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397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本室管理办法.docx

标本室管理办法

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

 

2010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标本采集3

一、采集前准备工作3

二、采集时的现场工作4

三、采集技术4

第二章标本制作和保存5

一、腊叶标本制作过程6

二、腊叶标本的保存7

第三章标本的集中化入室、登记和分送程序8

一.标本入馆程序8

二.标本的保存和归柜8

三、未装订标本的处理9

第四章有害生物及防治9

一、有害生物的类型9

二、非昆虫有害生物10

三、有害生物的检查10

四、有害生物侵扰的防除11

五、净化的方法12

第五章标本的管理规则12

一、标本的借出规则12

二、标本的借入规则12

三、标本的交换规则13

第六章标本柜及标本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3

一、标本柜的维护和管理13

二、空调及空气除湿机13

三、显微镜及电子成像系统13

四、低温冰柜14

五、烘箱14

六、计算机、照相机、定位仪及其它14

第七章消防安全与防盗15

一、消防安全15

二、防盗15

前言

植物分类学是根据植物的特征、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的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即研究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以及它们的系统和演化的学科。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为界、门、纲、目、科、属及种。

分类的当前任务就是精确地回答如下问题:

怎样辨认植物?

怎样称呼植物?

它们最接近的近缘是什么?

是不是有其它植物很可能具有与它们相似的特性或兼容的遗传系统?

它们分布在哪里?

它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它们是否有使用价值?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查看植物本身,但从活植物上只能得到少数问题的答案。

因此,分类学研究就依赖于长期积累保存起来的植物收藏物—标本室。

所以标本室是分类学家的重要工具,而标本室的目的就是使收藏范围不断扩大。

第一章标本采集

一、采集前准备工作

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若在事先未作好准备工作,常会事倍功半,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在采集前我们应该先计划周详。

1.确定采集的目的,了解采集地点之各方面情况,拟定采集路线。

2.安排妥当食、衣、住、行及医药卫生等事项。

3.准备采集工作所需用具与物品。

野外所需项目:

(1)修枝剪:

剪取标本用。

(2)采集袋或采集箱:

装置标本使用。

(3)塑料袋:

太小或太嫩的标本,宜先用小塑料袋装好,再放入采集袋中,以免受损。

(4)小铲:

挖取草本植物的根部。

(5)放大镜:

观察植物的微细构造。

(6)望远镜:

观察远处或高处的植物。

(7)图鉴或参考书:

查对不认识的植物种类。

(8)标本夹:

压制标本。

(9)吸水纸或旧报纸:

压制标本。

(10)手套:

采集时,保护手部。

(11)指南针或GPS:

确定方向和海拔高度。

(12)详细地图:

确定地点与方向,通常比例尺越大越好,如:

1:

200,000

(13)记录簿及铅笔:

记载采集号码及采集时的各项数据,如采集时间、地点及花的颜色等。

(14)采集标签:

书写采集号码,绑在标本上,以便与记录簿所记载的数据能够连在一起。

(15)海拔仪:

确定海拔高度。

(16)野外记录本:

记录标本具体信息。

另外还有采集许可证、大塑料袋、粗麻布袋、小塑料袋、酒精或福尔马林、备用的采集袋、小刀与刀鞘、雨衣、蛇药、手表、驱虫剂、针与线、手电筒、帽子、水、绳子、紧急救护箱、记号笔、地址本、火柴或打火机、防晒霜、照相机与备用的电池、胶卷或记忆卡、攀爬工具、小瓶子、带子等等和日常生活用品。

睡觉和日用用具:

睡袋,枕头,吊床,绳子,睡衣,帐篷,蚊帐,闹钟,垫子。

4.行程规划:

即采集地点的各种状况,例如:

植被状况、地质状况、过去采集历史、季节气候的影向、人类干扰与否、交通路线及路况。

5.地图:

野外的工作需要各种地图来辅助规划路线与行程,一般常用的地图有地区道路交通图、登山导游图、手绘图(个人或登山团探勘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

6.各种许可证的申请,特别是进入各类的保护区,应事先向有关的管理部门联络,以取得调查和采集许可。

7.个人装备:

依据地点的状况及工作时间长短,选择轻便、实用为原则,唯舒适与安全仍必须考虑,以免影响采集工作的进行。

如深秋以后才进入高山地区,则应注意保暖。

二、采集时的现场工作

在采集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千万不可见到一份很漂亮的标本,便抢着采。

要特别注意地下是有深坑、是否有毒蛇,或是树上有蜂窝等等。

除此之外,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本不要采集太大,通常以35-40公分比较适当。

2、最好全株一起采集,包括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若是蕨类植物,则要连它的孢子叶一起采集。

但是太大的植物,无法整株采集时,可只采集其枝叶、花及果实。

3、应采集未被虫蛀食及未受病菌感染的部份。

4、采集时,应用修枝剪剪取,切不可用手折取,以免伤害标本。

5、采集后,应马上详细记载采集时的各项数据,并用卷标写上采集号码,系在标本上。

6、标本应平放采集袋或采集箱中,绝不可乱塞,以免把标本挤坏。

三、采集技术

植物标本的采集最重要的原则即在表现物种最重要、最明显和最丰富的各项特征,依据这个原则,下列项目是采集时需要注意的:

1.标本须具有花或果实,雌雄异株的植物,要分别采取雄花枝或雌花枝,

花果同时出现更好。

2.小型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具有走茎、球茎、块茎、根茎、鳞茎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应连根部或地下部一起采集。

小型草本应采许多株成为同一份标本,大型草本则可折成「N」字型或「V」字型,最长段小于35cm,使其合于一般台纸的长度即可。

3.受光叶或庇阴叶、老叶、幼叶或萌枝等各种发育阶段形态不同者,均须采集,以供分类辨别佐证。

4.有毒或有刺植物,采集时应特别小心,避免受伤。

5.蕨类:

应连同地下根茎一起采集,部份种类连接根茎之柄或根茎上之鳞片(scales)是非常重要的分类特征,应于保留,同时叶背应包含成熟的孢子囊群,要是有孢子叶或营养叶的两型蕨类,两者都应采到,大型树蕨类属无法整个复叶都做成标本,至少要保有顶羽片,一对完整包含左右两边的羽片及部份地下的根茎。

6.木本:

采集木本植物标本之大小应与1/4张报纸长相当或略长(35-40cm);至少有一枝条具完整顶端;不仅采近先端部份,而应包括一主要粗枝条,显示树皮并将之斜剪以显示其本材纹路及心髓;所有枝叶须压置于报纸内,太长者可反折以一斜角与原枝相迭;枝叶过密者,可适度剪去部份枝叶,但须保留分枝处或叶基。

7.竹类:

应具备叶片、根茎、竹箨、秆及笋等。

8.兰科、凤仙花科、天南星科、马兜铃科与蛇菰科植物除腊叶标本外,宜补充浸液标本以保存花的实体特征。

部份多肉植物可选择浸制标本或加强干燥。

9.水生植物:

因为离开水后可能皱缩,可准备一浅盘,使之展开后,并用一滤纸缓缓捞起,以获得展开状。

取后可转换于报纸将水分吸干后,稍待整理后再用干纸夹起来。

10.寄生植物应连寄主一同采集。

11.棕榈科植物:

应包含完整的叶鞘。

12.活体采集:

在采集时若非采集植物的生殖季节而无花果等特征,或是其它实验需要如研究染色体、植物形态、授粉生物学与种源收集等,则需要将采集植物移植于温室生长繁殖,待其开花结果后,再压制标本或进行实验。

繁殖体之采集通常是采取植物活株、种子、地下茎、无性芽等,视该植物繁殖发育方式加以采集后移植于温室。

在采集时需注意记录其生态与生境,以供种植时之参考。

种植可酌该类植物亲缘与分类上相近或园艺推荐的方式。

若是尚未开花植物,待开花结果再烘制标本时,于标本内需附注来源为曾经种植过,并加注标本压制的日期,参考格式如下:

1)植物的花部构造,应有少数花在压标本前切开、展开,分别压平。

如合瓣花冠等。

2)若植物有花、果、茎节或叶柄等可供鉴识部份,要注意不被叶所遮挡。

3)当修剪过多的枝叶时,要保留枝节的部份,在较大型的叶子中(如复叶)要保留叶柄基部的部分,以能显示叶子生出的部位。

如系大形之羽状复叶,可留其一枚叶,而切去其它部位,所留之叶仍大于标本台纸时,切去其一侧方之小叶,有顶生小叶者须保留。

叶形大者,只留一叶及花序,而由保留之叶柄以示其排列。

4)当植物的叶子超过报纸边缘时可将之折回至报纸中,多余枝叶截除。

5)当植物体本身过大时(如棕榈科),剪裁标本时要显示各小叶与主轴的关系。

若标本无法于一份台纸上展示时,可裁剪后分别张贴于数份台纸上,再于标签上加以标明各部份之间的关系与位置;此外因有复份标本所致,各复份标本间可以以A、B、C加以区别。

6).当折迭较大面积的叶子时,通常将较大的部份折在下面,较小的部份置放于叶平面之上,尽量使形态特征显露于外面,以便研阅。

四.采集后处理工作

1.将标本修剪整齐后,夹在吸水纸或旧报纸中,用标本夹压好,一方面可将植物标本中的水份压吸出来;另一方面,则可使标本干后,不致于发生皱缩。

2.若标本叶子太多,可剪掉一部份,但应留下叶柄,以示其着生的方式。

3.若叶子太大,可对称的剪除一半,但不可将先端剪除,留下基部。

4.若叶子太长,可将之折曲。

5.若叶子发霉,可用酒精涂抹,同时更应勤快的换纸。

6.以后每天换一次到两次的吸水纸或旧报纸,在换纸时,若有折到的叶子亦应同时加以修整。

7.如此约经两周左右,即可干燥完成。

若有烘箱,也可将标本修整、压夹好后,放在烘箱中,用火力加以干燥。

五.植物摄影

除了标本之外,拍照可以保存一个植物生长时的影像,因标本烘制后可能失去原有色泽与形态,特别是采集模式标本时,其生态影像亦是提供鉴定的依据,这些影像数据皆可利用摄影保存下来。

拍照除拍摄该植物之特征之外,全株影像与其生境亦可同时摄入影像,以记录其生境。

另外如植物的根、茎、叶、花与果实等细部形态特殊与足以可供鉴别的数据等,宜拍摄以供辅助鉴定。

采集地区的整体外观亦可拍摄,以提供其生态环境之数据。

如果拍摄的内容与特定之标本相关,应记录采集编号,将标本与影像数据链接,减少利用影像鉴定植物种类的困难或可能产生的错误,方便使用及鉴定工作的进行。

由于因特网的普及,影像数据的流通将更为方便与迅速,因此摄影工作也已成为植物标本采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第二章标本制作和保存

野外采集的标本开始夹在标本夹内还是湿的,需要经过不断换纸吸水把它压干,干得越快,原来的色彩越容易保持,否则可致标本变黑,叶子脱落。

刚压的标本,头3天要每天换纸1~3次,至少换1次,压后第一次换纸时,植物已基本压软了,这时应对标本进行整理,过多的重叠枝叶应剪去,折皱的叶和花瓣应适当展开,剪下或脱落的花、果、叶片应收集到小纸袋中,和原标本放在一起,以备将来解剖观察之用。

3天过后每天换纸1次,至完全干燥为止,换下的湿纸应放日光下通风处晒干,在极潮湿天气应将草纸加火烘烤。

标本压干后要进行消毒,将标本上的虫和虫卵杀死,通常的方法是用四氯化碳或二硫化碳进行气熏消毒灭虫,约熏3天即可取出,也可放在-40℃低温冰箱中进行低温杀虫。

杀虫后即可将标本取出装帧成合格的腊叶标本。

一、腊叶标本制作过程

腊叶标本就是经过压榨和干燥处理的植物标本,也叫压制标本。

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的标本。

压榨和干燥处理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使植物体内的水分被纸吸尽和蒸发掉,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不致霉烂。

腊叶标本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是植物分类工作者常用的标本,也是最易制作的一种标本。

