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7097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精品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派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

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

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

曾入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

1984年发表处女作《星星》。

他的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2.小说的基本情节与结构

(1)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

“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之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汽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汽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水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

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的离去,“我”成了唯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时父亲对我的叮嘱:

“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大意。

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

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

写“我”搭上了一辆汽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

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板书】

情节层次大意

1.愉快、兴奋,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2.与司机亲近,对找旅店不很在意。

3.遍体鳞伤,感到“旅店”就在心窝。

4.已经长大,应该去认识外面的世界。

(二)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

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吗?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三)研习文本

1.内容与主题的探究

(1)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答案预设】 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

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

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

有人抢劫车上的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

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2)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预设】 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

“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3)“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除了“旅店”有象征意义外,还有哪些事物具有象征意义?

【答案预设】 “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

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希望,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亮色。

小说中除了“旅店”有象征意义外,“出门”“公路”“行人”“红背包”等也同样具有象征意义。

(4)小说最后,父亲打发“我”出远门这一情节和寻找“旅店”有关吗?

【答案预设】 关系密切。

“我”远行故事的叙述是从途中开始的,而到了小说的最后,才写到“我”想起了出门时父亲对我的叮嘱:

”点出父亲让“我”出门的目的主要是想去认识世界,锻炼自己。

“我”通过这次出门的经历,认识到:

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

但尽管如此,“我”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就是成长中的收获了人生的“旅店”。

寻找“旅店”中的荒诞情节

“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旅店”赋予“我”希望

最终收获人生的“旅店”

(5)小结

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

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

初出茅庐的他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

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受到了世界的荒唐和现实的残酷。

这种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

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

“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

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

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

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

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

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2.语言探究

(1)本篇小说融入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呈现出新奇、独特的个性色彩。

在书上找出来,并品味这些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你的独特感受。

例1: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

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答案预设】 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答案预设】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

“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个人的形象。

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时兴奋的心情。

例3:

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

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

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答案预设】 这句话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可笑。

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

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

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

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答案预设】 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就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的“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

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答案预设】 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2)小结

本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点。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

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入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

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

像“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

“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

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

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啰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语言特点

注重自己心中的感觉

有刻意啰嗦、拖沓的一面

【期刊拔萃】

《十八岁出门远行》主题解读

王泉珍

一部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何况是现代派作品,其主题会更加地复杂多元。

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

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颇多。

有参考书这样解读:

“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

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出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

”更流行的观点是: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

这主要是抓住“十八岁”这个特殊的年龄分界线来解读小说的。

这些观点在一些读者那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而对于没有任何心理预设的学生来说,他们读这篇小说的第一感觉是“读不懂”,还有的学生甚至有“恐惧和不安”的感觉。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阅读,有的学生才慢慢有所感悟,说这篇小说反映的是“生活的残酷。

”我认为这篇小说就是用看似荒诞的形式来表现真实的生活,是荒诞中的真实,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这篇小说的情节十分荒诞,充满了掠夺与欺骗。

为了搭便车,“我”向司机敬烟,司机接受了“我”的烟,却粗暴地拒绝“我”乘车;

“我”凶狠地呵斥他,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

汽车抛锚了,司机不但不着急,反而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

有人抢劫车上的苹果,他竟然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

抢劫又一次发生,“我”奋不顾身地反抗,被打得“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司机不但不同情和帮助“我”,却“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

最后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行列里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从表面看,这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是荒诞的,但我们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正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要求。

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不主张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这里的故事本身仅仅是一种媒介,或者是一种象征,因此,我们不能用现实生活的逻辑来理解作品。

其实,这篇小说正是通过“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经历,表现对生活的一种感受。

显然,作者的指向是现实生活的荒诞与虚伪,想要凸显的是人世之险、人性之恶,这也是余华对现实冷峻思考的结果,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

在这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读者一种荒诞离奇的感觉。

读者越是感到离奇、荒诞、不可思议,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为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是无序的,是荒谬的,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生活中不光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

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处处面临危机,时时会有险象。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

”主人公“我”就像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一条船,孤独寂寞,渴望寻找到避风港湾,但现实是不会让他如愿的,这就是生活。

如果用传统的阅读经验来阅读这篇小说,第一感觉就是莫名其妙,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作品的现代派特征带来的阅读困惑造成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先锋派作家们的创作。

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大胆吸收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恰恰就体现了这一点。

余华自己曾说:

