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927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Word文档格式.docx

先说小学1~3年级。

小学1~3年级,在常人看来,应该说所学的知识并不难。

而事实上,从近处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要学好1~3年级那点功课也实在不容易。

先说语文。

别的不说,就说识字,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的实验语文教材统计,一年级要识950个字,二年级要识850个字,要求孩子在二年级即可阅读书报,这比以往提前了差不多一年。

再看数学。

小学1~3年级,要认识万以内的数,要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要学习小数、分数、要学习简单的几何体、平面图形,还要学习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这么多内容,对于一个7~9岁的孩子,也不算少吧?

再说英语。

小学1~3年级,不少地方还未开英语课,但已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英语课。

如北京,从2004年秋季起,一律从一年级开英语课。

如果开英语课的话,一般要求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级水平。

具体地说,在“听——做”方面,要能听懂老师在课上的英语指令(如“Openyourbook.”打开你的书),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英语小故事;

在“说——唱”方面,要会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情感(如“MynameisWangYing.”我叫王英;

“IlikeEnglish.”我喜欢英语),要会唱15~20首英文歌谣,要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在“玩——演”方面,会用英语做游戏、表演童话剧;

在“读——写”方面,要能看图识字,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能正确书写英文;

在“视——听”方面,要能看懂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节目,视听时间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这么多内容,也够孩子们学一气的了。

至于音乐、体育、美术,在小学还是相当受重视的,不用说还有什么劳技课、自然课、品德课,家长们还会为孩子报什么乐器、英语、奥赛、作文班。

孩子们真是要累坏了。

再看小学4~6年级。

从四年级开始,功课似乎一下子开始变难了。

这一点一位教育专家说得很透彻:

在家庭中,当孩子从三年级升到四年级时,因为学习内容有些变化,母亲会突然感到从一年级开始一直采用的教孩子办法不再适用了,孩子也有同样的感觉。

这是从四年级开始学习内容难度加深的缘故。

三年级以前孩子即使不怎么努力地学习,基本也能跟得上,但从四年级开始,如果不用心听老师讲课,课前课后不预习和复习,即使智商再高的孩子,逐渐地也就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了,会逐步落后,难以取得好成绩。

那么,下面我们就分科具体说说,四年级以后功课怎么个难法:

先说语文,按照国家“新课标”的要求,在识字、写字方面,到小学毕业时,要累计认识常用字3000个左右,要学习硬笔书法和毛笔楷书。

在阅读方面,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背诵几十篇(段)优秀课文,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20万字。

在作文方面,要会写纪实作文、想像作文、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在口语表达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

“新课标”还提出要有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运用资料的能力,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专题讨论的活动能力等。

在小学4~6年级,要认识(会读会写)亿以内的大数,并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还要开始学习负数、比例和方程,而这在若干年以前还是初中的内容。

还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和几何知识,而这在以前也是放在初中才讲的。

出于联系实际的考虑,还要学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而“数据分析”作为一门数学系的专业课,一般是在大学才开讲的。

到了这一阶段,除了自身是学理工的家长,大部分家长拿着孩子的数学课本,已是如读天书。

在小学4~6年级,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英语水平应达到“新课标”所描述的二级水平。

听的方面,已经要求能听懂简单话语或录音材料,这个“录音材料”伸缩性就很大了。

有的小学会用《新概念》第二册来考孩子,那已是相当难了。

说的方面,能就个人和家庭进行对话,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

读的方面,强调发音准确,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换句话说,就是“略读”,眼睛一扫一行、半页,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实在不易。

写的方面,要能模仿范例句子,能看图、看物写话写段。

视听方面,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翻一番,学会歌谣或诗歌30~40首,视听时间仍为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除了语、数、英,4~6年级各门副科的难度也加大了,这里不去详述。

这里要附带说上一说的,是孩子在4~6年级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骤然加大。

小学升初中,名义上不允许举行如中考、高考那样的“小升初”考试,实行所谓“就近入学”、“电子派位”,实际上近几年各地中学均以招收所谓“实验班”为名,实行变相的“小升初”考试,而且因为这种考试是各校分开考的,家长带着孩子辗转奔波,苦不堪言。

孩子和家长的压力一下子都加大了。

不少地方规定,连续三年三好生,可在“小升初”中享受择校、加分等待遇。

而“连续三年”这三年,不正是4~6年级这三年吗?

