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6247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文言文教案Word下载.docx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省略介词

  ⑤固定句式高三文言文教案

  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

  c表反问语气

  d表感叹语气

  ((

  、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1)理解实词意义的方法

  ①联系上下文推断

  ②通过语法词性推断

  ③根据整句句式推断

  ④迁移联想推断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通过在句中位置来判断

  ②根据上下句关系来判断

  ③联系具体语境来判断

  ④结合课文迁移联想来判断

  (3)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原则:

信、达、雅

  ②具体操作六字法:

留、增、删、补、换、调

  ③依据:

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前后语境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①通读全文,把握体裁特征:

  传记,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

  4

  议论文,把握中心论点与材料;

  游记散文,看准描写对象和抒情基调;

  序言,扣住作序的原因、对象和事件

  ②审清题干,明确筛选方向

  a对象是谁,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

  b是思想性格还是行为特点

  ③对照题干,分析选项

  ④排除误区,确定选项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和态度的方法

  ①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如标题、注释、出处、作者经历等②整体阅读,把握体裁特征

  ③关注中心句、关键句

  ④分析判断细节:

偷梁换柱、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强加因果、故意曲解、无中生有、片面遗漏、任意拔高

  高三文言文教案

  沧浪之水只取一瓢饮

  ---------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解题指导

  【直击高考】

  高考考纲要求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考生准确的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熟悉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形成整体阅读概念。

  2.审清分析、概括题题干设计的陷阱。

  3.迅速准确的找到概括、分析题的答案。

  【学习重难点】掌握以文解题、以题解题的方法。

  【课前预习】

  掌握文言文中表官职变化的词:

  1)表任命的:

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

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

调、徙、转、改、放、出官4)表降职的:

左迁、迁谪、谪、逐、贬、

  5)表罢免的:

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

复、还

  7)表辞去的:

辞、致政、告退、归故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话说鲁达拿了两包肉沫向郑屠脸上“嗒”就打去,郑屠大怒,从肉案

  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向鲁达刺去,鲁达将身子一侧,纵身跳到了一边。

肉铺里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

两边过路的人也都远远地立住了脚。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

鲁达力气大呀,顺手扯住了郑屠的手,网旁边一拖,“噌”地飞起一脚“噼”正好踢在他小腹上,只听得

  “噗通”一声,郑屠跌倒在地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

“你这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有了几个臭钱就敢欺负人!

你说,你是如何欺负金老汉,强骗金翠莲的?

”郑屠还要犟嘴,气的鲁达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

“好!

叫你打!

”鲁达监他不服气,骂道:

“你这个无赖!

还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杀猪一般的嚎叫,嘴里虽然在求饶,手里还在挣扎,鲁达正在气头上说道:

“你这个混账东西,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

”说着又是一拳。

  三拳下去,郑屠只蹬了蹬腿,就躺在那里不动了。

  提问: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出了鲁达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板书】人物----语言、动作、心理·

·

(艺术)

  现实中你怎样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呢?

在我们的文言文阅读中也常常遇到一种文体,向我们介绍了许多陌生人,我们称这种文体为---人物传记。

  二、一刻拍案惊奇-----联系你我选方法

  1.人物传记类文章行文的大体思路是什么?

  人物传记类文章选材大体思路:

  ①开头介绍人物个人情况:

字、号、出身、天赋、性格、最初的任职情

  况(开头部分)

  ②记叙人物生平二、三事。

(中间部分)

  梳理人物、事件,准确把握问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等信息。

  ③评述人物。

  2.谈谈你做人物传记阅读题的好方法。

2---3名同学

  三、二刻拍案惊奇-----反弹琵琶寻答案

  1.以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萧燧传》为例:

  第一步:

先读第6题(1分钟)找出选项特点。

  第二步:

梳理人物事件,按照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紧抓时间、地点、官职词(1分钟)。

  第三步:

将4个选项与事件对应起来找出入。

(3分钟)

  主要人物:

萧燧

  事件:

  ①时秦桧当国A

  ②孝宗初

  ③淳熙二年B

  ④出知严州C

  ⑤八年

  ⑥十年D

  总结这道题的设题陷阱------人物关系错位。

  四、三刻拍案惊奇-----撩开面纱识真相

  将班级学生氛围5个学习小组,讨论下面五道高考题中分概括题的错误类型。

  1.【原文】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

予问其故,秦子曰:

“予世之高三文言文教案

  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

  下列对原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

  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这道题错在哪?

