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19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案.doc

老谷高速公路***大桥

墩顶现浇连续段、桥面系及附属施工方案

为圆满完成本合同段桥面系及附属构造工程,根据施工招标文件,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作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以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

《公路工程标准招标文件》(2009年版)

《老河口至宜昌高速公路老河口至谷城高速公路主体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老河口至宜昌高速公路老河口至谷城高速公路第0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湖北老谷高速鲍家洲汉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现场勘查所取得的人文地址资料

2、编制范围

老谷高速第03合同段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

3、编制原则

总的原则是:

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

3.1服从业主方、遵守设计的原则;

3.2确保工期的原则;

3.3质量第一的原则;

3.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3.5科学管理的原则;

3.6文明施工的原则;

3.7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

3.8遵照执行标准、规范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特大桥是老谷高速公路位于谷城冷集镇和老河口间跨过汉江的一座双幅双向高速公路特大桥。

大桥全长4063m,桥宽25.5m。

其中,南北汊航道为两个(65.5+2-116+65.5)m主桥三向预应力连续钢构桥,跨铁路、302省道一联采用3-40m预应力小箱梁形式外,其他引桥均为30m预应力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

30mT梁共计1284片,联数划分基本为5跨一联,全桥共50联。

30mT梁预制梁高2.0m,半幅每孔布置6片T梁,梁距2.15m,边梁外侧翼板悬臂长1.0m,梁间横向采用45cm宽湿接头连接,桥梁宽度变化时采用调整纵向湿接缝的宽度来调整。

横隔梁、湿接缝、墩顶现浇连续段、桥面现浇砼均采用C50混凝土,防撞墙采用C3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桥台及引桥过渡墩处T梁采用GYZF400*86型四氟滑板式橡胶支座,引桥连续墩处T梁采用GYZD550*110型板式橡胶支座,0、118号桥台采用D80伸缩缝,41、45、79、83号桥墩采用D320伸缩缝,其余引桥分联处采用D160伸缩缝。

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

汽车荷载:

公路-I级;

桥面宽度:

2600cm=50cm(防撞墙)+1175cm(行车道)+50cm(防撞墙)+50cm(分隔带)+50cm(防撞墙)+1175cm(行车带)+50cm(防撞墙);

桥面横坡:

单向2%(半幅桥),部分区段设置超高。

三、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原则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以保证安全为前提,结合本合同段的地质条件及施工能力,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确保人、机、料、法的科学合理布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效益的共赢。

2、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准备:

2016年3月15日~2016年3月31日。

桥面系及附属施工:

2016年4月1日~2017年8月31日。

根据安装进度及时组织施工。

3、项目部管理人员

为满足施工组织、成本核算、进度、质量控制及目标管理需求,项目部组建桥面系管理机构,人员如下:

项目部管理人员情况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

2

***

项目总工

技术负责

3

***

生产副经理

生产与协调

4

***

质检工程师

质量技术负责

5

***

测量工程师

测量负责

6

***

试验室主任

试验负责

7

***

安全负责人

安全负责

8

***

物机部负责人

材料负责

9

***

现场负责人

现场技术负责

10

***

班组长

现场负责

4、机械设备投入

按照“同行先进、满足需求、性能良好、互相配套”的原则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投入情况见下表: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性能

备注

1

吊车(25t)

2台

良好

2

三辊轴(11m)

1台

全新

3

混凝土泵车

1台

良好

4

抹平机

1台

全新

5

插入式振捣器

8台

良好

6

发电机(250kw)

1台

良好

7

钢筋切断机

2台

良好

8

钢筋弯曲机

1台

良好

9

钢筋调直机

2台

良好

10

电焊机

10台

良好

11

混凝土运输车

4台

良好

12

龙门吊(15t)

1台

良好

13

手拉葫芦(5t)

2台

良好

14

平板振动器

1台

良好

15

智能张拉设备

1套

良好

16

智能压浆设备

1套

良好

5、材料进场情况

①混凝土配合比已报批,可投入使用;

②原材料到位情况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③进场材料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满足施工要求。

四、施工方案

整体施工顺序:

T梁安装--体系转换—-浇注护栏、清洗桥面——铺设桥面D8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浇筑桥面现浇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安装伸缩缝。

(一)、墩顶现浇连续段、横隔梁、湿接缝施工

T梁安装就位后,及时进行墩顶现浇连续段、横隔梁、湿接缝的施工,完成体系转换。

A、墩顶现浇连续段(中横梁)施工

连续T梁的施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一联主梁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墩顶现浇段砼的浇筑,浇筑墩顶现浇段时应从两边墩往中间对称浇筑,主梁伸出钢筋采用双面焊连接,现浇接头混凝土达到85%设计强度后张拉连续钢束,张拉、压浆后进行支座转换。

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先施工左幅桥,完成后施工右幅桥。

现浇墩顶连续段的施工顺序为:

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按设计要求连接纵向钢筋和绑扎构造钢筋——安装墩顶连续段负弯矩预应力束波纹管——立侧模——进行T梁的横隔板连接,浇注纵缝混凝土和横隔板砼—--浇筑现浇段混凝土(掺高效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张拉墩顶预应力连续束——-压浆——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墩顶现浇连续段每联采用跳浇法施工,本桥首先施工98#墩~103墩左幅一联,具体的浇注顺序为:

先浇注99、102号墩顶连续段,再浇注100、101号墩顶连续段。

先张拉99、102号墩顶负弯矩束、孔道压浆,再张拉100、101号墩顶负弯矩束、孔道压浆。

其它每联以此类推。

主要施工工艺如下:

 1、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对梁体的端头及端横隔板(连续端)侧面进行严格的凿毛处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度、鳞锈等清除干净,使得梁体和钢筋与现浇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结合。

两梁体端头顶板和底板预留的钢筋要提前焊接起来,其余预留钢筋可采用绑扎。

2、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

将GYZD550*110型板式橡胶支座安装于墩顶支座垫石上,放好后在永久性支座外周围安装底模,为严防漏浆,永久性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应采取有效措施密封。

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性,底模板采用竹胶板,以便加工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模板,底模支撑加固采用纵为15×10cm和横向为15×15cm的方木,纵横向方木间的空隙用木楔楔死。

安装底模板时,底模中线和盖梁的中心线必须重合同时要确保模板底部与支座顶面相平,用对向木楔打紧固定,以便拆除,永久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用海绵条夹紧,以防止漏浆。

桥墩板式橡胶支座安装要点

(1)、支座进场后,应检查支座上制造商的商标或永久性标志及出厂合格证书、实验检验单。

如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2)、支座垫石顶面标高要求准确,表面平整,在平坡情况下同一片梁两端支座垫石及同一桥墩、台上支承垫石应处于同一设计标高平面内,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3mm,避免支座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3)、支座垫石表面应平整、清洁、干爽、无浮砂,支座安装前应将墩、台垫石用干硬性沙浆抹平,并使其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支座安装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支承垫石和支座上均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以保证支座准确就位;支座各部分应保持完整、清洁;要防止橡胶支座接触油脂,对梁底及墩、台帽上的残留机油等应进行清洗。

(5)、支座安装时,应防止支座出现偏差或产生过大的初始剪切变形。

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支座与上钢板紧密接触,不得出现脱空现象,支座上钢板尺寸为50㎝×80㎝,厚度为3㎝,并露出现浇混凝土面1.5㎝,施工时注意钢板上锚固钢筋的焊接。

(6)、支座安装后,应全面检查是否有支座漏放,支座安装方向、支座形式是否有错,一经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支座安装后的正常工作,并记录支座安装后出现的各项偏差及异常情况。

支座安装的质量标准见下表:

支座安装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支座中心与主梁中线(mm)

应重合,最大偏差<2

高程

符合设计要求

支座四角高差(㎜)

<1

支座上下各部件纵横线

必须对正

3、钢筋、钢束施工

墩顶现浇连续段预应力束管道与预制T梁的对应束管道顺接,并确保连接可靠,不漏浆;现浇段处纵向连接钢筋的焊接宜左右、上下对称进行,以免焊接温度引起T梁端部变位。

两梁端部伸出的预留纵向钢筋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彼此焊接。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主筋长度为±10mm,箍筋为±5mm.箍筋间距为±10mm。

中横梁骨架筋为焊接而成,焊缝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d为钢筋直径),焊缝宽度为0.7d,焊缝深度为0.3d。

箍筋和梁体预埋钢筋有干扰时,可以适当调整箍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支立侧模

现场技术员对墩顶现浇段钢筋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相应的施工资料,质检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

墩顶连续段外侧模采用竹胶板,做成同边梁外侧模板相同的形状、尺寸,靠支撑在盖梁上的斜撑(浇筑盖梁时预埋好钢筋)固定。

用10×10的方木一头顶在钢筋头上、一头支撑在模板的底部和一根10×10的方木一头顶在钢筋头上一头支撑在模板顶部;连续段的两侧模板用5×5的方木作为背方间距控制在70~80cm之间,模板上下用拉杆拉紧;在加固中横梁和两侧边梁封头模板时底部用木楔楔死梁体和防撞挡块间的空隙,顶部用支撑方木一头顶在挡块顶一头顶在钢模面。

具体加固图见下图:

5、混凝土施工

(1)、试验准备

水泥、砂、碎石应按有关规范做相关试验。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细骨料,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1.2.2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6,含泥量应小于2%。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桥规)11.2.3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应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20㎜。

拌和用水应符合桥规11.2.4条的规定。

如骨料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进入料场。

墩顶现浇段砼采用C50,已经驻地办、中心试验室批准。

(2)、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浇筑的施工方案。

选择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浇筑,各现浇连续段接头施工温差控制在5℃之内。

混凝土的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