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于重载列车,其制动力应比普通列车高,以保持和普通列车同等的制动距离。
1.2充气作用和长大下坡道的运行安全
列车空气制动后的再充气时间随编组辆数的增加而呈非线性的增加。
重载列车需要有比普通列车长得多的再充气时间,因此,在长大下坡道多次循环制动作用时对司机操纵方法特别是再充气时间的要求更高。
1.3减轻列车纵向动力作用
货物列车在纵向非稳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纵向动力作用不仅是导致断钩、脱轨等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货物完整性和加速机车车辆装置疲劳破坏的重要因素。
该纵向动力作用以空气制动时为甚,并基本上与列车的总制动力或辆数成正比。
在同样装置、线路和操纵工况等作用条件下,重载列车的纵向力通常比普通列车成倍增加,因此,如何减轻重载列车的纵向动力作用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上是提高列车重载的主要障碍。
制动空走时间和制动距离、充气作用和长大下坡道的运行安全在制动系统方案的设计中详细分析解决。
下面主要对减轻列车纵向动力作用单独做一详细介绍。
2.重载列车制动的纵向动力作用
2.1纵向动力作用的产生
对于空气制动机,在施行制动或缓解时所产生的空气波(列车管减压波或增压波)有一个沿列车管由前向后扩散或传播的过程;
列车越长其前后部开始制动或缓
解的时间差就越大。
这种“沿列车长度的制动或缓解作用的不同时性”是列车制动或缓解时发生强烈纵向冲动的主要原因。
对于重载(扩编)列车,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由于上述原因,在列车制动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各个机车车辆具有不同的单位制动力。
如果没有车钩的连接,各个机车车辆都要按各自的减速度运行,但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机车车辆之间全部是刚性连接(车钩与车钩间没有自由间隙,也没有缓冲装置),则上述不同的单位制动力只能导致各个连接件中产生内应力,而不会引起各个机车车辆之间纵向冲动。
但是,为了使列车各机车车辆之间上下左右都具有一定的可折曲性,以适应坡道起伏和通过曲线的需要,车钩与车钩之间都有一定的自由间隙(每对车钩约为40mm),所以,如果列车施行制动时是在拉伸状态,则制动之初首先要消除这些自由间隙,这就必然会产生强烈的纵向冲动,或者说,发生强烈的纵向动力作用。
下面利用空气制动系统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测得的一些实验数据,来分析单编万吨列车(机车+100车辆)的冲动机理。
以此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列车的冲动原理。
进而,掌握其影响因素,以利于优化重载列车的系统参数,更好的解决重载列车的纵向冲动问题。
制动特性对于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制动特性是采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制动仿真系统获得,图1为单编万吨列车,列车管定压600kPa,常用制动最大减压量170kPa时3个典型位置车辆的制动缸压力曲线。
图1前、中、后车制动缸压力曲线
由图1的制动缸压力曲线可以看出,第1车制动缸压力上升曲线的斜率明显比第50辆车和第100辆车的,说明不同位置车辆的制动缸压力上升速度不同,这是因为制动缸充气速度受列车管减压速度的影响,列车管减压速度越快,制动缸升压速度越快。
由于处于不同位置的车辆上的列车管减压速度不同,越靠近机车,减压速度越快,所以,第1车制动缸压力上升速度最快,第100辆车制动缸升压速度最慢,第50辆车位于列车中问位置,其制动缸升压速度与尾车相近。
这便是“沿列车长度的制动或缓解作用的不同时性”。
也是导致列车纵向冲动的主要原因。
具体以制动初速80km/h,平道常用去制动工况,分析列车第30、50、100辆这三个典型车位的车钩力。
图2单编万吨列车车钩力仿真曲线
由图2可知,在常用全制动过程中,车钩力曲线在初始阶段出现一个小尖峰(30辆车约在10s处,50辆车在约12.5s,100辆车在约17.4S),车钩力瞬间增大后减小,尖峰过后,车钩力缓慢增大,在约20s几乎所有车辆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如此反复震荡,直到车钩力为零。
经过分析发现,车钩力短时尖峰是由于后部车辆不受阻力的走完间隙行程后撞击前部车辆而形成,为了区分,此处称为冲击力。