为了评上三好生,孩子们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

不少地方规定,文体特长生可加分。

于是,在1~3年级还勉强可算是素质教育的爱好,如今摇身一变,都奔着考级、证书去了,又变成了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不少地方规定,“小升初”时,竞赛得将证明是可作学校录取参考的。

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中学尤其重视数学竞赛。

语文作文得个奖,英语过个剑桥二级,这都算不上什么。

而如果数学奥赛得过奖,学校肯定是刮目相看。

于是,家长们又忙不迭地为孩子报奥数的班。

以至于不少院士、教授都出来呼吁:

不要让奥赛低龄化。

中国的学生,至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已是感到累了。

在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不断提到“新课标”这个名词。

“新课标”是指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

大家知道,一项工程完工,是否合格,是要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的。

同理,一个学生是否达到小学教育的水平,也不是哪所学校、哪个老师说了算的,也要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考试验收,这个“标准”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课标”了。

总之,尽管也就是个小学吧,可似乎也比以前难混了。

没点办法,也不轻松。

 

让孩子一上学就独立学习

从孩子一上学,就让他独立学习,让他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当了多年小学教师,有一幕是反复上演的,那就是每处新生入学,都有一大堆家长跟着,帮着孩子抄课表、领书本。

老师一再说让孩子自己抄课表,有些家长却说孩子还认不全课程表上的字,怎么抄。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课程表由家长代抄,抄回去孩子照样还是不认识,怎么对照课程表自己准备明天的课本和学具呢?

这样,每天收拾书包的工作,也还是由家长代劳。

如此下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生一直到高级还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是忘记带这个,就是忘记带那个,甚至有些课时较少的课还忘记带课本。

看来,父母包办让孩子一上学就没机会懂得:

学习是自己的事。

我带一年级新生时,从一开始就不允许新生家长代抄课程表,而是利用开学的第一周在学生中开展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的活动。

首先向学生们讲清为什么要抄课程表:

入学了,开的课程有好多门,每天上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因此,课程表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课程表就是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的重要依据。

然后向学生介绍一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再请大家发挥想像,用数字、文字甚至图画,制作一份自己喜欢的课程表。

最后跟上检查,每天看一看同学们对当天课本、学具等的准备情况。

现在,打开我们班一年级新生的铅笔盒,一张张多彩的课程表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一般课程表所写的语文、数学等文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跑道,是琴键,是小花,是汉语拼音,是数字……真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

孩子们做的谁也不差,用多彩的符号和图画做课程表是同学们自己的创造发明,也是同学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端。

我的思考

“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个观念,怎样灌入孩子的脑子呢?

是每天唠叨若干遍吗?

说当然要说,但说不如做。

每天是要通过自己抄课表、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等一件件具体的小事,最后让孩子形成“学习的事要自己去做,别人不会帮你”这样一个观念。

有了这个意识,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才会大大提高。

而如果从小学习依赖父母,长大学习依靠教师,那成绩又怎么会好呢?

上学第一天很重要

上学第一天,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开端,十分重要。

有家长说,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

新婚初夜,对于日后夫妻生活是否顺利,十分重要;

同理,上学第一天,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也十分重要。

一位家长写道:

六年小学的学习生活,好似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入学的第一天就像是这场比赛的起跑。

可参加这场比赛的全是新手,不懂比赛规则和要求,不懂什么叫起跑,甚至不知道起跑线在哪里。

虽然有人讲了规则和要求,他们不住地点头,但看上去也是似懂非懂,而对这从未见过的场面和周围事物却充满新鲜感,不停地看这看那。

发令枪响了,还有人在向看台上的爸爸挥手,有的喝水,有的人在让妈妈帮着系鞋带,有的刚从厕所出来。

等大部分人冲出去了,他们才意识到比赛已经开始,急匆匆去追。

从心理上看,上学的第一天就类似这样一种场面,有的孩子有心理准备,有的孩子没有心理准备,有的孩子则不知所措。

当然,率先冲出起跑线到前面的孩子不一定是最终的胜利者,在起跑线上就落伍的孩子则更难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但也不是说,上学第一天没过好,一辈子就完了。

没那么严重。

可是作为家长,我们的确应该协助孩子作好起跑的准备,不要刚刚一开始就被甩在后面。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慢慢会学会的。

但孩子老是跟在同学后面,他们的自信心会受到损害,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要重新拾起自信心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加倍努力。

具体地说,上学第一天,该帮孩子做些什么呢?

