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903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因而它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

第三阶段是状态报告系统,它可以分为生产状态报告、服务状态报告和研究状态报告等系统。

比如生产状态报告系统,它的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1964年它生产出中型计算机IBM360,使计算机的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但同时组织生产的管理工作却大大复杂化了。

一台计算机有超过15000个不同的部件,每一个部件又有若干个元件,加之IBM的工厂遍及美国各地,不同的定货有不同的部件和不同的元件,必须指出什么工厂什么设备生产什么元件,因此不仅生产复杂,装配、安装和运输都十分复杂。

为了保证生产以及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状态报告系统。

因此同年IBM建立了先进管理系统AAS,它能进行450个业务的操作。

1968年,公司又建立了公用制造信息系统CMIS,运行很成功,过去需要15周的工作,该系统只用3周就可以完成。

状态报告系统还有一种形式是数据处理系统,它用来处理日常业务和生产报告,重点在于将手工作业自动化,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

数据处理系统一般不能提供决策信息。

最后的阶段是决策支持系统,它是用来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计划、分析方案,审查解答和求解的误差。

它应有较好的人机对话方式,可以和不怎么熟悉计算机的管理人员通话。

它一般包括一些模型用以产生决策信息,但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

1.1.2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起初应用于最基础的工作,如打印报表、计算工资、人事管理等,进而发展到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这属于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DataProcessing)系统。

当建立了企业数据库,有了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管理信息系统的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他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SupportSystem)的任务。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有少数企业开始MIS的局部应用。

“六五”期间,选择一些大型企业进行MIS的开发试点,其中首都钢铁公司、北京第一棉纺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宁江机床厂等取得了经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性的计算机应用热潮中,许多企业纷纷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单项应用入手,尝试建立MIS。

许多企业,如北京内燃机厂、北京电视机厂、沈阳鼓风机厂、天津渤海无线电厂的MIS初具规模,建立了覆盖全厂的计算机网络。

“八五”期间,企业逐步走向市场,MIS建设的目标和需求日益明确。

一些企业的系统,如北京第一机床厂、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等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与企业中其他系统集成,形成了CIMS。

目前,我国MIS已经有了相当的普及率,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及各个部门。

1.1.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近20年间,国外大公司出现了3种变化:

●抓管理着重于建立MIS系统,使管理技术走向成熟。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MIS随时为经理们提供信息服务。

●经理通过MIS使其经营计划和具体的业务活动联系在一起。

由于以上的变化,MIS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不仅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了自己的MIS,一些中小企业也不例外,普遍建立了公用数据网络,如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尤其是近年来Internet的飞速发展,Intranet技术得到应用,为企业MIS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

从国际技术发展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几种全新的管理技术。

1.BPR——企业过程重组

一个企业应该重视对时间、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技术服务等几个部分的管理,把目前的机构和过程重新组合,做到功能集成化、运营过程化、机构组织扁平化。

2.IDDS——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充分考虑了企业高层人员的要求和工作特点,将把中层管理人员的服务转向为经理的决策服务。

3.LeanProduction——精良生产

应用准时生产(JIT,Just-in-Time)、全面质量管理(TQC)、并行工程等技术,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再制品库存,并在生产中提倡团队精神,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4.AgileManufacture——灵捷制造

一种有远见的企业管理模式,其特点是职工素质高、组织机构精简、多功能小组效率高、信息存放灵活、响应客户要求迅速。

相应的MIS开发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也有了新的发展。

1.信息综合集成

MIS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与企业其他的系统,如OA、CAD、CAM、CAPP、在线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形成制造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或者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综合信息系统(CIIS,ComputerIntegratedInformationSystem),实现办公、管理、计算、设计、控制、监测,以及决策等多功能综合。

2.Internet/Intranet

因特网(Internet)已经被广大用户所熟悉,而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Intranet既可以通过接入的方式成为因特网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成体系,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

它可以克服传统MIS存在的系统封闭、用户界面形式不统一、多种软件版本并存、维护移植困难等问题,为新一代企业MIS的开发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3.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

为了缩短软件开发的周期,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以及软件的可维护性,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公司使用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或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CASE,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如各种可视化建模工具、系统分析和设计工具、软件质量测试工具、软件文档建立和管理工具等。

还有各种MIS开发平台和代码生成工具,这些工具极大地方便了MIS的开发。

4.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MIS采用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用图形、图像、声音替代原来单调的字符形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真实的应用环境。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2.1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存在三个要素,这就是人、计算机和数据。

人是指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MIS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他们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MIS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只靠一些计算机开发人员就可以完成的,必须有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领导的积极参与。

计算机技术是MIS得以实施的主要技术。

在这些技术中,软件开发是MIS开发的重点。

第三个因素也不能忽视。

企业的管理数据是MIS正常运行的基础。

广义地说,各项管理制度是MIS建设成功的基础。

试想要计算一台机床的成本,需要按时输入每个部件、每个零件以及每个螺钉螺帽的费用,涉及企业的生产车间、采购、库房、工艺设计和财务等多个部门,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做保证。

1.2.2管理信息系统的界面特点

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人机界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支。

