加大而逐渐增高的。

深度每增加1km,压力增加27.5MPa。

2、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称重力异常。

当实测重力值>

理论重力值,称正异常

当实测重力值<

理论重力值,称负异常

在埋藏有密度较小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产)的地区,常显示负异常;

而埋藏有密度大物质(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地区,就显示正异常。

3、地磁三要素:

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

4、地球的弹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

地球也具有塑性,地球的自转能引起地球赤道半径加大而成为椭球。

在引力的作用下引起岩石发生弯曲而不破裂等,这些都说明地球具有塑性。

5、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

对流层:

平均厚度12km,含大量水蒸气和尘埃。

表现为强烈的对流。

风、霜、雨、雪、雹、雾等气象现象均发生于此层。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地表以上55km的范围。

大气呈水平运动。

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无天气现象。

大气圈的五个次级圈层: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地表以上85km的范围。

大气呈对流运动。

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暖层:

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800km的范围。

内部存在多层的电离层,也称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

扩散层:

从暖层顶到外层空间。

物质多以原子、离子状态存在。

是地球物质向宇宙空间扩散的部位。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849年英国科学家斯托克斯(G.H.Stokes)证实地震时产生两种弹性波,透视地球内部靠的是地震波(既地震法),它们是迄今为止,仅有的能穿越地球内部的旅行者。

纵波的速度快总是领先,又称P波。

横波滞后,又称S波。

6、其中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有2个,称一级界面

(1)莫霍面: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Km,在太洋之下平均为仅为7Km。

莫霍面之上称地壳;

之下称地幔。

在莫霍面上面,纵波从7.0Km/s迅速增加到8.1Km/s左右;

横波速度则从4.2Km/s增加到4.4Km/s左右。

(2)古登堡面:

在此不连续面上下,纵波速度由13.6Km/s突然降低为7.98Km/s;

横波速度则从7.23Km/s突然消失。

此界面位于地下2898km深度。

此界面之上到莫霍面称地幔。

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7、地壳:

从地表到莫霍面,由固体岩石组成。

在垂直方向,大陆地壳还可分为上、下两层,其间存在一个次级界面,称为康拉德界面,康拉德界面仅存在于陆壳中,上地壳平均密度约2.7g/cm3,平均厚度约10km,下地壳平均密度3.0g/cm3。

这说明,不仅地球不均一,而且地壳在纵向上也是不均一的。

横向上又分为陆壳和洋壳两部分。

界面之上,花岗岩质,称硅铝层。

界面之下,玄武岩质,称硅镁层。

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8、软流圈(Asthenosphere):

也称低速带,位于岩石圈(地壳和33m-50m地幔的岩石共同组成)之下。

其下界约在地表以下250km深度(70—250Km),该层不完全为固相,可能是熔融物质和固体物质的混合带,这样大大降低了其强度,故称软流圈。

软流圈可以缓慢地流动。

地壳和软流圈之上的固态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9、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脊、海山

第二章矿物

1、矿物——指岩石圈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天然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2、单质矿物:

是由单独一种元素组成的。

3、晶质体:

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可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有显晶质和隐晶质。

非晶质体:

内部质点没有规律,不成几何外形,分为玻璃质体和胶质体。

4、类质同像——组成矿物的离子被性质相近的离子所置换,而置换后矿物的晶体结构不变。

同质多像——指同样的化学成分,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结晶出不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矿物。

5、单体的形态—指矿物单个晶体的外形。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同种矿物的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整体

6、显晶集合体>

2mm(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辨别出矿物颗粒界限的集合体),隐晶质:

<

2mm

v杏仁体(<

1mm)和晶腺(>

1mm)

v结核(>

2mm)和鲕状体(<

2mm)

v钟乳状和葡萄状集合体

v块状

7、矿物的硬度:

是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8、解理:

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叫做解理面。

分为五段:

a极完全解理、b完全解理、c中等解理、d不完全解理、e极不完全解理

断口:

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任意方向破裂,同时破裂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

常见的有:

a贝壳状、b锯齿状、c参差不齐、d土状。

注意:

一般解理发育的矿物无断口,断口发育的矿物无解理。

(既一般不共存)

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矿物

9、矿物分类卤化物矿物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

第三章岩石

(一)1、岩浆—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软流圈)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成分:

硅酸盐熔浆和挥发性成分,但以硅酸盐熔浆为主,质量达30%—80%。

来源:

上地幔软流层

原始岩浆只有两种:

基性岩浆(玄武岩岩浆)和酸性岩浆(花岗岩岩浆)

2、酸性岩浆(花岗岩岩浆)硅酸含量多、温度低、液态挥发物含量少的岩浆粘性大,不易流动,相反,基性岩浆(玄武岩岩浆)粘性小,易于流动。

3、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形成、运移、冷凝成岩的整个活动过程称岩浆作用;

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岩浆岩。

4、喷出作用(Extrusion,Eruption)与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的活动称为喷出作用,由岩浆喷出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喷出地表而逸散了气体的岩浆称为熔浆,熔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熔岩。

围岩及早先冷凝的岩浆岩,被岩浆喷出,脱离地表在空中炸碎后冷凝成固结体,称火山碎屑岩。

5、侵入作用(intrusion):

岩浆上升到地下某一深处,占据一定空间,基本停止运移,最后冷凝结晶,这种活动称为侵入作用,由岩浆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侵入岩(侵入体):

可分为:

深成侵入岩(深成岩):

>

3公里深处形成、

浅成侵入岩(浅成岩):

围岩:

被岩浆侵入的岩石.

