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8713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集锦

《燕子》教学反思

自己是唱着《小燕子》长大的,《燕子》这篇课文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经过了这么多改革,它还是被留了下来,证明还是一篇经典课文,怎么教呢?

当年我的老师是怎么教我的已经没有印象了!

我又会给我的学生什么样的感受呢?

对于开学的第一节课我自己很重视,想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于是从字词到标点,从表达方式到生字书写我都作乐精心的准备,万事俱备只东风了。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

  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

如:

在观赏了春天美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

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

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2、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觉得透彻。

如:

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学生说出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优美的诗句。

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课文重点段落是写燕子飞行和憩息的两段文字,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唤起情感的共鸣,最后一自然段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

蔚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远远望去这多像五线谱啊。

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了……

    师:

你们看,它们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正做着快乐的梦呢。

你们猜猜看,它们梦到了什么呢?

    学生1:

它们梦到了美丽的春天,柳树绿了,桃花红了……

    学生2:

它们梦到了自己从南方飞到这儿时所经历的困难……

    学生3:

燕子宝宝梦到了,妈妈刚才是怎样教自己捉虫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唤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的共鸣,在教学中我并不抹杀学生个性化的见解,而是让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我让学生想像落在电线上休息的燕子会做怎样的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缺少的属性。

”在人的智力的活动中,想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在教这一自然段时,学生往往想像燕子谱的就是赞美春天的歌。

而这次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多次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已学知识、联系已学课文,充分发挥想像。

不难看出,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学生有书写障碍怎么办?

  在我们的认知里,不会写的是能力问题,而不写作业的绝对是态度问题。

而对这一类学生我们是怒其不争的同时又有些厌恶的,偶尔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懒呢?

  也许,有一部分学生真的很懒,但很多学生都有一些学习障碍,并不能让我们以一个“懒”字遮盖住我们的无能。

是的,我得承认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我甚至无法发现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学习障碍,我只能以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帮助他们。

至于最后的结果,谁知道呢?

但,我相信只要他们在进步,最终会离开我自己也能努力前行吧!

  小苗,一个山区的孩子,虎头虎脑的,有些憨实,问起他什么总会眯着眼羞涩地一笑。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在外卖保险,算是村子里的能人,写了一手漂亮的字。

我从一年级起教小苗的。

拼音部分写的作业不多,我没有在意。

渐渐地,我就发现他的作业总有些慢吞吞,于是我有意识地减少他的作业量,偶尔我会在教室等他写完作业再放他离开。

我想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掉队吧。

在我的严密监督之下,小苗的一年级险险地过关了,成绩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差。

写作业慢的原因,我思考了一下,认为是他注意力不集中,有段时间还查了查感统失调综合症。

但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确定他是哪种原因。

  二年级,要学的字成倍增加,学生们很吃力,当然也锻炼了他们。

而我们两班合为一班,班级人数的增多让我也很吃力,当然也锻炼了我。

但是,对小苗或者还有几个学生我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看着他们完成作业了。

后来,他们的作业有时是没完成的,我有些担心,但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折腾他们,也实在不忍心把他们的休息时间也占用了。

毕竟,快乐的童年回忆是那些知识所无法填满的。

我纵容了自己,也纵容了他。

于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他原本就很难掌握的字崩溃了,提写20个字能对4个还算是很努力的结果了。

说实话,我很吃惊,他就算反应较慢,这也太离谱了。

何况,数学老师说他的成绩还可以,不算太好但也不错。

而他写的字很显然是不太协调的,与他爸爸的字简直没法比。

我想他的家人看到他这样的字也有些不能接受吧。

  我自然不想他的字再如此错下去,老师们不是常说吗“字都不会写还会做什么?

”我该怎样帮助他呢?

他的症结到底在哪呢?

注意力不集中?

手眼不协调?

感统失调?

我不知道,但我会最笨但有效的办法。

事实上字的记忆书写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来记。

这也是有些学生,尤其是所谓的“懒”学生语文学不会尤其是字写不好的原因吧。

我在他每天上自习课的时候,单独给他提写,每课一次,每次错误的他再写,我再提,直到这一课他全部能听写正确。

就这样,我给他提了十几课,他逐渐地能够对的多一些,一课的字词他能在两次后全部记住了。

看着他的羞涩的笑,我想他是高兴的吧。

但是,这样挤时间,真的会有用吗?

