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档案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漫长的古代文明中,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内容丰富的档案。
(一)石刻档案
(二)泥板档案
(三)纸草档案
(四)羊皮纸档案
(五)蜡板档案
(六)金属档案
(七)棕榈树叶档案
(八)桦树皮档案
5、发文字号的组成,档案保管期限的组成(选择、填空)
①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度和顺序号组成。
②档案保管期限表一般由顺序号、条款、保管期限、附注以及总的说明等部分组成。
条款、保管期限为基本的组成部分。
6、全宗的概念
全宗,是指一个法人或自然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
7、档案与相关事务的关系:
(理解性考核)
(一)档案与图书
①从功能上来看,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而图书是用于知识传播的系统性材料;
②从形式上看,档案是不可复制的,而图书则可有大量复制;
③从内容上来看,档案内容没有事后人为加工的痕迹,而图书可以不断地修改完善;
④从知识体系来看,档案较为零乱,而图书比较系统;
⑤从形成过程来看,是集体知识和经验的汇集,而图书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人。
(二)档案与信息
①从档案的内容来讲,档案是一种信息,而从其载体来讲,档案则不是信息,档案与信息存在着交叉重合的关系,而不是种属关系。
②档案与信息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档案依载体而存在,而信息对于载体要求并不高。
★(三)档案与文书
①不同之处:
从时态上来看,档案是过去完成时的信息状态,而文书则是现在进行时的信息状态;
从构成来看,档案虽大部分是由文件转化而来,但还有其它领域产生和形成的非文书的记忆材料;
从功能上看,文书是在现实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信息材料,而档案是在历史回溯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材料。
②相同之处:
都对载体形式有较高要求,而且载体形式在文书转化为档案时没有发生变化。
(四)档案与文物
●文物大部分是实用性物品,其所记录的历史事实的内容信息是不清晰、不明确的,需要进行考证和解读,其准确性还必然经过检验。
●档案是以文字记载或文字说明为特征的信息材料,由于信息清晰、确定,可明确说明历史事实。
★(五)档案和文献
①文献一般是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内容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记录,其实存形态有文书、文章、著作(图书)、日记、信函、笔记、照片、音像制品等等。
②区别:
一是本质不同: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
文献则不论其是否是原始记录。
---根本区别。
二是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档案则既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
三是文献内容一般较系统、完整,而档案则包括大量的片段性零星记录在内,如测试记录、发票、账单、登记表单、签名等等。
(六)档案与资料
区别:
1、来源不同
2、作用不同
3、机密程度不同
8、档案的种类:
(1)名词解释:
公务档案:
是指人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这类档案归“公家”所有,主要被各级各类档案机构收藏,具体实存形态主要是过去的公务文书。
私人档案:
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个人。
私人档案归“私人”所有,散存于私人手中,具体实存形态主要是日记、文稿等私人文书。
(2)选择、填空:
文书档案:
实际上是指行政管理档案;
科技档案:
是指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由纯业务性的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
专门档案:
是指除文书和科技档案之外的所有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9、课后题:
如何理解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书P7: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
所以,学界一般认为: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但这一本质特性在现实中和许多复杂事物的本质特性一样,并不是表现得很固化,而是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动态性特点,是在与相关事务及相关因素条件的对照、比较中表现出来的。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不仅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
10、档案种类的划分意义是什么
档案的种类是人们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的结果。
这种认识性分类结果不仅有认识意义,对档案管理实践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11、档案形态的演变(选择、填空,描述哪些是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等)p27页开始,纸张使用之前的中国古代档案。
(1)甲骨档案:
甲骨是指龟甲和兽骨,它们在商代既是人们用来占卜的一种工具,也是人们所用的一种书写材料。
甲骨档案主要集中于商代,甲骨档案的文字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
甲骨文多为王室占卜及其有关的记事文字,所以又叫“卜辞”
商代的甲骨文,就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
但它应当不是历史上最初始的文书档案。
据郭沫若的研究,它经过了至少两三千年的发展。
(2)金石档案:
商末周初,统治阶级把重要文件和重大事项,如法律、契约、册封、赏赐等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刻写在石器或石板上保存起来,这就形成后世所称的金石档案。
(3)简牍档案: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竹片和木片的书写材料,用它们记载并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后人称之为“简牍档案”。
简牍取材和书写比较容易,编连篇幅比较灵活,便于保存和传递。
(4)缣帛档案:
用缣帛记录并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后世称之为縑帛档案。
(5)纸质档案
(6)音像档案
(7)电子文件
12、书P41:
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概念)
(1)纸制档案:
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如保存备查的公文图纸、信札、电报、户籍、帐册、契约、证书、书稿、日记、笔记、家谱的原本和原稿。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率领手下工匠发明了植物纤维造纸术,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蔡侯纸)
(2)音像档案:
指机构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
优点:
直观性强
缺点:
更易受光、热、湿、污染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除照片档案外,其他音像档案大多不能直接阅读;
原始性、真实性难辨等。
(3)电子档案:
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新名词,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件.
★13、书P45:
课后题,12题(选择、填空)、1题2题5题(论述)
(1)中国“档案”一词的词源研究成果中,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是谁提出的?