岩浆呈液态,能够流动;

6、岩浆转变为岩浆岩的条件高温灼热(700~1200℃),具有涌动的内动力;

地壳盖层具有软弱地带。

深成侵入作用————————深成岩

7、岩浆转变为岩浆岩的方式浅成侵入作用————————浅成岩

喷出作用——————————火山岩

8、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化学元素:

O、Si、Al、Fe、Mg、Ca、Na、K、Ti(99%)、H、C……

超基性岩(<

45%)(不饱和岩石)

岩浆岩按照硅酸物质划分为4大类:

基性岩(45-52%)(饱和岩石)

中性岩(52-65%)(饱和岩石)

酸性岩(>

65%) (过饱和岩石)

超基性岩:

橄榄石为主,部分辉石,极少量角闪石,无石英。

基性岩:

辉石基性斜长石为主,少量角闪石和橄榄石,无石英。

9、各大类岩石中的常见矿物:

中性岩:

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为主,部分辉石、基性和酸性斜长石、黑云母,少量石英。

酸性岩类:

正长石、酸性斜长石和石英为主,少量角闪石、云母和白云母。

石灰性岩(碱性):

SiO2含量近似于中性岩,但FeO、MgO含量大大减少,而Na2O、K2O含量大大增加。

10、硅铝矿物和硅镁矿物

v硅铝矿物:

SiO2和Al2O3的含量较高而不含铁镁,如长石、石英等,颜色较浅,常呈灰白色、肉红色,所以又称为浅色矿物。

v铁镁矿物:

这类矿物中FeO和MgO的含量较高,SiO2的含量较低,如橄榄石、辉石等,颜色较深,常呈黑色、黑绿色,所以又称深色矿物

岩石类型

硅酸饱和程度

主要矿物

颜色

相对密度

超基性岩

不饱和

橄榄石、辉石

 

基性岩

饱和

斜长石、辉石

中型岩

斜长石、角闪石

酸性岩

过饱和

石英、正长石、斜长石

11、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

是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出来的矿物。

如长石、石英、云母、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

次生矿物:

指原生矿物形成以后,由于受到热水溶液或风化作用所形成的新矿物。

铁镁矿物在热水溶液作用下所形成的蛇纹石、绿泥石等。

12、岩浆岩的结构:

指岩石的组成部分(包括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包括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空间结合方式。

主要受岩浆与围岩的温差以及岩浆结晶能力的影响。

结晶程度:

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和玻璃质结构

13、矿物的自形程度:

分自形晶、半形晶和它形晶,自形晶往往先结晶,半自形晶次之,它形晶较晚.

14、岩浆岩的构造:

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

主要受岩浆冷凝时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影响。

(1)块状构造

(2)斑杂构造(3)条带构造(4)流纹构造(5)流面和流线构造(6)气孔和杏仁构造

15、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体在地壳中或在地表上表现出来的形状。

包括岩体的形态、大小、埋藏深度、与围岩的关系。

按岩体形成的深度和方式,可分为喷出岩体和侵入岩体。

(二)沉积岩

1、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2、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先成岩石(无论是火成岩、变质岩和先成的沉积岩)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包括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新生物质;

除此还包括生物遗体、生物碎屑以及火山作用的产物。

这些物质在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总称为沉积物。

物质来源:

地壳表层的先成岩石;

形成环境:

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

3、沉积岩动力来源:

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

形成过程:

经历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四阶段。

4、搬运阶段沉积阶段:

分选性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碎屑物质的搬运: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2).化学物质的搬运

5、胶结作用:

在碎屑物质沉积的同时或生成之后,溶于水中的物质或由水带来的物质充填在沉积物的孔隙之中,将松散的碎屑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

化学物质沉积作用硅质(SiO2)>

钙质(CaCO3)>

铁质>

黏土质和火山灰。

胶结类型:

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6、重结晶作用:

沉积物埋藏后,在新的环境下,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矿物晶粒在原基础上增生、扩大形成较大晶粒紧密镶嵌的过程。

(三)变质岩

1、变质作用:

地壳中的岩石由于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总称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区别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发生位置

上地幔和地壳深处

地表以下一定深度

地表

环境条件

高温高压

较高温较高压

常温常压

动力来源

内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

相变特征

液态——固态

固态——固态

空间变化

原地岩石

异地岩石

3、变质作用的方式

a.重结晶作用

b.变质结晶作用

Al2[SiO4]O(红柱石)→Al2SiO5(夕线石)