还是很累的,因为我毕竟不是只有他一个学生。

他现在对字的畏难情绪减少了些,但学习的动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自己学习。

于是,我找了个学生来做我这份任务,算是让自己喘口气。

  后来,我又检查了他前面提过的字。

大家猜猜结果?

我有些欣慰又有些难过。

这么说吧,20个字他现在能对6个左右,比原来是进步了,但我给他提字时可都过关了啊。

我郁闷极了!

不是没想过遗忘规律,可人家写字他也写了啊,怎么就不储存呢?

说实在的挺老实的一个孩子,原来虽然慢但他从来不少作业除非我说了。

但现在他不想写了,谁都可以理解看不到希望的努力太难坚持,何况他只是个孩子。

但我该怎么办呢?

继续下去吗?

我尝试给他家里人发信息让他们也在家里给他提写,还试着让他们做做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

但回音却很少,或者家里人也很忙,还很宠他,拗不过他吧。

  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坚持多久,我很想不放弃不抛弃,但我的精力也很有限,另外五十多个也需要我去关注。

他的字依然很脏,我依然会努力去尝试,但我也看不到前方到达的会有多远,尽管我会微笑着告诉他每学一点都是进步,离目标更近一步。

或者,这也是我的心理支撑点吧!

 

正视学生,真正平等对话

  见过很皮的学生吧,没见过这样皮的。

小常同学实在是很颠覆我对学生的印象。

他又偷吃别人东西了,我有点愤怒了。

为什么呢?

班主任找他谈话的印象还在昨天,他答应得很好啊!

这才一天不到,重犯了?

我是多想说些难听话啊,那些话到了嘴边又憋了回去。

  我在课堂上没有多说,心里想:

“下课再与你算账。

  下课了,我带着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我坐在他的旁边准备跟他谈谈心。

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改正,暴风骤雨自然需要,和风细雨也一定得有。

关键是要把握着度的问题。

我看着他的眼睛说:

“我很讨厌你这样做。

”开门见山,表达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

很多老师爱先表扬再批评,有个心理学家却说先批评再表扬心理的接受会更容易。

我相信了这种说法。

或者说我愿意让他知道我重视他,关注他。

也在另一本书上看过大人和孩子之间天生会有隔阂,所以要告诉孩子你真正的看法。

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你与他们站在同一条线看问题,而不是在指点。

  我继续说:

“你很聪明,那你分析一下得失吧。

”他把头低下不肯抬起,我只好自己分析了:

“你得到了你想要的食品,你失去的是同学们的信任,以后再有人丢东西会赖在你头上。

你失去了朋友,同学们会因为你老是犯错而疏远你的。

就连老师都讨厌你的话,你觉得吃那么点东西划算吗?

”他摇了摇头还是不肯抬头。

  我继续说教:

“抬起头看着我,我希望你不要让我讨厌你,因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你能改的是吗?

何况老师觉得你很勤快,学习也不错,不要把自己的优点丢掉哦!

可别缺点还没改,优点也没了,那不是赔大了吗?

”他看看我,略有些羞涩地笑了。

最近,他的学习兴趣很低,我要给他甜枣吃夸他学习不错,也要告诉他别让自己变得一个优点也没有会更惨。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觉得自己有优点被老师看到,会努力保持。

而我们可以从这个优点出发再延伸到他的缺点的改造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立地成佛的事毕竟只是个传说,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只凭你三言两语就改得彻底。

不过,在面对他们的错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立场,并且明白的告诉他们。

同时与他们一起去分析,引导他们去认识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后果。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有点漠视老师,所以我们在真心真意的同时,也要有一点老师的架势。

就算我们在与他们闲聊,也要有意识地穿插自己的意见。

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绝对不能过于随意地与学生聊天,更不要随意承诺学生。

小心学生抓住你的小辫子,你可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他的毛病依然不少,但我想他应该在那次谈话中分析了利弊,犯错显然少了。

 

于永正老师课堂节选欣赏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这是我从心底里赞同的。

至于我们能够学习多少,能够把多少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就要看个人的理解和运用了。

现将于老师的一些课堂实录节选下来与大家共赏。

一、巧妙的开头

于老师给人的感觉是大气而平实的。

课堂的开始是抓住学生的一个关键,看他是如何在平实中迅速抓住学生的心的。

《狐狸和乌鸦》

师:

小朋友,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大脑不但会思考还会想象。

说完,板书:

狐狸。

读读这两个字。

生齐读。

你读了这两个字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什么?