“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

不久之后我注意到了一种虚伪的形式。

这种形式使我的想象力重新获得自由,犹如田野上的风一样自由自在。

”由此可见西方现代派作家卡夫卡对他的影响之大。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反传统的,荒诞性是其艺术特征之一。

单从这点看,《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现代派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萨支山老师曾非常形象地道出了现实主义文学与先锋小说的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的是一种‘似真性’的效果,犹如绘画中的素描,它要求和日常生活经验相一致的阅读效果。

而‘先锋小说’却恰恰要造成阅读效果和日常经验相脱离,这在故事的结构上,就要打破正常的逻辑关系,在语言上则是利用更多的文学修辞增强其隐喻功能,区别语言的审美功能和日常交际功能,以获得文学性。

”正是由于小说的结构打破了正常的逻辑关系,才造成了读者阅读上的困惑。

对于现代派文学,徐葆耕教授也曾有过形象地比喻:

“当满天乌云、天空有如黑夜时,人们诅咒乌云,期待着太阳光耀大地;

但是,当人们一旦发现,他们所期待的太阳不过是一堆高悬在空中的碎片时,人们会怎样?

……他们会不会感到恐惧、焦虑、绝望?

在这种恐惧、焦虑和绝望的背后,是不是仍然期待着破碎的东西重新整合成为完整的太阳?

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又会嘲笑自己的幼稚,用幽默装点感伤和绝望。

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想,破碎的太阳有什么不好?

我们为什么不能习惯这种破碎的生活?

说不定更好!

让绝望、焦虑和感伤滚蛋去!

我们要欢笑,用欢笑来嘲弄一切!

当他们处于前者的精神状态时,他们属于现代主义,当他们走出了这种阴影,努力使自己习惯于新的破碎的生活时,他们进入了后现代主义。

”用这样的观点来解读这篇小说,就不会感到困惑,相反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作者正是通过十八岁少年的眼睛来呈现现实生活的。

十八岁,正是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带着美好的愿望初次出门远行,去认识成人世界;

然而,现实世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小说中的抢劫、暴力等都反映了现实的残酷,残酷得让十八岁的“我”感到震惊。

“我”的理想和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我”的感觉如何呢?

“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

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现实虽然让我感到惊愕,但我并不感到痛苦,心窝还是暖和的。

作者留了一点温情,没有让“我”感到绝望。

在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现实生活虽然是残酷的,残酷得有时让人感到悲伤,但我们不能感到绝望,毕竟还有“暖和”的地方。

小说通过十八岁的“我”的眼光对现实世界做了真实的反映。

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被抢的司机不但不愤怒,不阻挡这种抢劫行为,反而“哈哈大笑”地与抢劫者共同坐在拖拉机上,而且还抢了“我”的背包。

初次阅读作品的,一般都无法理解司机的这种行为。

其实,这里面有作者的隐喻。

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荒诞的,但仔细一想,这并不奇怪。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空前的撞击,人们的是非善恶观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也是余华创作风格蜕变的原因之一。

正如徐葆耕教授所说:

“文学思潮的变化,其最隐蔽的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心理需求。

”因为余华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着生活,发现了这种变化,想要表现这种变化。

他恰好又遇到了卡夫卡,便开始以荒诞的形式表达着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反映生活的真实,揭示人性的丑恶,带给我们读者的是更深刻的反思。

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

“小说的荒谬感是双重的,首先,被损害者对于强加于己的暴力侵犯,毫无受虐的感觉,相反却感到快乐;

其次,被损害者对为了反抗抢劫付出代价的人,不但没有感恩,相反对之加以侵害,并为此感到快乐。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麻木难道还少吗?

有人与歹徒搏斗,路人无动于衷;

一老人摔倒,路人不敢搀扶,怕给自己带来麻烦;

公交车上,一青年与歹徒搏斗,众人漠然视之;

更有甚者,为了金钱,什么事都干,只要对自己有利,即使是坏事也要做。

因此,作品表面的荒诞恰恰是内容的真实。

正如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所说:

“现在,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为何写作,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因此在一九八六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的兴奋不是没有道理。

那时候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

“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

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的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由此不难看出,余华正是借小说表达了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当然,这种体验是深刻的,反映现实的残酷,揭示了人性中一些恶的东西,这也是余华的深刻之处。

苏珊·

朗格说过:

“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象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

但是,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十八岁出门远行》以其荒诞的形式,表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性,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引起读者对生活、对人性深深地思考。

(选自《文学教育》,2010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