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212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晓东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浅析DOC文档格式.docx

旅游资源的质量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对区域旅游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旅游学界对旅游资源的定义颇多,现举出具有代表性的3种,以便讨论:

定义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

定义二:

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

(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定义三:

旅游资源就是能对旅游业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对象物,即对旅游者能够产生观赏吸引力的客体资源。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

三种说法虽然侧重点不同,定义一涵盖比较全面,也是目前最为权威的

说法,它的关键在于“吸引力”、“效益”;

定义二的关键在于“吸引力”;

定义三关键在于“效益”。

“吸引力”强调的是旅游资源的特性或者说是旅游资源的功能,“效益”强调的是资源的社会属性或者说是资源可以创造的价值。

可是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共同点,“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开发后可以产生效益”的事物或因素,也就是旅游景观资源。

旅游活动应该属于经济活动,那么,旅游资源必然还包括旅游经营资源,资源本身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就是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属性即开发或利用后可以创造价值。

这样,旅游资源应该是在旅游活动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或为旅游者服务,并创造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包括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

首先,旅游资源必须是在旅游活动中才有的。

第二,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和“服务”的特性。

第三,旅游资源必须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最后,旅游资源既包含自然要素也包含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是旅游景观资源的一部分,而人文要素包括可被旅游者欣赏的旅游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也有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经营资源。

旅游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景观资源;

旅游经营资源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促使旅游活动完成的人为要素和条件,包括旅游人才资源、旅游食用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

二、呼伦贝尔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区位及通达度评价

呼伦贝尔市位于我国鸡冠之顶,内蒙古自治区的最东北部。

南部与内蒙古的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部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蒙古国交界。

三国交界,黄金地缘,地理位置可谓优越。

呼伦贝尔区域内有三个民航机场分别是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满洲里机场、根河机场。

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已经开通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沈阳、南京、杭州、深圳、秦皇岛、广州、石家庄、天津、上海、大连、宁波、郑州、三亚(季节性定期-冬季)俄罗斯赤塔17个城市的航线。

满洲里机场已经开通的航线有满洲里到呼和浩特、哈尔滨、北京和俄罗斯赤塔。

据国家民航局《2011年全国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呼伦贝尔机场在全国178个通航机场中旅客吞吐量名列第62位,2011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71万人次。

根据呼伦贝尔市2011年统计公报,2011年呼伦贝尔地区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165万人次,通过航空进入的只占3%左右。

跟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个水平是较为落后的。

根河机场是2011年九月开始投入运营的,主要做一些区域内的小型包机旅游,航线有到海拉尔、满洲里、漠河、阿尔山等。

呼伦贝尔地区以滨洲线为主干铁路线,这条线上集中了当地较为发达的一些城市,如扎兰屯、牙克石、海拉尔、满洲里。

还有一条支线,以牙克石

为枢纽,向北沿大兴安岭进入呼伦贝尔市北部林区,终点是满归。

火车是进入呼伦贝尔的主要交通工具,可是由于呼伦贝尔地区铁路线还不够完善,滨洲线是出入当地的唯一通道。

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每到旅游旺季,这条铁路线压力大增,可谓“一票难求”。

全市已形成了以国道111北京至加格达奇、国道301绥芬河至满洲里两条国道,省道201室韦至阿木古郎、省道202海拉尔至罕达、省道203满洲里至乌兰浩特、省道301黑河至黑山头、省道302碾子山至博克图五条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边防、专用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

公路网区域内通达性较好,可是路况还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以公路为主的区域内部交通网相对完善,以铁路为主的对外交通网还比较欠缺,航空运输还待继续发展。

2.旅游景观资源评价

旅游景观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也是先决条件。

呼伦贝尔的主要优势在于,这里漫长的边境线,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全国旅游20胜景之一、“人生一定

(1)旅游景观资源知名度和魅力度评价呼伦贝尔市是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面向二十一世纪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国家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北方旅游资源最集中和多样化的地区。

有中国最美的草原,最广阔的森林基地,化和民族风情。

且先后被业内人士评为,要去的66个地方”之一。

呼伦贝尔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和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