生:

我立刻想到了狐狸的样子。

师:

你想到的狐狸是什么样子?

众生答。

生:

我想到的是这只狐狸正跟在老虎后面吓唬兔子斑马和小鹿呢!

师:

你听过《狐假虎威》的故事吗?

生:

我看过。

师:

小朋友你们说的这些就是想象。

转身板书:

乌鸦

师:

看到乌鸦二字,你脑子里出现了乌鸦的样子吗/

生:

它叫得很难听,一身乌黑的羽毛。

师:

它叫的声音很难听,那是天生的,是嗓子不好,不是感冒造成的。

(笑声)

生:

看到乌鸦,我想起了奶奶说的:

乌鸦叫没好声,不是下雨就刮风。

师:

乌鸦还会预报天气?

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什么来着?

生:

我马上想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

乌鸦多聪明啊,多会动脑筋啊!

(至此狐狸与乌鸦的形象已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

乌鸦喝水的故事是一个点睛之笔,为了反衬后面乌鸦的虚荣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转身在“狐狸”、“乌鸦”之间加了一个和字。

二、扎实的字词教学

于老师的字词教学是以身作则的。

他说备课要备字。

事实上我们又有哪个老师能够做到字字入心呢?

有时我们只是想到却没做到,也许这就是我们与教育家的区别吧!

《狐狸和乌鸦》

出示生字:

洞、肉、叼、站、流、亲、漂、麻雀、极

老师要求大家边观察边书空,记住每个字怎么写。

请大家把“站、亲、雀”在书上描红,再在方框里临帖,要求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师:

写字,要认真“读帖、描红、仿影、临帖”。

刚才,我们也读了描了临了,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写这三个字。

生写字。

师:

这三个字都写对了,但都不大规范。

站字右边的口要写小一点。

因此,口上边的竖必须写长,不给口字留很大的空。

“亲”字上边是个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这个字有三横,他最长。

雀字要注意两点,第五笔竖要像下拉长,这一竖上边要稍出一点头。

大家看字帖。

生看字帖,看于老师的板书。

师:

请全班同学把这个字认真写一写,先看字帖,观察好了再写,写完了再对照字帖,看写得规范不规范。

如果你自己不满意,就再写一遍。

注意:

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

学生写,师巡视表扬。

(于老师不断地告诉学生要一看二写三对照,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

只要我们也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告诉学生,认真地指导。

慢工出细活,相信学生一定能掌握好字的。

三、朗读指导的真功夫

  语文教学多半是读出来的。

而于老师在他的课堂中把朗读指导得入木三分。

有的课堂是入情入境的表演读,有的课堂是老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有的课堂是热烈的比赛读。

不过,最佩服的是于老师那充满感情的范读,当学生还未背会时,于老师那流利感情充沛的背诵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教导和激励。

《梅兰芳学艺》

请大家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这次要求高了,看谁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

师范读第一句,要慢一些。

生自由练读。

谁能把第一段的意思通过表情和读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这个要求更高了。

生练读。

师:

我发现一位小朋友的表情特别好,请他到前面来读

生皱眉晃脑读出了师傅对梅兰芳的瞧不起。

师:

看他的表情,听她的声音就知道他对师傅的话完全理解了。

谁愿意和他比赛?

一生读得更好,师肯定奖励。

师:

第一段会背的举手。

背的时候能不能加上动作?

要求更高了。

生站起来加动作背。

师:

真好,老师也背背吧!

师背完,生再次加动作背。

(这样的朗读指导不光是学生不断地在提高,老师更是通过朗读在让学生去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朗读。

于老师的背诵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使不会背的同学也受到感染。

这就是功力!

四、板画,高效的理解

于老师的板画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课堂中。

通过板画学生可能更直观地学习一些词语,理解课文。

对于农村的我们,多媒体并不常用,所以板画会成为我们教学中有效的一项手段。

印象最深的就是《草》这一课。

师:

1岁就是一年,这不懂了吗?

哎,一年有几个季节呀?

  生:

一年有四个季节:

春、夏、秋、冬。

  师:

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

(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

  师:

这是春天的小草。

春天的小草怎么样?

谁能看图说一说?

  生1: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生2: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生3: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

  师:

说得太漂亮了!

夏天呢?