“失自”不是“无暇顾及自己”。

错误类型:

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主次关系。

  2.【原文】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出其名。

  《三国志·

吴范传》恚:

huì

气愤,怨恨。

  列关于文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

  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

“临”是将要,快要。

不是诏令发出后。

  错误类型:

时间先后顺序颠倒,出现突然“提速”。

  3.【原文】卢奂历御史中丞,出为陕州刺史。

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听事曰:

“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卢奂在广州任上,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受到皇上的称赞。

在陕州任上不是广州。

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

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

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4【原文】朝廷以太子官属宜称陪臣,默上言:

“皇太子体皇极之尊,无私于天下。

宫臣皆受命于天朝,不得同之藩国。

”事遂施行,出为东郡太守。

  朝廷认为太子官属应该称陪臣,尽管郑默上书申辩,但朝廷还是照样施行。

郑默因被贬为

  东郡太守。

出:

平调

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5.【原文】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

2012年高考山东卷《后汉书·

阴兴传》

  下列对原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兴没有向皇帝提出请求。

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

  五、结案反思

  点拨提升:

你总结出哪些解题技巧?

  ?

常见错误类型:

  1.弄错人物,张冠李戴;

  2.时间混乱,任意“提速”;

  3.地点变更,强加关系;

  4.官职升黜,程度有误;

  5.事件杂糅,混淆事实。

  六、备考启示:

  高度重视时、地、官

  整体阅读抓思路

  比对原文仔细看火眼金睛识陷阱

  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教案12月

  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教案

  西峡二高

  【教学目标】

  1、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能结合语境准确判断,能够明确句子中的重点句式、词语等文言现象。

  【教学重难点】

  1、以关键词句的翻译为突破口,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一般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读考纲

  二、真题再现(2015年高考试题《孙傅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答案:

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能在中国称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解析:

“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答案:

金人虽然不索要我,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许可能成功。

“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三、设疑自探

  1、从上面的真题解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

  

(1)文言文翻译标准:

  

(2)文言文翻译原则:

  (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通过以下几组句子的翻译,寻找突破点,总结相对应的方法)

  【练习一】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翻译:

  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总结方法一:

  【练习二】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总结方法二:

  【练习三】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总结方法三:

  【练习四】

  7、大王来何操?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总结方法四:

  【练习五】

  9、沛公军霸上。

  10、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总结方法五:

  【练习六】

  11、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翻译:

  1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总结方法六:

  四、解疑合探

  讨论要求:

  1、分组讨论,组长负责组织并记录答案。

  2、人人参与,积极主动。

  3、展示时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书写工整

  五、质疑再探

  六、拓展运用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

“太师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

“寡人也。

“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曰:

“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有删改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5分)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七、课堂小结

  宏观上联系语境,推断大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微观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整体上做到方法取于课内,积累源于过程。

  知识补充

  <

一>

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

家乡2、桃李:

学生3、社稷、轩辕:

国家4、南冠:

囚犯5、同窗:

同学6、烽烟:

战争7、巾帼:

妇女8、丝竹、管弦:

音乐9、须眉:

男子10、婵娟、嫦娥:

月亮11、手足:

兄弟12、汗青:

史册13、伉俪:

夫妻

  14、白丁、布衣:

百姓15、伛偻,黄发:

老人16、桑麻:

农事17、提携,垂髫:

小孩18、三尺:

法律19、膝下:

父母20、华盖:

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

书信22、庙堂:

朝廷23、杏坛:

教育界24、纨绔:

富家不肖子25、丹青:

史册

二>

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

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

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第一课时

  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教学要点提示:

实词的用法和含义是高考的常考题,复习重点是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教学内容: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

“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

  1.战则请从[跟随].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

  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

  词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

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能举例则举例说明)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

  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

  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

  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词的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

  “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

如: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

“至莫夜月明”中的..

  “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之意。

  2.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

  5.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露出。

  6.乃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

  7.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

  第二课时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复习要点: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词义弱化。

5.词义强化。

6.感情色彩变化。

7.名称说法改变。

教学内容:

  一.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古今异义的种类: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

中原地区。

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母亲。

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

父母兄弟等亲属。

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

崤山以东。

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

妻子儿女。

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义:

因此写作。

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

求学的人。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

外交使者。

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

容颜、脸色。

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天古义:

秋日的天空。

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春秋古义:

年岁、年龄。

春天和秋天。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

“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

盟约。

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

攻克。

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

跑。

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

羞愧、感到耻辱。

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

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

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