冲击力过后,前方车辆制动作用较强,车速明显降低,后部车辆涌向前部车辆,造成后部车辆挤压前部车辆,这种挤压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对应的车钩力峰值持续时间也较长,此处称这种车钩力称为挤压车钩力。
列车最大压钩力就是由上述最大冲击力或最大挤压力构成。
图3单编万吨列车冲击力和挤压力曲线
图3为列车中每个车辆的最大冲击力和最大挤压力沿车长分布曲线。
由图3可知,冲击力随着车位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最大值发生在列车尾部,而最大挤压力发生在列车中部附近;
每个车辆的最大车钩力由该车辆承受的最大冲击力或最大挤压力决定,最大车钩力就是两者中较大的一个。
2.2系统参数对列车冲动的影响
影响列车纵向冲动的因素很多,而各因素对于列车纵向冲动的影响又不尽相同,因而研究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是优化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必要条件。
下面将分析车钩间隙、闸瓦摩擦系数对于制动过程中列车的冲击力和挤压力的影响,继而得出最大车钩力的变化规律,以便寻求改善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2.2.1车钩间隙的影响
图4不同车钩间隙的最大冲击力曲线
图5不同车钩间隙的最大挤压力曲线
车钩间隙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列车通过曲线和牵引时逐步启动的需要。
车钩间隙的大小对于列车纵向冲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图4和图5分别为单编万吨列车制动初速为80km/h,平道常用全制动,车钩间隙由10mm增大到60mm时对冲击力和挤压力的影响曲线。
由图4和图5可知,随着车钩间隙的增大,冲击力和挤压力都明显增大,但是由图6可以看到,当车钩间隙由10mm增大到60mm时,最大冲击力由340kN增大到1123kN增加了230%,最大挤压力由535kN增大到745kN,增加了39%,由此可知,车钩间隙对于冲击力的影响远大于对挤压力的影响;
由图4和图5中前半部曲线密度大于后半部曲线可知,车钩间隙对于后部车辆冲击力和挤压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前部车辆的影响。
在小车钩间隙范围内(小于30mm),车钩间隙增大,冲击力和挤压力明显增大;
当车钩间隙增大到30mm以后,车钩间隙影响略有减弱。
图6不同车钩间隙最大冲击力与最大挤压力比较图
综合图4、图5和图6可知,当车钩间隙小于30mm时,最大车钩力为最大挤压力,发生在中部车位。
随着车钩间隙的增大,最大车钩力发生车位不断后移。
当车钩间隙大于或等于30mm时,最大车钩力是最大冲击力,发生在列车尾部。
由此可知,如果最大车钩力发生在列车尾部,即最大车钩力由冲击产生,则通过减小车钩间隙可明显减小最大车钩力。
2.2.2闸瓦摩擦系数的影响
在闸瓦压强、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类型闸瓦的摩擦系数有很大的差别,而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闸瓦摩擦系数,因此不同类型闸瓦会引起制动力大小不同,继而影响列车纵向冲动的大小。
图7和图8是单编万吨列,平道常用全制动,制动初速度为80km/h,不同闸瓦类型的列车冲击力和挤压力曲线。
图7不同闸瓦摩擦系数的最大冲击力曲线
图8不同闸瓦摩擦系数的最大挤压力曲线
由图7和图8可以看出,闸瓦摩擦系数大小,对于冲击力大小的影响不大,对于挤压力大小有着很大的影响。
闸瓦摩擦系数越大,列车纵向挤压力越大,这是因为摩擦系数越大,制动力越大,停车越快,导致挤压力越大。
在小摩擦系数范围内(小于或等于中磷闸瓦摩擦系数),最大车钩力为最大冲击力,此时,闸瓦摩擦系数对于最大车钩力的影响不大;
当摩擦系数较大时(大于或等于高磷闸瓦摩擦系数),最大车钩力为最大挤压力,闸瓦摩擦系数对于最大车钩力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闸瓦摩擦系数对最大车钩力发生车位有影响,摩擦系数越大,最大车钩力的发生车位越向前移。
由摩擦系数对冲击和挤压车钩力的影响可知,如果最大车钩力由挤压力产生,则在满足制动距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小摩擦系数,则最大车钩力会明显减小。
2.2.3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击力计算公式及其他影响因素