(老师又画了一棵长得茂盛的草。

  生:

夏天到了,天气很热,雨水很多,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怎么样了呢?

(在黑板上画了一棵老叶发黄的草。

  生: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慢慢变黄了。

  师:

“慢慢”一词用得好,小草变黄有个过程。

冬天呢(接着又画了一棵枯黄的草。

  生1:

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生2:

到了冬天,小草叶子黄了,耷拉脑袋了。

  师:

(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

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

多聪明!

  生:

草春天夏天长得茂盛,到了秋天和冬天,就枯黄了。

(于教师用图画画出了“草”在一年四季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形象鲜明地描绘了“一岁一枯荣”的情境,使学生对此有了深刻的理解。

于老师的课堂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学习,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这些大家的风范里找到自己能够走的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

校本研修,真心真意最好

  校本培训我更愿意叫它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从字面意义上解释“校本”可以解释为以校为本,“研”即研究,“修”又有修改修行之意。

综合解释是我们在学校里面自己进行的研究,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改润饰,进而修行出自己的专业气度来。

结合自己的实践,我想大胆地谈一谈。

一、听课

  听课,无疑是所有教师提高本身专业素养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廉价的培训。

但不管是时间的安排还是同事之间的不信任感,都阻碍了我们坦然听课的路。

尽管,这不是一条通途,但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好路。

所以,在学校里的研修最好还是用用这把双刃剑。

集体备课,是个不错的招数。

最好的备课是主备教师自己能够用心,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的资料,好的担忧的都摆在同事们的面前。

只有这样,那些对课不是很熟悉的同事们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因为是大家一起参与的课所以听起来才津津有味。

听完课之后的集体议课自然就顺理成章不会有太多尴尬,有什么不足也是大家出谋划策的结果不是。

自此,听课就不再是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刑罚”了。

久而为之,任谁都可以在同伴的三言两语中获得自己有用的知识为己所用。

这不是操作简单很划算的一条路吗?

但,听推门课却是需要慎为的一门学问。

相熟的同事互相切磋还行,若是领导检查就是互相折磨了。

二、读书

  任谁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对教师来说不读书显然是不行的,但怎样读,读什么却是个问题。

在如今网络横行于世的情况下,能够静心读书并不容易,尤其还是没什么趣味的专业书籍。

学校要做的是尽量为老师们创设这种氛围,例如在学校建立一个小型的教育书籍图书馆。

或者不要开例会,抽出时间大家坐在一起看书也不错。

就像我们在费心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氛围一样,学校如果出面老师们也绝不是顽劣不爱读书的嘎孩子。

问题是现在大家读书基本自费,热情自然减退,因为现在这书实在是贵。

不过,如果自费的情况下,学校能做的也许只有交流经验这一项,或者叫好书漂流。

老师们在交流时可以说说自己看哪本书觉得不错,倒未必有多正式,闲话家常最真实。

只有真实真心才能真正提高自己,推己及人。

三、网络

  网络虽然让我们肤浅,但却是我们不得不依赖的工具。

只要我们不把它当做玩具,它还是很有用的。

而现在网络培训正款款而来,我们在学校里也可以接受来自北京的专家的培训倒是以前想不到的。

只是,任何培训都应该以人为本,网络培训要让老师们在上好课批好作业的前提下完美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是挺难的一件事。

美好的愿望如果就这样被摧毁在忙碌之中不是很令人难过吗?

谁说的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谁的都不好。

所以,学校要组织,要给出固定的时间去做。

否则,形式永远只是形式,深入不了人心。

  网络上还有博客,也是我们在学校里就能提高的捷径。

就算没有多么高深的学术思维,也没有多么高明的教育策略,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的路上一点一点地进步。

  校本研修的路还有很多,但看你愿不愿意走,是否真心真意在做。

也许我们站的起点不够高,也许我们努力了也只是达到某些人到过的地方看看,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的学生老师在努力,老师在努力地学习······

 

吟它千遍也不厌倦

——听戴建荣《静夜思》有感

周日,去听了两节课。

戴建荣老师的古诗吟唱十分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但往往这些特色的东西是最不好学的,因为那里面有他自身所具备的我们不具备的特点。

但不管怎样,学习新事物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戴老师讲的是李白的《静夜思》。

在课上戴老师很努力地在酝酿着学生的思乡情绪,尽管对三年级的小孩子来说实在是难了点。

看看戴老师是怎么做的吧!

