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5中有经济增长无人类发展的情况:
1无工作的增长:
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也常常不能增加足够的工作机会。
2无声的增长:
有些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还远不是民主和自由的。
3无情的增长: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加重。
4无根的增长:
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能够毁灭文化多样性,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5无未来的增长:
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能、也不值得持续下去。
4.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说明已经认识到发展决不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也决不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问题。
5.发展的度量衡:
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1~100):
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
2人类发展指数(0~1):
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准。
6.自由:
指个人拥有的按其价值标准去生活的机会与能力。
1政治自由:
真正的民主政治要求公民权与政治权利,以便为有效的平等参与提供空间。
2经济机会:
个人享有的、运用其经济资源于消费、生产和交换的机会。
3社会机会:
保健、教育等社会安排影响个人赖以享受更好生活的实质自由。
4透明性保证: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需要公开性、信息分享和信息准确性的保证。
5保护性保障:
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网。
7.GNP的缺陷:
1有些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市场交换。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中没有进入市场交换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就要大得多。
2地下经济(undergroundeconomy)的存在。
发展中国家地下经济被认为更严重。
3没有扣除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所引起的人类福利的损失与防治成本。
4进行国际比较时,汇率换算不准确。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假设前提
含义
优点
缺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
资本-产出比不变;
资本-劳动比不变;
资本报酬不变。
增加资本积累是加速经济增长的关键。
1940年代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①储蓄率高很难全部转化为投资。
②资本-产出比不可能不变。
③资本-劳动比不可能不变。
新古典增长模型
①生产一种同质产品,不存在国际贸易,消费品和投资品可完全替代。
②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变。
③在长期,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①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②稳态:
一个经济无论最初处在什么状况,最终都会恢复到劳均资本量的变化等于零这种状况。
①未能解释技术进步的原因。
②未能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来源。
③理论与实际不符。
新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①知识进步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积累性的;
②政府倡导科学技术的创新
③政府保护产权以激发积极性。
①技术进步内生化
②引入报酬递增的假定,将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化,描述了一幅激动人心的长期增长前景。
①新增长理论以固定要素替代弹性和柯—道函数为基础,无本质区别。
②上述理论缺陷限制了新增长理论的应用。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前提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区别:
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资本报酬率不变,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资本报酬率递减。
2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之间不可以替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可以。
2.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1人均产出和人口增长率都高,人均产出增长率更高。
2生产率高且增长迅速。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4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迅速变革。
5国际经济扩张迅速。
6经济增长在国际间的有限扩散。
3.经济增长阶段:
传统社会→起飞前提→起飞→迈向成熟→大众高消费时代→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4.起飞前提:
①科学思想条件;
②政治条件;
③经济条件;
④社会条件。
5.后发优势:
指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
1资本后发优势:
高资本收益率、高资本积累率;
2技术后发优势:
无须投入研发,只需引进,消化改进,就可以加速本国技术进步。
3人力后发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教育投资收益率高。
4制度后发优势:
资源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更高。
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因:
后发优势和改革开放。
第四章收入分配与贫困
1.功能性收入分配:
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
指生产要素的收入在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配。
2.度量收入分配的原则:
1匿名原则:
收入在个人之间的互换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没有影响。
2人口比例原则:
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方面,人口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收入水平上的人口比例。
3相对收入原则:
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而言,收入的绝对水平没有多少意义,有意义的是相对收入。
4达尔顿准则:
如果一种收入分配状态是由另一种收入分配状态经过一系列的累退性转移得到的,那么前者的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者高。
3.洛伦兹曲线:
将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匿名准则),将人口累积百分比(人口比例准则)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相对收入准则)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茨曲线,表示每一个百分比人口所获得的相应百分比收入。
4.基尼系数:
较为平等g属于(0.2,0.35),高度不平等g属于(0.5,0.7)。
5.倒U型假说及解释:
6.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投资、政治稳定的影响:
1对储蓄:
传统认为不平等有利于财富聚集在愿意储蓄的人手中,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观点认为对不平等收入分配的重新分配能增加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
2对投资:
能够跨越银行信贷市场初始财富门槛的人变少,社会总投资规模越小,经济增长缓慢。
3对政府稳定: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府再分配产生巨大政治压力;
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引起社会动荡,干扰正常生产行为,导致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下降。
7.贫困:
低于最低生活标准。
8.贫困的分布特征:
家庭规模、农村与城市、资产缺乏、性别。
9.跳出贫困陷阱的措施:
1建立穷人的食物或现金转移支付计划;
2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提供长期劳动合同。
10.经济增长减贫效应递减的原因:
1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就越来越向那些长期疾病人口、残疾人口,以及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口集中。
这些人口由于劳动能力的缺乏,经济增长难以进一步发挥其减贫效应。
2人均收入(消费)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均GDP增长。
3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
基尼系数的扩大,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好处远远少于富人,从而降低经济增长在减少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
11.收入贫困:
也称为物质贫困,通常是从生物学上人对消费品的最低生存需要来定义和度量的。
能力贫困:
指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
权力贫困:
指一批特定的群体和个人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
12.三中贫困的关系:
互补关系
收入贫困
从人类生存的最低物质需要来定义,是最直接表现形式
政策主张是为穷人提供食品和其他必需品
能力贫困
从个人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角度来定义,强调人的生存能力,即贫困的个人原因。
政策主张是让穷人接受更多教育以获取生产技能、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权力贫困
将政治、社会、文化等制度因素融入贫困概念,其中以社会排斥概念强调得最多,指出了贫困的社会根源。
政策主张是减少、消除一切形式的不公正的社会排斥制度和政策,使穷人能够享受富人一样的社会各种权利。
相互作用
收入影响能力(如教育),能力也影响收入
权利也一样,影响收入和能力,同时,收入和能力也影响权利。
13.贫困归结为两种形式的剥夺:
①生理形式;
②社会形式。
第五章资本形成
1.资本:
一般指物质资本,即由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非用于目前消费而是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耐用品。
2.储蓄动机:
①预防动机;
②养老动机;
③遗赠动机;
④投资动机。
3.资本贡献率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大:
1发展中国家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结构不平衡,资本-劳动比低。
资本积累能促进发展中国家更高的专业化和更精细劳动分工,促进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以及促进资本装备水平提高。
2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所以资本报酬率较高;
而发达国家资本充裕,所以资本报酬率较低。
3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效率高于发达国家。
4.资本形成的来源:
1私人储蓄(自愿储蓄),即自愿削减当前消费;
2政府储蓄或公共储蓄(非自愿储蓄),即通过增加税收和强制性政府借款或通货膨胀而强迫减少消费;
3闲置资源的生产性利用;
4国外来源,则包括外国援助、外国资本投资。
5.发展中国家调动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私人储蓄的动员。
许多发展中国家依赖外资,存在大量非自愿储蓄,认为收入低,私人储蓄有限,主要依靠公共储蓄。
2强制性转移农业剩余。
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偏好采用行政干预型转移方式,基本做法是实行城乡隔离。
由于城乡隔离,农村人口享受不到政府为城市人口提供的各种福利,政府的各种投资很少能够直接投到农村。
6.发展中国家调动资源的解决措施:
1积极构建家庭和企业自我积累的新机制。
企业积累是企业利润的资本化;
居民储蓄,只是延迟消费,其意义在于进入企业后在一段时间内执行资本的职能。
2转换政府积累功能。
由直接强制储蓄转向积极运用财税金融手段来促进企业和居民家庭储蓄,来间接地提高政府的储蓄能力。
3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转移农村经济剩余。
通过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工农产品交换的合理比价。
工农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第六章人口与发展
1.隐蔽人口增长的原因:
即使在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之后,迅速的人口增长往往保持强大的惯性,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滑行”时间可能是几十年。
1宏观惯性的作用:
在总人口水平上的惯性(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有关,年轻)。
2微观惯性的作用:
在家庭水平上的惯性(与社会习俗有关)。
2.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
3.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的原因:
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高于工业国,致使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得多。
2年轻人所占总人口比重在发展中国家高。
3年轻人死亡率比年老人要低得多,发展中国家全部人口死亡率就有可能比收入水平高的工业国家低。