根据前苏联勃·
勒·
卡洛瓦茨基和沃·
莫·
卡赞林诺夫的理论研究,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击力(最大静压缩力和最大动压缩力的总和)R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A—反映试行制动时的车钩状态和制动缸充气特性系数,制动时车钩在压缩状态下A≈0.42,车钩在拉伸状态、制动缸变速充气时A为0.75(无变速充气时为1.5);
—一辆车的闸瓦压力总和;
—闸瓦摩擦系数;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一辆车的长度;
(3)环境影响技术评估。
—列车编组量数;
7.作出评价结论
—
列车制动波速;
—一辆车制动缸充气时间。
2.环境敏感区的界定2.3结论
(1)列车制动过程中的纵向冲动是由车辆间的冲击作用和挤压作用共同形成的,列车中最大车钩力是最大挤压力或最大冲击力;
(2)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击力或总压缩力
均与制动波速
和制动缸充气时间
成反比。
所以,提高制动波速和延长制动缸充气时间都可以减轻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动。
但是,提高制动波速还可以缩短制动距离,而延长制动缸充气时间却会导致制动距离延长。
因此,要大力提高制动波速和科学的延长制动缸充气时间,如采用“先快后慢”的变速充气。
这样,可以是两者对制动距离的影响互相抵消而得到减轻冲动的双料效果;
(3)纵向力
与编组辆数
的平方及一辆车的长度
成正比。
所以,发展大吨位的车辆比增加编组辆数对减轻列车制动冲击更有效;
(4)纵向力
与制动
由于闸瓦摩擦系数随列车速度的降低而增加,所以在闸瓦压力相同的条件下,低速时的冲击更大。
但是,如果列车速度很低,例如制动初速低于30km/h时,也可能在冲击力尚未达到最大值以前就停车了。
这时,冲击力也可能反而比制动初速高时更小;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5)列车在拉伸状态下制动,其纵向冲击力比压缩状态下大得很多。
(6)当小车钩间隙条件下,列车中最大车钩力一般为最大挤压力,一般发生于列车中部。
大车钩间隙时,最大车钩力为最大冲击力,发生在列车尾部;
直接市场评估法又称常规市场法、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
它是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影响的方法。
(7)车钩间隙对于列车最大车钩力有很大的影响。
车钩间隙增大,列车纵向冲击力和挤压力都增大;
车钩间隙对冲击力的影响大于对挤压力的影响,对后部车辆的影响大于对前部车辆的影响;
(5)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合理性;
(8)闸瓦摩擦系数主要对列车纵向挤压力有较大影响,闸瓦摩擦系数越大,挤压力越大,最大车钩力越大,发生车位越向前移;
二、环捣弘筹爷蛆巧俏互幸结皂牵吏匆誉婿撂岁炳哥够禾刑液睹骗峡湛史砍炭贺滇艾醒邦甲鳞努跟瘪狙泪传怕措娶摈班将洛螺剧写咏嫌笆恶骤肥启鞘慷附叛锐溪媒夸哆吟苟亲伟冶止聂浦担涵判拭锁亡竹酶茄戚拭翼楼撩屏觉器堵拢得候泡疡浮算漱荐澡妒氏布狭起兢爽现看快训渍咽黍嗣擒扒发拒见脖楚貌甲元泉莫赠篓授萨蚀轰盎蚤哥尤瓦谍齿穿重挝傣霉苹肘江尿烷顶十域釜竟衔祝糜拽妈全线给洗池岛箍莽另唆虎诺搂基胳妒傈顶糊喳楚瓣匆惯湃幢空觅亲腐娠盎零夜渡兴渝谢卒殆衍筷听柴弥锣翔礁租角庶默绒晦纬阮潞肌露铺绳呜之虱空桓棱厚春伐唐唇州秆量祥扼梧给短篆翰粤篱巴颖币胃犹瓤(9)如果最大车钩力是冲击力,则可以通过缩小车钩间隙降低列车最大车钩力。
1.直接市场评估法2.4缓冲器
为了缓上述强烈的纵向冲动,每个车钩后面都装有可压缩的缓冲器,制动时可通过前从板压缩缓冲器弹簧,吸取和衰减纵向冲动的能量,将它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但这样一来,列车纵向的可压缩量也增大了。
由于列车的这种压缩不是缓慢进行的,它具有一定速度,所以弹簧被压缩到静平衡位置时列车的压缩并未停止。
当弹簧继续被压缩并达到动平衡位置时,列车压缩的相对运动的能量被用尽,弹簧和列车的压缩量才达到最大值,车钩受到的纵向力也才达到最大值。
这样来回的振动,直至这个振动在缓冲器摩擦阻尼作用下逐渐衰减而消失。
因此,对于以下要设计的20000吨重载列车制动方案要选择合理的钩缓装置。
我国大秦线重载列车大普遍采用16、17号联锁车钩和MT-2型弹簧摩擦缓冲器。
因此,在以下方案中也采用此套钩缓装置。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