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8324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扶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情况Word下载.docx

2、玉米产业

2013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369.4万亩,同比增加32.6万亩;

总产量约250万吨。

全市现有正大、力农、恒牧、科河、飞虹等大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饲料能力100万吨,其中玉米经加工作为饲料的约40万吨。

玉米加工业在我市起步较晚,企业少,规模小,全市仅有临河巴山玉米淀粉公司、杭后飞马公司(停产)、五原宏庆达(停产,生产期,日处理玉米200吨)、飞虹公司等几家玉米加工企业。

玉米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浆、味精、谷氨酸和蒸汽玉米压片等几个初级产品。

巴山公司加工规模最大,拥有年产10万吨玉米淀粉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是玉米淀粉和玉米浆,供应香港联邦制药(临河分公司),该公司年加工玉米15万吨。

飞虹公司于2012年9月新上了蒸汽压片玉米项目,这是一种新型饲料,填补了我市的空白。

该公司年加工玉米6万吨。

3、油脂产业

全市有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油脂加工企业26家。

近几年由于油葵种植面积下降,原料不足,部分加工企业相继停产关闭。

到目前为止加工企业不足15家,年生产能力36万吨,其中鲁花、上海佳格、宏发三家企业形成年生产能力30万吨。

4、瓜籽产业

全市有各类炒货加工企业120家,加工能力80万吨;

建立各类市场55处,年交易量143万吨,是国家和自治区西部地区最大的食用向日葵集散地和黑瓜籽、白瓜籽主要生产区。

炒货加工的龙头企业主要有:

五原县真心、玉林、潘胖、恰恰,临河好人品等企业。

5、番茄产业

全市现有番茄制品公司28家,41个加工厂,70条生产线。

日处理番茄鲜果能力5.8万吨,年生产番茄酱能力58万吨。

产能居新疆之后,位列全国第二。

今年开机生产能力3.92万吨,占总能力的70%。

从8月8日开机生产至9月15日结束,历时37天,比去年增加了14天。

生产番茄酱5万吨。

6、脱水菜产业

2013年,我市开工企业180家(有些小企业加工时间很短),共加工青红椒1.2万吨,主要是红椒,青椒产量不足1000吨。

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以及中东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只占20%。

2013年全市种植11万亩,平均亩产3.2吨,总产量35.2万吨。

用于脱水菜加工的23万吨,其余以鲜菜外运或直接进入市场。

二是我市脱水菜加工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有几家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如临河福瑞德、万弘和杭后的鸣兴等企业,近两年不断引进和研发新设备,全自动化工艺水平极大提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企业用工逐年减少,产品安全、卫生质量得到保障。

三是农民对种植青红椒栽培技术成熟,通过多年实践和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农民已经完全掌握了青红椒开沟起垄、复膜、育苗移栽配套的栽培技术,2013年平均收购价每斤0.43元,亩纯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有的更高。

农民有很高的种植积极性。

四是通过二十年的发展和我们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国内外市场每年对青红椒产品的需求量在1.5万—2万吨之间。

近几年欧洲的主产区减产严重,尤其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耕地面积相对少,由于补贴减少,种植面积减少。

造成欧洲的部分市场转向我国。

前几年国际上向中国购货的最大采购商在美国,现在变成了德国。

国际需求量每年以2%增长,国际市场空间有所增加。

7、乳制品产业

全市奶牛规模养殖累计建成存栏5000头奶牛养殖示范园区1个,2000头奶牛养殖基地5个,1000头奶牛养殖牧场12个,500头奶牛规模养殖牧场(小区)45个,100头奶牛规模养殖牧场(小区)达到124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9.5万头,规模养殖比重占到90%以上。

今年,磴口县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4个,全市改扩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2个。

全市现有大小乳品加工企业13家,设计加工能力80万吨。

规模化能源基地221个。

2012年,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农牧业开发、有机饲草料种植及加工、有机畜牧养殖、有机原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农牧业企业——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首次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成为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和中国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双认证的第一个牛奶品牌。

“圣牧全程有机奶”是全国首家奶源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的有机牛奶产品,今后可畅通进入欧盟等全世界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

有机奶产量占到全国有机奶产量的一半。

今年,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又上3条生产线,分别为日处理鲜奶100吨、120吨生产线及日产50吨有机长效酸牛奶生产线,总投资1.9亿元。

这是该企业继年产有机液态奶10.8万吨项目顺利投产后,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建。

工程完工后,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的日处理鲜奶能力将达到500吨。

目前,3条生产线的设备已订购,酸奶生产线的基础工程已完工,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试产。

奶牛区域化生产布局已现雏形。

以“奶站拉动、大户带动、构建牧场(小区)”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区域内奶牛存量大,良种化程度较高,良种繁育体系较健全,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具备发展的良好条件的杭后、磴口、临河、农垦系统为主的奶牛带。