(如果只是就某一个年龄组进行比较,比如说1-15岁年龄组和65岁以后年龄组进行比较,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就会高于工业国家。
)
4.经济发展引起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1文化娱乐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享受生活乐趣的替代品增加,生育子女给父母带来的乐趣降低。
2传统观念: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社会更加开放和宽容,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减少了拥有多子女的社会压力和精神负担。
3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法律系统更加完善,文明程度提高,社会逐渐代替家族和家庭对个人安全的保护,而且寻求权力也不必要依靠大家族和大家庭。
5.人口红利:
高劳动年龄人口时期,社会负担率较轻,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人口生产性就如同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
6.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的压力。
2沉重的赡养负担耗费了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源。
3人口增长迅速加剧环境恶化。
不能把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都归因于人口增长,但人口快速增长的确加剧环境恶化的趋势
4人口增长迅速使失业问题严重。
经济发展缓慢和就业机会创造有限是严重失业的根本原因。
7.中国人口政策的建议:
1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扩大女性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
2提高各级正规学校教育的个人学习费用,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私人费用。
3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险制度。
4建立一套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
5改善公共卫生医疗条件和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婴儿存活率。
第七章人力资源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2.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与联系:
3.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与发达国家的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受教育劳动者不再稀缺,在劳动力市场上只能获得竞争性工资或较少的垄断差价,教育收益趋向于递减。
4.发展中国家教育的问题:
1数量发展较快,质量还比较低下。
教育质量或教育效率还比较低。
2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大学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建立起来,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等很少考虑是否符合本国需要,课本知识不能适应职场需求。
3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
4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5智力外流。
技术移民对小国的影响非常大,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关键性专门人才的供给。
5.教育深化:
教育的供给一般是被动地适应教育的需求。
面临无限的教育需求,在财力许可范围内不得不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结果是教育发展异常迅速。
6.知识失业:
随着教育迅猛发展,学校培养的知识劳动者人数超出现代部门所能够提供的新就业机会,导致一部分受过教育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
7.智力外流:
指高技能者的迁移,在一国接受教育和训练而在另一国居住和工作
8.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1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严重。
公开失业率高。
就业不足现象特别严重,主要呈现出隐蔽性失业,在农村最为普遍,被称为剩余劳动力。
1自营职业普遍。
很大一部分劳动者,特别农村劳动者,很难在正规部门找到拿薪水的工作,不得不在农村和城市非正规部门自谋职业。
2儿童参加工作的比例较高。
大部分工作儿童是在自己家庭里从事无报酬的经济活动。
9.失业的特点比较:
10.发展中国家解决失业的方法:
1提高教育投资效率。
2增加就业机会。
第八章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
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2.技术进步的类型:
1中性技术进步,一定资本—劳动比,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同比例增长。
2资本节约型,指劳动要素边际生产率提高大于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
3劳动节约型,指资本边际生产率比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要快。
3.要素比例法:
假设只有两种投入:
资本和劳动,且其价格比率不变。
1资本-劳动比上升,就是劳动节约型和资本使用型。
2资本-劳动比下降,就是资本节约型和劳动使用型。
3资本-劳动比不变,资本与劳动同比例的下降,就是中性型的。
4.边际产品比例法:
假定资本-劳动比不变,
1资本边际产品增加相对大于劳动边际产品增加,是劳动节约型。
2资本边际产品增加相对小于劳动边际产品增加,则是资本节约型。
1资本边际产品等于劳动边际产品增加,是中性型。
5.技术进步率的测算:
(Y-整体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α-资本产出弹性,K-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β-劳动产出弹性,L-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
6.比较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的贡献要大于发展中国家。
1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大
2发达国家技术进步主导的增长方式是在较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起步较晚国家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增长来推进经济增长。
7.技术引进的源泉:
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引进、创新、边干边学和人力资本投资。
8.技术进步的必要性:
1成本要少得多,不必对每种技术都从头开始研究。
2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较低、资金有限,短期内难以研制出来。
3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弥补本国的不足,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而且也能节省大量的资源。