MIS人机界面设计一般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以通信功能作为界面设计的核心

人机界面设计的关键是使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信息。

一方面,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时应当尽量采取自然的方式;

另一方面,计算机向人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致引起误解或混乱。

另外,不要把内部的处理、加工与人机界面混在一起(人机界面程序只是通信),以免互相干扰,影响速度。

设计MIS时,针对每一个功能,都要按照“I-P-O”的模块化思想,使输入、处理与输出“泾渭分明”,充分体现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这样设计出来的程序不易出错,而且易于维护。

报表打印是MIS必备的功能之一,而且打印之前常常需要计算。

计算与打印分开设计,虽然消耗时间,但易于整个MIS系统的维护。

2.界面必须始终一致

统一的人机界面不致于会增加用户的负担,让用户始终用同一种方式思考与操作。

最忌讳的是每换一个屏幕用户就要换一套操作命令与操作方法。

例如在整个系统可以以问号图标表示帮助,以磁盘图标表示存盘,以打印机图标表示打印等。

3.界面必须使用户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情况

人机界面应该能够告诉用户软件运行的进度。

特别是在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时,必须让用户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如可以设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的任务进度条等。

目前,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无论大小,其安装程序几乎均做到了这一点。

开发MIS软件时,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4.界面必须能够提供帮助

一个优秀的MIS软件应该提供在线求助功能,甚至提供使用向导,这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在多媒体环境下,以语音提示作为操作向导,不会干扰屏幕信息,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5.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多数MIS软件的数据输入量较大。

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不应让用户频频输入(特别是汉字),而应让用户用鼠标轻松选择。

例如,人事管理系统中的“文化程度”是相对固定的数据,其值一般取“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本”、“硕研”、“博研”等。

录入这类数据之前,MIS软件应在相应位置弹出一个列表框,待用户以鼠标点击,而不应让用户每次都输入这些汉字。

另外,开发者应编写一个错误实时记录程序,自动记录何日、何时、何程序出了何种错误。

总之,所开发的MIS在使用过程中,应使用户的数据输入量降至最低限度,同时也要减少用户的干预量。

实践证明,用户干预愈少,MIS系统的满意程度愈高。

6.输入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

如果某个电算会计软件的凭证录入画面是表格式的,一屏可录入多条记录,而且与实际凭证一模一样,甚至连颜色都无异,用户在终端上录入凭证,仿佛用笔在纸上填写凭证,以增加人机亲和力。

7.具有较强的容错功能

误操作、按键连击等均有可能导致数据误录。

巧妙地进行程序设计,可以避免此类因素造成的错误。

例如,录入学生成绩时,我们可以对其范围进行限定,使用户无法输入0~100以外的数据;

录入学生年龄时,不妨根据实际情况将范围限制在15~20之间。

1.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3.1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主要有独立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合作开发方式、购买现成软件方式等4种。

这4种开发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根据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资金情况、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不论哪种开放方式都需要有单位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并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培养、锻炼、壮大该系统的维护队伍。

1.独立开发

独立开发适合于有较强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队伍和程序设计人员、系统维护使用队伍的组织和单位,如大学、研究所、计算机公司、高科技公司等单位。

独立开发的优点是开发费用少,实现开发后的系统能够适应本单位的需求且满意度较高,最为方便的是系统维护工作。

缺点是由于不是专业开发队伍,容易受业务工作的限制,系统优化不够,开发水平较低,且由于开发人员是临时从所属各单位抽调出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这些人员在其原部门还有其他工作,所以精力有限,容易造成系统开发时间长,开发人员调动后,系统维护工作没有保证的情况。

因此,一方面需要大力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原则,另一方面可向专业开发人士或公司进行咨询,或聘请他们作为开发顾问。

2.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方式适合于使用单位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较弱、但资金较为充足的单位。

双方应签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协议,明确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开发时间与费用、系统标准与验收方式、人员培训等内容。

委托开发方式的优点是省时、省事,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是费用高、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

此种开发方式需要使用单位的业务骨干参与系统的论证工作,开发过程中需要开发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及时沟通,进行协调和检查。

3.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方式适合于使用单位有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但开发队伍力量较弱,希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队伍,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单位。

双方共享开发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性质的开发工作。

优点是相对于委托开发方式而言节约了资金,并可以培养、增强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系统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是双方在合作中沟通易出现问题,需要双方及时达成共识,进行协调和检查。

4.购买现成软件

目前,软件的开发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批专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已经开发出一批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系统开发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购买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套软件或开发平台,如财务管理系统、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等。

此方式的优点是节省时间和费用、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是通用软件的专用性较差,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根据用户的要求做软件改善和接口工作等二次开发工作。

总之,不同的开发方式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需要根据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综合使用各种开发方式。

1.3.2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的问题,至今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

但是,每一种开发方法都要遵循相应的开发策略。

任何一种开发策略都要明确以下问题:

●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如采取何种方式解决组织管理和信息处理方面的问题,对企业提出的新的管理需求该如何满足等。

●系统可行性研究:

确定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

通过对企业状况的初步调研得出现状分析的结果,然后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证。

系统可行性的研究包括目标和方案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和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

