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973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检测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是欧姆定律表达式的是(  )

A.B.C.D.

2.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在Δ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nvSΔtB.nvΔtC.D.

3.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用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可变电阻R改装成的量程更大的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改装成了电流表,R减小时量程减小

B.改装成了电流表,R减小时量程增大

C.改装成了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改装成了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4.查阅资料表明:

当通过人体躯干的电流达到0.1A以上时将会出现生命危险。

如图所示,若某人距离支撑塔底部的水平距离为10m,两脚之间的距离为0.5m,每只脚的电阻为300Ω,躯干部分电阻为900Ω,每米湿地的电阻为120Ω,流过人体躯干的电流为0.1A。

则(  )

A.接入电路的人体总电阻为B.两脚之间的电压为150V

C.流过湿地的电流为2AD.减小两脚间的距离更危险

5.某晶体二极管正向电流随正向电压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晶体二极管的(  )

A.电阻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正向电压小于0.5V时,其电阻为零

C.正向电压为0.75V时,其电阻为75ΩD.正向电压为0.75V时,其功率为7.5W

6.将两只可调电阻R1(0~10Ω)、R2(0~100Ω)连接成如图a和b所示的电路,用于调节电路的电阻。

关于它们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R1是微调电阻,R2是粗调电阻

B.图b中R1是微调电阻,R2是粗调电阻

C.图a、图b中R1都是微调电阻

D.图a、图b中R2都是粗调电阻

7.一只“220V、100W”的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

A.等于484ΩB.大于484ΩC.小于484ΩD.无法确定

8.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两根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之比S1∶S2=1∶2的均匀铜导线按图所示接入电路,关于两段导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阻之比为2∶1B.它们的电流之比为2∶1

C.它们的电子移动速率之比为1∶2D.它们的电压之比为2∶1

10.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电阻为R1的导体A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2表示电阻为R2的导体B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

R2=1:

3

B.把A拉长为原来的3倍后其电阻等于B的电阻R2

C.将A与B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二者消耗的功率之比P1:

P2=1:

3

D.将A与B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二者的电流之比I1:

I2=1:

3

11.关于导体、绝缘体和超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几乎为零

B.电解液通电时,正、负离子仍有阻碍作用

C.绝缘体内也有自由电子,但很少

D.绝缘体接入电路后,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12.如图所示,两个电阻(电阻值分别为和)串联后接在电路中a,b两点。

已知a、b两点的电压保持10V不变,某同学把一个电压表并联在两端时,电压表读数为,将该电压表并联在两端时,读数为,则(  )

A.B.C.D.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____(填“×1”或“×100”)挡,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每摩尔铜原子有个自由电子。

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的铜导线,当通过的电流为时,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______。

15.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mm。

16.某人把电流表、电池和定值电阻R0串联后,两端连接两支测量表笔,做成了一个测量电阻的装置。

两支表笔直接接触时,电流表读数为5.0mA,两支表笔与200Ω的电阻连接时,电流表读数为3.0mA,若电流表和电池的内阻不计,则定值电阻R0=_______Ω;现在把表笔与一个未知电阻连接,电流表读数为2.0mA。

则未知电阻R=___________Ω。

17.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使用A、B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A,当使用A、C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0.6A。

已知表头的内阻Rg为30,满偏电流Ig为1mA,则电阻R1=___________,R2=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8.两导线长度之比为2∶1,横截面积之比为3∶4,电阻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本题有1小题,共4分)

19.在“描绘小灯泡“2.5V0.6W”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如图:

(1)画出既满足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起),又要减小误差的实验电路图;(______)

(2)请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的实物图。

(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如图所示,电流表G的内阻Rg=400Ω,偏电流为Ig=20mA.将此电流表G量程扩大,改装成双量程的电流表,若R1=10Ω,R2=90Ω,则接Oa时,电流表的量程为多少安培?

接Ob时,电流表的量程为多少A?

