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87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4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4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先进性 8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10

第一节市场分析 10

第二节建设规模 11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12

第一节工艺技术方案 12

第二节主要设备方案 14

第五章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17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公用工程供应来源 17

第二节主要公用工程用量及供应 18

第六章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19

第一节厂址选择 19

第二节建设条件 19

第七章总图运输、土建及公用工程 22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22

第二节土建方案 23

第三节公用工程 24

第八章节能 29

第一节用能标准及设计规范 29

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消耗情况 30

第三节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31

第九章环境保护 33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36

第一节劳动安全卫生 36

第二节消防 38

第十一章机构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 41

第十二章工程进度安排 43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5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47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50

第一节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及应对措施 50

第二节项目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分析表 51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54

112

1综合说明

1.1总论

1.1.1项目名称

*市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1.1.2项目业主简介

项目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城市建设资产经营和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的专门机构,公司设经理室、办公室、计划财务部、投资发展部、工程管理部两室三部共12人,公司注册资金2.5亿元。

*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作为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负责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的筹措、融通、投放和偿还,实现城建资金、资本的集中营运和滚动发展。

该公司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不断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城市建设的新途径,力求为*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1.3编制单位

项目编制单位:

*公司,资质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3编制依据

1.*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与*公司签订的工程咨询合同;

3.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2项目背景

西环三路至汉江的河道是*市城区对外的排水通道,由于久未治理,年久失修,一旦遭遇暴雨极易形成城市内涝,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状的防洪排涝标准已不足5年一遇,其设防标准既不适应城市安全要求,也不满足规划确定的防洪排涝要求。

随着*市城市外扩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区域地位骤然上升,如何根治洪涝灾害、建设防洪安全有保障,道路交通方便,景观环境优美、投资环境良好的保护区,使原来的季节性农业用地或荒地在城市土地资源中提高自然品位,土地升值,吸引更多的投资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潜在的经济价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通过新建8934m的明渠与南湖生态引水渠相连,并同南湖、汉江相通,形成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水循环系统。

据此,防洪排涝工程被列入*市“十二五”计划的重点工程。

由于城市防洪排涝的保护区就是*市城区,保护区内辖有郢中办事处、南北湖渔场、东岳种畜场、双桥原种场、九里乡,保护区内现有总人口25万人,固定资产4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9亿元,保护面积102.4km²,耕地面积13.5万亩,农业以种植粮棉油及蔬菜为主,工业以纺织、机械、轻工、食品、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这说明保护区是*市的经济中心。

*市城区对外交通发达,水陆空运输条件方便。

*市城区地处丘陵地段,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市区紧靠汉宜、武荆高速,交通四通八达。

水路沿汉逆上,可达襄樊,下与武汉黄金水道长江相通。

焦枝铁路和长荆铁路,把*与祖国各地相连,207国道、省级皂当公路和寺沙路在保护区交织,郢中城区是旅游服务基地,主要景点区为:

郢中古城区、明显陵、元祐宫、文峰塔、南湖、莫愁湖等,以人文景观为主,宜于观光,故保护区亦为*市旅游中心。

综上所述,保护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指挥中心,其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新建8934m的明渠与南湖生态引水渠相连,同南湖、汉江相通,形成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水循环系统。

工程对该市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改造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3项目概况

1.3.1建设内容

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西北起中闸沟、东南至祥瑞大道,全长8934m,主要建设项目包括:

1.疏挖河道8.943km;

2.岸坡护砌10.94km;

3.堤防培修加固10.57km;

4.堤防护砌10.57km;

5.堤基防渗灌浆710m;

6.堤身防渗灌浆1607m;

7.桥涵改建4处;

8.河坝改造1座;

9.新建船闸1处;

10、生态景观建设4万m2。

1.3.2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1年。

2012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2013年10月底竣工验收。

1.3.3项目资金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129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176.71万元,建设期利息460.8万元,流动资金262.49万元。

项目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5700万元,银行贷款7200万元。

1.3.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内容

1.1

防洪堤加高培厚

km

10.57

1.2

岸线整治

km

10.94

1.3

明渠硬化

km

8.943

1.4

桥涵改造

4

1.5

新建橡胶坝

1

1.6

船闸

1

1.7

生态景观

万m2

4

2

人员定编

9

3

总投资

万元

12900

3.1

建设投资

万元

12176.71

3.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60.8

3.3

流动资金

万元

262.49

4

资金来源

万元

12900

4.1

自筹

万元

5700

4.2

银行贷款

万元

7200

5

财务评价

5.1

净现值(税前)