早在两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代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呼伦贝尔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或“游牧民族幽静的后花园”。

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西夏、蒙古等十几个游牧民族,或在此秣马厉兵,或在此转徙、征战、割据,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特别是,鲜卑族由现鄂伦春旗境内“南迁大泽”发展壮大,并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王朝。

成吉思汗在此修养生息,统一蒙古高原,形成了蒙古民族,建立了历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对中国乃至对世界影响非常深远,世界闻名。

近代在这里生活聚居的的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文化丰富、独特。

现今,呼伦贝尔地区著名的旅游景区有,国家AAAA级景区:

满洲里国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扎兰屯吊桥公园;

国家AAA级景区: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牙克石凤凰山庄;

另外著名的景区还有金帐汗草原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敖包——巴彦呼硕草原旅游景区、北方第一大湖——呼伦湖的黄金海岸旅游景区、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集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游与民俗游与一身的室韦俄罗斯民族乡家庭旅游区。

特别应该提到的还有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满洲本身就是旅游的一个看点,鸡鸣三国的口岸城市,闻名中外的东亚之窗,中西合璧的建筑与文化独具特色。

呼伦贝尔地区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

呼伦贝尔地区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

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2)旅游景观资源观赏时效性评价呼伦贝尔地区的气候为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区域内部气候岭东相对较为温和,岭西则是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全年平均气温-5C――2C,其中夏季平均气温18.3C,冬季平均气温-16.8C,冬季最低气温更是可达零下40C以下。

就气温看,严寒的冬季给呼伦贝尔冬季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而且就现在当地开发和宣传看,主要开发的、宣传的和为当地带来收入的是夏秋季的草原和森林旅游。

冬季旅游接待的人数不到夏秋季的百分之一,而收入也是微乎其微。

换一个角度,呼伦贝尔有长达六个月的冰雪期,漫山遍野的冰雪自然景观和北方少数民族原始、独特的冰雪文化,却是呼伦贝尔冬季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

(3)旅游景观资源丰富度评价

呼伦贝尔就其景观资源来说,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大天池群、纯洁的冰雪、众多的口岸、独特的民俗与悠久的历史文化。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面积达1.25亿亩,素有世界三大?

草原之一的称呼。

如果说西安和北京是中国人文文化的景点,那么呼伦贝尔大草原就是中国自然景观的王牌。

呼伦贝尔大森林即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约有三分之二以上在呼伦贝尔市境内,有天然林地2.03亿亩。

生活在草原、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有400多种,野生植物有1000多种,“被称作北国动植物的天然王国”。

呼伦贝尔大湿地指的是,以大兴安岭为分水岭,形成额尔古纳河和嫩江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湖泊500多个。

特别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湖一一呼伦湖,有2000平方公里之多,水资源总量达286亿立方米,占内蒙古自治区的73%。

另外沿河流两岸、湖泊周围还有众多的沼泽,其中根河湿地被称做――亚洲第一湿地。

呼伦贝尔大天池群是指,在扎兰屯市境内柴河旅游景区以基尔果山天池群为主的七座天池,它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并称为中国三大天池。

呼伦贝尔冬季寒冷但降水较多,再加上呼伦贝尔少数民族原始、独特的冰雪文化,这些条件让呼伦贝尔具有了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

呼伦贝尔众多的口岸体现为,长达1723公里的中俄、中蒙边界线,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额尔古纳界河,7个国家一、二类口岸,其中有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

独特的民俗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灵魂。

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少数

民族的发祥地,很多少数民族都是从这里走出去,或南下、或西进,缔造中国历史乃至影响世界的。

现在这里聚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特别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被合称为“三少民族”和俄罗斯族,民俗原始、独具魅力。

即便是蒙古族,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厄鲁特部落也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蒙古族。

就整体看呼伦贝尔的旅游景观资源极为丰富,众多的景色给呼伦贝尔冠以众多的名号,如花冠天堂、彩虹之城、中国北方原生态旅游胜地、天骄草原——英雄故里、五彩森林——狩猎天堂等等。

可是就小区域组合看,大兴安岭的西部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漫无边际就是草原而缺乏变化,难以对游客有新奇的视觉冲击。