上学前一天晚上,嘱咐孩子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进校和上课时间。

许多学校规定有进校时间,早晨几点,下午几点,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比进校时间晚1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二是上课时不能像幼儿园里那样可以站起来走动、喝水、上厕所,说话要举手,老师允许后再站起来。

三是不管需要不需要,第一节课下课后立即上厕所小便。

四是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记事本,记下老师的一些要求,主要是回家后要做的事情。

老师一般是在最后一节课下课前讲要求或第二天要带的东西,有些孩子此时特别浮躁,精力不集中,有个记事本就避免遗漏老师的要求。

第一天中午吃饭时问一问孩子上了几节课,老师讲了些什么。

要求孩子把课程表放在文具盒盖里面,睡觉前看一看课程表,也看一看记事本,查看有无遗忘的事情,最后要求孩子整理好书包。

这些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家长一开始就不要包办代替,以避免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不少家长在工作中老是抱怨领导对自己关心不够,觉得一些工作是头一回干,也没经验,也没人管,困难重重。

可对孩子,似乎一切都不成问题,就是应该比别人强,上学第一天有什么困难,也漠不关心。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孩子开学头一天遇到的困难,不亚于我们接手一项新的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也同样是一种挑战。

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以后再想扳,可太费劲了。

一位有多年教书经验的老师说,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孩子年龄大了再去扳,可就困难了。

具体地说,要培养孩子一些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个习惯:

先学习后玩。

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孩子讲明,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玩、看电视等。

第二个习惯:

遵循作息时间。

要求孩子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早晨几点起床,几点上学,晚上几点睡觉,都应固定下来,除节假日之外,不要随意变更。

放学后要按时回家,决不能在外边玩够了回家。

第三个习惯:

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

下午放学后先完成各科作业,检查无错误之后再玩或做别的事情。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完成才能起到这一效果。

作业完成后应该先让孩子自行检查,看看有无错误,以培养孩子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

语文作业对照老师的要求。

数学作业检查的方式为:

加法式子用减法检查,减法式子用加法检查,例如,8+7=15,检查时用15-7=?

再如18-11=7,检查时用7+11=?

孩子认为没有错误后,家长再检查,家长不要代替孩子检查,以防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和损害孩子的自信心。

刚入学一个阶段,家长最好天天检查,等孩子已形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后改为隔几天抽查一次。

孩子作业认真、整洁、正确率高时应给予表扬,如发现不足应要求孩子立即纠正。

第四个习惯:

自己收拾书包。

做完作业后或在睡觉前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作好第二天上课的准备,课本、作业本、文具盒、手工劳作材料等一一检查,家长不要越俎代庖,这样能养成做事前须作准备的思维和习惯。

上述要求六七岁的孩子一次记不住,不妨将这些规定列成一表格,贴在孩子房间门上或摆在孩子的书桌上,这样特别容易记住。

有了这些规定,孩子就有了控制自己行为的准则,做对做错自己也清楚。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的习惯,也变成了孩子自觉履行的责任。

孩子能否遵守这些规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只要家长坚持,孩子就能做到。

怕就怕家长要求不严,督促不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下次一定做好啊”或“下次不能这样啊”,结果还会出现“下一次”,使这些规定变成一纸空文。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真的是一张白纸。

不懂得怎样学习,也分不清学习与玩的关系,因此从一上学就应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培根把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这人生成长的五个方面的关系,阐述得十分清楚。