8、肉羊产业

(1)肉羊品种。

拥有了肉羊自主品种,即巴彦淖尔美丽奴,简称巴美肉羊。

该品种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品种。

目前,全市已建成巴美肉羊育种园区(场)5处,纯繁场100处,扩繁户151户,存栏巴美肉羊种羊2万只,年可提供优质种羊1.2万只。

(2)养殖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农户散养,目前全市90%的农户家家养羊,一般户均10—20只左右,规模较小。

二是规模化育肥大户(场)、种繁大户。

年出栏500—1000只肉羊的规模育肥户已发展到2818户,年出栏1000只—5000只肉羊规模育肥场632个。

三是肉羊养殖专业村、标准化育肥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已发展到87个。

四是高标准养殖示范基地,如公司化、工厂化养殖和企业建基地养殖等。

目前全市已启动建设1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11个高标准肉羊杂交繁育基地和高标准肉羊育肥园区、2个巴美肉羊育种园区、4个巴美肉羊核心场。

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规模育肥基地5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规模育肥基地1个。

(3)屠宰加工情况。

目前,我市已形成以临河为中心的肉羊繁育、屠宰加工、羊皮及副产品加工、冷藏储存等较为齐全的产业集群和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现有屠宰加工企业53家,设计年屠宰加工分割能力1200万只约25万吨,2012年实际加工分割500万只约11万吨,加工产品主要有:

手扒肉、羊排、羊腿、羊肉卷、羊棒骨等产品和精细分割的法式羊排、钻石精选羊肉卷、羊菲力、羊针扒等;

年屠宰加工在20万只以上的企业有美洋洋、小肥羊、草原宏宝、草原鑫河等8家。

产品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武汉、南京等城市及周边地区,部分清真食品出口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和地区。

9、绒纺产业

我市共有绒纺企业36户,从业人员13000多人。

现已形成水洗、分梳、染色、纺纱、编织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

有1552台套生产设备,形成无毛绒加工9000吨、纺纱750吨、羊绒制品760万件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之一。

形成以维信、春雪、大兴、双河、浩森、利一泰六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其中“维信”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维信”牌羊绒制品被国家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产品主要出口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大兴、春雪、双河3家绒纺企业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企业百强行列,“雪候鸟”“佳兵”“双河”“维可欣”商标评定为“自治区著名商标”;

“一信绒”“森普利”“柔利雅”商标被评定为“巴彦淖尔市知名品牌”。

10、饲草料产业

全市共有饲料、饲草加工企业39家,年设计生产能力160万吨。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五原分公司今年投资9200万,在五原县工业园区内建成年生产20万吨的专业化牛羊料饲料厂。

公司采用集团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河套平原丰富而充足的饲草料资源优势,结合合理科学的牛羊料营养配方,为牛、羊养殖户提供优质饲料。

正大饲料厂的建成既为养殖业提供了科学营养的饲料配方,又调整农民种植结构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将有效带动饲草料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

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

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粗放、管理落后。

二是产业链条短。

三是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

2、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弱。

总体上存在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管理不规范、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3、企业小而散,设备工艺较为简陋,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多为初级加工,产品结构单一,综合利用水平低,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4、基地建设滞后,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

由于现行农村土地的经营制度制约,普遍存在“小而散”的经营现状,土地流转多数是农户之间的小规模转包和互换,千亩以上规模化经营的种养大户不多。

多数农民种植“花花田”,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低。

这种“小而全”的分散种植模式难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土地和水资源浪费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同时也增加了农企有效对接的难度。

三、建议

1、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每个产业培育1~2家大企业,提高产业的带动能力和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乳肉、绒纺、番茄、粮油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生态化和标准化。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设立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

市财政安排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后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

农牧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用于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从事产品研发、建设原料基地及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

3、落实税费扶持政策。

税务部门要实行更加灵活的农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管理办法、增值税、进项税扣去办法,切实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给予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各有关部门对龙头企业的收费要按最低标准收取。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政策,保障龙头企业运输鲜活农畜产品的车辆免费通行。

4、实行土地优惠政策。

对龙头企业用于农畜产品加工、仓储和交易市场建设的新增项目建设用地,其用地指标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内优先安排,重点保障。

龙头企业建设农畜产品收购场所用地和兴办畜禽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及其配套简易交易场地,按照农用地管理。

允许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合作入股等形式参与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

5、优化金融信贷服务。

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贷款增长机制。

各金融机构要将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优先纳入贷款范围,优先予以调查评估和信贷支持,并给予利率优惠。

6、落实有关奖励政策。

对新被评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

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各级工业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等相关文件政策奖励。

7、设立龙头企业自建基地奖励基金。

鼓励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和参与乳、肉、绒、粮油等农畜产品基地建设。

对于企业自建种、养殖基地的给予奖励或补贴。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8、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和监管。

对龙头企业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按期开展重点龙头企业评审认定工作,吸纳一批新的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对不符合条件或自愿退出主管部门监管的现有重点龙头企业,坚决取消其重点龙头企业的资格。

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阶梯式晋级制度,激发企业不断进取,做大做强的竞争意识,提高其带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