在大兴安岭林区,浩浩汤汤皆为森林,也缺乏变化。

在大兴安岭东部,旅游景观资源开发又相对较为缺乏。

如果整体做为线路又太过漫长,需要占用时间太多,特别是游览路上占用时间过多,会引起游客反感。

3.旅游经营资源评价旅游经营资源是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旅游经营资源,就没有旅游业。

旅游经营资源包括参与旅游活动的旅行社、旅游人才资源、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

现主要对呼伦贝尔地区旅行社整体情况、导游人员情况、旅游接待酒店做一简要评价。

对呼伦贝尔民族文化的挖掘做的

(1)呼伦贝尔旅行社经营评价呼伦贝尔地区有大小旅行社100多家,较大的、效益较好的有呼伦贝尔中国国际旅行社、呼伦贝尔青年旅行社、呼伦贝尔教苑旅行社、呼伦贝尔天骄旅行社等。

总体来看这些旅行社效益都很好,可是由于呼伦贝尔地区经济发展、旅行社工作团队素质因素限制,呼伦贝尔地区的旅行社总体还是不上正轨。

大多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在全国影响能力非常有限。

旅游线路设计从表面到实质都千篇一律,很难做到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

例如,对呼伦贝尔冬季旅游的开发,都少之又少。

具有国家导游资格证(国导证)

10%,在800多个有国导证的导

(2)呼伦贝尔导游人员素质评价呼伦贝尔地区有导游人员一千人左右,的有800多人,真正以导游为职业的不到游人员当中,一半以上是在校大学生,99%以上是初级导游员。

在校的导游员专业知识相对较为扎实,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

非在校的导游员,其中大多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实践经验虽然较多,但专业知识较少。

而且他们不是把导游做为一个职业来做的,都只当这是一个挣钱的手段,其效果可想而知。

导游人员是直接对话游客的,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服务,对呼伦贝尔的旅游长远发展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数据来源非官方明文数据,还有待确认)

(3)呼伦贝尔酒店接待能力评价呼伦贝尔市有星级酒店及宾馆三十家左右,按标准与建设的硬件来说能达到三星及三星以上的不过十家左右。

再加上其他商务酒店和没有星级的普通酒店,接待能力也非常有限。

呼伦贝尔地区最近三年平均每年接待游客人数1000万,几乎全部集中在7、8、9月份,就按集中在夏秋季节的100天来计算,每天接待人数是10万。

星级酒店可接待的人数不过十分之一。

其余全部在商务酒店和其他便利酒店或城市中的小旅店。

就服务质量来说,做当地基层服务的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大多在大专甚至高中以下,有关服务员的培训也几乎没有,服务人员的总体素质较差。

目前旅游基础设施虽日趋完善,但与呼伦贝尔旅游接待规模不相协调。

酒店在数量、规模等方面要加强引导,不能追求旺季的接待能力而一味扩大数量不注重质量,充分考虑旅游淡季对企业的影响。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文化独特,而现在开发具有一定规模、挖掘较彻底的非常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呼伦贝尔当地经济也在快速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出入交通也正在完善,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正在深入,呼伦贝尔的旅游也必然会发展的更好。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建议

1.缺乏整体细致的规划,资金投入不足,旅游经营中的人才资源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应加大投入,招揽人才,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呼伦贝尔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内容:

一是应加大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投入,二是重点设计和布局旅游黄金热线。

目前,在呼伦贝尔境内,根据公路建设情况,将具体旅游线路设计为“1525”格局,即一条黄金曲线、五条精品环线、两条特色单线、五大客流中心。

这种线路格局基本兼顾了城市附近及其资源、交通干线与其两侧、能纳入环形旅游圈的沿线、沿点附近的旅游资源。

这是一个整体的宏观规划,在具体的景区、景点开发中应做到准确定位与科学规划,切实搞好具体项目的管理,总结景区景点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防止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

抓好景区的质量等级评定,提高景区景点的特色性和服务能力,最终提高竞争力,为旅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伦贝尔市属沿边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旅游资源开发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成为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道路、宾馆等基础设施及景点的建设资金缺口大,投入严重不足,硬件设施不配套,很难形成令人满意的旅游环境及成熟的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政府的责任重大,应做好具体的旅游资源评价,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与规划,多落实到实处与具体的操作上。