可不知为什么,不少家长仍是无动于衷。

上兴趣班是好事,但如孩子无兴趣而只是家长有兴趣,那就有可能好事变坏事。

我姓顾,有一个已上高中的儿子。

用“过来人”的观点看,我的最大体会,就是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其实中国人有句老话:

强扭的瓜不甜,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可当时我就跟吃了迷药似的,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生活在湖北省一个中小城市:

荆州市。

我们家就在北京路住,离少年宫不远。

少年宫一年到头有班,假期更是办班的好时机,什么英语班、计算机班、数学班、作文班、跆拳道班、舞蹈、手工画等……真是应有尽有。

小学时功课还不算太紧,不少家长都给孩子报班。

我当然也不例外,依着我的意思,是让他上一个英语口语班,一个数学奥赛班。

过去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今是学好英语、数学,走到哪也有碗饭吃。

偏偏我们孩子这两门弱,趁放假补补,不是挺好吗?

不料孩子坚决不干,还和我顶嘴说:

“兴趣班,就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他喜欢上的班是什么呢?

一个是什么“口语表达班”,不就是练贫嘴吗?

还有一个是什么“手工训练班”,其实就是一大帮孩子由一个孩子看着玩各种玩具。

这与学习不搭边,我当然不同意。

这一下家里可翻了天了,孩子跺着脚说:

“那是你们的兴趣班,我不去,要去你们去。

”最后经过再三协商,几轮谈判,双方各让一步,报了一个数学奥赛班,一个口语表达班。

算是一个妥协的结果。

假期开始了,孩子开始上兴趣班。

他爸工作忙,一般是由我接送。

我很快就发现,上数学奥赛班时,孩子没精打采,拖拖拉拉,上时不爱去,出来后也没话。

老师还告诉我说这孩子上课犯困,是不是晚上看电视睡晚了?

其实他天天晚上不到10点就睡得鼾鼾屁屁了,他就是没兴趣,死不开窃。

可要说上口语表达班,他早早就自己收拾好书包等着我,还直催我快点,到了学校,欢天喜地地就进去了,头都不回一下。

到了放学我去接他,也会兴致很高地说个没完。

他们老师也说这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错什么的。

一夸他,他更来劲了,嘴越来越贫,唉,怎么养这么个儿子。

“兴趣班”事件一转眼就过去了,岁月催人老,一转眼孩子已长成比我高半头的小伙子了。

高中他选了文科,喜欢法律,想考法律学,出来当律师,又能挣钱,又能伸张正义。

他很感兴趣,自己省下钱买了不少法律书钻研。

老师直夸他,说他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的法律专业。

并说他挺适合这一行,这时我不由回想起孩子上小学时的兴趣班,如果要当律师,口才当然要好;

而要口才好,当初报“口语表达班”,不正好是“专业对口”吗?

我不由摇头叹气:

让孩子沿着自己的路去闯吧,家长有时也许真是瞎操心。

平时我挺爱看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也看看有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头几年有本书叫《轻轻松松上哈佛》,是说一个叫陈元的女孩,怎样上北大、上哈佛的,那里头就说给陈元报了电子琴班,学了几个月,毫无兴趣,也就作罢,不去勉强孩子。

陈元的父亲陈小放说了一段话,我当时抄了下来,再抄在这里,算是给各位家长的一点小小的忠告吧。

这位可敬可佩的父亲说:

孩子喜欢的和大人想的相差太远了,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脑袋代替孩子思考。

孩子不感兴趣的,就不要勉强;

感兴趣的,就要积极引导和帮助……一个小兴趣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做出大事来。

的确如这位先生所言,还是让孩子去上自己喜欢的、真正有兴趣的“兴趣班”吧。

这就是我作为过来人的一点点忠告。

你得成为“教辅书专家”

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你就得成为“教辅书专家”。

孩子上学后,就与“教辅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本教辅书也不买,是不太可能的;

一天到晚买教辅书,不看课本,也是不对的。

这一点,相信各位家长、各位同学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问题是,现在的教辅书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往往在书店左翻右翻,挑花了眼。

为此,我们必须学会选择。

而如果说孩子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买什么教辅书基本由孩子本人做主,那么小学阶段,家长在选择教辅书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孩子。