在开篇对题目的理解,“思”读“sì”你知道吗?

从这个字可以看出他备课备得很深入,值得学习。

“思”在这里表示心情,由此引出下面对诗中情感的推测。

学生会背了,于是引出“思”故乡的声调是一声表示思念。

再由此引出四声调,古诗的平仄,简单介绍之后让学生在课题上标平仄。

根据平长仄短的基本调式来指导学生读好“静夜思”三个字。

环环相扣!

在古诗的吟诵时,首先让学生标上了平仄。

学生练读,戴老师的手势给学生很大的指挥,但很遗憾学生放不开。

或者这种读法与我们平常的读法差别太大才令学生放不开吧。

后来,戴老师有在黑板上画了图示,学生反复地练读又好一些。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戴老师那丰富的体态语言。

读完了平仄又教吟,在问学生在哪听过吟这个字时出现了个小插曲,有个学生说了个方言“卫爷”,戴老师可难住了。

所谓吟就是半读半唱,读中带唱。

这样的吟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

不过挺难!

之后介绍李白的故乡资料,与诗呼应说明很久没回家的李白多么想念家乡。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再次吟诵,反复吟诵。

又在《古朗月行》这首诗的“小时不识月”与“举头望明月”的对比中让学生明白此时李白的心境。

再次回到了那幅表示起伏的曲线图,让学生分析哪个字在最低谷,是“霜”。

心冷似霜!

“疑”之一字在李白的诗中常见,戴老师由这些诗句解释了这个字。

让学生再次去读,去安慰诗人。

之后戴老师简单带着我们学习了一些古诗的读与吟,但很遗憾那些功夫显然只在诗外。

尽管阅读是个性化的东西,但有些技巧还是要学习的。

不管吟诵是否就是古诗教学的正解,还是应该让古诗回溯到它最原始的状态,吟它千遍也不厌倦!

但在这之前,我们却首先需要学习!

 

内容还是形式?

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头疼学生也痛苦的事。

面对作文,我们要求学生正确地书写,准确地用词,真实地表达自己。

表面看起来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做到这些却是最难的。

哪怕仅仅是学生端正的书写都够我们琢磨些日子了。

也许这些只是外在的形式,但正所谓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我们是不是可以先试试在形式上找到突破口呢?

听了赵春战老师的一节作文课,是对扫墓活动的描写。

课的初始,赵老师对学生的感受进行了归因,即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继承先烈的遗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但是,赵老师也说我的最大感受是累。

大家的感受也应不一样才对。

其实,老师的目的大概对作文的最终结果和经过有了规划。

最后的感受和升华大致方向是不变的,但过程中大家的心情是多种多样的。

赵老师在接下来的指导中问学生怎么写?

学生茫然。

也许这时候学生对过程不是很会概括或者是学生不明白老师要什么吧。

在写这件事的过程中,赵老师带着学生总结了几步:

出发前、路上、到达、扫墓、回来。

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此类作文的基本步骤,关键是其中什么才是重点描写的对象,这是需要思考的。

赵老师让学生说说可以写些什么。

回答很多:

风景、心情、联想、事迹、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等。

赵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心情上。

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写作文时,要写出我们当时该有的心情。

在扫墓这件仅仅是形式化的活动的描写上,心情的变化很值得记录。

但问题是学生已经很难从中感受到先烈的崇高,都是些口号而已。

所以在学生回答仅仅是开心高兴累的时候,真的是最真实的吧。

但这样写下去真的好吗?

只能是我们的孩子被圈养的太久,向往外界的心令他们无暇去顾及牺牲的先烈了。

也许在先前对学生多些资料的灌输会好些?

活动的教育的失败是不是拿来做写作素材的好材料,应不应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心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写作课上要不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再教育,还是应该忠实原生态任其真实记录呢?

真的难平衡啊!

最后,赵老师提示学生怀念的是所有的烈士,不要总纠结在某一个烈士身上。

还有扫墓才应是重点,所以详写这一部分,其余路上的内容可以略写。

课毕,我们又去参观了他们学生的作文。

作文装饰得很美,书写很干净。

内容多数是生活,但学生写得头头是道是最难得。

老师不改作文,学生改。

看着学生那满满的一张评语很羡慕。

也许我们学不走的是赵老师对学生那每一次作文的指导,因为在细致指导学生时,老师的水平也相应会被要求拔高。

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也许还是对某些形式的学习,从而从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