 

21.如图所示是一种悬球式加速度仪,它可以用来测定沿水平轨道运动的列车的加速度,金属球的质量为m,它系在金属球丝下端,金属丝的上端悬挂在O点,AB是一根长为L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R,金属丝与电阻丝接触良好,摩擦不计。

电阻丝的中点C焊接一根导线,从O点也引出一根导线,两线之间接入一个电压表V(金属丝和导线电阻不计)。

图中虚线OC与AB垂直,且OC=h。

电阻丝AB接在电压为U的直流稳压电源上,整个装置固定在列车中且AB沿着车前进的方向,列车静止时金属丝呈竖直状态,当列车加速前进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可以测出加速度的大小。

(1)当列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试导出加速度a与电压表读数U′的关系式(用U′、U、L、h及重力加速度g等表示)。

(2)用导出的a与U′的关系式说明表盘上a的刻度是否均匀。

 

22.某电流表内阻Rg为200Ω,满偏电流Ig为2mA,如图甲、乙改装成量程为0.1A和1A的电流表,试求:

(1)图甲中,R1和R2各为多少?

(2)图乙中,R3和R4各为多少?

(3)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改装方法较好?

甲乙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

故选A。

2.C

【详解】

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故选C。

3.B

【详解】

AB.改装成了电流表,并联分流,R减小电流表量程增大,R增大时电流表量程减小,A错误,B正确;

CD.把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应给电流计串联一个分压电阻,串联电阻越大,电压表量程越大,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计与电阻R并联,改装后电压表量程不变,C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接入电路的人体总电阻为两只脚与躯干串联的总电阻所以有1500Ω,则A错误;

B.两脚之间的电压为

所以B正确;

C.流过湿地的电流为

所以C错误;

D.减小两脚间的距离时,两脚间的电压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减小,则危险降低,所以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电阻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所以A错误;

B.正向电压小于0.5V时,电流几乎为0,则其电阻非常大,所以B错误;

C.正向电压为0.75V时,其电流为10mA,由欧姆定律有,其电阻为

所以C正确;

D.正向电压为0.75V时,其电流为10mA,则其功率为

所以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图a中两电阻串联,则电流处处相等,因此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阻值成正比,由于电阻R1(0~10Ω)、R2(0~100Ω),所以R1是微调电阻,R2是粗调电阻;对于图b中两电阻并联,则电压相等,因此电流与电阻阻值成反比,所以R1是粗调电阻,R2是微调电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不工作时温度较低,所以电阻小于484Ω。

故选C。

8.C

【详解】

AB.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导体通不通电,两端是否有电压,电阻都存在,故AB错误;

C.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C正确;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9.AD

【详解】

A.据电阻定律可知,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它们的电阻之比为2∶1,A正确;

B.两段铜导线处于串联状态,电流相等,B错误;

C.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可知,电流相等的前提下,电子移动速率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电子移动速率之比为2∶1,C错误。

D.串联元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故它们的电压之比为2∶1,D正确。

故选AD

10.AC

【详解】

A.根据I-U图像知,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1∶R2=1∶3,故A正确;

B.根据公式

可得,把A拉长为原来的3倍后,横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故B错误;

C.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将A与B串联后接在电源上,根据公式

P=I2R

可得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1∶3,故C正确;

D.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反比,所以将A与B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二者的电流之比I1∶I2=3∶1,故D错误。

故选AC。

11.ABC

【详解】

A.超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几乎为零,故A正确;

B.电解液通电时,正、负离子仍有阻碍作用,所以电解液也具有电阻,故B正确;

CD.导体和绝缘体没有严格的界线,绝缘体相对于导体来说,电阻较大,当绝缘体接入高压电路之后,会有非常微弱的电荷定向移动(即电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2.BC

【详解】

把一个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时,电压表读数为U1,因为电压表有内阻RV,则电压表和R1并联,可知

将该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读数为U2,同理

可知

U1+U2<U=10V

故选BC。

13.×110

【详解】

[1]指针偏转过大,说明待测电阻小,所以应该选择更小的挡位,所以应选×1;

[2]观察指针,指向10刻度,再与挡位相乘,所以电阻阻值为10×1=10欧。

14.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