1.修整

将采来的标本去掉残破的叶子,并且适当地疏掉一些过密的枝条和过繁的花、叶。

疏掉花和叶时,应留下一小段叶柄、花梗,以表明植物原来的生活状态。

实在不便压制的部分,例如一些植物的块根、块茎、浆果等,也应该剪下,另行保存。

将修整过的标本压入带有吸水纸的标本夹内,最初的两三天内要勤换纸(即每天应该换2~3次吸水纸,把换下来的吸水纸及时晒干)。

以后几天,每天换纸一次,经7~10d就可压干。

换纸的过程也是整理标本的过程。

初换纸时要用镊子将花、叶展平,并且整好叶序、叶基等的形态,同时根据需要,在每张标本上都要压一两片背面向上的叶片,以便观察叶背面的附属物。

切忌叶片重叠。

如叶片过多,可剪去少量多余的叶片,保留叶柄和叶基,用以表示叶序和叶基的形态。

如果花的数量多,也要压有反面朝上的花。

一些肉质植物,在压制期间可长期不死,甚至在标本夹内继续生长。

对于这样的标本,应先用开水浸烫一下,再做标本,但不要烫它们的花。

有些裸子植物的标本也应浸烫一下,否则压制过程中容易落叶。

一些鳞茎、块茎、块根或球茎,可以先用开水烫一下,再纵切半个进行压制。

2.压制标本

压制标本是将标本逐个地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上下再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

压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

罗叠高度以可将标本捆紧,又不倾倒为宜,一般叠至1尺左右。

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应多夹几张纸。

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

初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

3~4天后标本开始干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

花的标本最好有一部分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干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

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

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部分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菟丝子、桑寄生、生姜、芋头、兰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压制了1~2个月后,细胞还不死,致使叶、花脱落。

这些标本,就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

有的标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采集后放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组织软化再压,效果较好。

4)标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平衡,受力均匀,不致倾倒。

有的标本的花、果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凸起,叶子因受不到压力而皱折,这种情况可用几张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的四周,或将较大部分切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采集标签。

标本较长的,可以折成"V"或"N"形。

5)换纸是否及时,是关系到标本质量的关键步骤。

初压的标本水份多,通常每天要换2~3次,第三天后每天可换一次,以后可以几天换一次,直至干燥为止。

遇上多雨天气,标本容易发霉,换纸更为重要。

最初几次要注意整形,将皱折的叶、花摊开,展示出主要特征。

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

用烘干的热纸换,效果较好。

换纸时要轻拿轻放,先除去标本上的湿纸,换上几张干纸,然后一只手压在标本上面的干纸上,另一只手托住标本下面的湿纸,迅速翻转,使干纸的一面翻到底下,湿纸翻到上面,再除去湿纸,换上干纸,这样可以减少标本移动,避免损伤。

植物标本的质地不同,其干燥速度也不同。

有的标本如车前草、龙葵、牵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干了,有的标本半个月、一个月才干。

所以在换纸时应随时将已干的标本取出,以减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压制进常会脱落,换纸时必须逐个捡起,放在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码夹在一起。

为了使标本快速干燥并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也可以将标本夹在铁丝夹里置45~600C的恒温干燥箱里烘干或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快速干燥。

此外,用硅胶作干燥剂能使植物标本快速干燥,效果良好。

3.标本装订、贴标签

装订是将标本固定在一张白色的台纸上,装订标本也称上台纸。

装订目的一方面是为长期保存标本不受损伤,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观察研究。

台纸要求质地坚硬,常用较好的白板纸或道林纸,通常将白板纸裁成8开,约长38cm、宽27cm。

装订标本通常分三个步骤,即消毒、装订和贴记录签。

1)消毒:

标本压干后,常常有害虫或虫卵,必须经过化学药剂消毒,杀死虫卵、零点菌的孢子等,以免标本蛀虫。

通常用的消毒剂有1%升汞酒精溶液。

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或其它药剂熏蒸消毒。

这些都是剧毒药品,消毒时要注意安全。

如用紫外光灯消毒较为安全有效。

2)装订:

装订标本先将标本在台纸上选好适当位置。

一般是直放或稍微偏斜,留出台纸上的左上角用右下角,以便贴采集记录和标签。

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

标本在台纸上的位置确定后,还要适当修去过于密集的叶、花和枝条等,然后进行装订。

装订标本一般用间接粘贴法。

具体的做法是:

在台纸正面选好几个固定点,用扁形锥子紧贴枝条、叶柄、花序、叶片中脉等两边锥数对纵缝,将纸条两端插入缝中,穿到台纸反面,将纸条收紧后用桃胶水在台纸背面贴牢,再将花、果的解剖标本、树皮等附件固定在台纸上,易脱落的花、果应装在纸袋里,贴在台纸的适当位置,以使必要时取出观察研究。

因此纸袋既要贴得牢固,不使花、果丢失,又要便于取出。

大的根茎、果实等纸条不易固定,可用白车线代替,细弱的标本可用桃胶水直接将标本贴在台纸上。

没有桃胶水也可用一般办公用的胶水,或加防腐剂的浆糊代替。

细小的植物如苔藓、地衣、水绵、木耳等,可以直接装在标本袋中,然后放入抽屉或用用胶水粘贴在台纸上。

3)贴记录签

每件腊叶标本必须附有标签。

标签是标本的科学证明。

标签要按野外记录逐项填写清楚。

通常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4)贴标本衬纸

最后将一张跟台纸同样大小的油光纸贴在台纸上端的边缘,使油光纸盖在标本上在,以保护标本。

压干的腊叶标本需要装贴在台纸上。

台纸一般用厚道林纸、铜板纸或白板纸,裁剪成11.5×16.5英寸(29×42厘米),此为国际标准尺寸。

也可按8开裁剪,即27×39厘米的通用尺寸,可节省纸张。

将标本放在台纸上,用明胶或乳胶把标本贴在台纸上,再用线或纸条将枝干、果等部分缝牢,或将台纸穿孔将纸条贴在背面。

过小的标本如浮萍、小龙胆可将其装入纸袋中,再把纸袋贴在台纸上。

台纸的左上角贴1份已抄好的野外记录签,台纸右下角贴定名签,经过仔细鉴定后写出拉丁学名,鉴定者应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

装有脱落花、果的纸袋也随之用曲别针卡在台纸上。

二、腊叶标本的保存

制成的腊叶标本必须妥善保存,否则易被虫蛀或发霉等,造成损失。

腊叶标本应存放在标本柜里。

标本柜必须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标本入柜前必须注意:

标本柜、标本室消毒存放标本前,标本柜、标本室应事先扫干净,晾干、并用杀虫剂消毒,通常用敌百虫或福尔马林喷杀或熏杀。

然后将标本按登记分类顺序放入柜里保存。

标本入柜后,还必须经常抽查是否有发霉、虫害、损伤等,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入柜前要使标本干透,并在标本柜里放樟脑丸、干燥剂。

若标本发霉,可用毛笔轻轻扫去菌丝体,再蘸点石炭酸或福尔马林涂在标本上,也可用红外灯烘干,紫外灯消毒。

平时取入标本时要随手关好柜门。

入柜后遇上雨季有时会反潮,这些情况在南方尤应引起注意。

此外,在取放标本时,因标本之间互相磨擦也会使标本某部份脱落、破碎。

这就要求在操作时轻拿轻放,需要取一叠标本中的某一份标本时,必须整叠取出,放在桌上再逐份翻阅,切忌从中硬抽。

为减少标本之间的磨损,可用牛皮纸或硬纸将标本逐份或分类夹好。

腊叶标本的排列应根据需要而定,一些大的标本馆或标本室通常各科按系统排列。

本标本室各科是按恩格勒系统排列,科内的属、种,一般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第三章标本的集中化入室、登记和分送程序

装订好的标本在超低温冰箱(零下37℃-40℃)冷冻消毒7天,取出后则可办理一整套的入库手续。

一.标本入馆程序

(一)标签的制作

流水号标签:

用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专用的流水号标签打印标本的拉丁名、采集人、采集号、鉴定人,然后粘贴在台纸的右下角空白位置上。

如果标本太大,则把标签纸的右两角用胶粘在台纸上,左边两个角不粘,这样查阅者可以揭开标签纸观察被盖住的标本。

定名签:

定名签贴在台纸的左下角。

如果标本太大,则与流水号标签粘贴的方法一样。

新的标签应贴在原标签的上方或靠近原标签以便于将来的标本归柜和研究,不得覆盖原有的鉴定签;不能直接书写在台纸或原有的鉴定标签上,更不能涂改或撕毁原鉴定签。

(二)入库登记手续

1.盖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印章。

2.在标本台纸上选择合适的位置盖上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印章。

3.盖国别和省别章。

4.根据标本采集地选择国别章盖在台纸的右上角,若是本国的植物则盖上省别印章。

5.用号码机在流水号标签、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印章及采集记录纸上分别编上流水号,每份标本有三个相同的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流水号,以防时间长以后标签脱落或丢失仍能在标本的台纸上找到相应的流水号。

(三)数据库处理

新标本编号手续完成后,下一步是由工作人员把标本信息输入数据库贴上条形码,并用数码相机对标本拍照,才能入库归柜。

所有的标本数据及其图片将在本馆的数据库内查询到。

二.标本的保存和归柜

(一)分类

本馆标本排列方法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苔藓植物按陈邦杰系统。

科名及科号的索引贴在标本柜的侧面。

在每个科下属的排列以及各属下种的排列均按英文字母顺序。

有些标本夹里可能包括不止一个分类单元,当查阅标本后,请按字母顺序排列好。

未鉴定到属的标本放在该科的最后面,未鉴定到种的标本放在该属的最后面。

模式标本单独存放,其排列方式与非模式标本同。

具体分类方法如下:

1.科:

标签上未注明科,则可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蕨类植物科属词典》、《ADictionaryofTheFloweringPlantsAndFerns》等资料用属名查出科名,再从《维管束植物科名录》等工具书中查出该科在恩格勒系统排列的科号,才能进行系统的分类。

2.属:

将分好的科内的标本按字母排列顺序分属排列。

3.种:

将分好属的标本按字母顺序排列,种内按国家和地区的顺序排列。

4.亚种、变种和变型:

必须排在相应种的原亚种或原变种之后,用种夹与其分开存放。

5.未定名标本:

定名到属和定名到科的标本,排在相应的属或科的最后并按地区分类待归柜。

(二)归柜

必须把已编号的标本归到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的正确位置,否则标本将会因放错位置而被遗忘,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归柜前先将标本按科、属、种分类,然后逐一归柜。

如果是新增加的种或属,则需要另找种夹和属夹,并在种夹和属夹的正面左下角用铅笔分层写上科号、属、种加词(或变种、变型),然后才归柜。

注意每个属夹、种夹所包裹的标本不应超过30份。

归柜时把相同地点的标本归在一起。

未定名标本:

定名到属的标本放在单独的种夹、属夹内,并在种夹和属夹的封面的左下角注明科号、属名(标本多则分地区),然后归在该属的最后,到科的标本则归在该科的最后面,同样注明为“sp.”或“spp.”,再按地区位置存放。

三、未装订标本的处理

未装订的标本更容易直接观察和在解剖镜下进行解剖,目前我馆大部分标本在装订之前进行鉴定,鉴定之后才由工作人员装订。

在装订之前,必须由技术人员对标本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

1.需要装订(上台纸)并入库保存的标本,原则上必须具有可供正确鉴定的繁殖器官(花或果,蕨类植物有无孢子叶),而且造型较好,叶片舒展;如果标本质量很差或仅有营养体,除发表文章的凭证标本或鉴定凭证标本外,其它可征求研究人员的意见决定保存还是放弃。

2.请填写好一张单子暗示着采集者和采集号,鉴定人的姓名,单位全名及其首字母缩写和标记日期。

将这张单子与植物一起夹在报纸里,请注意不要搞错。

3.检查标本是否有与采集号牌和标号一致的野外采集记录签,采集记录签和必须尽量含有较多的信息(含采集者信息、植物基本形态信息、地理环境信息、时间日期信息等)

4.同号标本装订份数原则上不超过两份,特殊情况可视珍贵或采集艰难程度而定。

5.确认标本已经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