家长真得变成“教辅书专家”才行。

我个人特提出以下几条原则,供各位家长参考:

其一,一定要以课本为中心。

现在中、小学课本都有较大变化,但小学课本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版本繁多,有些教辅书,还是配合以前的教科书,已是过时,自不宜选购。

这一点,有的书名就注明了。

如《北师大版语文补充习题》,是配合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

可更多的书没有注明。

所以一定要问清楚,别买本废书。

其二,分量要适宜,每一单元大约是一页左右的样子。

学完一个单元所需的时间,小学一年级孩子在15分钟左右,小学二年级孩子在20分钟左右,小学三年级孩子在30分钟左右,小学四年级孩子在40分钟左右,小学五、六年级孩子在50分钟左右。

如果孩子做完一个单元所需时间太长,说明该书分量不合适,应换一本,以免孩子过于疲倦。

其三,习题的排列是否科学,习题的形式是否多样。

一般来讲,习题应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如果时难时易,那么说明该复习材料编排得非常匆忙,不宜购买。

习题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因为做习题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孩子多见题型,好从多个角度掌握学过的知识。

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AB卷》,多少年了一直卖的不错,原因之一就在于把习题按难度分为A、B两档,比较科学。

其四,应附有参考答案,越细越好。

比如解题要有过程,不能光有个得数。

其五,除了习题,其他内容如学习重点,参考事项等归纳得比较科学。

其六,其他方面。

如用字的大小,用纸的厚薄。

字太小有伤目力,纸太薄橡皮一擦就破,都不行。

七,有特色的复习材料。

如专门针对某一知识要点编写的复习材料,也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例如我买过一本专门讲拼音的《小学拼音500题》,还买过开明出版社出的一本《名校入学密卷》,是一些好中学招初中创新班的卷子,也很好。

此外,家长购买复习材料时,应和孩子多商量,一定要依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来买,否则无济于事。

如果孩子每天连功课都写不完,那自然谈不上做课外材料。

如果孩子一般知识都掌握较好,只是某一部分不太牢固,即可以专门购买有关复习材料,补上这一弱点。

比如有的孩子到了高小,就是不会划分段落,归纳大意,即可购买专门为此编写的复习材料,加以提高。

把教辅书吹得太神,或是说得一无是处,都不符合辩证法。

实事求是地说,有些教辅书编得相当好,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而有一些则是垃圾,毫无用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选择,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们一定是有点“自力更生”的思想,靠老师是不行的。

老师也不了解所有的教辅书,有时推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参编的书,不一定适合您的孩子。

靠孩子更是不行的,孩子要有那个分辨能力,学习早上去了,还用得着买教辅书吗?

说来说去,至少在小学阶段,家长得多费心,多去书店,得努力成为“教辅书专家”。

学至初中一二年级要多看书

小学至初中一二年级,是最好的读书时光,然后就该忙了,读书时间越来越少。

我叫林佟云,有个女儿,已上大学了。

回顾起孩子的成长过程,我最大的体会是:

在小学至初中一、二年级时,一定要让孩子多看书。

过了这个阶段,看书的时间就少了。

初三要准备中考,上了高中,功课就更加紧了,头一年要适应,到了高二文理分科,要会考,一晃就快高三了,哪还有时间读闲书?

要想让孩子多读点书,我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家长自己要爱读书。

家长自己一天到晚看电视,打麻将,却要求孩子多看书,孩子怎么会听?

二是多接触书,上街去书店看看,孩子喜欢什么书,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买回来。

三是不要干涉孩子读什么书,只要不是黄书,孩子爱看什么就看什么,不要强扭着孩子看自己认为他应看的书。

四是多跟孩子交流读书心得,比如和孩子聊自己最近看了哪些书,好,好在什么地方;

不好,又是为什么。

孩子在说他看过的书时,不论观点如何,一定要静静地听,让孩子把话说完。

有了这几条,一定会让孩子爱上书、多看书。

人的一生,什么岁数做什么事,过了岁数再做,就有点为时已晚了。

比如四五十岁了还在混文凭,精神当然可嘉,但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孩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