最直接也是最有用的措施就是为人才搭建好平台,以引进人才,人才对地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做好宣传,以引进投资。

最后,要做好管理,以利于市场正常、有序、良性循环。

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和一些接待设施)政

府应加大投入,或者做好引导性的鼓励措施。

2.开发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内涵挖掘,受季节影响明显,应深度挖掘,全面开发

开发形式单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旅游景观资源开发角度来说,呼伦贝尔旅游现在开发的主要停留在旅游景观和景色上,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挖掘。

第二、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说,呼伦贝尔现在开发的主要是旅游线路、景区景点,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或叫纪念品。

第三、从旅游经营的发展角度来说,呼伦贝尔旅游的发展现在主要做的是扩大规模,就是单纯的“求大”而很少有“求精”的。

第四、从季节角度来说,呼伦贝尔旅游现在主抓的是夏季旅游,而缺少对冬季旅游的开发。

夏季设施短缺、冬季设施闲置,严重呼伦贝尔旅游最大的优势是草原,夏季叫草,一个是“白”,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对于冬而是精品。

大众就是冰雪旅游,要做好宣传,

旅游开发要兼顾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需求,不能单做“有什么干什么”或“什么有优势干什么”,应做到“根据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干什么”。

旅游者的需求无非五种——求新、求异、求知、求美、求乐。

这其中每一个有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感受、第二层次才是旅游者追求的目的。

求新,首先是新鲜,进一步是新奇。

新奇就有相应的唯一性,达到新奇,就有吸引力。

求异,首先是景色上的不同,进一步就是有文化内涵。

求知,首先是一个感知过程,进一步就是知识,但切忌灌输式。

求美,不是简单的景色美,最好是一个深层次的震撼。

求乐,首先是一个感受性的娱乐,但旅游者真正追求的是欢乐。

旅游开发应下大力气,增加自身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有些景区管理者、讲解员、导游员都在死记硬背导游词,对景区内的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历史传说、革命旧址缺乏深入研究、搜集和整理,景区内也缺乏图文并茂的介绍资料和引人入胜的导游宣传。

做好这些就做到了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就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就可以促进旅游的长远发展。

呼伦贝尔市旅游受季节影响明显,制约了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

原,冬季叫雪原,一个是“绿”季旅游,要做两点,一是大众,做出特色,加入当地民族的冰雪文化。

可通过一些活动来带动,如:

冰雪那达慕、滑雪滑冰赛事,冬季雪原狩猎。

精品就是要做出为我独有或其他少有,如雪原狩猎。

虽然市场较小,但带动作用明显。

3.旅游经营中,管理不完善,急功近利严重,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加强管理

当前,一些旅游相关服务企业,服务质量较差,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管理人员与导游、司机勾结,在门票上弄虚作假,或搞价格欺诈宰客,擅自降低服务标准。

有的景区、酒店、商场靠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拉客,损害

并作

企业和个人的急

了地方形象和游客利益。

有关部门应加强资格上岗和后期的监督管理,出严肃公正处理。

当然,这些的根源在于当地旅游管理者、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

加强旅游业发展

把属于自主经

旅游局应加强

有关措施如旅游局要加强全市旅游行业的宏观管理,战略研究和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同时,不能管得过严、过细营范围内的权限进一步下放给企业。

针对呼伦贝尔旅游现状

旅游景点、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的力度,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例如完善景点景区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事,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

我们应把目光放在长远的经济发展上,这样才能保证呼伦贝尔地区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学才.旅游资源[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9).

[2]邓观利.旅游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3]陈才,谭慕蕙,张文奎,王力.经济地理学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亚吉.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4).

⑸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敖爱玲.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优势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10).

[7]张凌.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8]蒋玉华,杜卫红.呼伦贝尔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

[9]俞金国,王丽华.关于旅游资源理论的再思考[C].资源开发与市场.

[10]唐洪广,孙逸民.中国旅游景区精品建设探索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