KAl2[AlSi3O10](OH)2+SiO2→K[AlSi3O8]+Al2[SiO4]O+H2O

c.交代作用

Na++K[AlSi3O8]→Na[AlSi3O8]+K+

d.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

e.变质分异作用

4、变晶结构:

原岩在固态条件下经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新的结晶质结构.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

1、地层接触关系:

地壳下降引起沉积,上升引起剥蚀

2、整合接触 

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

其特点是:

岩层是互相平行的,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的。

3、不整合接触 

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

两套岩层中间的不连续面,称不整合面。

按照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运动过程,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

无论是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都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

所谓底砾岩是指位于不整合面上的砾岩(有时横向变为砂岩)而言。

②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

③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

第五章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一)1、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作构造运动(地壳运动)。

2、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

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产状要素倾向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

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最大锐角夹角

3、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

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于是便形成了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

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直交或近于直交的岩层,即直立起来的岩层。

在强烈构造运动挤压下,常可形成直立岩层。

倒转岩层 

指岩层翻转、老岩层在上而新岩层在下的岩层,这种岩层主要是在强烈挤压下岩层褶皱倒转过来形成的。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

褶皱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

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主要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它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拗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

背斜指岩层向上拱弯,形成中心部位岩层的时代老,外侧岩层时代5、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新的褶皱

向斜指岩层向下凹曲,形成中心部位岩层的时代新,外侧岩层时代老的褶皱。

褶曲的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是新岩层,就是背斜;

相反,褶曲核部是新岩层,而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

核:

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

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6、褶皱的要素轴面:

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轴线:

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

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

直立褶皱:

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

斜歪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褶皱的分类倒转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

平卧褶皱:

轴面水平,两翼岩层近于水平,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

7、岩体或岩层受力后发受变形,当所受之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连续完整性将遭到破坏,于是形成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两类

节理:

指岩层或岩体破裂后形成的一种裂缝。

其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

节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张节理;

剪节理

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特征:

长、大、平直光滑,延伸稳定,常常呈“X”型

张节理——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短、小、粗糙不平,延伸不远,豆荚状、树枝状、

8、断层:

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

断层面的产状,和岩层、节理一样,用走向、倾向、倾角来表示。

断层的基本类型:

1.正断层2.逆断层3.平移断层

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叫正断层。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叫逆断层。

逆断层是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形成。

平推断层 

指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又叫平移断层。

水平剪切力作用形成。

9、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貌,也可以出现向斜成山、背斜为谷的地貌。

通常前者称为顺地形,后者称为逆地形或倒置地形。

(二)地震的概念

1、地壳的快速震动称为地震。

发生在大陆上的地震称为陆震,发生于大洋底部的称为海震。

如果震级相同,海震要比陆震的破坏性小,因为陆震横波和纵波都能传到地面,而海震只能把纵波传播上来。

但海震有可能掀动上覆的海水形成巨大的海浪,称为海啸。

2、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级: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通常用里氏(C.F.Richter)震级来划分,共分9个等级。

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2倍;

每相差2级,释放的能量则相差约1000倍。

如:

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或1000个5级地震。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烈度划分各国不同,一般划分为12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不同的烈度。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是震级,以及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的性能等。

3、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如果有一次地震特别大,称为主震;

在主震前发生的一系列弱小地震,称为前震;

在主震后发生的一系列小于主震的地震,称为余震。

第六章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

是指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和气体(氧、二氧化碳等)以及生物等的作用,其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通常将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

2、物理风化作用:

因卸荷释重、温度变化、空隙水(孔隙水、裂隙水)物态变化、盐类潮解与结晶等作用,使岩石发生机械破坏而又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

3、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水、各种溶液、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等的化学作用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它不仅使岩石发生破碎,而且还使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以水溶液为主要因素,包括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作用方式。

4、生物风化:

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岩石、矿物所产生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风化作用,叫生物风化作用。

5、具有等粒结构的厚层砂岩或岩浆岩地区,风化过程常沿节理进行,这些部位岩石的温差变化大且较迅速,并容易被各种液体侵入,所以也最易崩解,使岩石发生同心圆状剥落,形成球状风化现象。

6、陡坡上的物理风化作用产物在重力作用下常坠落到陡坡下,形成崩积物。

体积大或比重大的滚得远,体积小或比重小的滚得近,因而在陡坡的坡麓形成上部细粒、下部粗粒的半圆锥体地形,称为倒石堆。

7、最先结晶的高温矿物,如橄榄石,最易风化;

比较低温结晶的矿物,如长石,化学风化较慢;

最后结晶的石英,它抵抗化学风化的能力最强。

8、化学风化之

(1)溶解作用:

易溶矿物多为非硅酸盐矿物,如岩盐、石膏、方解石等;

难溶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