万元

4522.36

5.2

内部收益率(税前)

%

25.31

5.3

投资回收期(税前)

4.33

含建设期

5.4

总投资收益率

%

17.25

5.5

资本金净利润率

%

33.71

6

国民经济评价

6.1

净现值

万元

9947.5

6.2

社会折现率

%

12.49

6.3

效益费用比

8.41

1.4研究结论

工程项目实施后,区域的防洪治涝能力可以明显加强,可避免洪涝灾害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保证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避免城市遭洪水淹没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可防止城区渍水,减轻对内外河湖的污染,改善水质,改善土壤质量;将大大减轻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加人民的安全感,为工农业生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水文、气象

2.1流域概况

*市城市防洪项目位于*中部。

项目区包括市主城区和郊区两部分,高程在40.21-43.21m(黄海高程)之间,东部属岭冲相间的丘陵地带,地势南低北高,有数条沟冲把城区与东部丘陵隔开,高程在43.21-108.21m不等,项目区南北长21.4km,东西宽18.9km,总面积233.86km²。

2.2气象

*市城市防洪区的气象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气象站,以及各乡镇水管站的雨量观测点。

*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热雨同季,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对数在1668.17-2300d,年日照率为48%。

年平均气温为16℃,最热时间是七月份,最冷是一月份。

历年最高气温40℃,历年最低气温零下16℃,多年平均风速3.4m/s,历年最大风速26m/s。

夏季暴雨形成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低压系统的影响,根据*雨量站1953-1998年的雨量资料统计,最大年降雨量19.50mm(56年),最小年降雨量561.3mm(66年),一般年降水量在800-1100mm,大部分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年降雨日数88-120天之间,郢中城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71mm。

2.3基本资料

2.3.1测站情况:

*市城市防洪的水文资料,主要来源于皇庄水文观测站。

皇庄水文站地处汉江中游*市郢中城区内、皇庄堤桩号14+400处。

观测的主要项目有站址处汉江水位、断面流量、流速以河水的泥砂含量等。

*市境内汉江多年平均流量为1530m³/s,多年平均径流量505.96亿m³/s。

最大洪峰流量29700m³/s,最小流量200m³/s,平均流速3.48m/s,最大流速5m/s。

1983年洪水位黄海高程48.83m(吴淞高程50.62m,相当于50年一遇),相应流量26100m³/s。

2.3.2水位高程系统

历年最高水位48.83m(83年10月),最低水位38.22m(80年1月),多年平均枯水位39.46m,水位最大变幅10.61m。

2.3.3内湖、哑河情况

区内有内湖3处,分别是汉江、莫愁湖、镜月湖

2.4防洪水文分析计算

2.4.1洪水特性

根据《汉江中下游防洪调度预案》确定的汉江中下游控制站设计洪水位,*的皇庄站50年一遇标准洪水位为48.83m(黄海高程),50.62m(吴淞高程)桩号14+000,基本上按83年皇庄站的最高洪水位标准。

由于皇庄堤所处的汉江河段区间上有直河支流,该支流流域内,建有温峡水库、黄坡水库两座大型水库,该流域与汉江流域遭遇同频率的暴雨、洪水的机遇不复存在。

2.4.2设计洪水

汉江设计洪水位,对于桩号18+000m以下的设计洪水位根据*市汉江8个水位站16年观测资料(汛期5-10月水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当皇庄堤(皇庄站)设计洪水位为48.83m(黄海高程,1983年洪水位约50年一遇)时,沿山头水位为49.556m,塘港水位46.875m推算,i沿皇=0.726/7500=1/10330=0.0000968,i皇塘=1.995/22000=1/11253=0.0000888,由此皇庄站以上(桩号14+000-18+000)水面坡降按每km上升0.0968m计算设计水位;皇庄站以下(桩号14+000-0+000)水面坡降按每km下降0.0888m计算设计洪水位。

2.5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项目区排水水系分北、南两个排水分区,北区承雨面积68.4m²,利用北湖调蓄,余水通过皇庄中闸及皇庄船闸排入汉江,皇庄中闸自排闸两孔,闸孔尺寸3*4.5m,闸底高程39.21m,最大自排流量65m³/s,皇庄船闸装机10*155kw,最大船闸流量21m³/s,目前皇庄中闸、皇庄船闸接近5年一遇排涝标准。

南区系指*市主城区承天大道以南,盘石岭分水岭以西的丘陵、平原湖区,承雨面积165.46km²,利用南湖调畜余水通过南湖自排闸及南湖船闸排入汉江,南湖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