●系统开发的原则: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遵循领导参与、优化创新、实用高效、处理规范化的原则。

●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作好开发人员的组织准备和企业基础准备工作。

●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和开发计划的制定:

针对己经确定的开发策略选定相应的开发方法,是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还是选择原型法或面向对象的方法。

开发计划的制定是要明确系统开发的工作计划、投资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和资源利用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等。

1.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

目前较为流行的MIS开发方法是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地自上而下对生命周期进行分析与设计。

用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5个依次连接的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

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开发的请求,并进行初步的调查,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下一阶段的实施。

系统规划方法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riticalSuccessFactors)和企业规划法(BSP,BusinessSystemPlanning)。

●系统分析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组织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理清企业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处理,并且将企业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抽象化,通过对功能数据的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是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划分子系统功能、确定共享数据的组织,然后进行详细设计,如处理模块的设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输入输出界面的设计和编码的设计等。

●系统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讨论确定设计方案、对系统模块进行调试、进行系统运行所需数据的准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

●系统运行阶段:

主要任务是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评价系统的运行效率,对运行费用和效果进行监理审计,如出现问题则对系统进行修改、调整。

这五个阶段共同构成了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严格区分了开发阶段,非常重视文档工作,对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避免了出现混乱状态。

但是,该方法不可避免地出现开发周期过长、系统预算超支的情况,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用户的需求一旦发生变化,系统将很难作出调整。

2.原型法

原型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也得到不少应用。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开发人员凭借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通过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构造出一个实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协商,反复修改原型直至用户满意。

原型法的应用使人们对需求有了渐进的认识,从而使系统开发更有针对性。

另外,原型法的应用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软件工具,使系统开发效率大为提高。

3.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OO,ObjectOriented)的系统开发方法,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1.3.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一般包括系统开发准备、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转换、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评价等步骤。

根据开发系统的大小、复杂、投入、方式、方法等因素的不同,各步骤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同,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计划。

1.系统开发准备

系统开发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提出系统开发要求、成立系统开发小组、制订系统开发计划等工作。

2.系统调查

新系统的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工作都要建立在对现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即必须调查现行系统的运行情况、问题等,明确用户的需求,特别是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方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现行系统概况:

该组织的发展历史、目前组织的规模、工作状况、管理水平、与外界的主要联系等。

调查该项内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划分系统界限、系统与外界的输入输出接口等。

(2)组织机构:

画出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弄清组织的行政关系、人员编制、工作范围、地理位置等,发现不合理问题及新系统启动后可能对现有组织的影响。

(3)业务流程:

按照业务种类的不同和处理时间的先后不同,深入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画出现行系统业务流程图,并与业务人员反复讨论,得到认可。

调查中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意人、财、物、信息的流向、规格、频率、要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4)报表、数据处理:

了解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格式、内容、处理时间及上报时间、频率、规律,存在的问题,对新系统的要求、希望等并收集各种报表。

(5)问题:

现行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可以按照严重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

新系统的建立应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并改善薄弱环节。

(6)新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了解各级领导和各类业务工作人员对新系统功能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新系统的目标做准备。

(7)其他:

如对新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3.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又称逻辑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要求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系统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建立一个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由系统数据流程图、概况表、数据字典、吃理逻辑表达式及有关说明组成。

最后要完成系统分析报告(也称为系统逻辑设计说明书)。

系统逻辑模型就像在根据需要建设一座学校前,按照学校教育的层次(初等、中等、高等)、规模、投资、地理环境、技术水平等条件的要求和约束,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保证学校建成后的各种功能得以实现,之后才能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一样。

在系统设计阶段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避免新系统在功能上存在先天不足或缺陷。

因为新系统模型是建立在对现行系统的分析及要求的基础上的,所以系统调查工作要进行得深入、细致、全面。

用户可以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出意见,双方经过讨论、修改,最后达成共识,并完成系统分析报告(系统逻辑设计说明书),经有关领导审批通过之后,转入系统设计(又称系统物理设计)阶段。

4.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又称系统物理设计。

系统设计要根据系统分析报告中的系统逻辑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各种具体设计,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结构化系统设计是指利用一组标准的图表工具和准则,确定系统有哪些模块,用什么方法连接,如何构成良好的系统结构,并进行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环节的详细设计。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设计好系统的总体结构,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手段。

系统设计阶段的文件是系统设计报告(又称系统物理设计说明书)。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保证系统的质量,设计人员必须遵守共同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系统可变性、可靠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性等)。

5.系统实施与转换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系统硬件的购置与安装、程序的编写(购买)与调试、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系统有关数据的准备和录入、系统调试和转换。

在系统实施阶段要成立系统实施工作量到小组,组织各专业小组组长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共同编制新系统实施计划。

可以应用各种项目管理的软件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保证系统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硬件的购置和安装包括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电源、机房、环境等有关设备的购买、验收、安装与调试工作等,这些工作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数据准备与录入工作主要是指由手工操作转入计算机处理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整理、录入及计算机系统中为新系统所用数据的转换工作。

数据准备与录入工作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在整理、录入、校验等各个环节把好关,为系统的顺利转换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