研究档案的词源问题有什么价值?
代表性观点是由和宝荣提出的
(2)目前档案学术界关于档案起源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这些学术观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现当代学者考证情况:
(1)“档案”一词来源于满语,出现于清初。
(2)“档案”一词来源于汉语,出现在清朝之前。
“写副当以授六官”-------《周礼注疏》侯传学,但王荣声,王玉声认为“副当”应做“副将”。
张中强《元曲》中就有“有档案分令史支持”,但和宝荣认为“档案”做“当案”,意为“当职”。
(3)研究档案的起源问题对于档案学理论建设有何意义?
(4)研究档案起源问题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有何作用?
14、档案的价值形态(选择、填空)、谢伦伯格的评价
书上的:
①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②根据档案价值实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③根据档案价值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谢伦伯格:
原始价值和形成价值
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
15、档案的八个环节是什么,前后四个分别叫什么(选择、填空)P70
档案工作的八个环节: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研、利用、统计。
其中前四个叫档案实体管理工作,后四个叫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16、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选择、填空)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17、(论述):
①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思想形成过程
列宁关于集中统一管理苏联档案工作的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制定档案工作原则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18年6月1日,列宁签署颁布了《关于改革与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该法令规定:
“从现在起组成统一的国家档案全宗”。
这一法令和其后颁布的其他有关法令,废除了档案私有制,实行档案国有化,档案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工作管理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
1950年初,我国就开始研究列宁关于集中统一管理苏联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各部门第一次档案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档案管理必须集中统一。
同年9月,中央人们呢政府政务院公布施行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机关档案工作以集中管理为原则。
1954年11月,国务院设立了直属的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国家档案局组织原则》中明确指出,国家档案局的任务是“统一管理国家档案工作”。
1955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中规定: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机关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利机关工作,反对分散保存。
”同时指出:
“这一暂行条例的原则,对国家和军队机关也是基本适应的。
”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它对明确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1956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
”这是根据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形势,从全国范围考虑和确定的国家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959年1月7日,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又确定了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这就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关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规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科学概况和新的发展。
②如何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
(结合第六章)
档案工作缺少资金、缺少地位、缺少待遇、缺少重视已有多年。
档案人员地位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影响档案工作地位的原因是多重而复杂的。
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档案本身的价值决定,以及人们对档案价值所产生的固化认识,并基于这种固化认识而构架的档案工作运行框架。
但是档案工作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档案工作室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对如何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加以探究,以及如何让人们认识档案、了解档案、重视档案。
首先,应该从各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档案人员抓起。
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只有自己重视自己,才能被别人重视。
其次,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编研为突破口,促进档案工作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较之档案工作其他环节和手段不失为一个上乘的选择。
这就需要:
1.解放思想,更新编研观念,改变重编轻研、研究工作薄弱的弱势局面。
2.创新和建立适应某一档案领域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管理机制,改变档案部门研究力量薄弱的不利局面。
只要在编研工作上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就一定能使档案编研工作的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只要有了“名牌”的编研成果及其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将极大地促进档案工作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
③造成社会上一些单位、负责人不重视档案工作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应该说,影响档案工作地位的原因是多重而复杂的。
从历史价值看,档案所独有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档案的现实价值则不然。
第一、档案的现实价值只是一种局部的和零星的价值。
档案是一种历史沉淀。
沉淀越深离现实就越远。
所以,越是年代久远的档案其现实利用率就越低.如果高龄档案还要为现实利用,其象征意义明显大于其信息价值。
真正能够为现实再利用的档案是指离现实还不算远的档案。
但即使是这部分档案,对现实所能起的作用也是部分的。
因为档案信息所记述的是过去的现实,而我们所处的现实与已经过去的现实己有很大不同。
过去现实中证明是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对今天的现实还会有直接的价值。
第二、档案现实价值的有限性。
即使人们对档案信息进行了部分的或零星的再利用,其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有限的。
这一点与我们过去所传承的工作方法有很大区别。
第三、档案理实价值的辅助性。
档案信息能够为现实提供有限的和部分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大都缺少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档案信息对之于现实社会,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能是部分的、零星的、有限的和辅助的,只能发挥纵向的联系作用,不能成为
现代社会的主体信息,因此也不能成为现实工作的主体决策信息,从而无法决定事物发展的走向。
18、档案馆、室的含义(名词解释)
档案室:
档案室是各级各类机关、单位统一管理本机关、单位档案和指导、监督、检查本机关、单位各部门档案工作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具有档案业务管理和档案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
档案馆:
档案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
19、档案行政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简答、选择)(P92)
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局是我国档案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概括的说,上述三类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是:
上级档案行政机构对下级档案行政机构具有业务指导和监督的关系;
档案行政机构对同级档案馆和档案室等档案业务机构具有业务指导和监督的关系;
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之间具有档案交接关系;
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之间均无隶属关系,但有一定的协作关系。
20、文件运动过程的划分阶段
从文件运动形态的角度分为:
现行、半现行、非现行三个阶段
从文件保存场所的角度分为:
在承办单位存留、在中间档案馆存留、在档案馆永久存留三段
从文件运转流程的角度分为:
文件的产生办理、现行利用、过度保存和历史保管四阶段
从文件管理程序的角度分为:
文件的形成、使用与维护、鉴定和选择、档案管理四阶段
21.来源原则(P239)名词解释
来源原则指的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22.尊重全宗原则的提出以及包括的要点。
全宗理论(“尊重全宗原则”)
(1)提出:
1841年,法国内政部以十四号通令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各部和各地区档案整理与分类的指示》,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档案整理原则——“尊重全宗原则”。
(2)要点包括:
第一,来源于一个特定机构(包括行政机关、公司、家庭、个人等)的所有档案组成一个全宗;
第二,全宗内的文件按主题类别整理;
第三,主题类下的文件按照年代、地区或字母顺序排列;
第四,同一全宗的文件不得与其他全宗的文件混淆在一起。
(3)全宗理论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
1、保持文件材料在来源上的联系,维护档案形成者的历史真实面貌,便于组织科学地鉴定、保管、编研工作和提供利用。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档案的社会作用。
电子文档的出现,使全宗理论和来源原则受到了新的考验和挑战。
迄今为止,大多数档案学者坚持认为全宗理论和来源原则仍然是指导现在和今后档案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
23.档案工作法律概念(选择、名词解释)
档案工作法律,简称“档案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档案事业规定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法律行为规范。
24.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档案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档案行政的规范性文件。
档案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与档案事务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2)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简答题)
◆ 档案法律是国家与人民意志在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国家宪法及立法程序制定的行为规范。
与法规的主要区别:
①制定主体不同。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法规——国务院。
②法律有广泛的行为约束力,是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目前常见的档案行政法规的渊源。
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均以法律为准绳。
③法律所调节的对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行政法规所调节的对象则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和专指性特征。
◆ 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的联系:
①它们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有效地规范和调整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以利于档案事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②它们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档案法律的问世,也使行政法规的科学合理制定有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减少了行政法规制定方面的主观随意性。
③它们都应在宪法规定的框架范围内制定和实施,不能违背宪法规定的基本准则。
◆ 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规章的区别与联系:
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档案法律和档案行政法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5.《档案法》的修改原则(选择、名词解释)
慎改原则、原则性与操作性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26、档案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分别的概念(选择)
①档案行政法规其含义主要有:
1、档案行政法规必须是国务院制定或由其批准与公布的。
其他任何单位与个人均无权制定与发布此类文件。
2、它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针对档案事业中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的,而不是对档案工作中某一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3、它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它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精神,不能同法律条文相抵触。
②档案行政规章:
包括由国家档案局依据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同时也包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档案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它们是我国行政规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27、档案法律具有的特点
(1)直接性。
同其他非行业性的立法相比,档案法律在调整和规范人们的档案管理与信息开发利用等行为方面,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在解决和处理档案工作事务方面的问题、矛盾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直接性特点。
(2)具体性。
其内容,如档案法对国家管理档案的范围、公民保护档案、使用档案的权利和义务、档案的公布和利用行为,档案管理和利用中的违法行为处理等,都作了较其他法律更为具体的规定。
(3)综合性。
要以档案法律所赋予的各种调整手段来从事档案事业的管理活动。
28、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选择、填空)、规范的内容(选择、填空)
(1)特点:
鲜明的职业性、存在方式的具体性、形成过程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①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A、保护档案及相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以确保其作为历史证据的可靠性。
B从历史、法律、职能、行政管理等角度,对档案文件、资料进行筛选、鉴定和保管,切实合理地运用来源原则,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C在进行文件的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应当保护档案的证据作用。
D应当确保档案所含信息的连续性。
E档案工作者应当对他们从事的工作活动进行记录,并能对其工作进行辩护。
②遵纪守法,严守机密;
③博学求进,公正服务。
29、档案工作的标准与标准化:
档案工作标准是以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为对象而制订或修订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档案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有关标准的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对所制定的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30、档案在档案室内留的时间长短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1、八号令全宗档案的分期是怎样的?
永久和定期(10年、30年)
32、大事记的内容
大事记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简要的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时间的一种参考资料。
由前言、大事时间、大事记述、材料出处等内容构成。
33、档案收集、编研、整理、鉴定的概念和意义。
①档案收集:
1.含义:
就是接受和征集档案的意思。
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按照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方法,把分散在各个机关、部门、个人手中和散失在社会上的档案,集中到机关档案时和国家档案馆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业务环节。
2.意义:
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整个档案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首要环节;
档案收集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一个具体措施;
档案收集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必要手段;
档案收集工作是直接影响整个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②档案整理:
档案的整理是讲零散的和需要机一部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的编目,使之系统化、有序化的一项业务环节。
其内容包括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文件材料的整理(含组卷)和目录的编制。
③档案的编研:
档案编研工作是以档案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档案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撰写专门著述的一项业务环节。
主要包括了对档案史料的编辑和研究两个方面。
是积极提供利用服务的有效方式(工作成果的研究型、提供方式的主动性、材料的系统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