4发展中国家缺乏促进技术进步机制,内源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加快市场机制发育和创新活动发展。
5技术引进还促进外贸发展,加速引资国的对外开放和加入全球经济的步伐。
9.技术引进的方式:
1以商品贸易的方式引进技术:
引进一些先进技术的成套设备,进口新型原料。
2许可证贸易:
通过许可证方式实现单纯知识形态的技术转让。
3外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技术援助:
通过科技专家的交流来实现。
4外国直接投资(FDI):
一般先进技术是作为外资的一部分进入东道国的,因此无需支付外汇。
10.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
①时间性;
②地域性;
③改造与更新;
④研发和创新,应用。
11.适用技术:
适合本国国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技术。
①本国技术和经济基础;
②市场需求;
③文化与意识形态;
④发展前景。
12.创新的表现形式(熊彼特):
1引入新产品;
②引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市场;
④开拓原料的新来源;
⑤重组一个工业。
13.国家创新体系:
由参加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是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政府对创新政策的制定着眼于创造、应用和扩散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各类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构成要素:
①企业;
②国家公共部门;
③研究与开发机构;
④教育和培训体系;
⑤金融体系;
⑥信息网络。
14.发展中国家缺乏创新机制的原因:
1缺乏一个良好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所依托的制度基础存在缺陷(根本原因)。
2经济较为落后,素质较低,缺乏管理经验,从客观上说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经济制度。
3主观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即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受前苏联影响,强调计划的作用和政府控制的重要性,不相信市场机制。
因此,采取的战略和经济政策普遍是反市场倾向的,从而压制了竞争和创新的环境,使经济效率低下。
第九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早期认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存在必然联系。
2.荷兰病:
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
3.资源诅咒理论:
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
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
4.环境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
1生命支持:
环境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系统。
2自然资源的供给:
环境为家庭直接提供自然资源,为从事生产活动的厂商提供自然资源。
3废弃物的吸收:
大部分废弃物被自然界自动地、安全地处理掉。
但一旦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4舒适服务提供:
人们越来越需要环境提供的这些服务。
旅游娱乐业的繁荣正是人类这种需要的表现。
5.环境库次涅茨曲线:
1较低发展水平:
环境状况好,自然界基本保持原始状态。
2经济开始起飞:
经济增长迅速,同时环境开始恶化。
3实现工业化之后:
环境又会得到改善。
6.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3个方面:
维持人类健康;
促进生产率提高;
给人类带来舒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从反面来说,环境恶化则对人类健康、生产率和舒适造成损失。
7.环境恶化的原因:
1市场失败:
市场制度只适用产权明晰的社会。
a)产权界定不清楚,市场机制无效率。
公有财产,如果任凭市场机制运行,就会产生外部效应。
b)自然资源和环境绝大部分具有公共财产性质,人们可自由、无偿地使用。
c)结果是每个人为了自己利益而损害别人和后代人利益,最后也可能自己变成受害者。
2政策失误:
政府有些政策常常助长资源浪费性使用和生态环境退化。
a)助长浪费性消费。
石油丰富国家,低价格会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出口收入;
进口国增加石油进口,花费大量外汇,并使国家补贴支出大量增加。
b)使企业缺乏动力去发明和采用节能技术
c)能源浪费性使用使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8.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
1明确产权:
a)使产权变得实际有效:
产权应该得到法律保障,长期有效且有利可图,必须可转让.
b)可明确产权的资源,可由政府直接赠予和出售.
2政府管制:
有些资源和环境产权是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授予和转让给私人,政府作为资源所有者,直接管理和控制资源使用。
3税收调节:
对环境污染企业征税,让污染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常采用的是对污染性产品征税。
税收是一种经济手段,比政府直接命令可能会更有效。
9.公地悲剧: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
10.可持续发展:
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11.循环经济:
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12.低碳经济:
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第十章农业的发展
1.传统农业:
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1技术长期不变。
技术停滞被看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基本、甚至是根本特征。
2商品化程度低,专业分工粗疏。
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己及家庭成员之用,很少用来交换其他产品。
偏远闭塞,传统农村市场狭小,零碎而不统一。
3风险厌恶的经营目标。
农民趋向保守,把风险最小化作为经营目标。
4贫穷的永久化。
生产成果除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准外所剩无几。
2.现代农业:
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3.农业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
传统农业。
技术停滞,生产力低下,产品单一,农业没有剩余,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动。
大多数农民处于半失业状态,农忙季节才有可能充分就业。
2第二阶段:
混合农业。
是小农经济的重要阶段,是向专业化农业发展过渡阶段。
“农闲”季节可将劳动力转移到畜牧业及其他经济作物和加工上,既避免“变相失业”,又增加收益,有了农业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